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

新安晚報、安徽網訊 5 月 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 昨天上午, 以“減輕社區災害風險, 提升基層減災能力”為主題的 2017年省暨合肥市“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在杏花公園舉行。

一直以來, 基層是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 一旦發生災情, 基層的減災救援能力十分重要。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 “十二五”期間, 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減災示範社區 216個, 省級減災示範社區 341 個。 基層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靠示範社區的帶動, 另一方面也靠越來越多社會力量的參與。

“在抗擊自然災害的過程中, 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非常積極地參與救災工作。

”省防災減災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 安徽省自然災害多發、頻發, 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應急救援、款物捐贈、心理撫慰、災後重建等工作, 展現了其組織靈活和服務多樣的優勢, 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和規範, 容易影響救災工作效率和救災資源發揮作用。

為此, 省民政廳近日制定出臺了安徽省《關於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實施意見》。 除日常減災、緊急救援、過渡安置、恢復重建、救災捐贈等五大類具體工作之外, 社會力量可拓寬參與領域, 豐富參與方式;政府部門將搭建服務平臺, 推動建立公益性常設救災綜合服務組織, 同時培育和孵化各專業類型和服務特長的社會組織,

並開展技能培訓;探索建立協力廠商專業機構對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力量的評估機制, 完善考評進退機制, 保障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活動科學、規範、有序。 本報記者 吳碧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