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常熟科技鎮長團:樂當產學研合作“雙面膠”

會說話能上菜的餐飲機器人、感知路況還能自動駕駛的汽車、全方位行走的牽引車……若不是親眼目睹, 很難相信這些創新產品來自江蘇常熟科技鎮長團引進或創業的成果。

“我們本來是一批與常熟‘八竿子打不著’的外鄉人, 現在已經成為校地、校企粘合的‘雙面膠’、創新資源的‘情報網’。 ”常熟市副市長, 第八、九批科技鎮長團團長周靈群告訴記者。

教授鎮長引良才

從高校到基層, 從北京到常熟, 陳雪梅有了兩個“娘家”。

陳雪梅來自北京理工大學, 從2016年8月起, 在常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園掛職。 一年多,

她先後引進6個團隊到常熟創業, 其中, 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獲批2項, 常熟市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獲批3項。 她告訴記者, 這一年多自己在北京常熟兩地往返20餘次, 車票積累了厚厚一遝, “最多的一次, 一個月往返三次, 累得腰病犯了, 去醫院針灸才好”。

在陳雪梅和其他團員的努力下, 成立兩年的北理慧動(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獲評“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並且建成了汽車自動變速器性能測試實驗室, 用於車輛關鍵部件的研發和測試, 初步建設智慧車輛關鍵技術研發基地。

科技鎮長團一頭服務企業, 一頭連著高校, 他們成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雙面膠”。 周靈群告訴記者, “我們要找做事的激情, 而不是找當官的感覺”。

過去鄉鎮企業主打天下的常熟, 如今也在創業的風口“找到感覺”。 僅一年時間, 科技鎮長團就幫助常熟新增省“雙創”人才12人, 柔性引進各類企業急需的高端人才20多人。

目前, 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液晶技術研究所、中國智慧車研發檢測中心等重大載體已在常熟啟動運行, 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研發檢測研究院、西南大學智慧傳動裝備研究院、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製造實訓基地等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

給企業“把脈”開良方

有產業、有體量, 卻形不成一個拳頭的合力。 這既是擺在常熟發展面前的困境, 更是科技鎮長團工作的突破口。

常熟是全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 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外貿大環境的變化, 常熟的紡織服裝產業受到了較為嚴重的衝擊。 困境中, 傳統企業也在試圖轉型發展電子商務。

但是, 在常熟市虞山鎮掛職的程璐發現, 不少企業對於電商的理解仍然十分簡單, 認為電商只是在網上賣東西。 比如一家以生產男裝的傳統服裝企業, 投入了300多萬元發展電商, 卻收效甚微。 程璐瞭解到, 這家企業線上上推廣的產品只針對身材比較特殊的人群, 訂單非常少。 為此, 她建議企業改變目標消費群體, 從特體人群轉變為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精英群體。

周靈群告訴記者, 科技鎮長團成員來自不同領域, 他們合起來是個拳頭,

分開來能單獨作戰。 為此, 走訪調研、給企業“把脈”成為科技鎮長團的家常便飯。 “走訪不是串親戚, 我們要通過‘巡診’為常熟企業整合資源、破解粗放低端產業發展難題。 ”

當地有一家傳統的木門生產企業, 雖然在亞馬遜等線上網站實現了一些銷售, 但是在海外市場的推廣始終不太順利。 科技鎮長團調研後發現, 企業的絕大多數利潤都耗費在物流運輸上, 產品從常熟空運到美國的費用達4000多元人民幣。 程璐建議企業建立海外倉儲並在美國本土註冊品牌。

瞄準需求促合作引良緣

胡海燕不做“科技鎮長”已經一年多了。 但周圍的人發現, 他經常要往常熟辛莊鎮跑。

“他更接了地氣。 ”斯銳奇機器人副總經理周淩鵬說, 胡海燕創辦的企業已經落戶在這裡,

餐飲機器人、企業AGV小車等訂單不斷。 目前, 已有8名科技鎮長團成員在常熟創辦企業。

面向企業, 也讓蘇州大學副教授范立成的科研更有針對性了。 如今, 他的科研項目幫助許多企業擺脫了“成長的煩惱”, 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以前關在校門裡主要工作就是申請國家課題, 到地方掛職之後, 接觸到市場和商機後視野更開闊了。 ”範立成說。

辛莊鎮集聚了一大批吉它、提琴等樂器製造企業, 樂器加工基本依賴手工操作, 不僅成本高而且風險大, 企業也漸漸陷入“滯增長”。 “所以我們就針對企業的需求做一些自動化設備的研發。 ” 范立成介紹說, 部分工位實現自動化之後不僅能減少工人提高作業安全性, 而且生產效率翻倍,兩年就能收回投資。

他告訴記者,已經有兩家企業正在商談合作。通過科技鎮長團,科研人員和鄉鎮企業,在相互滋養中慢慢成長。

而且生產效率翻倍,兩年就能收回投資。

他告訴記者,已經有兩家企業正在商談合作。通過科技鎮長團,科研人員和鄉鎮企業,在相互滋養中慢慢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