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盧素蘭|老北街的懷念

盧素蘭||老北街的懷念 每當穿過梅城這條繁華而又喧鬧的北街時, 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要駐足回眸幾眼。 因為這條街深印著我溫柔的思念, 美麗的希望, 人生的軌跡;也演繹了歷史的腳步, 時代的脈搏, 社會的進步。 儘管豪華的裝飾遮蓋了昔日的風貌, 在北街深處隱約還能聽見父親講故事的聲音, 看見母親那深切期待的目光和細哥吹口琴的怡然神態……

記憶中的老北街, 街長不過一公里, 寬不過5米, 路面都是由祖輩遺留下來的麻石條鋪嵌而成的。 雖然有些凹凸不平, 但走起路來, 仍鏗鏘頓挫。 特別是在雨天或下雪天, 木屐踩在上面“噠噠”及“咯吱”的聲音特別有韻律。 這條街住著幾代人, 一色的青磚黛瓦低矮平房, 井然有序。 最難忘的是每到隆冬, 家家戶戶的屋簷下垂滿了冰錐, 伸手可及, 我和細哥總是欣喜地把它當作是不用花錢的“冰棒”, 而每每都吃得津津有味。

記得城內街北盡頭是柴場, 街南端有一個較大的“張鍋”鋪, 隔壁就是百貨商店, 再就是十字街的交叉中心。 街中央有一個糧店, 糧店的斜對面巷子裡有一口老井。 這條街雖然簡樸、無華, 但終日人來人往, 也不乏熱鬧。

那時北街住有五十多戶人家, 人人和睦相處, 親如手足。 二姑(父親的二姐)和我家相距不到二十米。 她家裡開了個小茶館, 生意紅火, 雖然她人到中年, 但性格開朗, 待人和善熱情, 自然而然就成了這條街上的娛樂活動中心, 算是最熱鬧的地方了。 父親是個讀書之人, 精通文史,

稱之為這條街上的“秀才”。 他為人篤實、真誠, 經常幫他人寫些書信、對聯之類的。 尤其是街坊鄰居都喜歡聽他講“故事”, 姑姑也不例外, 每天天未黑就叫表姐去催他, 到了晚上, 家家都傾巢出動, 擁擠在姑姑家的房間內、客廳裡、過道上, 豎起耳朵聽父親講既精彩又離奇的故事……

有一年的冬天, 父親正在繪聲繪色地娓娓道來《火燒圓明園》的經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滿清政府腐敗無能, 對外卑躬屈膝, 對內欺壓百姓, 內憂外患, 民怨沸騰, 八國聯軍乘機人侵北京, 放火焚燒圓明園, 他們先把歷代珍藏的國寶, 搶劫一空, 然後再把搬不動的十三處黃家宮殿, 豪華建築, 葬身火海……”他講的出神入化, 聽的人如癡如醉, 仿佛都置身在圓明園的那場火災之中。 這時, 大家都聞到一股衣物燒焦氣味, 卻沒有一人出聲, 都誤認為是在燒圓明園時的場景中, 直到父親的棉鞋和蓋在火盆上的搭巾發出了火光, 才知道已經真的著“火”了……這場虛驚, 燒破了父親的一雙新棉鞋, 腳上也燒起了幾個大泡, 自那以後母親就不要父親講帶“火”字的故事了。

母親是這條街上聲音最響亮的一個,她雖目不識丁,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一把好手。每到吃飯的時候誰不在家,她只須站在家門口高喊一聲,在外面玩耍的我們准能聽到。每逢時節日媽媽總少不了露一手“烤烙餅”的白案廚藝,那烙餅獨有的香味飄滿了這條街,饞了不少過路人的口舌,大凡來家裡的大人或小孩,媽媽總是毫不吝嗇地分享給他們。

到了夏天,這條街上更是熱鬧,黃昏時分,各家各戶就搬出了小竹床和睡椅,擺在自家的門口,先用井水降低炙熱的地面,再潑些水浸到竹床上待它晾乾。洗完澡後,大人們手裡各自拿把大蒲扇搖擺著,傍邊點燃一根用“六六粉”做的蚊香,圍坐在一起家長里短,暢所欲言。

細哥用粘火柴盒的錢,買了個口琴,每晚都悠閒地吹著,我羡慕極了,吵著要他教我,他不依,我撒賴地向媽媽哀求,在媽媽的“命令”聲中他開始教我了,先叫我把簡譜背熟,再教我音符、節拍,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不多日我就學會了吹《南泥灣》、《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歌曲。從此後我們輪番地吹唱著,給這條街帶來了活躍的生機,優美的琴聲響徹了寧靜的夜空,動人的旋律緩解了大人們疲憊的身心、帶入到甜蜜的夢鄉。這條街,不僅留下了我兒時的足跡和歡笑,也回蕩了父母親千百萬次的叮囑和呼喚,回蕩著細哥那支悠揚動聽的琴聲。

改革開放後,雖然這條街不斷地發生了變化,但一年四季中仍彌漫著市井和人文的味道。它隨著時代的前進,在歲月老人深邃的目光裡淡然遠去。麻石條的路面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而且都擴寬加長了,人行道上貼上了彩色的路面磚。兩邊樓房聳立,綠樹成蔭,街道整潔,環境優美,進入街面時使人大有一種舒適如家的感覺。

如今,這條街也是梅城最繁華的地段,有大超市“黃商購物中心”,有梅城最大的移動“通信廣場”,有金光閃耀的“老鳳祥銀樓”,有商貿、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鑫城”,以及時尚的男女服裝專賣店等。今日的北街是:新風已把古風裁,店鋪琳琅耀眼開,市井繁華民富裕,北街逸韻暢心懷。詩人真實地寫照了小街新貌。雖然父母和細哥看不到今日崛起的梅城,看不到這條街的輝煌,看不到富裕的日子,但這條街的巨變不正是他們一生的企盼、憧憬和夢想麼?!

作者:盧素蘭 生於60年代,湖北黃梅人,從事商業工作,業餘愛好文學、詩詞、楹聯。其作品刊登在《中華詩詞》《中華詩人》《中華詩人100家》《中國當代詩詞精品庫》《湖北詩詞》《武漢詩詞》《黃岡日報》《鄂東晚報》《東坡赤壁詩詞》《漱玉》《東坡文藝》等二十餘刊物。2016年度俊傑十佳詩人。中華詩人協會副會長,黃岡市詩詞學會女子分會、東坡赤壁詩社女子分社副社(會)長。任《中華女子詩詞》第一卷編委,《中華女子詩詞》第二卷《中華女子楹聯》《中華女子散曲》第一卷副主編,《漱玉》副主編《中華詩人100家》第八卷主編。

執行主編:魏鮮紅

主 編:曹錦軍

徵稿啟事

圍爐廣泛徵集黃梅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都可,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大美黃梅》(暫定名) 新書出版預訂公告

3月1日起,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暫定名)一書,將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為彩印,價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數2000本。作者有國家級作協會員、省市縣作協會員、文學博士、文學愛好者以及攝影家、美術家、書法家、詩詞楹聯會員。歡迎企業、商家、個人提供贊助。新書征訂已全面啟動!

支付寶:15072733961.請購書者一定要將自己的詳細地址、姓名、郵編、手機號碼以及交易截圖發到15072733961曹錦軍。

母親是這條街上聲音最響亮的一個,她雖目不識丁,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一把好手。每到吃飯的時候誰不在家,她只須站在家門口高喊一聲,在外面玩耍的我們准能聽到。每逢時節日媽媽總少不了露一手“烤烙餅”的白案廚藝,那烙餅獨有的香味飄滿了這條街,饞了不少過路人的口舌,大凡來家裡的大人或小孩,媽媽總是毫不吝嗇地分享給他們。

到了夏天,這條街上更是熱鬧,黃昏時分,各家各戶就搬出了小竹床和睡椅,擺在自家的門口,先用井水降低炙熱的地面,再潑些水浸到竹床上待它晾乾。洗完澡後,大人們手裡各自拿把大蒲扇搖擺著,傍邊點燃一根用“六六粉”做的蚊香,圍坐在一起家長里短,暢所欲言。

細哥用粘火柴盒的錢,買了個口琴,每晚都悠閒地吹著,我羡慕極了,吵著要他教我,他不依,我撒賴地向媽媽哀求,在媽媽的“命令”聲中他開始教我了,先叫我把簡譜背熟,再教我音符、節拍,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不多日我就學會了吹《南泥灣》、《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歌曲。從此後我們輪番地吹唱著,給這條街帶來了活躍的生機,優美的琴聲響徹了寧靜的夜空,動人的旋律緩解了大人們疲憊的身心、帶入到甜蜜的夢鄉。這條街,不僅留下了我兒時的足跡和歡笑,也回蕩了父母親千百萬次的叮囑和呼喚,回蕩著細哥那支悠揚動聽的琴聲。

改革開放後,雖然這條街不斷地發生了變化,但一年四季中仍彌漫著市井和人文的味道。它隨著時代的前進,在歲月老人深邃的目光裡淡然遠去。麻石條的路面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而且都擴寬加長了,人行道上貼上了彩色的路面磚。兩邊樓房聳立,綠樹成蔭,街道整潔,環境優美,進入街面時使人大有一種舒適如家的感覺。

如今,這條街也是梅城最繁華的地段,有大超市“黃商購物中心”,有梅城最大的移動“通信廣場”,有金光閃耀的“老鳳祥銀樓”,有商貿、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鑫城”,以及時尚的男女服裝專賣店等。今日的北街是:新風已把古風裁,店鋪琳琅耀眼開,市井繁華民富裕,北街逸韻暢心懷。詩人真實地寫照了小街新貌。雖然父母和細哥看不到今日崛起的梅城,看不到這條街的輝煌,看不到富裕的日子,但這條街的巨變不正是他們一生的企盼、憧憬和夢想麼?!

作者:盧素蘭 生於60年代,湖北黃梅人,從事商業工作,業餘愛好文學、詩詞、楹聯。其作品刊登在《中華詩詞》《中華詩人》《中華詩人100家》《中國當代詩詞精品庫》《湖北詩詞》《武漢詩詞》《黃岡日報》《鄂東晚報》《東坡赤壁詩詞》《漱玉》《東坡文藝》等二十餘刊物。2016年度俊傑十佳詩人。中華詩人協會副會長,黃岡市詩詞學會女子分會、東坡赤壁詩社女子分社副社(會)長。任《中華女子詩詞》第一卷編委,《中華女子詩詞》第二卷《中華女子楹聯》《中華女子散曲》第一卷副主編,《漱玉》副主編《中華詩人100家》第八卷主編。

執行主編:魏鮮紅

主 編:曹錦軍

徵稿啟事

圍爐廣泛徵集黃梅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都可,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大美黃梅》(暫定名) 新書出版預訂公告

3月1日起,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暫定名)一書,將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為彩印,價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數2000本。作者有國家級作協會員、省市縣作協會員、文學博士、文學愛好者以及攝影家、美術家、書法家、詩詞楹聯會員。歡迎企業、商家、個人提供贊助。新書征訂已全面啟動!

支付寶:15072733961.請購書者一定要將自己的詳細地址、姓名、郵編、手機號碼以及交易截圖發到15072733961曹錦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