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散文:婆婆也是媽

婆婆也是媽

快要母親節了, 想寫一篇拙作關於普天下的婆婆的, 有這個想法絕非偶然, 早好多年就已在心底滋生了, 只是怕自己才疏學淺,

不能好好頌揚這些同自己的母親一樣偉大的媽媽, 一直把這件事擱淺了。 今天情不自禁的敲起鍵盤, 把那份由來已久的感動和發自內心的贊美, 真誠點燃。

也許有人會說:“婆婆會是媽?不吵架就皆大歡喜了”是的每個家庭, 婆媳都有矛盾, 就看你怎樣正確處理這件事, 對待這個就得像鄭板橋的至理明言“難得糊塗”如果總那樣求根問底, 家庭不合的硝煙會永遠彌漫。

婆婆和媳婦雖說是不同的生活環境, 不同的生活習慣, 但你們愛的是同一個人, 只要有愛, 婆婆也是媽, 她雖然沒有十月懷胎生你, 養育你, 可她也曾含辛菇苦生養了你的丈夫, 如果愛你的丈夫, 那麼就請你愛烏及屋吧, 受點委屈又何妨, 因為那是你愛的人的媽媽,

難道你想在婆媳大戰中讓你的丈夫倍受煎熬嗎?當然做為男人, 兩個女人深愛的男人要有擔當, 要有主見, 不能偏聽偏信, 不能沒有事非觀念, 不能唯唯懦儒, 要調節好兩個女人的關係。 她也曾兢兢業業伺候你生養小孩;她也曾挖空心思為你一日三餐;她也曾為你的小日子來回奔忙;她高挑的身姿已不再挺拔;她慈祥的面容也刻滿皺紋;歲月的滄桑染白她的雙鬢;艱辛的操勞累彎她的腰身;她的眼晴也不再清澈明亮;她的手也笨了糙了;她的步履也不再輕盈而舉步蹣跚了;她的思維也遲緩了;記憶不再清楚而丟三落四了;她也愛絮絮叨叨的念個不停了, 這時請您慧心若蘭給予她們足夠的體貼與溫情。
人最大的教養是善待父母, 我覺得對待公婆亦當如此。

我的婆婆今年六十多歲了, 精明, 能幹, 慈祥, 當然全天下的婆婆都應該是慈祥的, 我覺得應該沒有惡婆婆的, 天底下的婆婆哪一位不是盡自己的餘力幫助孩子們的, 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婆婆, 兒子帶大了, 帶孫子, 有的把孫子的吃、喝、拉、撒、睡全全包攬。 剛結婚的時候, 初從母親的乖乖女, 一下之成為他們家的大兒媳婦, 種種的生活習性不同, 和我對於一個兒媳婦應具有的素質和涵養的無知, 也曾遭婆婆的責備和數落, 作為諸多婆婆中的其中一位, 她可能也是恨鐵不成鋼, 恨兒子沒能找一個她認為的好媳婦, 站的角度不同, 看人的觀點也不同, 像蘇軾眼中的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為這我也曾一度的幽怨過婆婆, 現在想想那可能也就是磨合期吧, 諸多的磨合是為了日後的貼合。

婆婆這代人她們經歷了解放初期“糠菜半年糧”的生活時期, 那時人民生活必需物資相當匱乏, 大多數人們的生活都十分貧窮, 節儉是她們共同的特點, 諸多的媳婦大概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我們扔出去的東西她們又給撿回來, 甚至埋怨我們大手大腳, 咋一聽很生氣, 可是您換位思考站在她們的角度想想也就不生氣了, 下次您扔時扔遠些不就萬事大吉了。

婆婆們有她們一些陳舊的思想觀念是在所難免的, 理解和寬容對症下藥, 千萬不能各抒已見, 針鋒相對。

普天下的媳婦們請善待自己的婆婆, 善待老人,

尊老愛幼是咱們的優良傳統, 婆婆也是媽, 別讓老人們在淒涼與無助中風燭殘年, 讓她們安度晚年。 母慈子孝, 身教言傳, 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把和平的旋律搖進世界的心臟。

授權首發原創作者簡介:陳利娟喜歡詩歌散文, 酷愛文學, 喜閱讀做筆記, 喜歡唐詩宋詞中徜徉,喜歡收穫字裡行間的喜悅。

喜歡唐詩宋詞中徜徉,喜歡收穫字裡行間的喜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