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人一生熱愛捐助平困學生,人前來報恩,老人臨死前才知他的身份

位於志遠縣西郊, 有一間簡陋的房屋, 屋子裡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台電視機, 這幾件簡單的傢俱就是老人黃家國的全部財產。

那張桌子上放著一封信, 這封信來自偏遠的山區, 信紙上歪歪扭扭、大大小小的寫著一些文字, 可老人卻沒有力氣回信了。

75歲的黃家國老人生病已經好多天了, 因為手頭沒有錢沒有辦法到醫院治療。 老人以為自己的生命要到此為止了, 好心的房東將老人送進醫院, 只可惜拖得時間太長, 雖然搶救過來, 但醫生說他不會活太長時間。

老人是張集縣人, 在沒有退休以前在一家工廠當工人, 雖然結婚了, 但因為他不能生育, 結婚沒多久媳婦就跟人跑了。 在他46歲那年, 他又娶了個寡婦, 比他小8歲, 還帶來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 兩人在一起過了10年。 那寡婦除了花錢需要他外, 整天連飯都懶得給他做, 就更別說做家務和洗衣服了,

半路夫妻, 兩人之間沒有感情基礎, 兒子又不是省油的燈, 老人覺得這樣的生活沒辦法過, 就要跟她離婚, 但是她不同意, 老人沒辦法把房子留給女人和她兒子, 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即便是這樣, 那女的還是不肯善罷甘休, 沒錢花的時候還是來糾纏他, 老人退休後, 就離開了張集縣, 來到志遠縣。

老人每月有2000元的退休工資, 他一個單身老人, 這些足夠他平常的生活。 離開寡婦以後, 老人自己過了幾年安靜生活, 直到有一次他參加了一項公益活動, 看到有很多因為家庭困難而無法繼續上學的孩子, 以及一些企業和個人善心救助孩子的事情, 他被感動了。 原本就沒有多少積蓄的他, 那一天就捐了1萬塊錢。

老人從來沒有想過這條路有多長,

也從從來沒有想過這條路有多艱難。 但從那天起, 老人想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去幫助這些沒有辦法上學的孩子。 於是, 他開始每個月把自己退休工資的大部分捐給了家庭困難的學生, 當他收到一封封的感謝信, 心裡很是滿足。 當讀著那滿含感激的信, 老人有時候也會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老人全部的心思都花在這件事上, 老人慢慢發現因家庭困難沒有辦法上學的孩子好多, 如果僅憑他那點微薄的收入, 能救助對象肯定是有限的。

老人決定想辦法增加收入可以幫助更多的孩子, 老人找到一份清潔的工作, 再次走上了工作的崗位。 每月的工資, 再加上平日上班的過程中撿廢品換來的錢,

一個月又增加2000塊錢的收入。 對一個老人來說, 每月4000元收入生活應該過得有滋有味, 但是他日常飲食非常簡單, 有時候一個月都捨不得吃頓肉。 曾經有名記者知道老人的事蹟後想採訪老人, 卻被老人拒絕了, 他說不為名利, 只想為孩子們做點兒事。 “我經常看到他在菜市場撿菜葉, 我就想不明白。 他有退休金, 又有工作, 生活怎麼還這麼艱苦?”房東聊起來和老人在一起的日子, 心中滿是佩服, 在他眼裡, 老人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而且非常善良的人。 路邊遇到乞討的人, 他總會給他們20元或50元, 卻從沒捨得給自己改善一下生活。

老人是個低調謙虛的人, 他所做的善事外人並不知道, 就連他的房東都不知道, 他們更不知道所有的錢都被他捐出去了。

然而, 當老人被送到醫院急救時, 房東拿著老人的銀行卡繳費時, 才發現他的銀行卡上竟連10元都沒有。 老人好不容易被搶救過來了, 但面對巨額的醫療費, 他一臉迷茫, 不知道這麼多錢該從哪裡來。 正在這時, 一個名叫陳勇的醫生拿出自己的銀行卡, 走到收費處幫老人繳費。 陳勇告訴老人, 自己曾經是他救助的數名孩子中的一員, 能有今天的成績, 還要謝謝老人當初的救助, 還讓老人安心在醫院休養。 幾天後, 老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 堅決要求出院, 他不想把錢浪費在醫院裡。 陳勇給老人買了一些藥, 把他送回了出租屋, 每天還抽時間過來看老人。 但老人的病情實在太嚴重了, 而且還耽誤了, 藥物幾乎都沒有用,他每天都是靠吃止疼藥輸液來維持生命。僅僅過了半個月的時間,老人好像感覺到自己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把陳勇叫道跟前,指著桌上那封信,又拿出那張卡說,這個月的退休工資應該已經打到卡上了,請陳勇幫忙把錢寄給那個寫信的孩子。還說陳勇幫自己墊付的醫療費,他這輩子恐怕沒有機會償還了。

陳勇說當年老人也資助過他,他還給老人寫了好幾次信,老人也回過信。他參加工作以後,讓身邊的朋友幫他四處打聽他的下落,後來通過報社才找到他,為他出點兒力也是應該的。當陳勇從郵局裡回來,把匯款回執單遞給老人時,老人懷疑說道,孩子,我沒有救助過你吧?聽了這話,王勇有點疑惑。老人接著說,我給那些窮苦的孩子寄錢從來不用真名。陳勇連忙道歉說,是他一時疏忽忘記了。老人接著讓陳勇說出自己的化名,陳勇半天答不上來。

實際上,陳勇自身的家庭條件很好,的確沒有接受過老人的救助,當年老人到學校參加活動時,陳勇正好在那所學校讀書,他給貧窮學生捐款的情形至今讓陳勇記憶猶新。陳勇的一個好朋友在一家報社工作,她曾經想深入瞭解老人的事蹟,做個報導。但被老人拒絕了,他也是從那位元記者朋友那知道了老人的事蹟。所以,當老人住進他們醫院而沒有錢支付醫療費時,他想盡自己微薄之力為老人做點兒什麼,又擔心老人不願意,才說自己是老人曾經救助過得孩子。

老人對陳勇表達感激之後,沒過多久還是安靜的去了。老人去世後,陳勇帶頭給老人舉行了追悼會,有很多人自發來參加老人的葬禮,默默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藥物幾乎都沒有用,他每天都是靠吃止疼藥輸液來維持生命。僅僅過了半個月的時間,老人好像感覺到自己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把陳勇叫道跟前,指著桌上那封信,又拿出那張卡說,這個月的退休工資應該已經打到卡上了,請陳勇幫忙把錢寄給那個寫信的孩子。還說陳勇幫自己墊付的醫療費,他這輩子恐怕沒有機會償還了。

陳勇說當年老人也資助過他,他還給老人寫了好幾次信,老人也回過信。他參加工作以後,讓身邊的朋友幫他四處打聽他的下落,後來通過報社才找到他,為他出點兒力也是應該的。當陳勇從郵局裡回來,把匯款回執單遞給老人時,老人懷疑說道,孩子,我沒有救助過你吧?聽了這話,王勇有點疑惑。老人接著說,我給那些窮苦的孩子寄錢從來不用真名。陳勇連忙道歉說,是他一時疏忽忘記了。老人接著讓陳勇說出自己的化名,陳勇半天答不上來。

實際上,陳勇自身的家庭條件很好,的確沒有接受過老人的救助,當年老人到學校參加活動時,陳勇正好在那所學校讀書,他給貧窮學生捐款的情形至今讓陳勇記憶猶新。陳勇的一個好朋友在一家報社工作,她曾經想深入瞭解老人的事蹟,做個報導。但被老人拒絕了,他也是從那位元記者朋友那知道了老人的事蹟。所以,當老人住進他們醫院而沒有錢支付醫療費時,他想盡自己微薄之力為老人做點兒什麼,又擔心老人不願意,才說自己是老人曾經救助過得孩子。

老人對陳勇表達感激之後,沒過多久還是安靜的去了。老人去世後,陳勇帶頭給老人舉行了追悼會,有很多人自發來參加老人的葬禮,默默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