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建築:用“世界地標”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祥明在接受人民網專訪(賈興鵬 攝)

歐洲第一高樓俄羅斯聯邦大廈、非洲第一高樓肯亞奈洛比哈斯塔、世界最高宣禮塔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馬來西亞吉隆玻標誌塔……

“這些響徹全球的超高建築,並不是出自歐美建築企業之手,而是中國建築的作品,可以說,全球一半的超高層,都是由中國建築完成。 ”日前,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祥明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

其實,作為“一帶一路”的先行者,中國建築早已在這條路上結出了絢麗果實。 27億美元拿下埃及新首都建設專案,37.5億美元簽署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專案,在45個“一帶一路”國家完成佈局……

資料顯示,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建築境外累計簽約達601億美元,其中包括中巴經濟走廊最大基礎設施項目白沙瓦到卡拉奇高速公路(口行融資)、世界最長全預製橋樑汶萊淡布隆跨海大橋、中國承包商在海外承接的最高在建專案馬來西亞吉隆玻標誌塔等多個重大專案。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中國建築正在用一個個“世界地標”,為“一帶一路”築上中國的烙印。

走出去的艱辛

回首這些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則是“中建人”走出去的艱辛故事。

2011年利比亞突發戰亂,中國建築創造了萬人萬里大撤離的奇跡。 (中國建築供圖)

中建八局劉文成,從20歲開始做機械工,從擰螺絲釘開始,操作修理各種機械設備,一直到安裝各種大型的機械化電氣化生產線,一步一個腳印從國內走到海外。 從利比亞轉戰剛果(布),再到阿爾及利亞,劉文成緊隨中國建築走出去的鏗鏘步伐,施展個人絕技,終於在海外成就一名“機械達人”。

2011年2月,利比亞動亂,劉文成經歷了3次舉世震驚的萬人萬里大撤離,每次大撤離前,劉文成都將叉車、越野車等機械設備封存在養護窯裡,期待著重返利比亞的那天。

中建六局負責施工的世界最長全預製橋樑汶萊淡布隆跨海大橋,經由海濱穿過熱帶原始雨林,終年炎熱,體感溫度高,紫外線照射強烈,雨林裡還有多種毒蛇、毒蟲和瘧疾蚊,河道裡經常有鱷魚出沒。

在施工沿線無淡水、無動力電線、無通行道路、無通訊信號、無人煙的“五無”的情況下,專案創造諸多“世界之最”,不斷刷新中國橋樑建造紀錄。

2014年,第一次做海外工程的中建一局專案經理孫傳程便接到一項挑戰任務,帶領項目團隊修復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中共“六大”會址這一極具政治影響力的建築。 莫斯科冬天的室外溫度達到零下30多度,為保證工期,需要團隊在極寒天氣條件下進行戶外施工作業。

程赤名,中建三局中巴公司一名普通的中層員工。

2014年巴基斯坦新機場專案遭遇了登革熱疫情的重大衝擊,當時共有30多人感染登革熱被送往醫院救治。 登革熱是一種蚊蟲叮咬交叉傳播的非常兇險的傳染病,巴基斯坦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為感染登革熱而喪命。 在極其嚴峻的時刻,程赤名蹲守醫院負責對染病職工進行救治,雖然他知道被傳染的機率非常大,但他沒有一絲退縮的念頭,只有一個信念,在巴基斯坦的職工,一個都不能少!

正是憑著不畏艱辛的精神,截至目前,中國建築已在巴基斯坦、埃及、新加坡、阿聯酋、科威特、斯里蘭卡、汶萊、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45個“一帶一路”國家佈局布點。 今年3月,與澳大利亞簽約37億美元框架協定,承包澳大利亞西澳省基礎設施一攬子項目。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祥明表示,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提出了海外優先發展,統籌國內外資源,確保海外資源優先投入、海外市場優先培育、海外資金優先保障、海外事務優先決策,同時對過去的海外業務板塊的體制機制進行了深化改革,徹底改變了過去一船出海的策略,打造了中建的海外聯合艦隊,形成了責任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資料顯示,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海外累計合同額是601億美元,實現的營業收入337億美元,這個資料占中國建築30多年海外經營總量的44.4%和39.2%。

第一個在國外採用中國標準設計和建造的電視塔——斯里蘭卡可倫坡蓮花電視塔專案。(中國建築供圖)

只認英國標準的建築師對中國豎起大拇指

中建二局蓮花電視塔專案,地處英聯邦國家斯里蘭卡,是首個在國外採用中國標準設計和建造的電視塔。雖然開始按照中國標準設計建設了,但國外業主、監理只認可英國標準,並不同意使用中國產品。

為改變國外市場對中國材料的誤解,擴大國有品牌在國際的影響力,最大程度節省項目採購成本,中建二局安裝公司斯里蘭卡項目執行經理張磊,堅信中國的材料也可以扛得住國外考驗,他不惜路程遙遠,困難重重,堅持將樣品帶至海外施工現場。

看實物不能扭轉外國人的認識,張磊聯繫當地實驗室、查閱相關資料,將國標和英標逐項指標一一試驗、細緻對比。儘管語言能力受限,工作難度巨大,也絲毫沒有打擊他對國產材料的執著與堅持。

張磊多次在工程技術討論會上,通過詳細的參數資料和現場試驗資料,在耐腐蝕、強度等材料性能方面證明了中國產材料的品質,說服了固執的外方建築師代表。

事後外方代表得知張磊連續不眠不休的試驗,為中國人較真勁兒和產品品質豎起了大拇指,並用漢語說“你們真棒”。

中建二局安裝工程公司副總經濟師、越南VISTA和迪士尼專案經理楊延華,不善言辭卻操一口流利的英文,不善交際卻與非洲、越南、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人成為朋友,不爭名利卻接連問鼎魯班獎和中國鋼結構金獎。

在阿爾及利亞奧蘭醫學院專案施工的三年半時間裡,楊延華只回國2次,2004年2月19日,專案竣工剪綵時,只見過一面的兒子已經一歲半了。“我熱愛我所有的工作,並從中得到快樂。”

後來建設的喜來登酒店、特萊姆森酒店,楊延華把一個中國工程師對品質的承諾深深留在了阿爾及利亞的土地上,阿爾及利亞總統親自發來感謝信:“你們幹的工程,是鑲嵌在特萊姆森皇冠上的珍珠。”

剛果(布)總統薩蘇出席剛果(布)1號公路通車儀式並剪綵。(中國建築供圖)

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是唯一橫貫剛果(布)東西全境的雙向四車道國家級幹線公路,全線長535公里,西起非洲第四大港口城市黑角,東至首都布拉柴維爾,穿越沿海平原、馬永貝原始森林、尼亞黑河谷、巴塔赫高原,被稱為剛果(布)交通史上的“夢想之路”。

歷時8年征程,2016年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最終實現順利通車,將黑角至布拉柴維爾的車程從一個星期縮短至8個小時,日交通量由原先的164輛增加到現在的4000多輛。

在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正式通車儀式上,總統薩蘇對一號公路的建設者連說:“非常感謝,非常感謝”!

“打鐵還得自身硬”,王祥明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無論是小到螺絲釘、還是大到核電站,中央企業都必須以過硬的產品品質展現出當代中國製造、乃至中國創造的卓越品質,這不但事關央企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沿線國家與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可水準與回應程度。

王祥明舉了一個例子,在2003年阿爾及利亞大地震中,當地房屋普遍損毀,而中國建築建造的房屋基本完好、無一倒塌,被當地政府和民眾譽為“震不垮的豐碑”。

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T2隧道施工現場。(中國建築供圖)

撒哈村的村民:希望你們永遠留下來!

剛果(布)“夢想之路”修建過程中還有這樣一段插曲。

剛果(布)一號公路工地要經過一個叫做“撒哈村”的村莊,村民祖先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遊牧民,早期因修大西洋鐵路,就在剛果(布)當地紮根,幾代人繁衍生息,已有8000多人規模。

民風彪悍,難打交道,是撒哈村人跟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剛進村的時候,村民冷眼,村長霸道,報名打工者寥寥無幾,魏樂榮為代表的中建五局土木公司項目部明顯感受到了當地人的“不歡迎”!

情況的轉變發生在10月的一天,工地上有一批年輕打工者突然約好似地都沒來工地。項目部派人瞭解到,原來這裡學校十月開學,他們都上課去了。魏樂榮到學校一看,發現學校破敗不堪,當即決定幫他們維修學校。

專案部和學校聯繫時,校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二天,拉著水泥和石料的汽車開進了學校。幾天後,學校整修一新。村長和校長滿面笑容地趕來專案,送上感謝信。

意想不到的是,一天后,二三百人前來專案報名打工。從那以後,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項目部都主動提供獎品贊助。主要是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從國內採購,然後發貨過去。

但是不久,魏樂榮又發現,學校到村子的路是條土路,凹凸不平。晴天飛塵撲面,雨天泥水沒了腳踝。大家商量,可以用工地餘料修好這條路,方便這些孩子上學。

先用寬厚的片石墊底,再在上面鋪碎石。每次滿載石料的自卸車向這條馬路駛去,路人都會向司機招手致意。經過三個月努力,一條嶄新平整的馬路出現在撒哈村村民面前。

從此,村裡的人見了中國人,都會滿面笑容地翹大拇指,說一聲:“你好!”村長甚至逢人就說,“希望你們永遠留下來!”

“中國建築在海外的這些年,為什麼能夠取得發展,能成功進入美國、中東、新加坡這些發達國家市場,而且成功躋身當地的先進承包商的行列,完全得益於我們的本土化發展。”王祥明在接受採訪時這樣總結中國建築的成功之道。

隨著中國建築“走出去”步伐的不斷邁進,中國建築的隊伍裡也出現了許多外籍員工的身影,他們為工程的建設施工貢獻著十分重要的力量,而他們的生活在和中建文化“碰撞”反應的同時,也悄然地發生著變化。

34歲的Tshepo Mabunda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在中建電力納米比亞湖山鈾礦專案擔任安全主管工程師。作為專案管理人員,他每天都在中非雙方專案領導和當地勞務工之間扮演溝通協調的角色,生性樂觀、經驗豐富的他工作起來遊刃有餘,是領導和工人逢事必找的“香餑餑”。

Walid是吉布地杜哈雷多功能港口(一期)項目部在當地招的黑人司機。在開齋節後工作的第一天, Walid給專案部送來一個大蛋糕,作為禮物感謝那些幫助過他的中建人。

Walid說,兩年前,他只能靠接點零活勉強養活自己和家人,而如今,他有了底氣,已經開始考慮12歲的大女兒未來讀什麼樣的學校,下半年為一家七口買什麼樣的房子,“非常感謝吉布地專案部給了我一份體面的工作。”

為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發揮外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2013年中建五局首次從外籍員工中評選出兩名阿爾及利亞員工、一名剛果(布)員工作為中建五局2013年“優秀員工”,並將兩名阿爾及利亞員工請到中建五局2013年工作會暨第七屆三次職代會上予以表彰。

“中國建築從‘走出去’就開始實行本土化發展,與專案所在國互利互惠,不僅充分融入當地市場,還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認可。”據王祥明介紹,中國建築的海外公司的本土化程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基本實現了員工和材料的屬地化。

“海外公司平均本土化水準都在50%以上,美國公司98%的員工是美國人,只有2%中國人;中東公司86%是當地的,新加坡公司高達81%。”

中建五局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專案正在教阿爾及利亞的小朋友學漢語。(中國建築供圖)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天籟童音的合唱團,中法雙語演唱的《茉莉花》,這正是中建五局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三八婦女節”特別活動之“走進阿國,微笑‘童’行,以愛築造中阿文化之橋”的現場。

2017年3月8日下午,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南北高速公路專案党工團聯合行動,組織全體女員工走進MEDEA省Boudissa Hamdane女子小學,與該校師生開展了中阿文化的交流活動。

生動的視頻,經典的歌曲,頻頻的互動,為這所有著60餘年歷史的女子小學帶來了歡樂,促進了中阿文化交融,加深了中阿文化互信。

一個項目的實施,不僅能給當地帶來大量就業崗位,還能帶動建築加工的產業升級,“這才是一個好項目的評判標準。”

王祥明坦言,好項目的另一個評判標準,是兼顧經濟效益和民生訴求,這也正是“一帶一路”宣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核心理念,目標是實現共贏。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祥明表示,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提出了海外優先發展,統籌國內外資源,確保海外資源優先投入、海外市場優先培育、海外資金優先保障、海外事務優先決策,同時對過去的海外業務板塊的體制機制進行了深化改革,徹底改變了過去一船出海的策略,打造了中建的海外聯合艦隊,形成了責任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資料顯示,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海外累計合同額是601億美元,實現的營業收入337億美元,這個資料占中國建築30多年海外經營總量的44.4%和39.2%。

第一個在國外採用中國標準設計和建造的電視塔——斯里蘭卡可倫坡蓮花電視塔專案。(中國建築供圖)

只認英國標準的建築師對中國豎起大拇指

中建二局蓮花電視塔專案,地處英聯邦國家斯里蘭卡,是首個在國外採用中國標準設計和建造的電視塔。雖然開始按照中國標準設計建設了,但國外業主、監理只認可英國標準,並不同意使用中國產品。

為改變國外市場對中國材料的誤解,擴大國有品牌在國際的影響力,最大程度節省項目採購成本,中建二局安裝公司斯里蘭卡項目執行經理張磊,堅信中國的材料也可以扛得住國外考驗,他不惜路程遙遠,困難重重,堅持將樣品帶至海外施工現場。

看實物不能扭轉外國人的認識,張磊聯繫當地實驗室、查閱相關資料,將國標和英標逐項指標一一試驗、細緻對比。儘管語言能力受限,工作難度巨大,也絲毫沒有打擊他對國產材料的執著與堅持。

張磊多次在工程技術討論會上,通過詳細的參數資料和現場試驗資料,在耐腐蝕、強度等材料性能方面證明了中國產材料的品質,說服了固執的外方建築師代表。

事後外方代表得知張磊連續不眠不休的試驗,為中國人較真勁兒和產品品質豎起了大拇指,並用漢語說“你們真棒”。

中建二局安裝工程公司副總經濟師、越南VISTA和迪士尼專案經理楊延華,不善言辭卻操一口流利的英文,不善交際卻與非洲、越南、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人成為朋友,不爭名利卻接連問鼎魯班獎和中國鋼結構金獎。

在阿爾及利亞奧蘭醫學院專案施工的三年半時間裡,楊延華只回國2次,2004年2月19日,專案竣工剪綵時,只見過一面的兒子已經一歲半了。“我熱愛我所有的工作,並從中得到快樂。”

後來建設的喜來登酒店、特萊姆森酒店,楊延華把一個中國工程師對品質的承諾深深留在了阿爾及利亞的土地上,阿爾及利亞總統親自發來感謝信:“你們幹的工程,是鑲嵌在特萊姆森皇冠上的珍珠。”

剛果(布)總統薩蘇出席剛果(布)1號公路通車儀式並剪綵。(中國建築供圖)

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是唯一橫貫剛果(布)東西全境的雙向四車道國家級幹線公路,全線長535公里,西起非洲第四大港口城市黑角,東至首都布拉柴維爾,穿越沿海平原、馬永貝原始森林、尼亞黑河谷、巴塔赫高原,被稱為剛果(布)交通史上的“夢想之路”。

歷時8年征程,2016年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最終實現順利通車,將黑角至布拉柴維爾的車程從一個星期縮短至8個小時,日交通量由原先的164輛增加到現在的4000多輛。

在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正式通車儀式上,總統薩蘇對一號公路的建設者連說:“非常感謝,非常感謝”!

“打鐵還得自身硬”,王祥明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無論是小到螺絲釘、還是大到核電站,中央企業都必須以過硬的產品品質展現出當代中國製造、乃至中國創造的卓越品質,這不但事關央企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沿線國家與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可水準與回應程度。

王祥明舉了一個例子,在2003年阿爾及利亞大地震中,當地房屋普遍損毀,而中國建築建造的房屋基本完好、無一倒塌,被當地政府和民眾譽為“震不垮的豐碑”。

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T2隧道施工現場。(中國建築供圖)

撒哈村的村民:希望你們永遠留下來!

剛果(布)“夢想之路”修建過程中還有這樣一段插曲。

剛果(布)一號公路工地要經過一個叫做“撒哈村”的村莊,村民祖先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遊牧民,早期因修大西洋鐵路,就在剛果(布)當地紮根,幾代人繁衍生息,已有8000多人規模。

民風彪悍,難打交道,是撒哈村人跟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剛進村的時候,村民冷眼,村長霸道,報名打工者寥寥無幾,魏樂榮為代表的中建五局土木公司項目部明顯感受到了當地人的“不歡迎”!

情況的轉變發生在10月的一天,工地上有一批年輕打工者突然約好似地都沒來工地。項目部派人瞭解到,原來這裡學校十月開學,他們都上課去了。魏樂榮到學校一看,發現學校破敗不堪,當即決定幫他們維修學校。

專案部和學校聯繫時,校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二天,拉著水泥和石料的汽車開進了學校。幾天後,學校整修一新。村長和校長滿面笑容地趕來專案,送上感謝信。

意想不到的是,一天后,二三百人前來專案報名打工。從那以後,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項目部都主動提供獎品贊助。主要是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從國內採購,然後發貨過去。

但是不久,魏樂榮又發現,學校到村子的路是條土路,凹凸不平。晴天飛塵撲面,雨天泥水沒了腳踝。大家商量,可以用工地餘料修好這條路,方便這些孩子上學。

先用寬厚的片石墊底,再在上面鋪碎石。每次滿載石料的自卸車向這條馬路駛去,路人都會向司機招手致意。經過三個月努力,一條嶄新平整的馬路出現在撒哈村村民面前。

從此,村裡的人見了中國人,都會滿面笑容地翹大拇指,說一聲:“你好!”村長甚至逢人就說,“希望你們永遠留下來!”

“中國建築在海外的這些年,為什麼能夠取得發展,能成功進入美國、中東、新加坡這些發達國家市場,而且成功躋身當地的先進承包商的行列,完全得益於我們的本土化發展。”王祥明在接受採訪時這樣總結中國建築的成功之道。

隨著中國建築“走出去”步伐的不斷邁進,中國建築的隊伍裡也出現了許多外籍員工的身影,他們為工程的建設施工貢獻著十分重要的力量,而他們的生活在和中建文化“碰撞”反應的同時,也悄然地發生著變化。

34歲的Tshepo Mabunda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在中建電力納米比亞湖山鈾礦專案擔任安全主管工程師。作為專案管理人員,他每天都在中非雙方專案領導和當地勞務工之間扮演溝通協調的角色,生性樂觀、經驗豐富的他工作起來遊刃有餘,是領導和工人逢事必找的“香餑餑”。

Walid是吉布地杜哈雷多功能港口(一期)項目部在當地招的黑人司機。在開齋節後工作的第一天, Walid給專案部送來一個大蛋糕,作為禮物感謝那些幫助過他的中建人。

Walid說,兩年前,他只能靠接點零活勉強養活自己和家人,而如今,他有了底氣,已經開始考慮12歲的大女兒未來讀什麼樣的學校,下半年為一家七口買什麼樣的房子,“非常感謝吉布地專案部給了我一份體面的工作。”

為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發揮外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2013年中建五局首次從外籍員工中評選出兩名阿爾及利亞員工、一名剛果(布)員工作為中建五局2013年“優秀員工”,並將兩名阿爾及利亞員工請到中建五局2013年工作會暨第七屆三次職代會上予以表彰。

“中國建築從‘走出去’就開始實行本土化發展,與專案所在國互利互惠,不僅充分融入當地市場,還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認可。”據王祥明介紹,中國建築的海外公司的本土化程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基本實現了員工和材料的屬地化。

“海外公司平均本土化水準都在50%以上,美國公司98%的員工是美國人,只有2%中國人;中東公司86%是當地的,新加坡公司高達81%。”

中建五局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專案正在教阿爾及利亞的小朋友學漢語。(中國建築供圖)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天籟童音的合唱團,中法雙語演唱的《茉莉花》,這正是中建五局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三八婦女節”特別活動之“走進阿國,微笑‘童’行,以愛築造中阿文化之橋”的現場。

2017年3月8日下午,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南北高速公路專案党工團聯合行動,組織全體女員工走進MEDEA省Boudissa Hamdane女子小學,與該校師生開展了中阿文化的交流活動。

生動的視頻,經典的歌曲,頻頻的互動,為這所有著60餘年歷史的女子小學帶來了歡樂,促進了中阿文化交融,加深了中阿文化互信。

一個項目的實施,不僅能給當地帶來大量就業崗位,還能帶動建築加工的產業升級,“這才是一個好項目的評判標準。”

王祥明坦言,好項目的另一個評判標準,是兼顧經濟效益和民生訴求,這也正是“一帶一路”宣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核心理念,目標是實現共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