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特色獨具的六大民族大學!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56個民族像一個百花園, 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共同構成絢麗多姿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在我國的大學序列中, 有國家民委直屬的六所大學, 民族特色鮮明, 值得大家關注。

1、中央民族大學。 國家“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由北京市、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 學校現有23個學院, 64個本科專業(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有民族學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 本科生(含預科生)中, 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50%。 中央民族大學已成為培養少數民族傑出人才的搖籃和民族團結表率。

2、大連民族大學。 是直屬國家民委領導的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

由教育部、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大連市政府共建。 有19個教學科研單位, 本科專業5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 少數民族學生占60%以上。

3、中南民族大學。 位於武漢, 創建於1951年, 是直屬國家民委領導的以民族學、文學等人文學科見長的綜合性普通高校。

由國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政府、武漢市政府四方共建。 有21個教學院系79個本科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擁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4、西南民族大學。 創建于1950年, 位於成都,

國家民委、教育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 有23個學院, 開設83個本科專業(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 博士後流動站1個(民族學), 被譽為“共和國少數民族精英"的搖籃”。

5、西北民族大學。 位於蘭州市, 成立於1950年8月, 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 由國家民委、教育部和甘肅省共建。現有28個教學單位71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6、北方民族大學。位於銀川市,始建於1984年,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是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學,有71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民族學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60%。學校在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研究、清真食品研發、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技術、域外西夏文獻整理與研究、賀蘭山大麥地岩畫研究、回族伊斯蘭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

這六所國家民委直屬的民族大學,分佈在祖國各地,地域優勢和研究特色鮮明,成為我國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基地。

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幾所省屬民族大學(現在基本上都是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湖北民族學院(位於湖北恩施)、廣西民族大學(南寧)、貴州民族大學(貴陽)、雲南民族大學(昆明)、西藏民族大學(咸陽)、青海民族大學(西寧)等。這些省屬民族大學,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集聚區,地方特色鮮明、民族特色突出!

對民族類大學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要關注一下嘍!

由國家民委、教育部和甘肅省共建。現有28個教學單位71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6、北方民族大學。位於銀川市,始建於1984年,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是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學,有71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民族學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60%。學校在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研究、清真食品研發、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技術、域外西夏文獻整理與研究、賀蘭山大麥地岩畫研究、回族伊斯蘭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

這六所國家民委直屬的民族大學,分佈在祖國各地,地域優勢和研究特色鮮明,成為我國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基地。

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幾所省屬民族大學(現在基本上都是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湖北民族學院(位於湖北恩施)、廣西民族大學(南寧)、貴州民族大學(貴陽)、雲南民族大學(昆明)、西藏民族大學(咸陽)、青海民族大學(西寧)等。這些省屬民族大學,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集聚區,地方特色鮮明、民族特色突出!

對民族類大學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要關注一下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