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陳曉旭迷之人生

十年生死兩茫茫。 陳曉旭去世十周年, 當年劇組裡的歐陽奮強等人去墓地獻花。 伊人已去, 寶二爺也已滿頭白髮, 仿佛“對景悼顰兒”一幕在現實中重現。 “林黛玉這個角色對陳曉旭的人生影響有多大?”類似問題在網上出現, 回答者眾。

陳曉旭幾乎就是林黛玉的代言人。 現在回想, 在過去的時光裡, 與她有過數次擦肩, 但是每次都自覺不自覺地先行躲開了。 或許因為林黛玉就像一面鏡子, 光亮剔透, 照得人無所遁形。 逃避她, 即是逃避自己。 中國的男人, 也永遠在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的三選一迷題裡猶猶豫豫。

提到林黛玉, 總是最難相處的那個:敏感纖細, 多愁善感, 喜散不喜聚, 為落花造花塚, 秋窗風雨夕為你寫詩, 諸如此類。 如果是在青春期遇見, 恐怕讓人無從招架。 過後兜兜轉轉, 當你百煉成鋼, 她卻是燈火闌珊處那個背影。

十年前的5月某一天, 一幫記者從香港返回廣州, 直通車還在路上時, 很多人接到資訊:陳曉旭在深圳去世。 有的記者中途下車, 奔赴深圳。 看沿途風景漸次退後, 聽命運車輪一般的列車轟鳴, 我只想好好睡一覺, 耳旁卻浮起那個聲音, “早知他來, 我就不來了。 ”第二天, 同事給王小帥導演打電話, 詢問舊情。 聲音在辦公室裡忽遠忽近, 次元壁像是被打破了, 讓人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後來看新聞說, 歐陽奮強準備去北京送陳曉旭最後一程,

四川突發地震, 機場關閉, 從此天人永隔。 再次上演造化弄人。

林黛玉對陳曉旭的影響有多大?不妨這樣作答:人戲不分, 合二為一, 讓她不能再成為一個真正生活意義上的人。 能救贖她的只有小說裡那種“木石前盟”, 但她不是真黛玉, 如同程蝶衣不是真虞姬, 現實裡更不可能有一個真寶玉。 某種意義上, 她被這部電視劇和這個角色放逐了, 成為孤獨遊魂。

這樣講或許武斷了。 後來看到評論家李靜講張愛玲, 走到中國虛無文化的盡頭, 既無家國祖先的慰藉, 又無上帝與人性的拯救, 四顧茫然, 也是一個孤魂。 一個演過林黛玉的演員, 其際遇未必如此悽愴, 但被放逐於時間的無涯荒原, 其形其態,

並無二致。

某年出差到泰國, 與陳曉旭生前的一幫師姐師妹偶遇, 按捺不住問到關於她的一些疑題。 她們回答了什麼已經忘了。 答不答, 也不重要了。 陳曉旭與她塑造的藝術形象, 已經寫進永恆。

媒體人 長鳳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