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國人最不喜歡中國人對他們的稱呼是這個?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 大街上見到外國人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然而很多在華懂中文的外國人卻非常排斥中國人稱呼他們“老外”!

很多中國人知道後一臉懵逼, 覺得“老外”這個稱呼是中性詞, 並沒有帶任何貶義, 也沒有排斥性啊。 那麼為什麼這些外國人聽到“老外”這兩個字的時候還是一臉不開心呢?

其實, 這是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 相比東方人, 西方人“地區性排外”相對缺乏, 他們只對種族、人種有歸屬感。 在西方, 這種“種族性排外”佔據主導地位。 這種主導地位體現在西方的各個方面, 比如在一座城市, 白人、黑人、亞裔之間的居住區劃分的非常清晰, 國外的唐人街就是這種情況的具體體現。

西方國家普遍國土面積較小, 各個國家之間人口流動也相對頻繁, 就算如同美國、加拿大這樣國土面積很大的國家, 也是各個國家的移民在一起組建的新國家。 所以, 西方人在國外, 見到自己國家的人也不會有很強烈親近感, 他們首先判斷的是種族, 如果都是白人,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 那都能很愉快的交流。 遇到其他種族的人時, 可能就不會這麼親近。

而中國, 這個獨特的大國, 被稱為世界上最難移民的國家之一。

幾千年來一直都是國內自己進行文化交融, 並沒有西方國家那樣交流緊密。 所以, 在語言上就會自然形成一種排外感, 但我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如同“老外”這個叫法一樣, 無論你是韓日等東亞國家或是非洲國家甚至歐美西方國家, 全部統稱“老外”。 這樣以自我為中心, 將其他國家排除在外的文化, 可能也咱們的中國特色。

因此, 當外國人不明就裡聽到“老外”這個稱呼時, 就已經被對方貼上了一個“外國人”的標籤, 而即便國內飲食、方言不同的各個省份的人而言, 在國外相聚就是“中國人”這個標籤, 就會有自己人層面上的認同感。

當然, 還是有一些看得開的老外。 一位網友說:他認識一個非洲兄弟, 在中國混的很熟, 第一次見面, 自我介紹:我老爸給我起了個法國名字, 又長又不好聽, 兄弟, 就叫我老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