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爾被列為國家2025智慧製造綜合示範專案開啟社會化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要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 加快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應用, 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 這已經是“中國製造2025”連續第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著重強調, 智慧製造成為實體經濟轉型繞不開的熱詞。

作為白色家電行業唯一入選國家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的海爾, 在智慧製造創新方面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率先打造出行業最領先的互聯工廠承接“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的國家戰略。 目前, 海爾智慧製造正式向全社會提供服務, 以智研院、COSMOPlat平臺、智慧裝備、智慧控制、精品模具5大業務版塊組成智慧製造新產業進軍智慧製造服務領域,

通過商業化杠杆撬動海爾智慧製造資產的最大化收益。

海爾COSMOPlat要打造首個“國家平臺”

製造業智慧化是全球工業化的大勢所趨, 也是重塑國家間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 美、德等製造強國紛紛向全球發出了工業革命的信號。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智慧製造的發展導向是相似的, 但是主要工業化國家發展智慧製造的實現路徑卻各有各的不同。 美國工業互聯網主要是利用美國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智慧軟體等基礎產業的全球領先優勢“反哺”製造業, 而德國“工業4.0”則立足於德國強大的複雜產品製造能力, 在製造業領域引入“物理—資訊系統”。

海爾正在打造的COSMOPlat是中國首個、也是最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有20多套相關軟體均屬海爾自主產權開發。 它既不等同於美國由“軟”至“硬”的模式, 也跟德國以“硬”求“軟”的模式不同, 而是海爾在打造互聯工廠的實踐中,

逐步構建的一個開放共用的生態體系。 該平臺運轉的核心使用者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反覆運算升級等環節, 進而實現產品從大規模製造到大規模定制的快速轉型。

海爾組建新產業是最大化開放COSMOPlat

當前, 在對智慧製造的探索中, 大多數企業陷入了“機器換人”的模式中, 通過機器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卻造成了供需不能有效對接。 對於海爾來說, 真正的智慧製造不只是智慧型機器硬體引入體系後的大規模製造, 更是以使用者的需求滿足和價值創造為核心, 將互聯網的共性技術與製造業行業特徵實現有機融合後的大規模定制。 在多年智慧製造探索經驗沉澱和資源分享的基礎上,

海爾重組智慧製造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初步形成智研院、COSMOPLat、智慧裝備、智慧控制、精品模具5大業務版塊, 以COSMOPLat為牽引, 通過商業化杠杆撬動海爾智慧製造資產的最大化收益。

據悉, 目前COSMOPLat已經聚集了上億的用戶資源, 同時還聚合了300萬+的生態資源, 形成了用戶與資源、用戶與企業、企業與資源的3個雙邊市場,

通過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集成, 形成了開放、協同、共贏的產業新生態。 資源可以零摩擦進入到平臺上, 通過價值交互實現攸關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目前, COSMOPlat已對外開展社會化服務, 已推廣到電子、船舶、紡織、裝備、建築、運輸、化工等7大行業, 通過模式複製減少企業試錯成本, 也加快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正逐步滲入到各行各業, 改變著傳統製造的業態。 “地球村”時代, 人類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和共用, 全世界的發展正在“拐彎”, 從“製造”向“智造”的轉型催生出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海爾現在不僅邁出了轉型變革的一系列步伐, 而且已經取得轉型道路上的重大突破, 帶領中國製造攀向新高峰。

‍ 帶領中國製造攀向新高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