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斯里蘭卡港口的中國建設者積極踐行“民心通則事業通”

國際線上報導:位於斯里蘭卡東南部的漢班托塔港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港灣)承建, 自2007年動工以來, 中國建設者不僅將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為整個斯里蘭卡最發達的樞紐重鎮, 而且通過屬地化管理等舉措, 融入了當地, 贏得了民心。

作為斯里蘭卡最大港口, 漢班托塔港距離印度洋上的國際主航運線僅10海裡, 全球50%以上的集裝箱貨運、1/3散貨海運及2/3石油運輸要取道印度洋, 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漢港由中方提供貸款、中國港灣總承包, 總造價13.16億美元, 建成後將擁有8個10萬噸級碼頭。

2007年, 斯里蘭卡在中國的幫助下開始建設漢班托塔港, 十年間, 漢班托塔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闊的柏油路、先進的會議中心、運動中心、五星級酒店、馬特拉機場和正在建設中的南部高速延長線……昔日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整個斯里蘭卡最發達的樞紐重鎮。

與此同時, 中國港灣積極踐行“民心通則事業通”的理念, 通過多種舉措努力融入當地。 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屬地化管理, 漢港二期工程項目總工程師夏林說:“在海外施工, 一定要屬地化, 利用當地資源, 勞動力資源, 設備資源, 材料資源, 可以節約我們的成本。 ”

夏林介紹, 就人力資源來說, 一個中國人過來, 需要雙倍工資加補貼, 而當地人一個月1000元人民幣, 這邊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目前漢港專案中斯員工約1:4, 未來這一比例還會擴大, 很多斯方員工還進入到中層管理層, 重點負責協調當地法律法規, 管理安全系統等。 中國港灣漢港二期工程項目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部經理卡拉辛格說:“為中國港灣工作有兩個考慮, 一是收入不錯, 二是中國人為發展斯里蘭卡而來, 我願意奉獻出我的生命和能量來發展我自己的國家。 ”

除解決當地就業外, 該專案還提升了當地人的素質, 培養了人才。 夏林說:“有好多人在這兒學了手藝, 比如操作250噸的吊機、大型設備等, 學會了之後到迪拜等地去打工了, 有手藝了嘛, 而且在咱們這兒工作過。 ”

就利用當地設備資源方面, 夏林介紹, 漢港專案需要眾多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

如果全部從中國進口, 幾年下來不僅會被島國的氣候嚴重腐蝕, 而且來回的運費昂貴。 中國港灣便鼓勵當地承辦商, 由他們去買車, 組建隊伍, 將一部分土石方分包給他們施工。 通過這種方式, 在節約成本, 解決就業的同時, 本地施工隊還通過購置大型設備, 拉動當地經濟。

斯里蘭卡荷馬斯物流公司距離港口約5公里, 院內停著挖掘機等十幾台大型機械設備以及多台進口轎車。 公司負責人迪蘭說, 這是從漢班托塔港卸下的等待送貨的設備和車輛。 隨著漢班托塔港不斷建設發展, 公司也會擴大規模。

迪蘭說:“以前這個地方只有農業和漁業, 非常落後, 中國人來了之後, 給我們這裡帶來了非常顯著的提升,

我對我們的未來很有信心。 ”

中國港灣還為當地建設了一批民生專案。 2004年印度洋海嘯令斯里蘭卡損失嚴重。 災難發生後, 中國港灣為斯里蘭卡援建了3個漁港, 總投資約1億元人民幣, 對漁民恢復生產生活意義重大。 此後, 中國港灣還通過投標中標, 又為斯里蘭卡建設了兩個漁港, 其中包括漢班托塔漁港。 再比如, 為主辦2011年板球世界盃賽, 斯里蘭卡政府希望在距離漢港27公里的位置, 建設一個能容納4萬人的板球場, 但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經過洽談, 中國港灣同意將板球場項目置於漢班托塔一期項目之下, 作為追加專案, 並墊付了一定資金。 該球場於2009年建成, 並順利承辦了世界盃賽。

此外, 中國港灣還為漢班托塔當地學校贈送了校車及書籍,

資助優秀學生去中國進修, 斯里蘭卡遭受洪澇災害的時候, 公司也組織了捐獻。

中國港灣可倫坡港口城專案計畫發展部主任林健修表示, 屬地化管理, 融入當地, 融合發展, 不僅可以造福當地, 也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紮根海外的必然選擇。

林健修說:“儘管你在國外的經驗很多, 但你要落地, 還是要靠當地的資源, 瞭解也好, 知識也好, 竅門也好, 我們整天說好多老外到國內水土不服, 我們也不想去到國外也水土不服。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