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會考試去年掛了六科,今年過六科,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就想嘚瑟一下, 去年掛了六科, 今年過了六科, 是運氣也是努力, 看到成績那一刻覺得像做夢一樣, 這是一個孤獨而且煎熬的過程。

我不是個聰明的人, 但是我想我還是夠努力的, 非財務專業, 半道出家, 不知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還是怎樣吧, 開始我跟人說我一次考六科, 太多人給我否定了, 我比較倔, 所以我很堅持, 牛人太多, 走好自己的路, 別管別人怎樣, 做好自己的事, 給自己一個目標, 拼命努力, 會有結果的。 有那麼多榜樣給自己學習, 不努力都不行。

最後曬曬成績, 都不高分, 踩線, 所以也是運氣爆表的結果。

和各位一起繼續加油。 。 。

以下是乾貨:

首先說一下我的基本情況, 小二本學渣, 從小到大沒做過好學生, 初中老師說打死都沒想到我能考上大學, 高中老師說有些人(me)就不該待在學校, 大學老師根本不記得我。 每每想到這裡, 我就有點得意了,

我真是打了他們一臉。

我大四畢業的時候才發現有cpa(迷茫的時候啥都看)7月份畢業, 9月份考試, 當初太無知, 太看的起自己, 我說, 我那麼叼必須一次考六科, 必須一次通過全部, 那才是我的人生。 於是我就這樣進入到考cpa的隊伍, 年輕啊, 三個月準備, 換來的是血的教訓, 雖然我三個月很刻苦的學習了, 但我根本就不懂財務知識啊, 我tm是市場行銷專業的, 所以第一二個月看天書一樣, 噢對, 我沒看書, 直接看的cpa培訓班講義, 網上很多自己去找。 結果就是每科三四十的成績, 當初考完找工作還跟人家吹自己起碼能過三四門, 年輕TAT,你們知不知道跨專業進事務所真的好難, 所以我貼錢給人家幹活, 只為拿經驗。

好了說正題, 我不知道我具體用了多少時間,

剛開始報名的時候每科每天看兩小時, 多長你們自己算, 當然第一次沒學到啥, 然後就貼錢上崗了。

上班的工作時間是早8:30~晚6:00, 一周6天班

前面幾個月上班都是學習業務知識和玩了, 沒時間看cpa。 大概到了四月份把, 覺得再不準備自己就沒戲了。 於是有了這樣的學習安排。

早上7:00~8:15戰略風險(住的地方離公司近, 15分鐘步行就到)

中午12:30~13:30稅法

晚上有5個鐘時間學習, 會計2個小時, 財管1個半小時, 審計一個鐘(這三科輪動, 可能是今天會計兩小時, 明天就1個半, 接著一個鐘)半個鐘經濟法, 我看的都是講義, 所以不看課件, 不聽語音, 第一遍看的很慢, 後期越看越快, 因為看的很熟了。 時間都是根據進度挑整的, 所以這只是大概框架。

週末還是能夠補很多的。 九月辭職以後專心備考, 每天每科至少做一套選擇題一套大題, 必須寫詳細步驟。 具體的分科目討論。 這是時間安排。

接著是每科的學習心得。

會計

會計這門課, 其實邏輯思維很重要, 我是不建議說背的, 你搞清楚背後的原理, 學起來簡單多了, 特別是合併報表, 我只看講義, 基礎班的夠詳細, 例題夠多,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看例題的時候第一遍你可以看著答案理解, 後面還是請自己動手做一遍, 不要馬上做, 是隔天做, 這樣你會發現自己哪裡掌握的好, 哪裡沒掌握到, 這個方法適用于會計, 稅法, 財務管理。 別相信自己腦海的小劇場, 那樣你會感覺你真的啥都會, 輔助教材輕一加考前六套題,

記得標注錯題, 那是你沒學會的地方, 注意細節, 魔鬼都在那裡, 注意選擇題, 四十五分呢, 你懂的, 我後面把選擇題練到平均分控制在四十分左右, 你想大題的壓力是不是小很多, 別一開始就想著沖著大題拿大分, 真不好, 基本扎實功會了, 大題你拿個20分以上你還怕不行?

財務管理

這個我最想吐槽了, 學習方法和會計差不多, 不過要更注重練習, 這裡我希望你不要輕視選擇題, 更不要輕視大題, 這裡沒啥講究, 做題做題, 就像你高考練數學一樣, 我沒有什麼好方法, 都是笨方法, 題海才是王道。 做多了你起碼看到題目就知道思路了, 公式要記牢啊, 第一次考的時候公式都被狗吃了。 選擇題就是考你的熟練度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後期平均練習分數35+,35是最低要求了,因為我覺得一般人是不會有時間去做最後一道大題的,前面的解答題算數千萬別錯了,允許你犯錯的地方真不多

審計

我看講義,看,看,看到吐,最後明白了個大概說的是什麼,審計我覺得首先你得有個框架,它就是按現實審計順序來編的,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做什麼測試,什麼程式,要注意什麼,千萬要記好,我都差點把它當風險管理來背了,但我要求是重點的能夠背下來,背的過程你自然就理解了,耐心很重要。我的選擇題後期命中率是40+,多看你做錯的題,為什麼錯搞清楚,以後重做。大題我基本上沒動過筆,全部腦海裡播放小劇場,腦海裡組織語言,然後對答案,看偏差在哪裡,總結出題思路,有一點問題是審計裡面有些寫的實在晦澀,有些寫內容好似是一個東西其實他不是,舉個例子就是註冊會計師利用他人工作的基礎的那一篇,一個字繞,自己要理清楚思路。

稅法

請把所有的細節看到,看熟,一開始我先不看增值稅,覺得這個最難,一上來看這個很打擊人有木有,先跳過,後期補上,要掌握節奏對不對。練習是少不了的了,這個其實你把選擇題中的計算做到很厲害的時候大題也就差不多完成一半了,大題就是很多細小的計算選擇題的組合,個人感覺,我一直以為我稅法應該是最高的,沒想到剛好及格。大部分不用背,做到熟練,自然就記住七八十了,稅率有些還是要記得,細小的點是不能漏的,那都是選擇題得分點,後期請保持選擇題35+的姿勢入考場,必須要這個水準,大題你學過以後就明白了,歷年考的點就那幾個,容易把握。

經濟法

最輕鬆,直接上基礎班講義,看,別背,做到了然於胸,重複分看,日期的就不要想著記那麼多了,太多,容易混,經濟法很講道理,真的,善意的人永遠都有利就對了,那些故意的就吃癟吧。大概是這個情況,前期慢慢看,後期迅速流覽,練習輔助,目標選擇題平均35+,大題沒動過筆,練的少,後期多看一下答案是怎麼答的,這個時候道理你都懂了,就是語文沒學好,趕緊補一下,學會組織語言,沒錯的。這個前期要耐心啊,讀懂道理才能快起來。

戰略風險管理

啥也不說了,拿基礎班講義,寫著重點的,三顆星的都背熟就對了,其他讀一讀看一看,基本沒問題。經濟法和戰略我覺得都是不需要你平時做太多大題的,選擇題別落下就行,背也要講技巧啊,我的背誦方法是背完一章以後,背下一章之前必須看完前面的所有章節才開始看新的,防止遺忘,第二章背完看第三章的時候,就暫時不看第一章了,看第二章背第三章,就這樣輪動,看的時候心裡也要默寫啊,雖然花時間,但記的牢啊。戰略才幾個章節,背完一輪以後絕逼豁然開朗有木有,練管理框架都出來了。這科題做的真少,六套題都沒怎麼做,好像是做了一套吧。大題就多看輕一的課後練習和答案,背的熟,知道怎麼答就好。

暫時就是這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你要找到你的節奏。

魔鬼在細節處,魔鬼在細節處,魔鬼在細節處.......

你滴明白?

再說幾句:

1

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說的是的確每一科都有不同的學習策略,但是我覺得必須要知道的是這些方法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你強大的執行力之上的,所以在想考試之前,你是否有這樣的決心,貫徹自己的學習計畫呢,很多人一開始也是很有激情的,可後開還不是懈怠了自己。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還是你的執行力,這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一樣重要。

2

關於學習方法

前面以及說了各科學習的側重點了,要是說細了恐怕說完我都可以去當那些培訓老師了,所以我只能大概得說一下該注意什麼,除了稅法,經濟法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明顯的是其他科目都需要你做做思維導圖來總結和梳理各個章節各個知識點的關係,不然到後面你恐怕很容易看懵,當然製作思維導圖這個事本身挺費時間的,相當於培養一個心習慣,一開始我也很排斥,我只是考慮到可以同時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和總結能力,所以硬著頭皮上了。大家見仁見智。

然後就是學習效率了,我個人感覺番茄工作法還是很不錯的,大家可以參考。

關於有些人問的具體學習方法和分析我只能說等你遇到你學不明白的時候再來問我吧,這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往細了說每章都有些不同。

經濟法和戰略,不需要太多技巧,甚至不一定要太多的大題訓練,一個是你明白法律為什麼要這麼說再加上一定的熟練程度。

戰略一個字背,沒了,其實看講義的話內容不算太多,都是很精煉的。其他就比較多細節了。稅法可能有一章國際稅收的建議隨便看看,分值低,內容還多,也特別煩,其他就看具體問題了。

審計先搞清楚基本概念,腦子裡必須有個大概得樣子,不然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說什麼。

財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你錯了的一定是致命的,公式要熟,知道每個公式幹嘛用的,怎麼用,需要哪些條件,有點像數學應用題的思維。

會計我認為相當燒腦,首先建立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概念吧,不然分不清資產,負債,權益三者的關係你會很痛苦,也根本學不了。長期股權投資和合併報表可以放在一起看,而且很花時間,啃下這一部分,你會覺得其他章節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其他就要看具體問題了,暫時說不上其他。

這裡我還想強調一下就是我的學習方法也許不適合各位,照辦肯定是不行的,你們要跟自己的學習情況結合,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節奏。拿我來說我就不愛聽老師講課,聽著我會睡著,從小到大都是靠自己自學自己理解,不懂就去查去問。我也不愛做筆記,懶,所以我直接用平板看。但我會標記錯題,會做的你只需要看看加深印象,不會的那才是要你命的。

最後想說的是別把事務所想的美好了,也別想的太差了。多想想怎麼提高自己,去執行比什麼都強。只要你夠強大,舞臺就在那。

後期平均練習分數35+,35是最低要求了,因為我覺得一般人是不會有時間去做最後一道大題的,前面的解答題算數千萬別錯了,允許你犯錯的地方真不多

審計

我看講義,看,看,看到吐,最後明白了個大概說的是什麼,審計我覺得首先你得有個框架,它就是按現實審計順序來編的,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做什麼測試,什麼程式,要注意什麼,千萬要記好,我都差點把它當風險管理來背了,但我要求是重點的能夠背下來,背的過程你自然就理解了,耐心很重要。我的選擇題後期命中率是40+,多看你做錯的題,為什麼錯搞清楚,以後重做。大題我基本上沒動過筆,全部腦海裡播放小劇場,腦海裡組織語言,然後對答案,看偏差在哪裡,總結出題思路,有一點問題是審計裡面有些寫的實在晦澀,有些寫內容好似是一個東西其實他不是,舉個例子就是註冊會計師利用他人工作的基礎的那一篇,一個字繞,自己要理清楚思路。

稅法

請把所有的細節看到,看熟,一開始我先不看增值稅,覺得這個最難,一上來看這個很打擊人有木有,先跳過,後期補上,要掌握節奏對不對。練習是少不了的了,這個其實你把選擇題中的計算做到很厲害的時候大題也就差不多完成一半了,大題就是很多細小的計算選擇題的組合,個人感覺,我一直以為我稅法應該是最高的,沒想到剛好及格。大部分不用背,做到熟練,自然就記住七八十了,稅率有些還是要記得,細小的點是不能漏的,那都是選擇題得分點,後期請保持選擇題35+的姿勢入考場,必須要這個水準,大題你學過以後就明白了,歷年考的點就那幾個,容易把握。

經濟法

最輕鬆,直接上基礎班講義,看,別背,做到了然於胸,重複分看,日期的就不要想著記那麼多了,太多,容易混,經濟法很講道理,真的,善意的人永遠都有利就對了,那些故意的就吃癟吧。大概是這個情況,前期慢慢看,後期迅速流覽,練習輔助,目標選擇題平均35+,大題沒動過筆,練的少,後期多看一下答案是怎麼答的,這個時候道理你都懂了,就是語文沒學好,趕緊補一下,學會組織語言,沒錯的。這個前期要耐心啊,讀懂道理才能快起來。

戰略風險管理

啥也不說了,拿基礎班講義,寫著重點的,三顆星的都背熟就對了,其他讀一讀看一看,基本沒問題。經濟法和戰略我覺得都是不需要你平時做太多大題的,選擇題別落下就行,背也要講技巧啊,我的背誦方法是背完一章以後,背下一章之前必須看完前面的所有章節才開始看新的,防止遺忘,第二章背完看第三章的時候,就暫時不看第一章了,看第二章背第三章,就這樣輪動,看的時候心裡也要默寫啊,雖然花時間,但記的牢啊。戰略才幾個章節,背完一輪以後絕逼豁然開朗有木有,練管理框架都出來了。這科題做的真少,六套題都沒怎麼做,好像是做了一套吧。大題就多看輕一的課後練習和答案,背的熟,知道怎麼答就好。

暫時就是這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你要找到你的節奏。

魔鬼在細節處,魔鬼在細節處,魔鬼在細節處.......

你滴明白?

再說幾句:

1

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說的是的確每一科都有不同的學習策略,但是我覺得必須要知道的是這些方法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你強大的執行力之上的,所以在想考試之前,你是否有這樣的決心,貫徹自己的學習計畫呢,很多人一開始也是很有激情的,可後開還不是懈怠了自己。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還是你的執行力,這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一樣重要。

2

關於學習方法

前面以及說了各科學習的側重點了,要是說細了恐怕說完我都可以去當那些培訓老師了,所以我只能大概得說一下該注意什麼,除了稅法,經濟法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明顯的是其他科目都需要你做做思維導圖來總結和梳理各個章節各個知識點的關係,不然到後面你恐怕很容易看懵,當然製作思維導圖這個事本身挺費時間的,相當於培養一個心習慣,一開始我也很排斥,我只是考慮到可以同時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和總結能力,所以硬著頭皮上了。大家見仁見智。

然後就是學習效率了,我個人感覺番茄工作法還是很不錯的,大家可以參考。

關於有些人問的具體學習方法和分析我只能說等你遇到你學不明白的時候再來問我吧,這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往細了說每章都有些不同。

經濟法和戰略,不需要太多技巧,甚至不一定要太多的大題訓練,一個是你明白法律為什麼要這麼說再加上一定的熟練程度。

戰略一個字背,沒了,其實看講義的話內容不算太多,都是很精煉的。其他就比較多細節了。稅法可能有一章國際稅收的建議隨便看看,分值低,內容還多,也特別煩,其他就看具體問題了。

審計先搞清楚基本概念,腦子裡必須有個大概得樣子,不然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說什麼。

財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你錯了的一定是致命的,公式要熟,知道每個公式幹嘛用的,怎麼用,需要哪些條件,有點像數學應用題的思維。

會計我認為相當燒腦,首先建立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概念吧,不然分不清資產,負債,權益三者的關係你會很痛苦,也根本學不了。長期股權投資和合併報表可以放在一起看,而且很花時間,啃下這一部分,你會覺得其他章節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其他就要看具體問題了,暫時說不上其他。

這裡我還想強調一下就是我的學習方法也許不適合各位,照辦肯定是不行的,你們要跟自己的學習情況結合,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節奏。拿我來說我就不愛聽老師講課,聽著我會睡著,從小到大都是靠自己自學自己理解,不懂就去查去問。我也不愛做筆記,懶,所以我直接用平板看。但我會標記錯題,會做的你只需要看看加深印象,不會的那才是要你命的。

最後想說的是別把事務所想的美好了,也別想的太差了。多想想怎麼提高自己,去執行比什麼都強。只要你夠強大,舞臺就在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