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如何反“校園欺淩”?浙江龍遊檢察院這樣打出組合拳

誰執法誰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 是政法機關的重要責任。 如何將預防校園欺淩與普法工作結合起來?作為基層政法機關, 龍遊檢察院正在用實際行動探索樹立符合基層執法部門有效開展普法工作的品牌。

4月28日, 龍遊檢察院在該縣環模初級中學開展了首場《對校園欺淩說不!》的講座。 林建平/攝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田雄 通訊員 林建平 報導

5月8日上午, 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人民檢察院(簡稱龍遊檢察院)內, 一群年輕的檢察官聚在公訴科辦公室, 興致勃勃地討論如何預防校園欺淩, 建設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就在一個星期前, 該檢察院已把上述討論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在龍遊縣模環初級中學開展了以“對校園欺淩說‘不’”為主題的法治講座。

主講人就是該院年輕的女檢察官倪婉茹。 因為講壇上學生親切地稱呼她為“婉茹姐姐”,

由此, “婉茹姐姐”一下子成為該院檢察官們身邊的“網紅”。

這次講座在龍遊縣中小學校園引起巨大反響。 “效果不錯, 有些始料不及, 不過這也說明了學生對平安和諧學習環境的期待與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 ”龍游檢察院檢察長劉建華坦言, “要在第一次講座的基礎上總結經驗, 並把這種行動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

5月8日下午, 一場更大規模的預防校園欺淩法治講座在龍游縣第三中學(簡稱龍遊三中)開講。 與此同時, 龍遊縣人民檢察院與龍遊縣教育局會簽了《檢校對接、共建平安校園實施意見》, “反校園欺淩進校巡講”活動自此拉開序幕。

專題講座 催生全縣校園法治巡講

“同學們, 你有叫過對方不喜歡聽的外號嗎?”

“有沒有一言不合就掐架的經歷?”

“有沒有一幫女同學聯合起來不理睬某一個人的現象發生在你們身邊?”

“這些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校園欺淩的表現。 ”

4月25日, 龍游檢察院在龍遊縣模環初級中學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講座。 讓主講人倪婉茹沒有想到的是, 她的開場白就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 接下來的講座裡, 倪婉茹通過播放PPT和視頻短片等形式,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結合案例, 講述了校園欺淩的定義、產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形式, 幫助師生厘清哪些行為屬於校園欺淩, 告誡同學之間不要隨便起(叫)侮辱性綽號, 不得在網路上披露他人隱私, 不能逞強好勝、敲詐勒索或隨意毆打同學等。

課堂上, 倪婉茹還對預防和應對校園欺淩給出了建議,

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增強法律意識,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 當遭遇校園欺淩後, 要及時報告老師、家長(監護人), 甚至可以立即報警, 切不能忍氣吞聲, 縱容欺淩者。

講座結束了, 同學們還圍著倪檢察官, 親熱地叫她婉茹姐姐, 嘰嘰喳喳地問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對這次講座, 模環初級中學傅躍豐校長把它形容為“一場及時雨”。 他說:“本校雖未發現類似事件, 但通過相關媒介可知, 國內校園暴力和校園欺淩的現狀令人擔憂。 今天, 縣檢察院主動走進我們校園, 通過真實案例向師生講解校園暴力和欺淩帶來的危害以及防範的有效措施, 對建設和諧平安校園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

一場普通的法治講座,

卻引起同學們極大的興趣, 也引起了龍遊檢察院的極大重視。

5月8日下午, 龍游縣檢察院聯合該縣教育局, 在龍遊三中舉行了“檢校對接、共建平安校園”活動的啟動儀式, 並開始了首場巡講活動。 龍游三中的學生們在印有“對校園欺淩說‘不’!”的宣傳條幅上簽名承諾, 並向全縣中小學生發出了倡議, 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要與人為善、遠離欺淩、反對霸道, 做一個學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我們一直宣導三中學生‘做最亮的自己’, 堅持營造‘平安、快樂、和諧’的校園氛圍。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 努力探索預防校園欺淩的有效舉措, 構建和諧校園, 為全體師生打造一個幸福的教育教學港灣。 ”龍游三中校長李衛忠如是說。

龍游縣教育局局長邱子龍對該縣檢察院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檢察院組織檢察官定期到學校進行法治教育、開展反對校園欺淩專題巡講,推進留守兒童專項司法保護,建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舉措,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構建了新的防線。”

檢校共建 詮釋“誰執法誰普法”

“自1986年黨中央宣佈全國普法開始至今已經30年,通過六個五年普法規劃,相關工作在逐年推進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總結了許多經驗,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當今形勢下,需要我們用最新的法治思維來開展普法工作,特別是基層執法部門的普法工作,需要繼續強化。”劉建華說。

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之所以屢屢發生校園欺淩事件,法治教育力度不夠是重要原因之一。“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以來,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已經成為各地各級司法機關普法工作的重心。“開展‘檢校共建’是我院今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場專題講座就是‘誰執法誰普法’的生動實踐,效果非常好,我們將按照實施方案抓緊在全縣鋪開。”

記者獲悉,“誰執法誰普法”最早出現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該《決定》強調,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強普法講師團、普法志願者隊伍建設。

“誰執法誰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是政法機關的重要責任。2017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這次會議指出,要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明確國家機關普法職責任務,堅持普法工作和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系統內普法和社會普法並重,健全工作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作為基層檢察機關,直接面對社區、鄉村的基層群體和在校學生,如何將責任制實實在在惠及每一個人,讓人們的法律意識得到提高,從而做一個懂法守法的人則顯得尤為重要。對此,龍遊檢察院以“共建平安校園、預防校園欺淩”為工作重心,努力打造社區、鄉村、學校“三位一體”的普法教育新格局。

“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家長的法律意識培養。實際上,這也是減少校園欺淩的一種手段,因為孩子的父母,甚至還包括爺爺奶奶,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法律意識和守法思維,對預防校園欺淩、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無疑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劉建華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校園欺淩的發動者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單親家庭和留守家庭。對此特殊群體,龍游檢察院將會同相關部門召集青年志願者一道開展“大手拉小手”結對活動,為孩子們提供心理健康諮詢、講授法律常識,彌補其家庭教育的缺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溫暖,感受到平等和諧共處的氛圍,對青少年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樣重要。”劉建華說。

多措並舉 探索樹立普法品牌

“讓‘婉茹姐姐’不僅成為我們院的‘網紅’,更應該成為全縣中小學生心目中的‘網紅’,成為普法教育的知心姐姐。”劉建華對記者說。

“我們還將與教育局共同建立法治教育基地,同時建立起定期通報制度。”劉建華補充道。

記者瞭解到,龍游檢察院將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場地或在校外設立法治教育基地,設置多種功能區域,配備完善的教學設施和相應的教育功能模組,以此滿足對青少年開展法律知識講授、現場觀摩和演示,以及動漫和微電影播放等普法需求。

另外,龍遊縣教育局將建立起定期通報制度,對發現校園內嚴重的欺淩和暴力事件,校外成年人教唆、脅迫、誘騙或利用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等惡性案件,以及在校留守兒童遭遇監護侵害等情況,及時向縣檢察院通報。龍遊檢察院將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必要時將會同公安機關一起介入調查。

“通過這些機制和平臺的建設,使法治教育工作更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努力在全縣形成對法治校園建設人人有責的共識,真正為打造平安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夯實基礎。”劉建華最後說。

龍游縣教育局局長邱子龍對該縣檢察院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檢察院組織檢察官定期到學校進行法治教育、開展反對校園欺淩專題巡講,推進留守兒童專項司法保護,建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舉措,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構建了新的防線。”

檢校共建 詮釋“誰執法誰普法”

“自1986年黨中央宣佈全國普法開始至今已經30年,通過六個五年普法規劃,相關工作在逐年推進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總結了許多經驗,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當今形勢下,需要我們用最新的法治思維來開展普法工作,特別是基層執法部門的普法工作,需要繼續強化。”劉建華說。

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之所以屢屢發生校園欺淩事件,法治教育力度不夠是重要原因之一。“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以來,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已經成為各地各級司法機關普法工作的重心。“開展‘檢校共建’是我院今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場專題講座就是‘誰執法誰普法’的生動實踐,效果非常好,我們將按照實施方案抓緊在全縣鋪開。”

記者獲悉,“誰執法誰普法”最早出現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該《決定》強調,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強普法講師團、普法志願者隊伍建設。

“誰執法誰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是政法機關的重要責任。2017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這次會議指出,要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明確國家機關普法職責任務,堅持普法工作和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系統內普法和社會普法並重,健全工作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作為基層檢察機關,直接面對社區、鄉村的基層群體和在校學生,如何將責任制實實在在惠及每一個人,讓人們的法律意識得到提高,從而做一個懂法守法的人則顯得尤為重要。對此,龍遊檢察院以“共建平安校園、預防校園欺淩”為工作重心,努力打造社區、鄉村、學校“三位一體”的普法教育新格局。

“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家長的法律意識培養。實際上,這也是減少校園欺淩的一種手段,因為孩子的父母,甚至還包括爺爺奶奶,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法律意識和守法思維,對預防校園欺淩、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無疑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劉建華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校園欺淩的發動者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單親家庭和留守家庭。對此特殊群體,龍游檢察院將會同相關部門召集青年志願者一道開展“大手拉小手”結對活動,為孩子們提供心理健康諮詢、講授法律常識,彌補其家庭教育的缺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溫暖,感受到平等和諧共處的氛圍,對青少年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樣重要。”劉建華說。

多措並舉 探索樹立普法品牌

“讓‘婉茹姐姐’不僅成為我們院的‘網紅’,更應該成為全縣中小學生心目中的‘網紅’,成為普法教育的知心姐姐。”劉建華對記者說。

“我們還將與教育局共同建立法治教育基地,同時建立起定期通報制度。”劉建華補充道。

記者瞭解到,龍游檢察院將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場地或在校外設立法治教育基地,設置多種功能區域,配備完善的教學設施和相應的教育功能模組,以此滿足對青少年開展法律知識講授、現場觀摩和演示,以及動漫和微電影播放等普法需求。

另外,龍遊縣教育局將建立起定期通報制度,對發現校園內嚴重的欺淩和暴力事件,校外成年人教唆、脅迫、誘騙或利用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等惡性案件,以及在校留守兒童遭遇監護侵害等情況,及時向縣檢察院通報。龍遊檢察院將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必要時將會同公安機關一起介入調查。

“通過這些機制和平臺的建設,使法治教育工作更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努力在全縣形成對法治校園建設人人有責的共識,真正為打造平安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夯實基礎。”劉建華最後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