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黔中城市群發展規劃》發佈 貴陽打造特大城市

貴州日前正式發佈《黔中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並明確戰略定位為建設中國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貴州省發改委總規劃師、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張美鈞在解讀《規劃》內容時介紹, 黔中城市群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重點培育的區域性城市群, 位於貴州省中部地區, 範圍包括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黔東南州、黔南州所轄的33個縣(市、區)以及貴安新區, 區域總面積5.38萬平方公里。

統計資料顯示, 2015年末, 該區域常住人口1643.4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7111.28億元, 分別占貴州省的46.56%、67.71%;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為55%、45%。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 2016年, 貴州相繼獲批建設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首個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三大“國字型大小”試驗區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和機遇。

據介紹, 黔中城市群作為貴州最具發展條件的重點城市化區域和經濟實力最強的板塊, 是帶動貴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平臺, 也是貴州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重要支撐。

《規劃》明確, 到2020年, 區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600億元(人民幣, 下同), 年均增長12%;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0%、5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萬元、1.8萬元。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對第一財經分析, 貴州是我國目前城市化率水準最低的省份之一, 加快欠發達地區的城市化問題,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要求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

空間佈局上, 《規劃》明確黔中城市群要加快構建一核、一圈、四帶、五心、多點的空間結構, 推進形成核心引領、圈層推進、五心支撐、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 一核即貴陽中心城區和貴安新區, 一圈即貴陽周邊高速公路1小時可通達的16個城市組成的黔中核心經濟圈, 四帶即貴陽-安順、貴陽-都勻-凱裡、貴陽-遵義、貴陽-畢節四條通道經濟帶, 五心即遵義、安順、都勻、凱裡、畢節五個區域性中心城市, 多點即其餘縣城和小城鎮。

胡曉登說,

貴州發展特點和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貴州的城鎮化肯定會與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發達地區存在較大不同, 貴州的城市化應該走一種以中心大城市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類型城市的模式, “也不能說就只發展貴陽, 因為全省4000萬人口, 貴陽也容納不下。 所以要走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以及有產業實質的中小城市這樣三位一體的城鎮化發展途徑。 ”

其中, 在一核方面, 推動貴陽市所轄部分縣(市)撤縣設區, 到2020年, 貴陽中心城市(含貴陽中心城區、貴安新區、清鎮市、修文縣和龍裡縣城)力爭建設成為5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近幾年, 通過試試“工業強省”等戰略實施, 貴州的經濟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增速持續名列前茅。 其中, 大資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頗為亮眼。

經過近幾年經濟的高速增長, 貴州也在2015年擺脫了人均GDP墊底的位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