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元古堆村黨支部:創新“黨建+” 實幹奔小康

創新“黨建+” 實幹奔小康

——記全市十大優秀村黨支部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黨支部

元古堆村位於渭源縣田家河鄉, 2012年貧困發生率高達83.36%。 2016年底,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43元, 扶貧對象減少到4戶20人, 貧困面下降到1%。

元古堆村快速脫貧奔小康的秘密在哪兒?創新“黨建+”, 實幹奔小康——村支書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他們村脫貧攻堅的秘訣。 他說, 幾年來, 他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咱們一塊兒努力, 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的重要指示, 在省、市、縣委的堅強領導下, 創新“黨建+”工作模式, 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 取得輝煌成就。

模式一:党建+致富能人

2013年, 元古堆村與福建蓉中村結成了幫扶對子, 村黨支部組織了15名骨幹青年到蓉中村參加小微企業培訓學習。 期間, 郭連兵、曹新林等6名同志先後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真正將致富能人聚在了黨旗下。 幾年來, 先後有13名致富能人創辦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全村100%的農戶加入合作社。 致富能人劉海東創辦的塑業編織廠, 年產值1000多萬元, 吸納40多名貧困群眾到廠務工, 年人均增收3萬多元。

模式二:黨建+產業發展

產業鏈上建支部。 村上成立了黨總支, 下設3個產業支部, 並探索出了六種產業扶貧模式:一是“母畜寄養+農戶分紅”模式。 40戶貧困戶每戶5只羊由甘肅神龍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統一養殖, 每戶每年分紅1000元。

由甘肅聖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帶動115戶五保戶、一二類低保戶, 採取母畜寄養方式, 養殖275只羊, 分紅43520元, 戶均分紅370元。 二是資產收益扶貧模式。 按照“技術入股、圈舍入股、羊只入股”的方式, 全村227戶農戶與科技特派員領辦的良種羊繁育合作社建立產業發展共同體, 合作社每年按20%分紅, 戶均分紅1000多元。 三是精准扶貧專項貸款帶動模式。 實現精准扶貧專項貸款全覆蓋, 為38戶貧困戶投放精准扶貧專項貸款, 累計投放個人類貸款53戶265萬元, 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為6戶貧困戶投放精准扶貧專項貸款230萬元, 由聖源公司等4家企業集中使用, 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基地建設, 連續分紅3年, 每戶年分紅3750元。 四是互助增信金融扶貧模式。 縣財政投入20萬元、江能集團公司捐贈100萬元建立村級互助基金,
按1比10的比例在農村信用社進行擔保貸款, 已為全村103戶貧困戶投放貸款238.5萬元用於發展產業。 五是建立土地入股模式。 由企業帶動農戶420戶, 發展百合、馬鈴薯種薯、苗木、瑪卡種植、肉羊養殖等特色產業, 戶均產業增收6000多元。 六是“企業主辦+群眾入股”聯辦經營實體模式。 由聖源公司興辦經濟實體, 全村178戶農戶入股37.85萬元, 兩年分紅19.98萬元, 戶均分紅1123元。

模式三:黨建+雙聯幫扶

國扶辦、市、縣先後選派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扶貧隊長, 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培訓服務、領辦經濟合作組織;中央統戰部、交通部、酒鋼公司等30多個單位、企業傾力説明和支援元古堆村扶貧攻堅, 各級幹部深入開展雙聯行動,

實現對全村447戶群眾幫扶全覆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