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胖毀所有 ,請愛護好你的“小腎臟”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肥胖發生率越來越高, 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肥胖合併的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問題,

已逐漸為人熟知, 但是肥胖相關性腎病還未引起社會各界的足夠重視。

今年“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肥胖與腎臟——健康生活方式, 維繫腎臟健康”。 研究表明:肥胖是由於能量攝入超過消耗, 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而造成的體征, 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體重多少才標準?

一起來看看

↓↓↓

計算後所得結果即是本人標準體重。 知道了自己的標準體重後,

與實際體重相比較。 凡是超出標準體重10%的, 稱為超重。

超出標準體重20%的, 稱為輕度肥胖;

超出標準體重30%的, 稱為中度肥胖;

超出標準體重50%以上的, 稱為重度肥胖。

先來澄清幾個問題

↓↓↓

肥胖與腎病有什麼關係?

肥胖相關性腎病起病相對隱匿, 約一半患者臨床無明顯症狀。 一方面, 肥胖是慢性腎病發生和發展的最強危險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肥胖可大大增加腎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從而影響其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腎虛”是不是腎臟病?

“腎虛”是狀態,不一定是病。“腎虛”是中醫上對身體狀態的一個定義,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可有腰膝酸軟,眩暈耳鳴,五心煩熱,四肢乏力等症狀,但“腎虛”並不意味患有腎臟病。

腰痛是不是腎不好?

腰痛和腎病,是兩回事。由於腎臟在雙側腰部,因此有部分人會誤以為腰肌勞損和腎臟相關。其實,腰肌勞損和慢性腎臟病並無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實際上大部分急、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症狀很少表現為腰痛。

這些症狀需警惕

↓↓↓

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常常是體檢發現腎功能異常甚至已進展到尿毒癥才去醫院就診,因此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這些習慣最傷腎

↓↓↓

1暴飲暴食

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會吃下過量的“美味”,攝入的食物最終都會產生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這些廢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飲食無度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經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裡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3飲水過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充分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於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4過度喝飲料

軟飲料和運動飲料的過度攝取會間接損傷腎。人體內的酸鹼度為7.2,這些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後體內酸鹼度明顯改變。腎臟是調節人體內酸鹼度的主要器官,長期過度攝取軟飲料及運動飲料,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損傷的概率。

5酒後喝濃茶

有的人認為酒後喝濃茶能解酒,其實這非但無效,還會傷腎。茶葉中的茶鹼可以較快地影響腎臟而發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五招教你養出好腎臟

↓↓↓

1

保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風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湧泉穴等,每晚睡覺前按揉按揉,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2

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3

健康飲食

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要暴飲暴食,不宜過鹹過油膩。

4

禁止吸煙

吸煙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的速度。如果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便會損害了腎臟正常的工作能力。吸煙也會增加患上腎臟癌症的風險性。

5

不濫用藥物

避免藥物濫用,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減肥藥、部分抗生素、消炎止痛藥)。近年來已逐漸被人們認識的“中草藥腎病”,最早就是在一群應用中藥減肥的患者中發現的。

專家提醒

預防肥胖相關性腎病,“動起來”是關鍵,可以結合自己愛好,選擇走路、跑步、游泳、太極拳等,哪怕是極少的運動,都能對腎臟健康帶來顯著改善。

“腎虛”是狀態,不一定是病。“腎虛”是中醫上對身體狀態的一個定義,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可有腰膝酸軟,眩暈耳鳴,五心煩熱,四肢乏力等症狀,但“腎虛”並不意味患有腎臟病。

腰痛是不是腎不好?

腰痛和腎病,是兩回事。由於腎臟在雙側腰部,因此有部分人會誤以為腰肌勞損和腎臟相關。其實,腰肌勞損和慢性腎臟病並無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實際上大部分急、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症狀很少表現為腰痛。

這些症狀需警惕

↓↓↓

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常常是體檢發現腎功能異常甚至已進展到尿毒癥才去醫院就診,因此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這些習慣最傷腎

↓↓↓

1暴飲暴食

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會吃下過量的“美味”,攝入的食物最終都會產生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這些廢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飲食無度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經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裡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3飲水過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充分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於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4過度喝飲料

軟飲料和運動飲料的過度攝取會間接損傷腎。人體內的酸鹼度為7.2,這些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後體內酸鹼度明顯改變。腎臟是調節人體內酸鹼度的主要器官,長期過度攝取軟飲料及運動飲料,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損傷的概率。

5酒後喝濃茶

有的人認為酒後喝濃茶能解酒,其實這非但無效,還會傷腎。茶葉中的茶鹼可以較快地影響腎臟而發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五招教你養出好腎臟

↓↓↓

1

保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風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湧泉穴等,每晚睡覺前按揉按揉,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2

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3

健康飲食

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要暴飲暴食,不宜過鹹過油膩。

4

禁止吸煙

吸煙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的速度。如果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便會損害了腎臟正常的工作能力。吸煙也會增加患上腎臟癌症的風險性。

5

不濫用藥物

避免藥物濫用,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減肥藥、部分抗生素、消炎止痛藥)。近年來已逐漸被人們認識的“中草藥腎病”,最早就是在一群應用中藥減肥的患者中發現的。

專家提醒

預防肥胖相關性腎病,“動起來”是關鍵,可以結合自己愛好,選擇走路、跑步、游泳、太極拳等,哪怕是極少的運動,都能對腎臟健康帶來顯著改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