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關於青海的16個冷知識,看看你瞭解幾個?

青海人最大的一次移民在明朝

青海最多的一次移民是多少人?什麼時候?明朝,朱元璋遷徙江南屯民軍戶和全國各地的商客, 持續到明中期, 大約有30余萬, 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現在青海本籍漢人的祖先大都是由此而來, 據青海省著名史學家崔永紅《青海經濟史》記載, 正統時, 西寧衛登記在冊的屯、科(民)田總額有2756.46頃, 但到了明末時達到了6690.79頃, 增長了142.7%。 據《西寧衛志》記載, 明代時, 在西寧衛駐守屯墾的駐兵有11533名。 其次, 明代時來西寧的民戶也有很多。 此外, 還有很多商人來青海投資西寧衛和歸德千戶所的耕地產出的糧食上繳國家來換取鹽引,

被稱為商屯。

青海有230多個湖泊

青海省內有湖泊230多個,總面積約7136平方公里,其中鹹水湖50多個,淡水湖面積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2個。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不僅是中國, 而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數量最多, 面積最大的高原湖群。

哈拉湖

黑泉水庫

鄂陵湖

可魯克湖是柴達木盆地最大的淡水湖

紮陵湖

水上雅丹(鴨湖)

青海有中國第四高峰

位於青海高原西北部, 與新疆相鄰的布喀達阪峰是昆侖山主峰, 又稱新青峰, 海拔6860米, 是青海省境內最高、最險峻的山峰。 位於昆侖山中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是新疆、青海的界山。布喀達阪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是中國第四高峰。

布喀達阪峰

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在民和下川口村

青海最低點是海拔為1650米的民和下川口村,與海拔最高的布喀達阪峰海拔相差5210米。

民和下川口丹霞地貌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土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被稱為“土族之鄉”,土族191624口人大都居住在這兒。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土族之鄉便是互助縣。關於土族的先祖,學術界尚無定論,大多數傾向於吐谷渾說。

土族盤秀

西寧至蘭州距離在全國省會城市屬於第二近

西寧到蘭州的距離是省會城市中全國距離第二近的(合肥與南京距離最近175公里)。

敦煌七裡鎮戶口屬青海

敦煌屬於甘肅酒泉所管轄的一個縣級市。而七裡鎮是青海石油管理局在敦煌下設的一個生活服務區,這裡居住的人口約四萬,他們的戶口都屬於青海,他們上班是在離敦煌500--600公里之外的青海花土溝。

敦煌市七裡鎮桃園

青海有個河北鄉

河北鄉,位於同德縣境南端,距縣政府駐地90千米。人口0.5萬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968萬平方千米。轄上知邁、下知邁、黃河、賽什堂、賽羊、金科、賽德、賽欠、賽洛、格什克10個村(牧)委會。1965年建河北鄉,1970年改為河北公社,1984年改為河北鄉。

青海方言裡“弧度”是土族話裡的詞彙

腦門一掛覺得釀皮弧度好吃,“弧度”和“一掛”是土族話裡的詞彙。卡瑪毛有,“卡瑪”是藏語詞彙。染指甲的海娜花,“海娜”是阿拉伯語詞彙。

酥油花每年要用去1噸左右酥油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塔爾寺就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數十萬遊客都將前往觀看。 酥油花是用酥油製作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雕塑藝術。每件酥油花的作品中都有上百個人物、動物和幾十處亭臺樓閣,每年都要用去1噸左右的新鮮酥油。

青海也有八達嶺

大通的明代長城遺址,極目望去,透亮的陽光下一段蒼茫的土長城蜿蜒遠去。這段高大厚實、風雨斑駁土牆,在橋頭鎮南山和娘娘山沙爾嶺的峰巒之間構成了一道深厚的景觀,我們禁不住感歎,數百年來,我們卻原來一直生活在長城的腳下……

青海方言是官話體系

青海方言,青海的漢語方言,屬於官話體系。由於歷史上人口的遷徙、各民族長期相處,形成了青海漢語自己的獨特風格。其語言、語法很有特點,有“主語+謂語+賓語”格式,也有“主語+賓語+謂語”格式。由於青海歷史上人口遷徙和多民族雜居等因,青海方言中既保留了一些古語詞彙,如:“型口”(乞丐)、“頭勾”(牲畜)、“餛飩”(餃子)、“年思”(去年)、“孽障”(可憐)、“增死扒命”(很吃力)等。

又保留了一些吳越方言,如“機溜”(敏捷、機靈)、“懊躁”(煩惱)、“勤謹”(勤快)、“水滾了”(水開了)等。

同時還有大量的藏語借詞譯音,如“囊瑪”(內部)、“卡碼”(恰到好處)、“阿臥”(哥哥)、“阿咪”(爺爺)、“沒拉寧”(沒本事)、“杠趟”(步行)、“骨叉”(兀鷲)等。

青海方言按照可以分為:循化、化隆、民和、樂都、湟中(平安、互助)、湟源、大通(門源)、西寧等八種,其主要區別在於發音和咬字上。

青海最大狗頭金有46斤

據資料記載,青海歷年發現的狗頭金中,最大的一塊是1944年瑪多縣一金場發現的。這塊狗頭金重達46斤。據說,這塊金塊形狀奇特,如一員猛犬哮天,金光奪目,十分“養眼”。

青海有16種丁香

丁香花被譽為“高原花魁”。具有藥用跟觀賞兩種種類。丁香花象徵吉祥富貴,是西寧市各族人民喜愛的花卉之一。目前,西寧市栽植的丁香主要以紫丁香、白丁香、小葉丁香和暴馬丁香等為主,品種達到16種、數量達上千萬墩。

西寧每5.3人擁有一輛機動車

2016年西寧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50萬輛,平均每 5.3 人擁有一輛機動 車,人均保有量全國前列。

青海有個哈薩克族村

馬海村位於 “聚寶盆”柴達木盆地戈壁灘深處,是青海唯一的哈薩克族村落。

西海君特供|組稿/方俊閣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監製/史凱|責編/沙成豔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是新疆、青海的界山。布喀達阪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是中國第四高峰。

布喀達阪峰

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在民和下川口村

青海最低點是海拔為1650米的民和下川口村,與海拔最高的布喀達阪峰海拔相差5210米。

民和下川口丹霞地貌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土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被稱為“土族之鄉”,土族191624口人大都居住在這兒。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土族之鄉便是互助縣。關於土族的先祖,學術界尚無定論,大多數傾向於吐谷渾說。

土族盤秀

西寧至蘭州距離在全國省會城市屬於第二近

西寧到蘭州的距離是省會城市中全國距離第二近的(合肥與南京距離最近175公里)。

敦煌七裡鎮戶口屬青海

敦煌屬於甘肅酒泉所管轄的一個縣級市。而七裡鎮是青海石油管理局在敦煌下設的一個生活服務區,這裡居住的人口約四萬,他們的戶口都屬於青海,他們上班是在離敦煌500--600公里之外的青海花土溝。

敦煌市七裡鎮桃園

青海有個河北鄉

河北鄉,位於同德縣境南端,距縣政府駐地90千米。人口0.5萬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968萬平方千米。轄上知邁、下知邁、黃河、賽什堂、賽羊、金科、賽德、賽欠、賽洛、格什克10個村(牧)委會。1965年建河北鄉,1970年改為河北公社,1984年改為河北鄉。

青海方言裡“弧度”是土族話裡的詞彙

腦門一掛覺得釀皮弧度好吃,“弧度”和“一掛”是土族話裡的詞彙。卡瑪毛有,“卡瑪”是藏語詞彙。染指甲的海娜花,“海娜”是阿拉伯語詞彙。

酥油花每年要用去1噸左右酥油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塔爾寺就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數十萬遊客都將前往觀看。 酥油花是用酥油製作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雕塑藝術。每件酥油花的作品中都有上百個人物、動物和幾十處亭臺樓閣,每年都要用去1噸左右的新鮮酥油。

青海也有八達嶺

大通的明代長城遺址,極目望去,透亮的陽光下一段蒼茫的土長城蜿蜒遠去。這段高大厚實、風雨斑駁土牆,在橋頭鎮南山和娘娘山沙爾嶺的峰巒之間構成了一道深厚的景觀,我們禁不住感歎,數百年來,我們卻原來一直生活在長城的腳下……

青海方言是官話體系

青海方言,青海的漢語方言,屬於官話體系。由於歷史上人口的遷徙、各民族長期相處,形成了青海漢語自己的獨特風格。其語言、語法很有特點,有“主語+謂語+賓語”格式,也有“主語+賓語+謂語”格式。由於青海歷史上人口遷徙和多民族雜居等因,青海方言中既保留了一些古語詞彙,如:“型口”(乞丐)、“頭勾”(牲畜)、“餛飩”(餃子)、“年思”(去年)、“孽障”(可憐)、“增死扒命”(很吃力)等。

又保留了一些吳越方言,如“機溜”(敏捷、機靈)、“懊躁”(煩惱)、“勤謹”(勤快)、“水滾了”(水開了)等。

同時還有大量的藏語借詞譯音,如“囊瑪”(內部)、“卡碼”(恰到好處)、“阿臥”(哥哥)、“阿咪”(爺爺)、“沒拉寧”(沒本事)、“杠趟”(步行)、“骨叉”(兀鷲)等。

青海方言按照可以分為:循化、化隆、民和、樂都、湟中(平安、互助)、湟源、大通(門源)、西寧等八種,其主要區別在於發音和咬字上。

青海最大狗頭金有46斤

據資料記載,青海歷年發現的狗頭金中,最大的一塊是1944年瑪多縣一金場發現的。這塊狗頭金重達46斤。據說,這塊金塊形狀奇特,如一員猛犬哮天,金光奪目,十分“養眼”。

青海有16種丁香

丁香花被譽為“高原花魁”。具有藥用跟觀賞兩種種類。丁香花象徵吉祥富貴,是西寧市各族人民喜愛的花卉之一。目前,西寧市栽植的丁香主要以紫丁香、白丁香、小葉丁香和暴馬丁香等為主,品種達到16種、數量達上千萬墩。

西寧每5.3人擁有一輛機動車

2016年西寧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50萬輛,平均每 5.3 人擁有一輛機動 車,人均保有量全國前列。

青海有個哈薩克族村

馬海村位於 “聚寶盆”柴達木盆地戈壁灘深處,是青海唯一的哈薩克族村落。

西海君特供|組稿/方俊閣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監製/史凱|責編/沙成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