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短紀錄片看徐志摩雖短暫卻瀟灑的神態

作者:陳子善

4月20日 多雲。 以下是一段時長約四分零二秒的紀錄片的文字再現, 當然, 難以完全傳達當時的生動情景:

一輛類似老爺車的汽車緩緩駛進一座別墅。 車停, 第一個跨出車門的人風流倜儻, 竟然是徐志摩! 他身著深色馬褂, 白色長袍, 脫去帽子, 神采飛揚。 第三個下車的是高大的印度大詩人泰戈爾, 徐志摩優雅地伸手攙扶。 接著, 他走在泰戈爾左側, 與三十多位迎候人員在別墅園內信步前行, 不久便與其中貌似泰戈爾秘書、英人恩厚之者並肩, 邊走邊談邊抽煙。 徐志摩左手持煙, 不時輕輕用手指彈走煙灰,

右手自然地背在身後。 天氣晴好, 人群中的幾縷青煙嫋嫋散去。 到了別墅屋前, 徐志摩、泰戈爾等停住腳步, 似乎與日本接待者互換聯繫方式……

這段短紀錄片是默片, 有畫面, 無聲響。 時間定格在1924年6月12日, 地點則為東京日本大企業家澀澤榮一的飛鳥山別墅。 泰戈爾訪日正是澀澤榮一所邀請。 這段短紀錄片也存於日本澀澤榮一紀念館。

文學史家一直對徐志摩1924年6月陪同泰戈爾訪日瞭解甚少, 以前只知道他寫下了《留別日本》和《沙揚娜拉十八首》, 這兩組新詩雖然收入《志摩的詩》初版本, 但再版時又都刪去, 只保留了膾炙人口的《沙揚娜拉十八首》最後一首, 再加上他翻譯了《國際關係》《科學的位置》等數篇泰戈爾在日本的演講,

如此而已。 這段短紀錄片的發現, 不僅填補了徐志摩訪日活動的一個空白, 也是迄今所見唯一倖存于世的徐志摩真身影像。 由於徐志摩去世早, 人們早就不指望徐志摩會有影像資料存世, 因此, 它的突然出現, 實在是彌足珍貴。

因此, 浙江杭州徐志摩紀念館4月15日舉行徐志摩誕辰120周年紀念會, 當這段意想不到的短紀錄片在會上放映時, 與會者一片驚歎就完全可以想見了。 我因另有一個重要學術會議, 未能及時趕到觀賞這段好不容易從日本借來的短紀錄片, 不免深以為憾, 只能借助友人的描述來想像徐志摩雖然短暫卻依然瀟灑的真身神態。 但這也使我想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那就是中國現代作家中有哪幾位借助現代科技留下了影像和聲音。

胡適是否留下影像資料, 我不清楚。 但我知道他一直是攝影愛好者, 早期日記中粘貼的各種照片就很多, 他一生所拍攝的個人照和合影都是個相當可觀的數位。 更難得的是, 胡適的聲音保存下來了。 早在三十年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出版《胡適作品集》時, 就由胡適紀念館授權, “附錄”了《大師的聲音:胡適中英文演講選粹》錄音帶。 然而, 比徐志摩晚逝世五年的魯迅, 卻沒有任何影像和聲音留存於世, 對我們後人而言, 這真是一個無可彌補的損失, 也是最為可惜的。

除此之外, 浙江桐鄉茅盾紀念館保存著茅盾的錄音, 系其回憶中篇小說《林家鋪子》的創作過程, 而木心美術館也保存著木心在紐約講授“世界文學史”時的錄音。

1999年1月, 北京三聯書店出版舒濟編《老舍演講集》, 附有老舍1966年1月與日本NHK記者談話的錄音CD, 這是老舍留下的最後的聲音。 2003年10月, 西安陝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王亞蓉編《沈從文晚年口述》, 也附有沈從文晚年在湖南省博物館等處五個演講和談話的錄音CD, 讓我們能夠領略沈從文晚年謙和的湘西口音。 不久前, 巴金1982年12月12日關於電影《寒夜》的談話錄音也公之於世了。 聽到這些文學大師的聲音穿過漫長的時空傳送過來, 仿佛他們仍在我們眼前一樣, 備感親切。 (陳子善)

注:原標題為《新發現徐志摩影像所想起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