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盤古睿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讓世界讀懂中國

導讀

5月14日上午9點,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首倡舉辦的“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 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由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三部分組成。 包括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約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論壇。

對此, 盤古智庫學者進行了相關點評。

廣泛深度的融合 增強參與各方的信心

崔立如|盤古智庫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習主席的演講具有震撼性, 作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盛會的開場主旨演講, 可以說達到了人們的最高期望, 必將成為中國和平崛起進程中具有獨特地位的歷史性檔。

他清晰而有力地闡述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思想理念和行動實踐的時代意義。 思想層面上, 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的理念, 中國的宣導和引領作用正在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 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而實踐層面上中國模式的推動, 他強調了中國崛起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與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需求的有機結合, 這就是通過更大的開放, 更廣泛更深度的融合產生更大的增長動力和互惠效果。 基礎建設為核心的互聯互通, 以中國成功的實踐經驗為借鑒, 非常有針對性的方式應對當下全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和挑戰。 他在講演中提出的建設和平之路,
繁榮之路, 開放之路, 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代表了進入21世紀的人類社會和各國人民共同嚮往的發展願景, 而中國為實現這一願景所做的巨大投入和已經開始產生早期收穫的實踐的行動, 無疑將極大增強參與這一偉大事業的各方的信心。

讓世界讀懂中國 共用發展經驗

朱鋒|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習近平國家主席今天上午“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 有三點讓人印象深刻:首先, 習主席系統、全面和周到地提出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究竟如何實施、如何落實的具體措施和步驟, 讓中國的“一帶一路”規劃能夠讓世界讀懂、讓世界瞭解, 更能讓通過這些具體的設計和舉措讓世界和中國攜手同行。

這種帶有很強的操作性的規劃和方案, 讓一帶一路倡議具體化和可實現化。 二是全面、坦誠和客觀地解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目標和中國動機。 習主席強調, “歷史告訴我們:文明在開放中發展, 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世界各國的發展只有“向外看”、只有在合作、開放、包容和共用的進程中, 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穩定、和平與繁榮。 “一帶一路”不僅是尋求商機, 更重要是, 在21世紀這種超越區域、地理和文化限制的融合, 是中國發展高屋建瓴性的自我期許, 也是和世界合作共進的明確的道路選擇。 第三, 習主席在講話中, 將“一帶一路”倡議中經濟與政治、商業與安全、經濟合作與戰略思考第一次做了明確的闡述與規劃,
真誠地回答了國際社會有關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工程背後的戰略與安全疑慮。 習主席提出,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 但不會干涉他國內政, 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 更不會強加於人。 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 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 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這些話擲地有聲, 系統地體現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創新理念與內涵。 總的來說, 習主席的“5 14講話”, 讓“一帶一路倡議”變得豐滿、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 是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發出的“一帶一路說貼”, 其意深遠、其情醇厚、其心堅韌。

總的來說, 習主席的“5 14講話”, 讓“一帶一路倡議”變得豐滿、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 是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發出的“一帶一路說貼”,其意深遠、其情醇厚、其心堅韌。

中國正走向國際舞臺中央 也要注意到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張志洲|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今天開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今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是有30多個國家首腦和代表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參與的歷史性盛會,它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更好地凝聚共識,把沿線國家的發展合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一方面,如果我們把這次的“一帶一路”峰會與近年來中國主辦或承辦的一系列國際峰會放在一起觀察,能從整體上看到一個日益走向國際舞臺中央的中國滿滿的自信、堅定崛起的態勢和積極有所作為的大國角色;另一方面,“一帶一路”的提出,著重於國際合作與發展領域,它的推進會在消除貧困、以發展從根本上消除極端主義、造就國際和平等方面產生重要成效,雖然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或許開啟的是一個有中國印跡的“千年大計”。

現在有些在實際上利益相關的國家,對於這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懷著猶豫的態度,比如印度就很典型,但是相信只要實際利益存在,“一帶一路”傳播的新的合作發展思維逐漸超越傳統的零和博弈思維,這些國家也將匯入“一帶一路”的大合唱之中,美國和日本由原來的消極不參與態度到如今的派出代表參與,就是利益驅動下的對“一帶一路”發展合作理念看法的轉變。

當然,在盛會面前,我們也要保持客觀觀察的心態,也要充分估計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如利益衝突、宗教極端主義思潮、文化安全風險等,國家只有在這些方面有足夠的認識,政府和企業不要急功近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平穩和順利。

運用歷史符號創新 構建彼此勾連的網路

昝濤|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事實上,“一帶一路”不是古代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復興,而是在中國政府主導下,運用歷史符號進行的戰略性再創造與創新。它代表了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整體性思考,強調柔性的共同利益可以超越硬性的摩擦、對立與衝突,力圖在和平與共同發展願景的基礎上構建新型的人類社會關係,它不再把世界看成僅僅是由邊界明晰的國家組成的集合,而是基於某種傳統的內陸歐亞地區的歷史記憶重新將世界想像為彼此勾連、充滿活力的網路。

促進新技術、新金融、新商業模式的合作 為全球環保產業提升帶來預期

白雲峰|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一帶一路”講求的是合作共贏。在環境保護產業方面亦是如此。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控制已經是世界最嚴苛的標準,因此,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最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高效燃燒技術。這個方面完全可以把我們先進的技術,以商業模式和金融手段為依託,分享輸送到“一帶一路”各國當中去。而歐洲等其他國家先進的水污染治理、生物質能,以及土壤修復治理等技術,亦是我們需要並能夠開展合作的領域。這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深遠的作用。所以從環境保護產業方面也看得到,“一帶一路”,確實在促進了世界各國新技術、新金融、新商業模式的合作,為全球環境保護產業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預期。

國家、企業、個人,都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跟進

許維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17年的國際宏觀經濟形勢撲朔迷離,各大國的地緣政治博弈更是精彩紛呈。對於進入宏觀經濟新常態的中國而言,以往兩位數的進出口增長已經很難再現,這是中國居民收入水準迅速增長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經濟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客觀要求。在這種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發言頗具戰略看點,對國家、企業、個人而言,都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跟進。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一方面要規避單純依靠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的經濟發展路徑,金融去杠杆;另一方面,更要在“一帶一路”沿線省份層面探討現代金融的時代意義和企業的理性轉型,推進不忘初心的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對跨境產能合作的機遇。

從歷史走向未來 “一帶一路”成為參與、引導全球治理的平臺

趙明昊|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主席演講,用了不少文字講述古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這一寫意性的勾描,體現了“一帶一路”的文化歷史底色,以及從歷史走向未來的大情懷與方向感。第二,明確強調一帶一路不是另起爐灶,不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不搞小集團,有力回應了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誤解。第三,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一帶一路合作方向,尤其是突出建設開放之路、創新之路,並提出了中國自身將做出更多更大貢獻。第四,強調一帶一路與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進一步深化對接,尤其是加大對國際組織的支援力度,這顯示出“一帶一路”正成為中國參與和引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

"一帶一路"進入到2.0版本 意味著必須要創新、開放

易鵬|盤古智庫理事長

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認為:習主席的發言,對一帶一路的歷史和取得的進展做了全面總結,更多是展望未來;應該說一帶一路進入到2.0版本期間了;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未來必然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這也意味全球治理需要更加公平,包容;也將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當前一帶一路都需要更大發展,而要發展好,也就意味必須要創新與開放,這和中國十三五理念吻合。未來的一帶一路有廣闊前景,需要更多經世致用,這次中國拿出實實在在的支持手段與項目,也必定有利於一帶一路的生根發芽。

“一帶一路”將成為中國深度參與乃至引領全球治理的支點

熊園|盤古智庫研究員

厲害了我的一帶一路。中國是經濟大國,但全球經濟金融秩序的主導權、全球事務的話語權、周邊事務的領導力等政治影響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習大大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的講話,將使“一帶一路”成為中國深度參與乃至引領全球治理的支點,包括:中國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IMF等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援“一帶一路”專案,並同有關各方共同制定“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定,同有關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協定;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將設立生態環保大資料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

“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 幾個“赤字”需要智庫做研究

龐中英|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這次峰會標誌"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習主席指出"一帶一路"的未來取決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等根本問題能否解決。重申了“不干涉”等“不”為標誌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原則。習主席說"一帶一路"不是另起爐灶,這一點意義重大。習主席提到“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等。這幾個赤字可以是我們智庫的研究物件。

強調全球治理的中國擔當 給國際社會一顆定心丸

孫志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新全球治理觀,既包括經濟、貿易、金融領域的內容,也包括政治、外交、人文、安全方面的主張,是全面、綜合、系統、發展的全球治理觀,也是中國對當今世界面臨諸多共同挑戰的思考和回答。這些觀念一旦轉化為廣泛的共識並付諸行動,必將形成巨大合力,產生深遠影響,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一帶一路”也必將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一帶一路”轉化為廣泛共識並付諸行動 必將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皮鈞|盤古智庫特約策略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今天的主旨演講用了一個非常有穿透力的詞“相向而行”。這既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智慧: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在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的時代,各國的發展不可能同向而行,否則就會在一條路上相互擁擠,又回到“零和博弈”的老路上。堅持相向而行,就是各歸其位、各得其所,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偉大的事業基於偉大的實踐 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理念

劉友法|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全球範圍的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合作發展之大計。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主旨演講。習主席站在時代的高度,以構建人類文明為基點,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論述了“絲綢之路精神”,回顧了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進一步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質內涵,提出了關於構建合作發展的保障機制的路線圖,列舉了中國政府將要兌現的政治和經濟承諾,闡明了合作發展的基本原則,指明了合作發展的基本方向,論述了攜手夥伴國家探索協作治理的基本思路。概而言之,偉大的事業基於偉大的實踐。習主席的演講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國際合作發展提供了中國動能,為促進全球化提供了中國智慧,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理念。

需要認識到戰略的長期性 在進行中不斷優化調整

淩勝利|盤古智庫研究員、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

“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舉措,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的對外戰略的最終目標的話,“一帶一路”則是最為重要的抓手。習主席的主旨講話從歷史、原則、歷程、未來、誠意闡述了“一帶一路”,特別是在中國承諾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誠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如果能夠不斷持續推進,對於中國的戰略能力提升將很有幫助。不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並非易事,其面臨著大國權力博弈、地區局勢動盪等諸多挑戰,存在安全風險、政治風險、制度風險和經濟風險四大風險,這也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很難一帆風順。相對於戰略規劃而言,戰略執行的過程同樣重要。中國需要注意到該戰略過程的長期性、綜合性、互動性、不確定性。為此,中國需要加強戰略克制、保持戰略耐心,增強戰略定力。基於戰略過程的視角認真審視“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妥善處理好戰略實施中戰略目標、戰略利益、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等戰略要素的相互平衡,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

倡議三大機構 做實做勻“一帶一路”紅利

鄭新業|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一帶一路”的建設進入新階段。從經濟聯繫規律及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大合作戰略新格局的目標來看,可考慮打造亞洲貿易組織(ATO)和亞洲經濟穩定組織(AESO),與亞投行形成“一帶一路”的三駕馬車,最大限度激發區域貿易潛力,推動貿易體系構建,防範應對經濟風險

“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舉措,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的對外戰略的最終目標的話,“一帶一路”則是最為重要的抓手。習主席的主旨講話從歷史、原則、歷程、未來、誠意闡述了“一帶一路”,特別是在中國承諾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誠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如果能夠不斷持續推進,對於中國的戰略能力提升將很有幫助。不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並非易事,其面臨著大國權力博弈、地區局勢動盪等諸多挑戰,存在安全風險、政治風險、制度風險和經濟風險四大風險,這也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很難一帆風順。相對於戰略規劃而言,戰略執行的過程同樣重要。中國需要注意到該戰略過程的長期性、綜合性、互動性、不確定性。為此,中國需要加強戰略克制、保持戰略耐心,增強戰略定力。基於戰略過程的視角認真審視“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妥善處理好戰略實施中戰略目標、戰略利益、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等戰略要素的相互平衡,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

五大發展理念融入未來方向 堅定推進“一帶一路”

張建平|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以史為鑒闡明彼此尊重、文明互學互鑒與和平發展的重要性,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成就,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和中方的積極行動方案。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講話。第一次系統總結了沿線國家發展規劃與中方對接的情況,第一次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方向。繼續拿出真金白銀、增加援助、設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等機構,堅定推進帶路建設。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是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發出的“一帶一路說貼”,其意深遠、其情醇厚、其心堅韌。

中國正走向國際舞臺中央 也要注意到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張志洲|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今天開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今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是有30多個國家首腦和代表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參與的歷史性盛會,它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更好地凝聚共識,把沿線國家的發展合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一方面,如果我們把這次的“一帶一路”峰會與近年來中國主辦或承辦的一系列國際峰會放在一起觀察,能從整體上看到一個日益走向國際舞臺中央的中國滿滿的自信、堅定崛起的態勢和積極有所作為的大國角色;另一方面,“一帶一路”的提出,著重於國際合作與發展領域,它的推進會在消除貧困、以發展從根本上消除極端主義、造就國際和平等方面產生重要成效,雖然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或許開啟的是一個有中國印跡的“千年大計”。

現在有些在實際上利益相關的國家,對於這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懷著猶豫的態度,比如印度就很典型,但是相信只要實際利益存在,“一帶一路”傳播的新的合作發展思維逐漸超越傳統的零和博弈思維,這些國家也將匯入“一帶一路”的大合唱之中,美國和日本由原來的消極不參與態度到如今的派出代表參與,就是利益驅動下的對“一帶一路”發展合作理念看法的轉變。

當然,在盛會面前,我們也要保持客觀觀察的心態,也要充分估計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如利益衝突、宗教極端主義思潮、文化安全風險等,國家只有在這些方面有足夠的認識,政府和企業不要急功近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平穩和順利。

運用歷史符號創新 構建彼此勾連的網路

昝濤|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事實上,“一帶一路”不是古代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復興,而是在中國政府主導下,運用歷史符號進行的戰略性再創造與創新。它代表了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整體性思考,強調柔性的共同利益可以超越硬性的摩擦、對立與衝突,力圖在和平與共同發展願景的基礎上構建新型的人類社會關係,它不再把世界看成僅僅是由邊界明晰的國家組成的集合,而是基於某種傳統的內陸歐亞地區的歷史記憶重新將世界想像為彼此勾連、充滿活力的網路。

促進新技術、新金融、新商業模式的合作 為全球環保產業提升帶來預期

白雲峰|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一帶一路”講求的是合作共贏。在環境保護產業方面亦是如此。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控制已經是世界最嚴苛的標準,因此,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最領先的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高效燃燒技術。這個方面完全可以把我們先進的技術,以商業模式和金融手段為依託,分享輸送到“一帶一路”各國當中去。而歐洲等其他國家先進的水污染治理、生物質能,以及土壤修復治理等技術,亦是我們需要並能夠開展合作的領域。這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深遠的作用。所以從環境保護產業方面也看得到,“一帶一路”,確實在促進了世界各國新技術、新金融、新商業模式的合作,為全球環境保護產業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預期。

國家、企業、個人,都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跟進

許維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17年的國際宏觀經濟形勢撲朔迷離,各大國的地緣政治博弈更是精彩紛呈。對於進入宏觀經濟新常態的中國而言,以往兩位數的進出口增長已經很難再現,這是中國居民收入水準迅速增長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經濟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客觀要求。在這種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發言頗具戰略看點,對國家、企業、個人而言,都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跟進。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一方面要規避單純依靠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的經濟發展路徑,金融去杠杆;另一方面,更要在“一帶一路”沿線省份層面探討現代金融的時代意義和企業的理性轉型,推進不忘初心的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對跨境產能合作的機遇。

從歷史走向未來 “一帶一路”成為參與、引導全球治理的平臺

趙明昊|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主席演講,用了不少文字講述古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這一寫意性的勾描,體現了“一帶一路”的文化歷史底色,以及從歷史走向未來的大情懷與方向感。第二,明確強調一帶一路不是另起爐灶,不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不搞小集團,有力回應了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誤解。第三,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一帶一路合作方向,尤其是突出建設開放之路、創新之路,並提出了中國自身將做出更多更大貢獻。第四,強調一帶一路與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進一步深化對接,尤其是加大對國際組織的支援力度,這顯示出“一帶一路”正成為中國參與和引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

"一帶一路"進入到2.0版本 意味著必須要創新、開放

易鵬|盤古智庫理事長

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認為:習主席的發言,對一帶一路的歷史和取得的進展做了全面總結,更多是展望未來;應該說一帶一路進入到2.0版本期間了;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未來必然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這也意味全球治理需要更加公平,包容;也將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當前一帶一路都需要更大發展,而要發展好,也就意味必須要創新與開放,這和中國十三五理念吻合。未來的一帶一路有廣闊前景,需要更多經世致用,這次中國拿出實實在在的支持手段與項目,也必定有利於一帶一路的生根發芽。

“一帶一路”將成為中國深度參與乃至引領全球治理的支點

熊園|盤古智庫研究員

厲害了我的一帶一路。中國是經濟大國,但全球經濟金融秩序的主導權、全球事務的話語權、周邊事務的領導力等政治影響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習大大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的講話,將使“一帶一路”成為中國深度參與乃至引領全球治理的支點,包括:中國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IMF等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援“一帶一路”專案,並同有關各方共同制定“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定,同有關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協定;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將設立生態環保大資料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

“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 幾個“赤字”需要智庫做研究

龐中英|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這次峰會標誌"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習主席指出"一帶一路"的未來取決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等根本問題能否解決。重申了“不干涉”等“不”為標誌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原則。習主席說"一帶一路"不是另起爐灶,這一點意義重大。習主席提到“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等。這幾個赤字可以是我們智庫的研究物件。

強調全球治理的中國擔當 給國際社會一顆定心丸

孫志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新全球治理觀,既包括經濟、貿易、金融領域的內容,也包括政治、外交、人文、安全方面的主張,是全面、綜合、系統、發展的全球治理觀,也是中國對當今世界面臨諸多共同挑戰的思考和回答。這些觀念一旦轉化為廣泛的共識並付諸行動,必將形成巨大合力,產生深遠影響,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一帶一路”也必將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一帶一路”轉化為廣泛共識並付諸行動 必將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皮鈞|盤古智庫特約策略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今天的主旨演講用了一個非常有穿透力的詞“相向而行”。這既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智慧: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在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的時代,各國的發展不可能同向而行,否則就會在一條路上相互擁擠,又回到“零和博弈”的老路上。堅持相向而行,就是各歸其位、各得其所,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偉大的事業基於偉大的實踐 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理念

劉友法|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全球範圍的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合作發展之大計。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主旨演講。習主席站在時代的高度,以構建人類文明為基點,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論述了“絲綢之路精神”,回顧了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進一步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質內涵,提出了關於構建合作發展的保障機制的路線圖,列舉了中國政府將要兌現的政治和經濟承諾,闡明了合作發展的基本原則,指明了合作發展的基本方向,論述了攜手夥伴國家探索協作治理的基本思路。概而言之,偉大的事業基於偉大的實踐。習主席的演講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國際合作發展提供了中國動能,為促進全球化提供了中國智慧,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理念。

需要認識到戰略的長期性 在進行中不斷優化調整

淩勝利|盤古智庫研究員、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

“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舉措,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的對外戰略的最終目標的話,“一帶一路”則是最為重要的抓手。習主席的主旨講話從歷史、原則、歷程、未來、誠意闡述了“一帶一路”,特別是在中國承諾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誠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如果能夠不斷持續推進,對於中國的戰略能力提升將很有幫助。不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並非易事,其面臨著大國權力博弈、地區局勢動盪等諸多挑戰,存在安全風險、政治風險、制度風險和經濟風險四大風險,這也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很難一帆風順。相對於戰略規劃而言,戰略執行的過程同樣重要。中國需要注意到該戰略過程的長期性、綜合性、互動性、不確定性。為此,中國需要加強戰略克制、保持戰略耐心,增強戰略定力。基於戰略過程的視角認真審視“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妥善處理好戰略實施中戰略目標、戰略利益、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等戰略要素的相互平衡,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

倡議三大機構 做實做勻“一帶一路”紅利

鄭新業|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一帶一路”的建設進入新階段。從經濟聯繫規律及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大合作戰略新格局的目標來看,可考慮打造亞洲貿易組織(ATO)和亞洲經濟穩定組織(AESO),與亞投行形成“一帶一路”的三駕馬車,最大限度激發區域貿易潛力,推動貿易體系構建,防範應對經濟風險

“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舉措,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的對外戰略的最終目標的話,“一帶一路”則是最為重要的抓手。習主席的主旨講話從歷史、原則、歷程、未來、誠意闡述了“一帶一路”,特別是在中國承諾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誠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如果能夠不斷持續推進,對於中國的戰略能力提升將很有幫助。不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並非易事,其面臨著大國權力博弈、地區局勢動盪等諸多挑戰,存在安全風險、政治風險、制度風險和經濟風險四大風險,這也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很難一帆風順。相對於戰略規劃而言,戰略執行的過程同樣重要。中國需要注意到該戰略過程的長期性、綜合性、互動性、不確定性。為此,中國需要加強戰略克制、保持戰略耐心,增強戰略定力。基於戰略過程的視角認真審視“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妥善處理好戰略實施中戰略目標、戰略利益、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等戰略要素的相互平衡,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

五大發展理念融入未來方向 堅定推進“一帶一路”

張建平|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以史為鑒闡明彼此尊重、文明互學互鑒與和平發展的重要性,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成就,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和中方的積極行動方案。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講話。第一次系統總結了沿線國家發展規劃與中方對接的情況,第一次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方向。繼續拿出真金白銀、增加援助、設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等機構,堅定推進帶路建設。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