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磊改編日本大師佳作,怎麼像在致敬《我愛我家》

演員、多多爸爸、黃小廚、黃老師……擁有多重身份的黃磊, 現在又多了一個新身份——電影導演。

黃磊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麻煩家族》昨天公映。

電影講述“一對老夫妻要離婚, 全家人都慌了手腳”的故事。

這乍聽起來就是家長里短的婆媳劇標配嘛……但但因為這部片有日本國寶級導演山田洋次的口碑之作《家族之苦》作為藍本,

片方也打出“山田洋次擔任監修”的噱頭, 《麻煩家族》讓人多了一份期待。

氮素!所長看過片之後發現, 《麻煩家族》跟《家族之苦》差得不是一般的遠, 反而更接近於《我愛我家》……(捂臉)

文 | 小5、黎曉晴

既然是是翻拍《家族之苦》, 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豆瓣評分8.1, 遠遠高於很多家庭片和喜劇片。

對日本電影略有觀影經驗的觀眾, 對於山田洋次導演一定不陌生。

他縱橫影壇已經超過60年, 拍攝了超過70部的電影作品, 秉持“藝術使人愉悅”理念的山田洋次, 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速度, 在歷史劇和輕喜劇之間遊刃有餘。

對普通民眾的關懷, 貫穿在山田導演的電影裡。 看他的電影, 會有一種在看自己生活的感覺, 有笑有淚, 有苦有甜。

《家族之苦》的整體氣質是真實且平和的, 沒多少脫離現實的笑點和戲劇衝突, 一切自然而流暢。

黃磊在發佈會上表達了對山田導演的敬意:“我認為山田洋次是現在日本電影界中最偉大的導演。”

那麼,黃磊這次的翻拍值幾分呢?

一部成功的翻拍作品應該是在保留原作精華的前提下再進行二次創作。

《麻煩家族》從角色、情節到大部分的笑點,都從原作照搬。

在角色上,作為主角的一家人肯定一個都不能少,孩子氣的爺爺、“靠老婆吃飯”的女婿、一個追求“成功”的大兒子…

《麻煩家族》

《家族之苦》

就連配角老闆娘、“偵探”(律師)、寫作班同學…

就連小狗也沒被刪! 基本上原作露過面的角色在翻拍中都出現啦~

《麻煩家族》

《家族之苦》

大部分笑點,都拿了過來。

其中一幕,爸爸為不能親自到比賽現場給孩子們加油而感到很可惜。

《家族之苦》

其實孩子們更喜歡爸爸不到場,零用錢到場就好的方式。(有沒有戳到你隱藏多年的小九九)

全套照搬。這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這是尊重原作,也相對安全。另一方面也得考慮,原作裡的戲劇衝突放到中國當下的語境裡,是否合理,能否引起共鳴。

《家族之苦》裡的核心衝突是奶奶向爺爺提出離婚。在日本,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老一輩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義遭到日本主婦逐漸覺醒的自主意識的挑戰,這個戲劇衝突能帶來全片的動力和討論空間。

而中國內地當下祖輩們面臨的狀況,顯然不同,他們要面對的疾病養老、孫輩撫育的問題更加嚴峻。

直接照搬,共鳴有限。

片中一些刻意為之的笑點,也讓影片失去了原作的真實感,及情感上的厚度。

讓它更接近一部春晚小品,賣相上Low了不止一點。

《麻煩家族》先製造了一些比較drama的造型,

海清居然一大早要化著精緻的妝容、穿著睡衣去爸爸家哭訴——原版可是正常的外出打扮。

閆妮飾演的老闆娘也太風韻猶存了點,就差在額頭上刻“我就是小妖精”。

黃磊“成功人士”的配置之一,動不動就一句Chinglish,“everyday everynight 都very busy”。

海清和王迅的戲份明顯多了。在劇中也充當了了“笑料擔當”

強勢的妻子真的很強勢,弱雞的丈夫也表現地足夠弱雞。

相反,原版的這對夫妻的“女強男弱”的關係沒有很強烈,妻子還是有很溫婉的一面,丈夫也是護妻力爆表的。

《家族之苦》

簡單對比,高下立見。

就算是丈夫真的是“吃軟飯”的,也用不著真的這麼虛與委蛇,誠惶誠恐地和老婆相處。

老婆可以強勢,但不至於動不動就對老公拳腳相加。無論誰主內外,這是基本的尊重。

還有一幕,是爺爺送醫院之後,其他家族成員馬上開始討論後事!除了要給觀眾撓癢,還真想不出現實中誰的家人會這麼缺根筋啊!

笑料是很足,但現實生活有這樣的女婿早就被打了吧?

而在翻拍版當中,有部分鏡頭相對誇張。極易讓觀眾出戲。

比如在女婿當中揭露“岳父和老闆娘的曖昧,導致岳父暈倒”一幕中。

黃磊用了比較誇張的手法把該情節作為這部戲的高潮點,在慢鏡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動作之手忙腳亂,場面之混亂,確實點了題,卻有點游離現實了。

相反在山田樣次的作品中,在這個鏡頭上雖然沒有一下子把氣氛拉到最高點。

不是單純地描述場面的混亂,而是把重點放在“奶奶”身上。奶奶的心痛,愧疚,難過... 告訴觀眾,現在劇中的人物處境很慌亂...

隨後,在救護車上醫護人員發現爺爺年紀很輕,原來是大兒子填資料的時候錯填了自己的資訊。

小小的細節就反應出即使不論外表可以偽裝地十分冷靜,可心底的著急還是藏不住的。

而這一點在翻拍中並沒有保留,反而被客串的“小岳嶽”搶了風頭。

哦,身為外貌協會的所長必須要指出,原版中妻夫木聰飾演的二兒子戲份還挺多的……

《家族之苦》

在情節上也是有舉重若輕。作為小兒子,他在想法上會和哥哥姐姐有不同,對母親的決定也是很理解。

但在翻拍版中,這個角色由魏大勳出演,戲份少了,綜合其稚嫩的表演,還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啊。

翻拍版的情感的敘述也較為粗糙。

原作在對主角的細微情感變化拿捏得十分恰當。笑點和淚點都鋪得細膩自然。

奶奶緩緩說起自己開始討厭爺爺,感情漸淡的時候是這樣的:

《家族之苦》

小孫子告訴奶奶哥哥球賽情況的時候,她是這樣的:

《家族之苦》

那張離婚紙被撕毀的時候,觀眾會感到一種帶著無奈的溫暖,隨著減緩的配樂眼角濕潤。

《家族之苦》

當電影結束時,一切回歸平靜,一切歲月靜好。

《家族之苦》

可以理解為什麼黃磊做出喜劇化改編。

畢竟以祖輩離婚這件事,對中國內地的主流觀眾的確是缺乏吸引力。喜劇也往往比正劇好賣啊。

對比兩個版本的海報,《麻煩家族》的喜劇氣質更濃,更drama,也更有綜藝feel

也需要肯定,黃磊在改編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了很多“中國本土的味道”。

比如爺爺每次抽完煙之後都要把煙頭插進花泥裡;爺爺平時愛打羽毛球而不是高爾夫;這家人住在大別墅也給了一個本土化的解釋:這裡是郊區,這裡有名校。

只是,成功的改編,這樣還不夠,還需要花更多心思和努力才行。

或者說,在選擇改編藍本就得要更聰明,平民喜劇難拍,一個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如果讓觀眾覺得“這哪裡是我的生活”,那基本上就完蛋了。

編輯助理:黎曉晴

黃磊在發佈會上表達了對山田導演的敬意:“我認為山田洋次是現在日本電影界中最偉大的導演。”

那麼,黃磊這次的翻拍值幾分呢?

一部成功的翻拍作品應該是在保留原作精華的前提下再進行二次創作。

《麻煩家族》從角色、情節到大部分的笑點,都從原作照搬。

在角色上,作為主角的一家人肯定一個都不能少,孩子氣的爺爺、“靠老婆吃飯”的女婿、一個追求“成功”的大兒子…

《麻煩家族》

《家族之苦》

就連配角老闆娘、“偵探”(律師)、寫作班同學…

就連小狗也沒被刪! 基本上原作露過面的角色在翻拍中都出現啦~

《麻煩家族》

《家族之苦》

大部分笑點,都拿了過來。

其中一幕,爸爸為不能親自到比賽現場給孩子們加油而感到很可惜。

《家族之苦》

其實孩子們更喜歡爸爸不到場,零用錢到場就好的方式。(有沒有戳到你隱藏多年的小九九)

全套照搬。這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這是尊重原作,也相對安全。另一方面也得考慮,原作裡的戲劇衝突放到中國當下的語境裡,是否合理,能否引起共鳴。

《家族之苦》裡的核心衝突是奶奶向爺爺提出離婚。在日本,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老一輩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義遭到日本主婦逐漸覺醒的自主意識的挑戰,這個戲劇衝突能帶來全片的動力和討論空間。

而中國內地當下祖輩們面臨的狀況,顯然不同,他們要面對的疾病養老、孫輩撫育的問題更加嚴峻。

直接照搬,共鳴有限。

片中一些刻意為之的笑點,也讓影片失去了原作的真實感,及情感上的厚度。

讓它更接近一部春晚小品,賣相上Low了不止一點。

《麻煩家族》先製造了一些比較drama的造型,

海清居然一大早要化著精緻的妝容、穿著睡衣去爸爸家哭訴——原版可是正常的外出打扮。

閆妮飾演的老闆娘也太風韻猶存了點,就差在額頭上刻“我就是小妖精”。

黃磊“成功人士”的配置之一,動不動就一句Chinglish,“everyday everynight 都very busy”。

海清和王迅的戲份明顯多了。在劇中也充當了了“笑料擔當”

強勢的妻子真的很強勢,弱雞的丈夫也表現地足夠弱雞。

相反,原版的這對夫妻的“女強男弱”的關係沒有很強烈,妻子還是有很溫婉的一面,丈夫也是護妻力爆表的。

《家族之苦》

簡單對比,高下立見。

就算是丈夫真的是“吃軟飯”的,也用不著真的這麼虛與委蛇,誠惶誠恐地和老婆相處。

老婆可以強勢,但不至於動不動就對老公拳腳相加。無論誰主內外,這是基本的尊重。

還有一幕,是爺爺送醫院之後,其他家族成員馬上開始討論後事!除了要給觀眾撓癢,還真想不出現實中誰的家人會這麼缺根筋啊!

笑料是很足,但現實生活有這樣的女婿早就被打了吧?

而在翻拍版當中,有部分鏡頭相對誇張。極易讓觀眾出戲。

比如在女婿當中揭露“岳父和老闆娘的曖昧,導致岳父暈倒”一幕中。

黃磊用了比較誇張的手法把該情節作為這部戲的高潮點,在慢鏡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動作之手忙腳亂,場面之混亂,確實點了題,卻有點游離現實了。

相反在山田樣次的作品中,在這個鏡頭上雖然沒有一下子把氣氛拉到最高點。

不是單純地描述場面的混亂,而是把重點放在“奶奶”身上。奶奶的心痛,愧疚,難過... 告訴觀眾,現在劇中的人物處境很慌亂...

隨後,在救護車上醫護人員發現爺爺年紀很輕,原來是大兒子填資料的時候錯填了自己的資訊。

小小的細節就反應出即使不論外表可以偽裝地十分冷靜,可心底的著急還是藏不住的。

而這一點在翻拍中並沒有保留,反而被客串的“小岳嶽”搶了風頭。

哦,身為外貌協會的所長必須要指出,原版中妻夫木聰飾演的二兒子戲份還挺多的……

《家族之苦》

在情節上也是有舉重若輕。作為小兒子,他在想法上會和哥哥姐姐有不同,對母親的決定也是很理解。

但在翻拍版中,這個角色由魏大勳出演,戲份少了,綜合其稚嫩的表演,還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啊。

翻拍版的情感的敘述也較為粗糙。

原作在對主角的細微情感變化拿捏得十分恰當。笑點和淚點都鋪得細膩自然。

奶奶緩緩說起自己開始討厭爺爺,感情漸淡的時候是這樣的:

《家族之苦》

小孫子告訴奶奶哥哥球賽情況的時候,她是這樣的:

《家族之苦》

那張離婚紙被撕毀的時候,觀眾會感到一種帶著無奈的溫暖,隨著減緩的配樂眼角濕潤。

《家族之苦》

當電影結束時,一切回歸平靜,一切歲月靜好。

《家族之苦》

可以理解為什麼黃磊做出喜劇化改編。

畢竟以祖輩離婚這件事,對中國內地的主流觀眾的確是缺乏吸引力。喜劇也往往比正劇好賣啊。

對比兩個版本的海報,《麻煩家族》的喜劇氣質更濃,更drama,也更有綜藝feel

也需要肯定,黃磊在改編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了很多“中國本土的味道”。

比如爺爺每次抽完煙之後都要把煙頭插進花泥裡;爺爺平時愛打羽毛球而不是高爾夫;這家人住在大別墅也給了一個本土化的解釋:這裡是郊區,這裡有名校。

只是,成功的改編,這樣還不夠,還需要花更多心思和努力才行。

或者說,在選擇改編藍本就得要更聰明,平民喜劇難拍,一個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如果讓觀眾覺得“這哪裡是我的生活”,那基本上就完蛋了。

編輯助理:黎曉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