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是如何在兩個月,一邊工作一邊考上公務員(攻略第二彈)

實習僧, 只做最優質的推送

公務員行測考試包括:數量關係(包括數學運算和數位推理)、判斷推理(包括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資料分析。

今天在開始之前, 想首先跟大家分享這張圖, 非常感慨, 相信會看這篇文章的準備著考試的你們, 看到也會有所觸動。 共勉之。

圖/《紅鱂魚》

好啦, 進入正題。

公務員考試題量大,

時間緊, 所以做題順序也至關重要。 我特意諮詢過一個行測考80多分的學霸他的做題順序:首先做常識判斷, 因為對於常識, 我們如果知道則可以直接選出來, 不知道就只能蒙, 是一個不需要浪費腦細胞的題型, 就看你平時積累的多不多。 其次做資料分析, 因為這部分掌握主要題型之後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可以說是四個題型中性價比最高的。 而且這時候大腦是最清醒的,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其次是做判斷推理, 最後做言語理解。

我認為這四部分中, 資料分析是最容易通過練習短時間內來提高分數的。 很多同學對於資料分析有很大誤解, 認為資料分析就是考計算, 其實不然。 資料分析題, 並不是要求考生精確的把題目要求的答案算出來, 而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選對盡可能多的題目。 在一次考試中, 資料分析模組大致有百分之三十的題是不需要計算的, 所以, 一定緊緊抓住一點, 資料分析的出發點是“分析”而不是計算。

今天來分享我複習資料分析的一點經驗。

第一、帶著問題讀材料, 對材料中關鍵字、重要資料做標記。

資料分析的一組材料, 是由材料和五個試題組成, 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樣, 一個試題下面緊跟著四個選項, 試題材料和題目的信息量並不是很大, 我們只需要短暫的記憶試題即可, 而資料分析材料的信息量很大,

我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會先看一下五個題目問的是什麼, 然後帶著問題去讀所給的材料。

在讀材料的時候, 要對關鍵字、資料做標記。 這裡我們以2016年國考資料分析第一個材料為例。

2016年國考資料分析

第一問:2014年每實現100萬元的社會物流額, 運輸費用平均約為多少萬元?

A 10.6 B 5.6 C5.0 D2.6

在讀第一個題目時,關鍵字就是社會物流額和運輸平均費用,在讀材料時就要把這兩個詞圈出來。這樣一來,帶著問題讀完材料之後,關鍵字,重要資料就都圈出來了。當開始做題時直接回到材料中尋找關鍵句,這時我們就可以根據比較明顯的“指標”進行跳躍性的閱讀,從而找到關鍵句。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提高準確率。

第二、結合選項分析、快速確定答案範圍。

不論是資料分析,還是行測的其他部分,都是給出了四個選項,那這四個選項是憑空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那這幾個選項在設置的時候,有什麼特點,我們如何結合選項來解題呢?

行測資料分析給出的四個選項,必然有一個正確的,其餘的要麼是用來迷惑你的,要麼就是跟正確答案非常接近的,如要求2016年的值,在選項中給出2015年的值,2015年的值就屬於迷惑項。而這個迷惑值得選項其實也是在提醒你注意審題到底要求2015年值還是2016年值。再例如要求的2016年的值是2.8,有一個選項為2.1,那我們很快確定答案在這兩個之間,只要大體估算一下更接近哪一個就可以了。

第三、把握常見題型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的命題特點技巧解題是我們快速攻克資料分析堡壘的基本功之一,對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命題形式如計算題、查找排序題、計數題、綜合分析題等要重點關注。並相應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計算題:整合資料關係,正確化簡計算,根據涉及資料和選項的特點判斷是否可以使用計算技巧,選擇正確的計算技巧快速解題。

查找排序題:找到相關資料,在對要排序的資料進行計算時,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計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縮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對資料兩兩組合先進行比較,再進行下一步討論。

計數題:認真閱讀題幹,根據題幹要求在資料中確定有效資料,比較有效資料與題幹給出的資料之間的大小關係。注意避免多數、漏數、重複計數。

綜合分析題:一般要從整個材料中擷取資料進行分析、對比、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我們在分析時,可以從最容易計算或分析的選項入手,逐一排除。

第四、熟練掌握名詞含義和計算公式。

掌握名詞含義和公式之後就不會出現找到關鍵字和重要資料但不會計算的情況了。這裡我跟大家分享我總結的一些常用的公式,做成圖片格式,大家可以將圖片保存到手機,方便以後經常拿出來記一下。

ps:今天不是餓著肚子寫的喲~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我並點個喜歡,這樣我離我心儀已久的單反相機又進一步~(我要偷偷的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如果關注我並點個喜歡我就能早點成為簽約作家,成為簽約作家我就可以獎勵給自己一台單反啦~)

文章首發于簡書

簡書號:左小夏

文章版權歸 左小夏 所有 抄襲必究

運輸費用平均約為多少萬元?

A 10.6 B 5.6 C5.0 D2.6

在讀第一個題目時,關鍵字就是社會物流額和運輸平均費用,在讀材料時就要把這兩個詞圈出來。這樣一來,帶著問題讀完材料之後,關鍵字,重要資料就都圈出來了。當開始做題時直接回到材料中尋找關鍵句,這時我們就可以根據比較明顯的“指標”進行跳躍性的閱讀,從而找到關鍵句。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提高準確率。

第二、結合選項分析、快速確定答案範圍。

不論是資料分析,還是行測的其他部分,都是給出了四個選項,那這四個選項是憑空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那這幾個選項在設置的時候,有什麼特點,我們如何結合選項來解題呢?

行測資料分析給出的四個選項,必然有一個正確的,其餘的要麼是用來迷惑你的,要麼就是跟正確答案非常接近的,如要求2016年的值,在選項中給出2015年的值,2015年的值就屬於迷惑項。而這個迷惑值得選項其實也是在提醒你注意審題到底要求2015年值還是2016年值。再例如要求的2016年的值是2.8,有一個選項為2.1,那我們很快確定答案在這兩個之間,只要大體估算一下更接近哪一個就可以了。

第三、把握常見題型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的命題特點技巧解題是我們快速攻克資料分析堡壘的基本功之一,對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命題形式如計算題、查找排序題、計數題、綜合分析題等要重點關注。並相應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計算題:整合資料關係,正確化簡計算,根據涉及資料和選項的特點判斷是否可以使用計算技巧,選擇正確的計算技巧快速解題。

查找排序題:找到相關資料,在對要排序的資料進行計算時,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計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縮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對資料兩兩組合先進行比較,再進行下一步討論。

計數題:認真閱讀題幹,根據題幹要求在資料中確定有效資料,比較有效資料與題幹給出的資料之間的大小關係。注意避免多數、漏數、重複計數。

綜合分析題:一般要從整個材料中擷取資料進行分析、對比、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我們在分析時,可以從最容易計算或分析的選項入手,逐一排除。

第四、熟練掌握名詞含義和計算公式。

掌握名詞含義和公式之後就不會出現找到關鍵字和重要資料但不會計算的情況了。這裡我跟大家分享我總結的一些常用的公式,做成圖片格式,大家可以將圖片保存到手機,方便以後經常拿出來記一下。

ps:今天不是餓著肚子寫的喲~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我並點個喜歡,這樣我離我心儀已久的單反相機又進一步~(我要偷偷的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如果關注我並點個喜歡我就能早點成為簽約作家,成為簽約作家我就可以獎勵給自己一台單反啦~)

文章首發于簡書

簡書號:左小夏

文章版權歸 左小夏 所有 抄襲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