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莫易何時不自在(短篇小說)

莫易何時不自在(短篇小說)

曾德元

文昌中學是一所縣屬中學, 地處縣城西南十五公里的一個小鎮。 它是百年老校, 因校內建有文昌古閣而得名。 這裡科舉時代曾是課士之所, 曆民國新中國至今, 一直辦學, 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在小鎮車站下了車, 往東經過一條可通行拖拉機的毛馬路, 走上一裡路光景, 跨過一條四十來米長的僅容行人和摩托經過的水泥橋, 穿過一個低矮木架子屋錯落分佈的村莊, 就來到文昌中學。

學校的地勢比村莊高。 向北爬上五六十步臺階, 仰頭可見古代牌坊似的校門, 上掛一塊毛筆書寫的行書大字“文昌中學”的匾。

進了校門, 左邊是一棟兩層紅磚房, 這裡是教師宿舍, 與對面一棟青磚二層樓男生宿舍又圍成一個四合院。 穿過這個四合院往裡走, 經過一道木門, 下了幾級臺階, 又到了一個小四合院。 這裡的屋子已經很老舊, 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修習之所, 現在是女生宿舍。 文昌閣也就矗立在這裡。 校門右手邊是一溜一層用作教師宿舍的矮屋子, 屋子前是一條跑道, 跑道圍著操場, 走過操場, 東北方向是一棟曲尺形兩層的教學樓, 磚木結構, 磚牆磚柱子, 木走廊木樓板。 校門正對面是食堂, 食堂背後是簡易的木結構廁所。 在閣西, 還有一棟在建的二層樓房, 正對一眼池塘。

九十年代初, 某年八月二十八日,

剛剛師專畢業的莫易老師就是這樣與一行新老師走進並熟悉文昌中學的。 新老師裡有一位李采老師, 女性, 據說大學時就和莫易一起讀數學系, 已經確立了戀愛關係, 後來成了莫易的老婆;還有一位男老師叫雨聞, 學的是中文, 學生往往按老師所教科目來稱呼老師的, 他必教語文, 巧合得很。

新老師一行走進夾在教學樓中的辦公室, 見了校長, 算是報到。 校長叫劉東堂, 本地人, 五十多歲已經開始謝頂, 顯得有些古板, 把教導主任叫來, 一起瞭解了新老師的專業, 任課意願。 在讓後勤給他們安排住房和辦公場所之前, 還一本正經地給新老師講了個簡短的話:

“歡迎年輕老師們來到我校工作, 你們來到這個鄉村中學,

給這裡增添了新鮮血液, 會給學校帶來生機與活力。 學校的條件還很艱苦, 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能將就一下。 從今天起我們都是同事了, 希望大家坦誠相見, 互相照顧。 年輕人開始工作, 要努把力, 教第一輪, 多鑽研點, 多向老教師請教, 以後工作就輕鬆多了。 ”

新老師聽了點頭稱是。

第二第三天召開了全體老師會, 進行了課務分工, 新老師都領到了教學工作任務。 李采老師與雨聞老師被安排做了高中一年級的班主任。 莫易老師教兩班高一數學, 到教務處領了功課表、教材和辦公用品後, 就把自己關進了房子, 直到吃晚飯也沒見人影。

莫易老師在大學時專業成績不錯, 只是實習時表現不太好, 帶隊老師說他課講得不錯,

就是有些懶, 愛好下棋, 在教學方面不太負責。 這樣一個評語夾在檔案裡, 再加上關係沒有疏通, 沒進縣城的學校, 就進了這所農村中學。

莫易老師說自己備了課寫了教案之後, 睡了一覺, 睡過頭了, 錯過了吃飯時間。 好在工友給他留著, 他才不至挨餓。 吃完飯, 蹩進房子, 又不見出門。

住在莫易老師隔壁的雨聞老師, 白天給學生報到註冊, 帶領學生搞教寢室衛生, 累得夠嗆。 晚上也不得閒, 下了晚自習, 還要備課, 寫教案。 他教案寫得非常詳實, 一個課時小字四五頁, 連明天上課的每一句開場白都設計好了寫在教案上。 他的語文書第一課空白處密密麻麻都寫滿了批註。 一直工作到晚上一點多, 洗洗上了床, 腦海裡還處在思考的亢奮狀態,

他失眠了, 到天明時分才眯瞪了一小會, 起床鈴就響了。

雨聞當班主任教兩班語文, 莫易教他班的數學;莫易還教另一班數學, 雨聞恰好也教那一班語文。

劉校長是個務實的人, 開學第一節課, 他就帶著教導主任聽雨聞的課來了。 雨聞昨晚雖然睡得不好, 但準備充分, 輕鬆上完第一課。 校長主任對他稱讚了一番, 說他課前準備工作充分, 講課有激情, 知識功底不錯, 注意多學習一些教學方法, 調動學生積極性, 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好教師。

劉校長本來是要聽莫易的數學課的, 但因學校學生增加較多, 教材缺少, 後勤主任把他找去協調教材去了。 教導主任下節課要上課, 也沒能聽課了。

莫易上完課, 在辦公室呆了一會, 和李采老師簡短交談了一下上課的情況後,就去了宿舍,關上房子門,又沒見出來。

到了晚自習,雨聞班的數學晚自習沒見老師輔導,高一的學生,剛來,紀律自覺性各方面都待培養,所以有些吵鬧。好在李采老師、雨聞老師等正在在辦公室改作業,雨聞老師聽到聲音就進了教室,維持好了紀律。

劉校長也是聽到吵鬧聲,走出辦公室,來到雨聞班看情況的。數學自習課老師沒來輔導,劉校長得知情況後,想起白天聽課的事,於是想找學生瞭解一下數學課上得怎麼樣。

學生把當天的數學課上課過程講了一下,說老師先自我介紹了十多分鐘,再講課,只講了二十多分鐘就沒講課了,然後佈置了作業。劉校長到辦公室找到這班作業翻了幾本,作業沒有批改,學生沒幾個答案是對的。

劉校長想把莫易老師找來上晚自習,順便看看他在幹什麼。來到莫易房子外敲了門,沒人應,而裡面電燈卻亮著,於是又叫了莫易幾聲,只聽見屋裡一陣炒豆子似的沙沙響,過了好一陣才聽見裡面回應:

“哪個?”

“我,劉東堂。”劉校長有些不耐煩了。

房子門開了一條縫,莫易露了頭,趕緊說:“校長好。”

劉校長看莫易沒有敞開門讓他進去的意思,向屋裡搜索了幾眼,沒發現什麼異常,就說:“莫老師,晚自習怎麼沒下班輔導呢?”

莫易臉一熱,肯定紅到了耳根子上,心想:“得虧是在晚上,沒被看出來,不然就露餡了。”於是急著應道:“啊?我記錯了,還以為是明晚的自習,所以看書去了。我馬上去班裡。”

劉校長見他誠懇,也不好說什麼了,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年輕人,工作用心點沒壞處。”然後便轉身走了。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莫易老師卻聽出了千均的力量,像是被摑了個耳光,很不好受,飛奔著去了教室。

下課時李采老師對莫易老師說:“今晚幹什麼去了,上自習還遲到,作業也沒改,讓校長都知道了,你要好點表現。”

莫易內心也在懊悔著,應道:“沒幹什麼,就是在看書。作業馬上批改。”

“看書,在打譜吧!”李采老師一下點在了穴位上。

說得一點沒錯,莫老師把自己關在屋裡,就是在打譜下圍棋。要說莫易迷上下圍棋,還是大二的事。大二時莫易偶然結識了一位同學,那個同學只有業餘初段的水準,開始教莫易下棋。莫易一接觸圍棋就迷戀上了,從此一發不可收,自修時間不是找人下棋,就是自己打譜,圍棋水準突飛猛進,大三參加學校圍棋比賽,還得了全校冠軍。現在被分配到這個鄉村中學,找不到棋手對弈,就自己跟自己下,或者是打譜。

到月底了,文昌中學按慣例開始普查老師的教案。檢查人員發現,新老師的教案寫得都很用心,尤其是雨聞老師的語文教案,詳細實用,對教學有直接的作用;只有莫易老師的教案很馬虎,沒有教材分析,教學沒有重點難點,沒有備方法,每節課的教案寫了簡單的幾個例題,而且字很潦草。

劉校長早對莫易印象不好,得知這次教案檢查的結果,心裡更對莫易產生了看法,就吩咐數學教研組長找莫易好好說說。數學教研組長給校長的回饋是:“莫老師承認教案沒有寫好,但他說認真備了課就行了,只要課上得好,學生成績不錯,寫教案有時是浪費時間。”

劉校長一聽火冒三丈,覺得這個年輕人,真是難以駕禦。於是當莫易按新老師必須上公開課的慣例上公開課時,劉校長親自前來聽了課,發現莫易老師課上得確實不差,思路清晰,方法多樣,學生也帶動了一部分,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到了期中考試監考時,莫易又被發現在講臺上睡著了。那次開教師例會,校長、教務主任都點名批評了莫易,同時把雨聞作為工作認真負責的典型,口頭表揚了一番,讓莫易有點不好受。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雨聞班的語文平均成績居五個平行班中的第二,數學是第五;莫易另一個班的數學是第四。但莫易所教的兩個班的高分人數是其它三個班高分人數的總和,這也讓那些對莫易指指點點的人不好說什麼了,畢竟在這樣的農村學校,高分才是硬道理。

莫易還是每天一上完課就把自己關在屋裡,除了和李采、雨聞有些交流交往,一般不和別的老師交流交往。

雖然劉校長對莫易的印象不好,看到莫易每天上課批改作業各方面也過得去,只是關注著他,沒有要排斥的意思,直到發生了這件事。

那是一個週一的例會,學校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劉校長覺得《人民日報》有一篇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社論有必要學習,於是就在會上搞起了政治學習,念這篇社論。老教師都知道,過去的老師會開得多,每週都要進行一次政治學習,抓階級鬥爭的滾滾車輪輾過之後,政治學習慢慢被人們淡忘了。

劉校長在上面念著文章,不時念錯個把字,下面的老師眯眯笑,沒敢作聲。莫易老師是放下棋譜來開會的,心裡正想著那個複雜的圍棋定式,本來是安安靜靜的。但此時他似乎想到了新的下法,便急著去印證。於是站起來說:

“校長,莫念了,這文章誰不知道念,自己去看就是了,散會吧,人家都有事的,有的老師還要上晚自習。”

這簡直是平靜的水面炸響了炸雷,老師們的眼光齊刷刷投向了莫易。莫易坦然自若地站在那裡,等待校長發話。

校長的臉紅了,白了,又綠了,嘴唇在抖動。過了好一會,校長才有所平息,站起來說:“政治學習很重要的。你會念你來念念看。”那話的意思是,只有我念才說明我們重視政治學習。

莫易覺得自己字音比他咬得准,念得也快,早點念完回去下棋也好,就說:“我念就我念。”說完當真要上會議的主席臺。

坐在他旁邊的雨聞趕緊扯住他,拉他坐下。其它老師看看校長,又看看莫易老師,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有李采老師是個例外,她似乎如坐針氈。

劉校長強壓心中的火氣,說了一句:“什麼人呐!”就宣佈散會了。

年底,莫易與李采結了婚,據說是李采主動提出結婚的要求的。婚禮辦得很簡單,誰也沒請,就請了雙方的主要親戚,在酒店裡吃了四桌酒席。

結婚後莫易才知道,李采的表哥胡才德由教育局基教股股長連升三級,當上了教育局副局長。剛分配時李采想帶著莫易一起進縣城,由於一個小股長分量不夠,有關方面只同意進一個,於是李采乾脆一個都不進,就來了文昌中學。

話說第二期開學前的正月初十,莫易被劉校長告知,調到了下面鎮裡的一個偏遠山區中學。劉校長說:“這個山區離鎮子有好幾十裡,鎮教育辦提出需要文昌中學支教,學校就委派了你。”

莫易聽了一股涼氣從尾椎一直上升到頭頂,趕緊和老婆商量怎麼辦。李采說:“還不是因為你一學期來的表現不好,特別是那一次開會的事。”李采是個有主張的人,當即聯繫了表哥,表哥找莫易談了談,說:“莫易,你以後可要上進一點,別老是沉迷在圍棋裡,學會一點為人處世。”莫易當下千恩萬謝了表哥,還向表哥提出了想在學校里弄個一官半職的想法。表哥答應想想辦法。

正月十三教育局召開校長會議,會後胡副局長單獨約見了劉校長,兩人在一個包廂裡吃飯。胡局長從詢問文昌中學的工作開始,慢慢接入正題,告訴劉東堂,李采是自己的表妹,問表妹在文昌表現怎麼樣。

劉東堂一聽,臉色煞白,想著自己前兩天還和下面的教育辦主任商量好要整莫易,心裡早已是嚇得要死。但旋即又轉怕為喜,轉憂為樂了。他想調入縣城一所中專學校,苦於找不到請送的門路,如今這門路不就鋪開在眼前嗎?

劉東堂不卑不亢,對胡副局長說:“令妹在學校表現很好,工作認真負責,是個好老師好班主任。至於您那妹夫嗎,我是一定要調走的,太不象話了,公開頂撞領導,讓領導下不來台。”

“這個傢伙是有點不象話,我向你道歉。至於調離嗎,我知道你是開玩笑的。這事有商量的餘地。”胡局長緩緩地說。

劉東堂不置可否,過了片刻,結結巴巴地說:“我聽說……農職的副校長要去市局了……”

胡局長打了個哈哈:“看來你消息還蠻靈通的嗎!是有這麼個說法。劉校長在鄉里工作了二十來年了,也是到了挪挪窩的時候了……好好幹好這半年,事情難辦,但也是可以辦好的嘛!”

劉東堂看到胡局長打哈哈時張開的血盆大口,明白了自己的“炸彈”可以往哪扔了,於是反復說:“還要仰仗胡局長栽培。”

“副的,副的!”胡才德打著哈哈,反復強調,意思是別忘了,上面還有局長要打點,“至於我那妹夫的事嘛……他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劉校長能不能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

劉東堂接著話頭:“好說好說,我也就是開個玩笑,嚇唬嚇唬他而已。年經人想做事,那是要求進步嘛!好,好,先到辦公室做個校長助理,您看怎麼樣啊?”

胡局長不點頭也不搖頭,只端起酒杯,敬了劉東堂一杯酒。劉東堂當即從挎包裡的一遝紅包裡取出一個,遞給胡局長說:“我們鄉村學校,條件你知道的,一點點意思,不成敬意,局領導都有的。”胡局長接過去掂了掂,估計也就千把來塊錢,轉手送給了劉東堂。說:“你們夠意思,我領情了,我借花獻佛,轉贈給你,你們在下面也不容易。”

劉東堂判斷,這回胡局長倒不是嫌少,確實要自己照顧莫易,是誠心的;正因為是誠心的,自己更不能收。於是又把紅包推了過去,說:“胡局長真是體恤下情呐,我劉某感激不盡,還望局長以後多多施以援手啊!”

胡才德見劉東堂如此誠意,也就不再客氣,舉起酒杯說:“慢慢來吧,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劉校長反復給胡局長敬酒,喝了好多酒,打電話叫來出納買了單,回到學校。開學第一次會議上,宣佈了莫易做校長助理的任命。

全校教師一片譁然。議論幾天後,有好事者打聽清楚了李采的背景,在教師中一傳揚,莫易的火箭提撥之事再也沒人議論了。

莫易放棄了雨文班的數學,從此只擔一班數學課。他做校長助理也只是個虛銜,沒幹多少事,教學上呢,還是老樣子。

雨聞老師繼續當班主任,教兩班語文。有一日雨聞在操場上正和一干老師閒談,劉校長來向他借個單車,說是要去鎮上辦個事。雨聞從腰間摘下鑰匙,遞給劉校長,說:“單車就在四合院,你去騎吧!”劉校長不言語,接了鑰匙就去騎單車了。有老師說:“雨聞你要給校長去推出來的。”雨聞聽了說:“他自己會推的。”

除此之外,一期無事。

下半年開學之前,文昌中學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地震”:換校長了。

老校長劉東堂反復跑縣城,送了五千塊給胡副局長之後,胡副局長指點他打通了一節一節的關係,共花掉四萬塊錢,如願調進了農職中學。

據小道消息說,為了爭文昌中學的校長職位,原副校長和副書記暗暗較了很久的勁,誰也不讓誰,結果兩個都沒當成。教育局空降下來一個校長。

對許多老文昌老師而言,新校長其實不陌生。他就是當年從文昌調去縣三中的鄒湘,他一邊在三中搞實驗班教學,一邊開了幾家打字複印店,賺了不少錢。他是怎麼打通關節的?人們對此是一頭霧水,只知道他哥哥當縣一中校長兩年了。

鄒校長是本鎮人,家住在本鎮的偏遠之地,就是年初劉東堂想讓莫易去的學校所在的村子。現在鄒校長經濟上有了實力,更主要的是,他確實想為家鄉幹一番事業,把文昌發展起來。

鄒校長在開學第一次教師大會上來了一個熱情洋溢的演講,把今後主持學校的施政綱領一條條陳述清楚了,然後描述了今後的文昌中學的藍圖,說得老師們心花怒放,憧憬不已。然後又在會上宣佈學校的人事情況,莫易繼續任校長助理。

其實文昌中學第一個知道鄒湘來任校長的就是莫易老師了,因此莫易也是第一個去見新校長的人。鄒校長見到莫易就說:“我聽說過你的一些情況,你表哥跟我說起過你,好好幹,你會很有前途的。”然後鄒校長從莫易那裡細緻地瞭解了學校的情況。莫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散會之後老師們都在議論新校長的事,大家都拭目以待,且都知道莫易老師有內幕消息,紛紛圍著他問這問那。他也樂得成為話題的中心,替新校長做廣告。此後鄒校長一出現,莫易必是鞍前馬後,端茶遞水。

鄒校長果然不同尋常。上任不久,就從教育局爭來了第一個危房改造項目,把北邊的那棟老房子拆掉,建起了第一棟五層現代化教學樓。資金不夠,自籌部分還有一點缺口,就向社會籌集了數萬元。

第二年,又把東邊的舊樓拆了,將新教學樓又加了一頭,共兩個教室一個樓梯間,也是五層。因為資金不足,發動師生從河裡擔沙石填操場,填了再硬化,建成了一個有兩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的大操場。

鄒校長真正開始信任莫易,是從這年高考開始的。學校硬體好起來了,教學品質也要上去,多考幾個大學才好招生。這年莫易當了任數學課的那個班級的班主任,原班主任調去縣城了。莫易建議鄒校長把高三四個理科班的好生集中到自己班,保證考十個二本。要知道文昌此前常考一兩個,有時甚至是吃鴨蛋的。學校反復研究,鄒校長還是將信將疑拍了板。也是莫易運氣好,從這屆高三起大學開始擴招,加上學生底子也不錯,竟然讓莫易完成了十個二本的任務。從此鄒校長對莫易是言聽計從。

莫易開始負責文昌中學的招生工作。莫易建議鄒校長,為了吸引優生來文昌就讀,採取三年學費全免的措施,用經濟刺激的方式,先招一批優生,三年之後,教學品質提升了,招生就不是問題了。鄒校長認為這是個好辦法,就讓莫易放手去實施。

莫易提出,要想招到優生,就要對下面的校長老師也採取一些經濟刺激措施,需要十萬塊錢運作。鄒校長說:“錢不是問題,你放手到下面教育辦、學校去跑,所有開支一律報銷。”這年下半年招完生後,莫易拿著十二萬塊錢的白紙發票讓鄒校長簽字報銷,鄒校長二話沒說,看都沒看就簽了。

老師們都知道,這十二萬里有多少用到了招生上,已經成了一筆糊塗賬。但有什麼辦法呢?誰讓人家是校長面前的紅人,誰讓校長要聽命於教育局呢。

當年招了一批優生,辦了一個實驗班,由莫易任班主任,其它辦了兩個重點班,五個普通班。

雨聞送走了這屆畢業班,班裡的幾個優生都送到莫易班去了,高考只考了四五個三本,相比於過去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但都被莫易的光華掩蓋掉了。學校考慮到他雖然管紀律不太行,但還很負責,就讓他當了一個重點班班主任。

文昌中學火起來了。學校硬體越來越好,文昌閣西面臨河又新建了男生宿舍、教學樓北又建起了科教樓,食堂改造了,教師宿舍樓集資建成了。特別是鄒校長還請來了一個湖北的仿古建築施工隊美化校園環境,建亭子回廊葡萄架,綠化草坪飾以燈光配上音樂,修全縣絕無僅有的噴池。在鄒校長的大手筆改造之下,文昌中學這個百年老校煥發著青春少婦般的朝氣,校園環境躍居全縣一流。

學生人數年年遞增,突破了三千大關,教職工也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多人,文昌中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初高中全日制寄宿學校。

不過老師們私下裡也有議論,說學校已經負債運行很久了,現在舉債達六百多萬。學校一再向社會和在職教師集資,以一分的利息吸引人們把錢存到文昌中學。而學校內部有些老師已經在學校存款有幾十萬,每利息都有幾萬塊了。莫易、李采兩口子就是這樣。這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事了。

這期間莫易李采兩口子當了文昌中學多屆實驗班班主任,由她兩口子擔綱的畢業班,每年的升學人數都創歷史新高。

社會上人口在急劇膨脹,社會風氣越來越差。學校周圍也經常聚集了一些無業的社會小青年,找學生扯皮鬧事,敲詐猥褻什麼的經常有,影響了教學秩序,不利於學生的安全。

鄒校長把維護學校教學秩序的事拿到行政會議上討論,讓大家拿個主意。莫易提出,每天晚上派兩個人值班,守在校門口,護送學生回家。鄒校長認為這個辦法好,於是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這天晚上,莫易和另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去值班,正趕上校門口又聚集了一些滋事的小青年。這些人裡有兩個就是早兩年文昌中學開除的混混,是莫易教訓過的兩個。開除的原因就是,他兩個在學校裡打群架,被莫易叫到辦公室教育,結果反而和莫易幹了起來,被莫易各摑了幾隻耳光,放倒在地又踩又踢。還是不改,學校才開除了。

那一隊小混混本來打算要走了,看到莫易來到校門口,就有挑釁的意思,講了一些污辱的話。莫易見那兩個被開除的學生帶頭與自己對峙,就有心要搞他們一下,從門衛室拿了大木棒開始追趕這隊小混混。沒想到今天他們不但不跑,反而迎著他走來,搶了他的棒子,用匕首捅了他幾刀,揚長而去。

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同去的中層管理人員和門衛還沒反應過來,莫易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善於危機處理的鄒校長,得知事態後做了一些果斷處置。把莫易從鎮醫院馬上轉到省一醫院,上報教育局說文昌中學老師為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校教學秩序身負重傷,聯繫公安局派出所馬上抓捕肇事者,學校組織老師開會通報莫易的英勇事蹟並讓學生捐款救治。

一番運作之後,每一項措施都落到了實處。學校出點錢,從教育局要一點,從老師學生中捐一點,前前後後花了二十來萬,總算治好了莫易的傷。公安局派出所蹲守了一段時間,沒有抓住兇手。找家長,家長都是一些窮得響叮噹的人,司法處理的事也就慢慢慢慢被淡忘了。

大傷初愈的莫易從此有很長一段時間拿全待遇,而沒有上班了,即使傷完全好了,最多過問過問招生的事情。是年年底教育局有一個省優秀的指標,鄒校長爭取到之後給了莫易。

老師們私底下議論,莫易這是碰到了鄒校長;換了別的校長,也許就沒那麼舒服了,領著全待遇不用上班還是省優秀,這世界真奇妙。

於是大家又想到了與莫易同期畢業的雨聞。雨聞倒是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當了第一屆班主任後,又當了一屆重點班班主任。好處都給實驗班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占了,自覺無趣,從此不再當班主任,每天上完課就窩在家裡,打打小牌,帶帶孩子。

從外頭看,文昌中學是發展起來了,硬體一年年上檔次;待遇比下面鄉鎮基礎教育的老師要高。從內裡看,卻也盡到了頭了。這一點鄒校長深知。你看,學校人氣很旺,可是每到開學交的那兩百來萬學費,一個月之後賬上就沒錢了。現在每年要支付的集資款利息就是五六十萬,一開學來結算各種資金的人擠破了門檻。而到了學期末,教師各種待遇要發放時,又必須到處借錢,拆東牆補西牆,而且越來越難借了。

學校那些科室人員,都在做表面功夫,沒有人真正在為文昌的未來擔憂,每個人都在盤算著自己的那點小利益。鄒校長深感維持學校的運轉越來越難,這一兩年來頭髮都白了很多了。

那次他到教育局去找人籌錢,被一個股長拉到辦公室裡。股長告訴鄒校長,有人舉報胡副局長,說他貪污受賄,被雙規了,辦案人員還從胡才德老家父母的棺材裡抄出了一百多萬現金。

當了十多年校長,第一次他覺得累了。在教育局謀了個輕鬆的差使,鄒校長說退就退了。當莫易聽到這個消息時,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很捨不得鄒校長,因為是鄒校長慧眼識珠任用他讓他放開手腳幹,從一個跟校長對幹的毛頭小子,混到了如今這地步;尤其是鄒校長在學生傷害自己的事上保護了他,將壞事變成了好事。

但鄒校長的確是退了,原曾副校長經過了教育局的考察,被任命為了文昌中學的新校長。新校長上任,還讓莫易做校長助理,負責招生工作。

新校長上任面臨第一個難題就是,解聘過去的一些臨時工。這是教育局的檔精神,也是當前文昌中學開源節流的需要。曾校長在行政會上反復強調了這一點,可是行政領導們一個個都不發言。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臨時工多少是經由他們的關係進來的,誰也做不了這個醜。最後曾校長把自己的表妹都辭了,其它行政才去動員那些由自己的關係進來的臨時工。

莫易的表叔在學校裡管水管電,每個月二千五的工資,是通過鄒校長同意的。現在莫易不太想買曾校長的賬,在勸退臨時工這事上無動於衷。曾校長自己的親戚都退掉了,當然不同意保留這個水電工,這也關係到一個一把手的尊嚴。

於是曾校長親自去跟這個水電工說了,那個水電工呢,其實早有退意,想去外頭開水暖器材水電安裝店,但口頭上卻堅拒,提出了要學校付兩個月的補償工資的無理要求。這其實是莫易在後頭給曾校 長難堪。你要付兩個月,別人只付了一個月,明擺著是看得一個輕,看得一個重嗎。曾校長沒答應,把事情搬到老師大會上講了。眾目睽睽之下那個水電工只好辜辜離去。

莫易心裡很是不甘,想自己為五中做了這麼大貢獻,如今一句話都說不上了,真氣憤。殊不知,更讓他難堪的事還在後頭。年終結算待遇的時候,莫易的全待遇沒有了。原來沒上課領平均課時津貼,還有校長有的各種補助他都有。現在都沒上課,課時津貼沒有了,補助也有很多沒造上去。

莫易找到曾校長問,曾校長說很多老師對他的待遇問題有很大意見,希望他能從大局出發理解支持一下。在莫易看來,經濟的問題是大問題,不是什麼理解支持的事。心想著自己曾經為了學校,連命都快沒了,於是表現出一副非常悲痛的樣子,就勢倒在地上打起滾來,一面說:

“何得了啊,這麼欺負人啊,沒法活了啊……”

個別老師偶爾經過辦公室,看到了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來,把這事傳開了。後來是老鄒校長跟曾校長說好話,才把這待遇再給他恢復到原樣的。

這事傳到雨聞耳朵裡,雨聞笑了笑:“還要不要臉了!”還是普通老師好啊,一日三餐,倒也安穩。至於教書嗎,過得去就成,別想過得太輕鬆,平頭百姓嗎,是得吃點虧的,“牛作田,馬吃穀”嗎!雨聞這些年別的沒什麼長進,倒是蠻看得開了。

現在,雨聞過得比誰都自在。受了一位同事的影響,他迷上釣魚了。每個星期總有那麼一兩天,上完課就騎著摩托一個人去附近的水庫釣魚,背著朝陽去,又背著晚霞歸,當真是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

曾校長不是本鄉鎮人,在文昌勉強幹了一年校長,就被掀翻了。一方面是運籌能力顯然不如鄒校長,上邊沒有過硬的關係,上層路錢走不順;下邊也沒能很好地與老師處理好關係,沒有親和力。剛接任時,在處理臨時工和吃空響等問題上得罪了各方面的人。最主要的是,民間在傳言,說文昌中學和鎮中心中學很有可能要合併。

事情往往是由內裡壞起的,比如一塊醃肉,外面醃的鹽多,裡面沒進鹽,醃肉裡就開始發臭,起蛆。曾校長可能在得到這樣一個職位時,運作中有所花費,位子沒坐穩,就急於貨幣回籠。於是向縣裡申請了一個小筆資金,送了一些禮,批下來後,把花費的沒花費的所謂招待費都往裡面報銷了。

總務處的人裡,有一個主任是聽命于管財經的副校長的,而這個副校長又與下面的教育辦主任有著鐵的關係,把合併的事放到一起,你一看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

由於文昌中學負債運行,實在是難以運轉,曾校長力行開源節流的財經規則。很多領導包括那位管財經的副校長的很多錢報不了,都怨聲載道;而你校長卻堂而皇之地報銷這些開支。學校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鬥爭的歷史,有矛盾就有鬥爭。鬥爭的結果是,曾校長敗下陣來,卷起鋪蓋走人,去城裡一所中學當了個副校長。莫易雖然沒有背後捅刀子,但過去曾校長的種種作法讓自己很不舒服。曾校長回過頭來求過他,向他許過諾,要他幫幫忙,從正面給他做個證。莫易看到曾校長也是大勢已去,就採取了中立態度。

新校長上任了。他是本地人,姓孫,原來是臨近鄉鎮的教育辦主任,後來做了公務員當了一段時間的鄉鎮黨委書記,也可能是在官場裡混不開又回歸教育系統,做了本鄉鎮的教育辦主任。再後來教育局精簡機構,將教育辦和中心中學合併,他又當了中心中學校長,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還是教育辦主任。

孫校長如何運籌帷幄當上校長的不便透露,但莫易混了這麼多年了,雖然表哥倒了,關係還是有的,多少知道一些實情。人們向莫易打聽,莫易說好奇害死貓,還是不知道的好。不過莫易馬上投到了孫校長麾下。孫校長也要仰仗他,因為高中學校的管理對孫校長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而莫易可以說是個萬事通。

孫校長仍然任命莫易為校長助理,負責學校的招生工作。

但孫校長從教育辦過來時,帶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所以在經濟事務中,莫易其實是很受制於人的,再不象鄒校長時期那麼隨心所欲了。但孫校長其實也有鄒校長的魄力,讓人做事就要讓他得到相應的好處。莫易也揣摩清楚了這一點,在票據的報銷上還是比較大膽的,孫校長也沒為難他,只要沒有越過底錢,只要是在自己還沒有真正摸到管理高中學校的辦法之前。

孫校長為表明自己重才,主持文昌中學之前,暑假對所有老師進行了一次業務考試,要量才適用,這是他帶來的第一把火。

沉寂了多年的雨聞老師,由於筆試成績名列前茅,首次被委任教高一實驗班語文,倒是覺得受寵若驚,說自己倒變成了香山紅葉,越老越紅得可愛了。不過那釣魚的愛好仍然依舊,只自我稍微有所約束。

有人說,有一個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一個什麼樣的學校,這話有道理。

自孫校長擔任文昌中學校長以來,文昌中學似乎又一度中興。連續四年舉辦了學生文體藝術節,用孫校長的話講是“舉全鎮之力辦好文昌中學”,的確如此,從人到物,從硬體到資源,教育辦可以充分統籌安排,優先滿足文昌中學。校長的活力注入學校,學校就有了活力。

在文昌中學轟轟烈烈的氛圍下,高考也一度中興,連續兩年衝擊本校高考成績的歷史新高。順應人口基數規律,學校的招生又見大起色,學生總人數突破兩千了。科教樓後又圈了幾十畝地,新教學樓就要建起來,馬上可以投入使用;女生宿舍,新食堂也正在規劃之中。

可老師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收入沒有增長,物價卻在飛漲,幸福指數完全比不上鄒校長時期。內部人士偶爾透露一點資訊說,學校的負債已經突破一千萬,這期間義務教育劃債還抵銷掉了三四百萬負債。

雖說新校長能保持學校的資金鏈不斷,可是一期到頭才結算一次收入,有會算的老師算了一下,除掉上頭撥款,從學校發出來的錢,平均到每個老師身上比過去還減少了,課時津貼一減再減。而錢又越來越集中到一些中層管理人員身上,這種分配的不合理大大打擊了教師們的積極性。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得久了,是要生厭的。不知道孫校長對學校是生厭了,還是覺得學校已經穩穩在握了,還是為維持學校的運轉到處籌集資金不得空,反正校長已不像當年勤來文昌中學了,可以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年到頭看不到一兩次。

當年鄒校長萌生退意以後,直到突然退線的一段時間,也是很少來學校的。人們就開始揣測,孫校長大概是在奔忙調動的事,也有風言風語說孫校長正在活動調縣裡某中學。老師們嗎,有希望孫校長繼續留任的,有希望換換新校長的,不過大都只憑良心教幾句書,真正開拓創新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完全沒有。

莫易老師依然是站在學校的角度,常常說些正面的話,來解除老師們的一些疑惑。但一些中層領導開始覺得不爽了,從前幾年開始,配合國家的反腐形勢,教育部門開始納入統籌支付,學校的每一分錢,都要經過支付局,白水發票再也不能報銷,一定要增值稅發票才能報銷。為什麼不爽,你懂的。

暑假,莫易受邀去省城走了一趟。是學校的原工會羅主席邀請的,羅主席還沒到退休年齡已經不用在學校上班了,現在省城生活得很滋潤。他兒子在省城的重點中學當老師,收入不菲;自己呢正租場地辦培訓學校。他看到省城裡遍地是錢,尤其在教育這一塊,商機無限。所以他需要有人合夥投資,也需要聘請老師給他去上課。莫易就是考察去了。

但新學期莫易還是照常上班,大概是因為學校老師確實稀缺。過了一個月,有新老師分配到文昌中學來了。莫易說有些頭痛,於是去省城做了檢查化驗。回來說是得了高血壓,需要靜養休息,向教育局打了報告,運作了一段時間,終於請了假。

據小道消息說,莫易去了省城靜養了。

而雨聞老師,頭髮開始泛白,依然在實驗班語文老師的崗位上奮鬥著。每天上點課,時不時去釣個魚,也很自在呃。

(12150字)

和李采老師簡短交談了一下上課的情況後,就去了宿舍,關上房子門,又沒見出來。

到了晚自習,雨聞班的數學晚自習沒見老師輔導,高一的學生,剛來,紀律自覺性各方面都待培養,所以有些吵鬧。好在李采老師、雨聞老師等正在在辦公室改作業,雨聞老師聽到聲音就進了教室,維持好了紀律。

劉校長也是聽到吵鬧聲,走出辦公室,來到雨聞班看情況的。數學自習課老師沒來輔導,劉校長得知情況後,想起白天聽課的事,於是想找學生瞭解一下數學課上得怎麼樣。

學生把當天的數學課上課過程講了一下,說老師先自我介紹了十多分鐘,再講課,只講了二十多分鐘就沒講課了,然後佈置了作業。劉校長到辦公室找到這班作業翻了幾本,作業沒有批改,學生沒幾個答案是對的。

劉校長想把莫易老師找來上晚自習,順便看看他在幹什麼。來到莫易房子外敲了門,沒人應,而裡面電燈卻亮著,於是又叫了莫易幾聲,只聽見屋裡一陣炒豆子似的沙沙響,過了好一陣才聽見裡面回應:

“哪個?”

“我,劉東堂。”劉校長有些不耐煩了。

房子門開了一條縫,莫易露了頭,趕緊說:“校長好。”

劉校長看莫易沒有敞開門讓他進去的意思,向屋裡搜索了幾眼,沒發現什麼異常,就說:“莫老師,晚自習怎麼沒下班輔導呢?”

莫易臉一熱,肯定紅到了耳根子上,心想:“得虧是在晚上,沒被看出來,不然就露餡了。”於是急著應道:“啊?我記錯了,還以為是明晚的自習,所以看書去了。我馬上去班裡。”

劉校長見他誠懇,也不好說什麼了,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年輕人,工作用心點沒壞處。”然後便轉身走了。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莫易老師卻聽出了千均的力量,像是被摑了個耳光,很不好受,飛奔著去了教室。

下課時李采老師對莫易老師說:“今晚幹什麼去了,上自習還遲到,作業也沒改,讓校長都知道了,你要好點表現。”

莫易內心也在懊悔著,應道:“沒幹什麼,就是在看書。作業馬上批改。”

“看書,在打譜吧!”李采老師一下點在了穴位上。

說得一點沒錯,莫老師把自己關在屋裡,就是在打譜下圍棋。要說莫易迷上下圍棋,還是大二的事。大二時莫易偶然結識了一位同學,那個同學只有業餘初段的水準,開始教莫易下棋。莫易一接觸圍棋就迷戀上了,從此一發不可收,自修時間不是找人下棋,就是自己打譜,圍棋水準突飛猛進,大三參加學校圍棋比賽,還得了全校冠軍。現在被分配到這個鄉村中學,找不到棋手對弈,就自己跟自己下,或者是打譜。

到月底了,文昌中學按慣例開始普查老師的教案。檢查人員發現,新老師的教案寫得都很用心,尤其是雨聞老師的語文教案,詳細實用,對教學有直接的作用;只有莫易老師的教案很馬虎,沒有教材分析,教學沒有重點難點,沒有備方法,每節課的教案寫了簡單的幾個例題,而且字很潦草。

劉校長早對莫易印象不好,得知這次教案檢查的結果,心裡更對莫易產生了看法,就吩咐數學教研組長找莫易好好說說。數學教研組長給校長的回饋是:“莫老師承認教案沒有寫好,但他說認真備了課就行了,只要課上得好,學生成績不錯,寫教案有時是浪費時間。”

劉校長一聽火冒三丈,覺得這個年輕人,真是難以駕禦。於是當莫易按新老師必須上公開課的慣例上公開課時,劉校長親自前來聽了課,發現莫易老師課上得確實不差,思路清晰,方法多樣,學生也帶動了一部分,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到了期中考試監考時,莫易又被發現在講臺上睡著了。那次開教師例會,校長、教務主任都點名批評了莫易,同時把雨聞作為工作認真負責的典型,口頭表揚了一番,讓莫易有點不好受。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雨聞班的語文平均成績居五個平行班中的第二,數學是第五;莫易另一個班的數學是第四。但莫易所教的兩個班的高分人數是其它三個班高分人數的總和,這也讓那些對莫易指指點點的人不好說什麼了,畢竟在這樣的農村學校,高分才是硬道理。

莫易還是每天一上完課就把自己關在屋裡,除了和李采、雨聞有些交流交往,一般不和別的老師交流交往。

雖然劉校長對莫易的印象不好,看到莫易每天上課批改作業各方面也過得去,只是關注著他,沒有要排斥的意思,直到發生了這件事。

那是一個週一的例會,學校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劉校長覺得《人民日報》有一篇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社論有必要學習,於是就在會上搞起了政治學習,念這篇社論。老教師都知道,過去的老師會開得多,每週都要進行一次政治學習,抓階級鬥爭的滾滾車輪輾過之後,政治學習慢慢被人們淡忘了。

劉校長在上面念著文章,不時念錯個把字,下面的老師眯眯笑,沒敢作聲。莫易老師是放下棋譜來開會的,心裡正想著那個複雜的圍棋定式,本來是安安靜靜的。但此時他似乎想到了新的下法,便急著去印證。於是站起來說:

“校長,莫念了,這文章誰不知道念,自己去看就是了,散會吧,人家都有事的,有的老師還要上晚自習。”

這簡直是平靜的水面炸響了炸雷,老師們的眼光齊刷刷投向了莫易。莫易坦然自若地站在那裡,等待校長發話。

校長的臉紅了,白了,又綠了,嘴唇在抖動。過了好一會,校長才有所平息,站起來說:“政治學習很重要的。你會念你來念念看。”那話的意思是,只有我念才說明我們重視政治學習。

莫易覺得自己字音比他咬得准,念得也快,早點念完回去下棋也好,就說:“我念就我念。”說完當真要上會議的主席臺。

坐在他旁邊的雨聞趕緊扯住他,拉他坐下。其它老師看看校長,又看看莫易老師,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有李采老師是個例外,她似乎如坐針氈。

劉校長強壓心中的火氣,說了一句:“什麼人呐!”就宣佈散會了。

年底,莫易與李采結了婚,據說是李采主動提出結婚的要求的。婚禮辦得很簡單,誰也沒請,就請了雙方的主要親戚,在酒店裡吃了四桌酒席。

結婚後莫易才知道,李采的表哥胡才德由教育局基教股股長連升三級,當上了教育局副局長。剛分配時李采想帶著莫易一起進縣城,由於一個小股長分量不夠,有關方面只同意進一個,於是李采乾脆一個都不進,就來了文昌中學。

話說第二期開學前的正月初十,莫易被劉校長告知,調到了下面鎮裡的一個偏遠山區中學。劉校長說:“這個山區離鎮子有好幾十裡,鎮教育辦提出需要文昌中學支教,學校就委派了你。”

莫易聽了一股涼氣從尾椎一直上升到頭頂,趕緊和老婆商量怎麼辦。李采說:“還不是因為你一學期來的表現不好,特別是那一次開會的事。”李采是個有主張的人,當即聯繫了表哥,表哥找莫易談了談,說:“莫易,你以後可要上進一點,別老是沉迷在圍棋裡,學會一點為人處世。”莫易當下千恩萬謝了表哥,還向表哥提出了想在學校里弄個一官半職的想法。表哥答應想想辦法。

正月十三教育局召開校長會議,會後胡副局長單獨約見了劉校長,兩人在一個包廂裡吃飯。胡局長從詢問文昌中學的工作開始,慢慢接入正題,告訴劉東堂,李采是自己的表妹,問表妹在文昌表現怎麼樣。

劉東堂一聽,臉色煞白,想著自己前兩天還和下面的教育辦主任商量好要整莫易,心裡早已是嚇得要死。但旋即又轉怕為喜,轉憂為樂了。他想調入縣城一所中專學校,苦於找不到請送的門路,如今這門路不就鋪開在眼前嗎?

劉東堂不卑不亢,對胡副局長說:“令妹在學校表現很好,工作認真負責,是個好老師好班主任。至於您那妹夫嗎,我是一定要調走的,太不象話了,公開頂撞領導,讓領導下不來台。”

“這個傢伙是有點不象話,我向你道歉。至於調離嗎,我知道你是開玩笑的。這事有商量的餘地。”胡局長緩緩地說。

劉東堂不置可否,過了片刻,結結巴巴地說:“我聽說……農職的副校長要去市局了……”

胡局長打了個哈哈:“看來你消息還蠻靈通的嗎!是有這麼個說法。劉校長在鄉里工作了二十來年了,也是到了挪挪窩的時候了……好好幹好這半年,事情難辦,但也是可以辦好的嘛!”

劉東堂看到胡局長打哈哈時張開的血盆大口,明白了自己的“炸彈”可以往哪扔了,於是反復說:“還要仰仗胡局長栽培。”

“副的,副的!”胡才德打著哈哈,反復強調,意思是別忘了,上面還有局長要打點,“至於我那妹夫的事嘛……他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劉校長能不能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

劉東堂接著話頭:“好說好說,我也就是開個玩笑,嚇唬嚇唬他而已。年經人想做事,那是要求進步嘛!好,好,先到辦公室做個校長助理,您看怎麼樣啊?”

胡局長不點頭也不搖頭,只端起酒杯,敬了劉東堂一杯酒。劉東堂當即從挎包裡的一遝紅包裡取出一個,遞給胡局長說:“我們鄉村學校,條件你知道的,一點點意思,不成敬意,局領導都有的。”胡局長接過去掂了掂,估計也就千把來塊錢,轉手送給了劉東堂。說:“你們夠意思,我領情了,我借花獻佛,轉贈給你,你們在下面也不容易。”

劉東堂判斷,這回胡局長倒不是嫌少,確實要自己照顧莫易,是誠心的;正因為是誠心的,自己更不能收。於是又把紅包推了過去,說:“胡局長真是體恤下情呐,我劉某感激不盡,還望局長以後多多施以援手啊!”

胡才德見劉東堂如此誠意,也就不再客氣,舉起酒杯說:“慢慢來吧,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劉校長反復給胡局長敬酒,喝了好多酒,打電話叫來出納買了單,回到學校。開學第一次會議上,宣佈了莫易做校長助理的任命。

全校教師一片譁然。議論幾天後,有好事者打聽清楚了李采的背景,在教師中一傳揚,莫易的火箭提撥之事再也沒人議論了。

莫易放棄了雨文班的數學,從此只擔一班數學課。他做校長助理也只是個虛銜,沒幹多少事,教學上呢,還是老樣子。

雨聞老師繼續當班主任,教兩班語文。有一日雨聞在操場上正和一干老師閒談,劉校長來向他借個單車,說是要去鎮上辦個事。雨聞從腰間摘下鑰匙,遞給劉校長,說:“單車就在四合院,你去騎吧!”劉校長不言語,接了鑰匙就去騎單車了。有老師說:“雨聞你要給校長去推出來的。”雨聞聽了說:“他自己會推的。”

除此之外,一期無事。

下半年開學之前,文昌中學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地震”:換校長了。

老校長劉東堂反復跑縣城,送了五千塊給胡副局長之後,胡副局長指點他打通了一節一節的關係,共花掉四萬塊錢,如願調進了農職中學。

據小道消息說,為了爭文昌中學的校長職位,原副校長和副書記暗暗較了很久的勁,誰也不讓誰,結果兩個都沒當成。教育局空降下來一個校長。

對許多老文昌老師而言,新校長其實不陌生。他就是當年從文昌調去縣三中的鄒湘,他一邊在三中搞實驗班教學,一邊開了幾家打字複印店,賺了不少錢。他是怎麼打通關節的?人們對此是一頭霧水,只知道他哥哥當縣一中校長兩年了。

鄒校長是本鎮人,家住在本鎮的偏遠之地,就是年初劉東堂想讓莫易去的學校所在的村子。現在鄒校長經濟上有了實力,更主要的是,他確實想為家鄉幹一番事業,把文昌發展起來。

鄒校長在開學第一次教師大會上來了一個熱情洋溢的演講,把今後主持學校的施政綱領一條條陳述清楚了,然後描述了今後的文昌中學的藍圖,說得老師們心花怒放,憧憬不已。然後又在會上宣佈學校的人事情況,莫易繼續任校長助理。

其實文昌中學第一個知道鄒湘來任校長的就是莫易老師了,因此莫易也是第一個去見新校長的人。鄒校長見到莫易就說:“我聽說過你的一些情況,你表哥跟我說起過你,好好幹,你會很有前途的。”然後鄒校長從莫易那裡細緻地瞭解了學校的情況。莫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散會之後老師們都在議論新校長的事,大家都拭目以待,且都知道莫易老師有內幕消息,紛紛圍著他問這問那。他也樂得成為話題的中心,替新校長做廣告。此後鄒校長一出現,莫易必是鞍前馬後,端茶遞水。

鄒校長果然不同尋常。上任不久,就從教育局爭來了第一個危房改造項目,把北邊的那棟老房子拆掉,建起了第一棟五層現代化教學樓。資金不夠,自籌部分還有一點缺口,就向社會籌集了數萬元。

第二年,又把東邊的舊樓拆了,將新教學樓又加了一頭,共兩個教室一個樓梯間,也是五層。因為資金不足,發動師生從河裡擔沙石填操場,填了再硬化,建成了一個有兩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的大操場。

鄒校長真正開始信任莫易,是從這年高考開始的。學校硬體好起來了,教學品質也要上去,多考幾個大學才好招生。這年莫易當了任數學課的那個班級的班主任,原班主任調去縣城了。莫易建議鄒校長把高三四個理科班的好生集中到自己班,保證考十個二本。要知道文昌此前常考一兩個,有時甚至是吃鴨蛋的。學校反復研究,鄒校長還是將信將疑拍了板。也是莫易運氣好,從這屆高三起大學開始擴招,加上學生底子也不錯,竟然讓莫易完成了十個二本的任務。從此鄒校長對莫易是言聽計從。

莫易開始負責文昌中學的招生工作。莫易建議鄒校長,為了吸引優生來文昌就讀,採取三年學費全免的措施,用經濟刺激的方式,先招一批優生,三年之後,教學品質提升了,招生就不是問題了。鄒校長認為這是個好辦法,就讓莫易放手去實施。

莫易提出,要想招到優生,就要對下面的校長老師也採取一些經濟刺激措施,需要十萬塊錢運作。鄒校長說:“錢不是問題,你放手到下面教育辦、學校去跑,所有開支一律報銷。”這年下半年招完生後,莫易拿著十二萬塊錢的白紙發票讓鄒校長簽字報銷,鄒校長二話沒說,看都沒看就簽了。

老師們都知道,這十二萬里有多少用到了招生上,已經成了一筆糊塗賬。但有什麼辦法呢?誰讓人家是校長面前的紅人,誰讓校長要聽命於教育局呢。

當年招了一批優生,辦了一個實驗班,由莫易任班主任,其它辦了兩個重點班,五個普通班。

雨聞送走了這屆畢業班,班裡的幾個優生都送到莫易班去了,高考只考了四五個三本,相比於過去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但都被莫易的光華掩蓋掉了。學校考慮到他雖然管紀律不太行,但還很負責,就讓他當了一個重點班班主任。

文昌中學火起來了。學校硬體越來越好,文昌閣西面臨河又新建了男生宿舍、教學樓北又建起了科教樓,食堂改造了,教師宿舍樓集資建成了。特別是鄒校長還請來了一個湖北的仿古建築施工隊美化校園環境,建亭子回廊葡萄架,綠化草坪飾以燈光配上音樂,修全縣絕無僅有的噴池。在鄒校長的大手筆改造之下,文昌中學這個百年老校煥發著青春少婦般的朝氣,校園環境躍居全縣一流。

學生人數年年遞增,突破了三千大關,教職工也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多人,文昌中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初高中全日制寄宿學校。

不過老師們私下裡也有議論,說學校已經負債運行很久了,現在舉債達六百多萬。學校一再向社會和在職教師集資,以一分的利息吸引人們把錢存到文昌中學。而學校內部有些老師已經在學校存款有幾十萬,每利息都有幾萬塊了。莫易、李采兩口子就是這樣。這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事了。

這期間莫易李采兩口子當了文昌中學多屆實驗班班主任,由她兩口子擔綱的畢業班,每年的升學人數都創歷史新高。

社會上人口在急劇膨脹,社會風氣越來越差。學校周圍也經常聚集了一些無業的社會小青年,找學生扯皮鬧事,敲詐猥褻什麼的經常有,影響了教學秩序,不利於學生的安全。

鄒校長把維護學校教學秩序的事拿到行政會議上討論,讓大家拿個主意。莫易提出,每天晚上派兩個人值班,守在校門口,護送學生回家。鄒校長認為這個辦法好,於是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這天晚上,莫易和另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去值班,正趕上校門口又聚集了一些滋事的小青年。這些人裡有兩個就是早兩年文昌中學開除的混混,是莫易教訓過的兩個。開除的原因就是,他兩個在學校裡打群架,被莫易叫到辦公室教育,結果反而和莫易幹了起來,被莫易各摑了幾隻耳光,放倒在地又踩又踢。還是不改,學校才開除了。

那一隊小混混本來打算要走了,看到莫易來到校門口,就有挑釁的意思,講了一些污辱的話。莫易見那兩個被開除的學生帶頭與自己對峙,就有心要搞他們一下,從門衛室拿了大木棒開始追趕這隊小混混。沒想到今天他們不但不跑,反而迎著他走來,搶了他的棒子,用匕首捅了他幾刀,揚長而去。

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同去的中層管理人員和門衛還沒反應過來,莫易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善於危機處理的鄒校長,得知事態後做了一些果斷處置。把莫易從鎮醫院馬上轉到省一醫院,上報教育局說文昌中學老師為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校教學秩序身負重傷,聯繫公安局派出所馬上抓捕肇事者,學校組織老師開會通報莫易的英勇事蹟並讓學生捐款救治。

一番運作之後,每一項措施都落到了實處。學校出點錢,從教育局要一點,從老師學生中捐一點,前前後後花了二十來萬,總算治好了莫易的傷。公安局派出所蹲守了一段時間,沒有抓住兇手。找家長,家長都是一些窮得響叮噹的人,司法處理的事也就慢慢慢慢被淡忘了。

大傷初愈的莫易從此有很長一段時間拿全待遇,而沒有上班了,即使傷完全好了,最多過問過問招生的事情。是年年底教育局有一個省優秀的指標,鄒校長爭取到之後給了莫易。

老師們私底下議論,莫易這是碰到了鄒校長;換了別的校長,也許就沒那麼舒服了,領著全待遇不用上班還是省優秀,這世界真奇妙。

於是大家又想到了與莫易同期畢業的雨聞。雨聞倒是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當了第一屆班主任後,又當了一屆重點班班主任。好處都給實驗班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占了,自覺無趣,從此不再當班主任,每天上完課就窩在家裡,打打小牌,帶帶孩子。

從外頭看,文昌中學是發展起來了,硬體一年年上檔次;待遇比下面鄉鎮基礎教育的老師要高。從內裡看,卻也盡到了頭了。這一點鄒校長深知。你看,學校人氣很旺,可是每到開學交的那兩百來萬學費,一個月之後賬上就沒錢了。現在每年要支付的集資款利息就是五六十萬,一開學來結算各種資金的人擠破了門檻。而到了學期末,教師各種待遇要發放時,又必須到處借錢,拆東牆補西牆,而且越來越難借了。

學校那些科室人員,都在做表面功夫,沒有人真正在為文昌的未來擔憂,每個人都在盤算著自己的那點小利益。鄒校長深感維持學校的運轉越來越難,這一兩年來頭髮都白了很多了。

那次他到教育局去找人籌錢,被一個股長拉到辦公室裡。股長告訴鄒校長,有人舉報胡副局長,說他貪污受賄,被雙規了,辦案人員還從胡才德老家父母的棺材裡抄出了一百多萬現金。

當了十多年校長,第一次他覺得累了。在教育局謀了個輕鬆的差使,鄒校長說退就退了。當莫易聽到這個消息時,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很捨不得鄒校長,因為是鄒校長慧眼識珠任用他讓他放開手腳幹,從一個跟校長對幹的毛頭小子,混到了如今這地步;尤其是鄒校長在學生傷害自己的事上保護了他,將壞事變成了好事。

但鄒校長的確是退了,原曾副校長經過了教育局的考察,被任命為了文昌中學的新校長。新校長上任,還讓莫易做校長助理,負責招生工作。

新校長上任面臨第一個難題就是,解聘過去的一些臨時工。這是教育局的檔精神,也是當前文昌中學開源節流的需要。曾校長在行政會上反復強調了這一點,可是行政領導們一個個都不發言。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臨時工多少是經由他們的關係進來的,誰也做不了這個醜。最後曾校長把自己的表妹都辭了,其它行政才去動員那些由自己的關係進來的臨時工。

莫易的表叔在學校裡管水管電,每個月二千五的工資,是通過鄒校長同意的。現在莫易不太想買曾校長的賬,在勸退臨時工這事上無動於衷。曾校長自己的親戚都退掉了,當然不同意保留這個水電工,這也關係到一個一把手的尊嚴。

於是曾校長親自去跟這個水電工說了,那個水電工呢,其實早有退意,想去外頭開水暖器材水電安裝店,但口頭上卻堅拒,提出了要學校付兩個月的補償工資的無理要求。這其實是莫易在後頭給曾校 長難堪。你要付兩個月,別人只付了一個月,明擺著是看得一個輕,看得一個重嗎。曾校長沒答應,把事情搬到老師大會上講了。眾目睽睽之下那個水電工只好辜辜離去。

莫易心裡很是不甘,想自己為五中做了這麼大貢獻,如今一句話都說不上了,真氣憤。殊不知,更讓他難堪的事還在後頭。年終結算待遇的時候,莫易的全待遇沒有了。原來沒上課領平均課時津貼,還有校長有的各種補助他都有。現在都沒上課,課時津貼沒有了,補助也有很多沒造上去。

莫易找到曾校長問,曾校長說很多老師對他的待遇問題有很大意見,希望他能從大局出發理解支持一下。在莫易看來,經濟的問題是大問題,不是什麼理解支持的事。心想著自己曾經為了學校,連命都快沒了,於是表現出一副非常悲痛的樣子,就勢倒在地上打起滾來,一面說:

“何得了啊,這麼欺負人啊,沒法活了啊……”

個別老師偶爾經過辦公室,看到了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來,把這事傳開了。後來是老鄒校長跟曾校長說好話,才把這待遇再給他恢復到原樣的。

這事傳到雨聞耳朵裡,雨聞笑了笑:“還要不要臉了!”還是普通老師好啊,一日三餐,倒也安穩。至於教書嗎,過得去就成,別想過得太輕鬆,平頭百姓嗎,是得吃點虧的,“牛作田,馬吃穀”嗎!雨聞這些年別的沒什麼長進,倒是蠻看得開了。

現在,雨聞過得比誰都自在。受了一位同事的影響,他迷上釣魚了。每個星期總有那麼一兩天,上完課就騎著摩托一個人去附近的水庫釣魚,背著朝陽去,又背著晚霞歸,當真是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

曾校長不是本鄉鎮人,在文昌勉強幹了一年校長,就被掀翻了。一方面是運籌能力顯然不如鄒校長,上邊沒有過硬的關係,上層路錢走不順;下邊也沒能很好地與老師處理好關係,沒有親和力。剛接任時,在處理臨時工和吃空響等問題上得罪了各方面的人。最主要的是,民間在傳言,說文昌中學和鎮中心中學很有可能要合併。

事情往往是由內裡壞起的,比如一塊醃肉,外面醃的鹽多,裡面沒進鹽,醃肉裡就開始發臭,起蛆。曾校長可能在得到這樣一個職位時,運作中有所花費,位子沒坐穩,就急於貨幣回籠。於是向縣裡申請了一個小筆資金,送了一些禮,批下來後,把花費的沒花費的所謂招待費都往裡面報銷了。

總務處的人裡,有一個主任是聽命于管財經的副校長的,而這個副校長又與下面的教育辦主任有著鐵的關係,把合併的事放到一起,你一看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

由於文昌中學負債運行,實在是難以運轉,曾校長力行開源節流的財經規則。很多領導包括那位管財經的副校長的很多錢報不了,都怨聲載道;而你校長卻堂而皇之地報銷這些開支。學校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鬥爭的歷史,有矛盾就有鬥爭。鬥爭的結果是,曾校長敗下陣來,卷起鋪蓋走人,去城裡一所中學當了個副校長。莫易雖然沒有背後捅刀子,但過去曾校長的種種作法讓自己很不舒服。曾校長回過頭來求過他,向他許過諾,要他幫幫忙,從正面給他做個證。莫易看到曾校長也是大勢已去,就採取了中立態度。

新校長上任了。他是本地人,姓孫,原來是臨近鄉鎮的教育辦主任,後來做了公務員當了一段時間的鄉鎮黨委書記,也可能是在官場裡混不開又回歸教育系統,做了本鄉鎮的教育辦主任。再後來教育局精簡機構,將教育辦和中心中學合併,他又當了中心中學校長,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還是教育辦主任。

孫校長如何運籌帷幄當上校長的不便透露,但莫易混了這麼多年了,雖然表哥倒了,關係還是有的,多少知道一些實情。人們向莫易打聽,莫易說好奇害死貓,還是不知道的好。不過莫易馬上投到了孫校長麾下。孫校長也要仰仗他,因為高中學校的管理對孫校長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而莫易可以說是個萬事通。

孫校長仍然任命莫易為校長助理,負責學校的招生工作。

但孫校長從教育辦過來時,帶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所以在經濟事務中,莫易其實是很受制於人的,再不象鄒校長時期那麼隨心所欲了。但孫校長其實也有鄒校長的魄力,讓人做事就要讓他得到相應的好處。莫易也揣摩清楚了這一點,在票據的報銷上還是比較大膽的,孫校長也沒為難他,只要沒有越過底錢,只要是在自己還沒有真正摸到管理高中學校的辦法之前。

孫校長為表明自己重才,主持文昌中學之前,暑假對所有老師進行了一次業務考試,要量才適用,這是他帶來的第一把火。

沉寂了多年的雨聞老師,由於筆試成績名列前茅,首次被委任教高一實驗班語文,倒是覺得受寵若驚,說自己倒變成了香山紅葉,越老越紅得可愛了。不過那釣魚的愛好仍然依舊,只自我稍微有所約束。

有人說,有一個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一個什麼樣的學校,這話有道理。

自孫校長擔任文昌中學校長以來,文昌中學似乎又一度中興。連續四年舉辦了學生文體藝術節,用孫校長的話講是“舉全鎮之力辦好文昌中學”,的確如此,從人到物,從硬體到資源,教育辦可以充分統籌安排,優先滿足文昌中學。校長的活力注入學校,學校就有了活力。

在文昌中學轟轟烈烈的氛圍下,高考也一度中興,連續兩年衝擊本校高考成績的歷史新高。順應人口基數規律,學校的招生又見大起色,學生總人數突破兩千了。科教樓後又圈了幾十畝地,新教學樓就要建起來,馬上可以投入使用;女生宿舍,新食堂也正在規劃之中。

可老師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收入沒有增長,物價卻在飛漲,幸福指數完全比不上鄒校長時期。內部人士偶爾透露一點資訊說,學校的負債已經突破一千萬,這期間義務教育劃債還抵銷掉了三四百萬負債。

雖說新校長能保持學校的資金鏈不斷,可是一期到頭才結算一次收入,有會算的老師算了一下,除掉上頭撥款,從學校發出來的錢,平均到每個老師身上比過去還減少了,課時津貼一減再減。而錢又越來越集中到一些中層管理人員身上,這種分配的不合理大大打擊了教師們的積極性。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得久了,是要生厭的。不知道孫校長對學校是生厭了,還是覺得學校已經穩穩在握了,還是為維持學校的運轉到處籌集資金不得空,反正校長已不像當年勤來文昌中學了,可以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年到頭看不到一兩次。

當年鄒校長萌生退意以後,直到突然退線的一段時間,也是很少來學校的。人們就開始揣測,孫校長大概是在奔忙調動的事,也有風言風語說孫校長正在活動調縣裡某中學。老師們嗎,有希望孫校長繼續留任的,有希望換換新校長的,不過大都只憑良心教幾句書,真正開拓創新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完全沒有。

莫易老師依然是站在學校的角度,常常說些正面的話,來解除老師們的一些疑惑。但一些中層領導開始覺得不爽了,從前幾年開始,配合國家的反腐形勢,教育部門開始納入統籌支付,學校的每一分錢,都要經過支付局,白水發票再也不能報銷,一定要增值稅發票才能報銷。為什麼不爽,你懂的。

暑假,莫易受邀去省城走了一趟。是學校的原工會羅主席邀請的,羅主席還沒到退休年齡已經不用在學校上班了,現在省城生活得很滋潤。他兒子在省城的重點中學當老師,收入不菲;自己呢正租場地辦培訓學校。他看到省城裡遍地是錢,尤其在教育這一塊,商機無限。所以他需要有人合夥投資,也需要聘請老師給他去上課。莫易就是考察去了。

但新學期莫易還是照常上班,大概是因為學校老師確實稀缺。過了一個月,有新老師分配到文昌中學來了。莫易說有些頭痛,於是去省城做了檢查化驗。回來說是得了高血壓,需要靜養休息,向教育局打了報告,運作了一段時間,終於請了假。

據小道消息說,莫易去了省城靜養了。

而雨聞老師,頭髮開始泛白,依然在實驗班語文老師的崗位上奮鬥著。每天上點課,時不時去釣個魚,也很自在呃。

(12150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