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大機身,大功率發動機也沒用,日本運輸機載重只有中國一半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搞出先進戰鬥機、運輸機的國家, 日本一定是排在前三的國家, 日本不但有先進的電子設備、機械加工能力、複合材料製造能力, 還能在全世界不受軍購限制的買任何需要的配件, 比如先進的發動機、導彈等。 但事實上, 日本真的能製造出先進戰鬥機嗎?就拿C2這樣一款運輸機來說, 就能看出日本事用航空業的現狀。

C2是日本目前自行研發的一款先進運輸機, 其定位於中大型運輸機。 起源于日本最初向美國購買大型運輸機未果, 但買得到的C-130又運力不足時, 日本下定決心要自行研發, 於是便有了C2。 其主要參數為:機長43.9米, 高14.2米, 翼展44.4米, 裝備有兩台通用公司的CF6-80C2K1F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約30噸。

C2運輸機從研發開始, 就伴隨著各種災難性事故, 由於鉚釘品質問題, 導致2007年9月就應進行的首飛, 推遲到了12月;而同時發現的另一重大問題是, 水準尾翼總是產生變形, 經過詳細調查, 發現根本原因是起落架與機身存在裂縫。 等到飛機終於可以服役的時候才發現, 雖然C2運輸機裝備有兩台大功率的先進發動機, 有效載荷卻與發動機成反比, 只有區區30噸。

反觀日本視為最大對手的鄰國, 其剛服役的運輸機, 在發動機功率不如日本C2的情況下, 有效載荷去達到了66噸, 整整比C2多了一倍。 這說明了兩種情況:

C2的設計不合理, 機身結構問題導致運力受限, 如果量超過30噸, 運輸機就會解體;

C2的材料不過關, 從而導致其身體剛度不足, 運力受限。

不管是哪種原因, 也不管日本所謂的配套有多發達和先進, 日本造不出一架合格中型運輸機的現實, 反映出其軍用戰鬥機、運輸機的整體設計、製造仍然處於較低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