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綠海鷗廈門垃圾分類在行動”吸引80組家庭參與

家長帶著小朋友走進海滄天湖城社區瞭解垃圾分類

廚餘垃圾用專業車輛單獨運輸、單獨處理

廈門日報訊“在源頭做好垃圾分類, 不僅不是無用功, 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 關係到末端的處理效率!”5月13日, 參觀完垃圾分類處理廠後, 市民黃女士表示, 回家後, 不僅在自家要把垃圾分類分得更仔細、更準確, 還要帶動身邊的親戚朋友一起做好垃圾分類。

5月13日至5月14日, “綠海鷗廈門垃圾分類在行動——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知識行”活動成功舉辦, 共吸引80組家庭參與。 此次活動通過帶領市民現場參觀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垃圾分類處理廠、東部固廢中心等, 展示和講解垃圾從收運分揀到處理的全過程, 旨在説明市民進一步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充分發揮一名青少年帶動一個家庭的作用, 使孩子們和家長們真正行動起來, 養成自覺進行垃圾收集分類的好習慣。

本次活動由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廈門廣電集團主辦。

源頭分類 居民家中是分類第一關

海滄天湖城是一個大型居民社區, 也是廈門20個垃圾分類試點社區之一。 早在2015年, 該社區就開始試點推行垃圾分類,

如今, 垃圾分類已成為許多社區居民的習慣, 家住3號樓的蔡阿姨就是其中一名。

蔡阿姨在家裡放了多個垃圾桶, 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 廚房裡設了“廚餘垃圾”桶, 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都會投到這個垃圾桶內。 客廳擺了“其他垃圾”桶, 掃地掃出來的塵土、煙頭、用過的餐巾紙、塑膠袋等, 投到這個桶內。 礦泉水瓶、舊報紙、廢紙箱等可回收物, 她一般會暫時存放在陽臺, 等到每週六社區舉辦資源回收日, 再統一拿下去賣。 至於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 會投到門崗旁邊的有害垃圾桶。 “一開始, 我們也嫌麻煩, 但堅持做分類一個月後, 習慣自然就養成了。 ”蔡阿姨說。

據介紹, 天湖城社區按照“四分類法”, 共設有30多處垃圾分類投放點,

每天上午7:30至8:30、晚上7:00至8:00兩個時段, 垃圾桶附近區域都有督導員, 居民只要提前做好垃圾分類並準確投放, 就能在兩個時段各獲取積分, 積分達到一定數量, 就能換取獎勵。

中轉運輸 “廚余垃圾”全密閉運輸

每天, 天湖城社區的保潔員都會把垃圾桶集中運到社區的垃圾分類中轉站, 再由海滄城建集團分類運輸到垃圾處理廠。 駕駛員熊林就負責天湖城社區的廚餘垃圾轉運工作。 每天下午2時許, 他駕駛一輛廚余垃圾專用車, 準時出現在垃圾分類中轉站, 通過“桶車對接”的方式, 車上的鉤臂自動把垃圾倒入車內。 據瞭解, 廚余垃圾專用車是全密閉的, 可有效避免在運輸過程中跑冒滴漏、污染路面的現象。

廈門針對“其他垃圾”的運輸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傳統的轉運模式, 垃圾先運到清潔樓或中轉站進行壓縮, 再轉運到垃圾處理廠;另一種是清潔直運模式, 從產生垃圾的居民社區、學校、企業等點對點直運到垃圾處理廠。 目前, 廈門至少建立了17條垃圾直運線路, 還將繼續擴大直運範圍。

末端處理

專業公司分類處理

“廚餘垃圾”被運到後坑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進行專業處理。 不過, 在處理前, 要先通過人工分揀, 把混入“廚餘垃圾”裡的玻璃瓶、金屬等雜質挑出來, 再送入厭氧發酵罐, 產生沼氣, 成為發電的原料。 經過處理後的沼渣還可以生產有機肥料。 “前端的垃圾分類太重要了。 ”處理廠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而且最後生產出來的有機肥品質也會更高。

對於“其他垃圾”,目前,廈門的主要處理方式是“焚燒發電+填埋”。其中,焚燒發電方面,已建成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西部(海滄)垃圾焚燒發電廠,合計日焚燒垃圾量達到1600噸。垃圾分類分得好,也能大大提高焚燒發電的效率。垃圾焚燒發電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中央控制室,大大小小的顯示幕即時監控卸料平臺、垃圾池、給料斗、煙氣處理、汽輪發電機及出渣池等的運行情況。垃圾焚燒發電廠引進了多項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排放指標達到歐盟排放標準,實現了99%的去除率,遠優於國家排放標準。

位於東部固廢中心的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相當於93個足球場,但作業面僅有1500平方米,其餘都被覆蓋膜覆蓋,日均要填埋3000噸垃圾。業內人士說:“垃圾填埋不是長久之計,過不了幾年,垃圾填埋場的庫容就滿了。”因此,政府部門將不斷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西部垃圾焚燒廠二期有望在明年投用,可新增處理能力1250噸,東部垃圾焚燒廠二期力爭2019年投用,可新增處理能力1500噸,還將新建和擴建餐廚垃圾處理廠、廚餘垃圾處理廠、有害垃圾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廠等,逐步完善廈門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連結】

垃圾這樣分類處理

可回收物(藍色桶)

主要包括紙類、塑膠、玻璃、金屬、織物和瓶罐等,應放在藍色垃圾桶內。由再生資源回收網路進行再生利用。

廚餘垃圾(綠色桶)

主要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應放在綠色垃圾桶內。可就地資源處理或者由廚餘垃圾處理廠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發電,剩下的沼渣生產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紅色桶)

主要包括對人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電池、燈管、日用化學品等,應放在紅色垃圾桶內。由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其他垃圾(橘黃色桶)

指除去以上三種垃圾外的其他所有垃圾,主要包括受污染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膠袋以及其他受污染的塑膠製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婦女衛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煙頭、灰土等,應放在橘黃色的垃圾桶內。處理方式主要為焚燒發電或衛生填埋。

【相關】

推行垃圾分類

實現垃圾減量化

“廣泛推行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相關負責人說,一方面,市民有義務在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將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逐步完善廈門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而且最後生產出來的有機肥品質也會更高。

對於“其他垃圾”,目前,廈門的主要處理方式是“焚燒發電+填埋”。其中,焚燒發電方面,已建成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西部(海滄)垃圾焚燒發電廠,合計日焚燒垃圾量達到1600噸。垃圾分類分得好,也能大大提高焚燒發電的效率。垃圾焚燒發電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中央控制室,大大小小的顯示幕即時監控卸料平臺、垃圾池、給料斗、煙氣處理、汽輪發電機及出渣池等的運行情況。垃圾焚燒發電廠引進了多項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排放指標達到歐盟排放標準,實現了99%的去除率,遠優於國家排放標準。

位於東部固廢中心的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相當於93個足球場,但作業面僅有1500平方米,其餘都被覆蓋膜覆蓋,日均要填埋3000噸垃圾。業內人士說:“垃圾填埋不是長久之計,過不了幾年,垃圾填埋場的庫容就滿了。”因此,政府部門將不斷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西部垃圾焚燒廠二期有望在明年投用,可新增處理能力1250噸,東部垃圾焚燒廠二期力爭2019年投用,可新增處理能力1500噸,還將新建和擴建餐廚垃圾處理廠、廚餘垃圾處理廠、有害垃圾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廠等,逐步完善廈門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連結】

垃圾這樣分類處理

可回收物(藍色桶)

主要包括紙類、塑膠、玻璃、金屬、織物和瓶罐等,應放在藍色垃圾桶內。由再生資源回收網路進行再生利用。

廚餘垃圾(綠色桶)

主要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應放在綠色垃圾桶內。可就地資源處理或者由廚餘垃圾處理廠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發電,剩下的沼渣生產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紅色桶)

主要包括對人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電池、燈管、日用化學品等,應放在紅色垃圾桶內。由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其他垃圾(橘黃色桶)

指除去以上三種垃圾外的其他所有垃圾,主要包括受污染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膠袋以及其他受污染的塑膠製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婦女衛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煙頭、灰土等,應放在橘黃色的垃圾桶內。處理方式主要為焚燒發電或衛生填埋。

【相關】

推行垃圾分類

實現垃圾減量化

“廣泛推行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相關負責人說,一方面,市民有義務在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將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逐步完善廈門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