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寧市加快推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融合發展

為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市文明辦、市教育局聯合印發《西寧市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實施方案》, 明確教育、民政、婦聯、關工委等成員單位的職責, 形成齊抓共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良好格局。

一是完善學校德育體系。 以抓好學科教育、活動實踐、校園文化和師德建設四個環節為重點, 大力完善德育課程建設體系, 將中華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制宣傳教育等貫穿於教育教學各個環節, 有力推動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 全面落實德育實踐活動, 將“我的中國夢”、經典誦讀、學習爭做美德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納入班團隊會活動中, 堅持做到活動實踐與宣傳教育的有機融合。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利用校園、走廊、教室及媒體資源, 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優秀傳統文化,

深入推進家風校風雙聯雙建, 實現校園文化與文明踐行的有機融合。 大力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 加強德育教師及班主任選聘、培訓力度, 健全“五位一體”師德師風監督網路, 挖掘教師隊伍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 保障師德培育與德育素養的有機融合。

二是活化家庭教育形式。 整合教育、婦聯、關工委等部門教育資源, 定期召開家庭教育聯席會議, 充分利用社區家長學校、留守兒童之家、快樂家園等家庭教育陣地, 組織專兼職教師、“五老”人員、家長義工、愛心志願者等人員組成家庭教育志願者團隊, 長期為家長和未成年人提供報告、講座、參觀、經驗交流、體驗互動講座、諮詢等指導服務。 同時, 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路等宣傳陣地,

開設“家庭教育”專欄, 並以重大節日契機, 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教育, 進一步提升家長科學教育水準。

三是強化社會教育功能。 完善未成年人社會教育體系, 社區依託校外心理心理健康輔導站、社區文體活動室及家長學校等活動陣地, 積極開展校外輔導、志願服務、職業體驗等教育活動, 組織有利於青少年德、智、體、美健康成長的各種科技、文化、體育等實踐活動, 豐富廣大未成年人校外生活。 學校積極開展“學雷鋒、樹新風、見行動”等志願者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 讓未成年人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少年宮、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站)等部門也發揮能動性,

聯合開展“紅領巾愛國防”“紅色講堂進校園”“飛向藍天, 愛我中華”“書香溢滿夏都”等主題教育活動, 形成社會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

西寧市把“三結合”教育作為構建德育體系的重要內容, 加強合作、形成合力、統籌協調、配置資源, 積極創設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發展平臺, 逐步形成共同推進“三結合”教育的長效機制, 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準。 (西寧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