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淄博管樂團首演 號角吹響上海灘

團員們在投入的演奏

團員們演奏結束後合影

淄博市文化館管樂團於今年3月7日成立, 剛剛成立即肩負起到上海參加國際管樂藝術節的重任, 初出茅廬就一舉斬獲最佳展演獎, 而管樂團從成立到獲獎只有短短的54天。 在這極短的時間裡, “招兵買馬、聘請專家、磨合排練”這個團隊是怎麼做到的, 其間又有哪些感人瞬間, 有哪些收穫成長, 讓我們慢慢走近這個樂團, 去體味去傾聽

管樂團成立 冒雪請來音樂大師“講經”

藝術關乎人的生活, 關乎人的心靈, 關乎一個人的精神塑造, 有藝術浸潤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 有藝術滋養的心靈才是高貴的心靈。

“管樂藝術是一項高雅的藝術, 是城市經濟建設的軟實力, 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視窗”說起成立管樂團, 市文化館館長戚家忠說, “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就是讓每個市民都掌握一門藝術, 而管樂團的成立也填補了我市管樂空白, 為儘早“開團”, 市文化館多次派出人員去兄弟城市學習, 今年還多次邀請了中國音協管樂協會理事、山東音協管樂專業委員會會長聶立家教授前來淄博指導授課。

說起管樂團的成立, 淄博管樂協會秘書長兼本次赴上海演出的領隊孫亮功不可沒。

今年年初, 孫亮在諸城考察期間, 聽說諸城一所學校成立的管樂團請了聶立家教授講課, 當時大雪紛飛, 路滑難行, 但他還是冒雪趕了過去。 當時60多名孩子們正在排練, 那個陣勢著實把孫亮震撼了一把。 “真沒想到, 諸城一個縣級市竟能湊齊樂團所必須的器樂種類, 很不簡單, 我們淄博這麼大的城市, 有這麼好的音樂底蘊和群眾藝術基礎, 成立管樂團應該不難。 ”孫亮說, 有幸與聶立家交流後, 聶教授一語點醒“夢中人”!在得知2017上海之春國際管樂藝術節5月初將在上海展演的消息後, 孫亮急了!他記得很清楚, 那天下著大雪, 得知次日聶立家教授就要趕回濟南, 他急忙向市文化館領導彙報, 並把過路的聶立家教授攔截在了淄博。

“擼起袖子加油幹!”市文化館的領導及管樂骨幹向聶教授虛心請教學習, 說幹就幹, 行動神速。 3月7日, 淄博市文化館即成立了淄博管樂團, 當天面向全市發出招生公告, 幾天內就有60多名管樂學生報名, 從中層層選拔, 最終38名學生達到要求。 此時文化館上報參展藝術節的申請也得到了批復, 而山東省僅有4家達到展演標準。

集訓54天排練8次 臺上一分鐘台下練“氣功”

“美妙音符播撒高雅藝術種子”。 得知要到上海展演, 師生和家長們熱情高漲。 38名學生、22名市管樂協會的老師, 組成了這次赴上海展演的團隊, 他們最小的9歲, 而年齡最大的65歲。

距上海展演只有54天, 時間緊, 任務重, 急訓大幕拉開!外聘的聶立家教授和管樂團團長戚家忠聽取了各聲部專業老師的意見,

在排練規定曲目《太行山上》的基礎上, 針對管樂隊銅管聲部較強的特點, 精挑細選, 選擇了氣勢激昂的《加勒比海盜》曲目。 為了讓樂手們更好地詮釋樂曲, 指導老師們費盡了心思。

周培和既是圓號老師又是團員, 他說:“吹號就是練氣功, 孩子們一吹40分鐘, 氣功練的好, 音樂才出彩。 ”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除了整體排練, 各聲部老師每天拿出2個小時一對一對孩子們進行集訓, 從濟南請來的特邀指揮車新天、聶立家教授推掉其他工作整整兩天在淄博, 給團員們一句一句的排, 一段一段的練, 反復磨合、改正問題。 他們的兢兢業業讓人感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多次合練,樂隊達到了音色統一、節奏一致、配合默契的和諧效果。

“受時間場地等很多因素,上臺前我們僅排練了8次,場地借用的全是張店區文化館的,只有那裡有定音鼓!”孫亮說,如果時間充足,演奏效果會更好。

登上頂尖舞臺 大咖點贊樂團 領隊淚崩

“見證成果的時刻到了!”4月28日,淄博管樂團一行踏上了淄博開往上海的列車。管樂樂器全都是“大部頭”,肩背手提,一個老師負責一個孩子,一行88人。行程安排,人員管理,領隊孫亮的辛苦難以言說,比賽結束後他的嗓子嘶啞了,但辛苦背後是收穫。

據瞭解,中華號角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管樂藝術節今年是第十一屆,管樂節已成為中國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水準最高、活動內容最豐富、影響力最廣泛的管樂盛會,本次音樂節報名參演的國內團隊數量再創新高,經過前期嚴格甄選,最終確定了來自山東、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134支管樂團隊參賽,並有多支來自其他國家的管樂團隊現場展演。

據介紹,除了優秀管樂團隊,這次展演評委都是國家管樂頂級大咖,有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指揮于海、張治榮等等。對淄博的管樂團員來說,在那麼多專家大咖面前表演,每一個細節都像在顯微鏡下被觀察著,既興奮又緊張。

舞臺壯觀,偌大場館座無虛席,團員們把握的節奏很好,曲目時而悠揚、時而深沉、時而輕柔、時而激昂,淄博管樂團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國家一級指揮張治榮在點評中說:“你們太不容易了,演奏曲目雖然有上升的空間,但是你們這個團隊達到了極致,配合默契,老幼同台,你們這個隊伍真的把我感動了!”聽到評委真摯的點評,領隊孫亮眼淚飆飛。

流淚的何止他一人,“音樂響起,我的眼淚就再也抑制不住了,登上中國的頂級舞臺本身就是成功!孩子學管樂7年,只有這次才讓他知道團隊的力量無可抵擋,孩子也有了更高更遠的目標,感謝市文化館提供了好條件。”宋承澤的媽媽劉持娟告訴記者。最終淄博管樂團在中國第十一屆優秀(交響、行進)管樂團隊展演中,憑藉著超人的毅力和實力獲得了“最佳展演獎”,為淄博爭得了榮譽。

市文化館戚家忠館長說,這支管樂團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但老師們講奉獻,講責任,孩子們有毅力,有悟性,才創造出這喜人佳績,雖然比賽結束了,但它給我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音樂使人快樂 嘹亮號角吹響大淄博

音樂使人快樂!學藝術的孩子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在採訪中老師和家長都深有體會。

“每天練完樂曲,回到家孩子都是哼著歌,孩子感染了父母,我們整個家庭都洋溢在歡樂中!”管樂團團員許銘赫的父親許本辰說,孩子學音樂後性格開朗了,大局觀增強了,集體榮譽感爆棚了。許本辰說,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需要手、腦、心的配合,這讓孩子學會了更加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通過一個人細枝末節處的表現,可以窺測到他的將來,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而參加管樂團孩子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孩子明白了很多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鬥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次考試孩子前三名,參加管樂團後,孩子學習動力更足了!”許本辰再說起孩子滿眼的自豪。

圓號老師周培和說,吹管樂是通氣的,其吐納原理與氣功如出一轍:采日月之精華,抒胸中之淤積,吐故納新,困倦時高吹一曲真是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淄博管樂團的號角吹出了群眾藝術的春風,吹響了淄博市文化館一心振興淄博文化藝術的決心,吹亮了大淄博的文化品牌!願這號角更加嘹亮,願這號角更加悠揚!

責任編輯 劉洋

經過多次合練,樂隊達到了音色統一、節奏一致、配合默契的和諧效果。

“受時間場地等很多因素,上臺前我們僅排練了8次,場地借用的全是張店區文化館的,只有那裡有定音鼓!”孫亮說,如果時間充足,演奏效果會更好。

登上頂尖舞臺 大咖點贊樂團 領隊淚崩

“見證成果的時刻到了!”4月28日,淄博管樂團一行踏上了淄博開往上海的列車。管樂樂器全都是“大部頭”,肩背手提,一個老師負責一個孩子,一行88人。行程安排,人員管理,領隊孫亮的辛苦難以言說,比賽結束後他的嗓子嘶啞了,但辛苦背後是收穫。

據瞭解,中華號角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管樂藝術節今年是第十一屆,管樂節已成為中國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水準最高、活動內容最豐富、影響力最廣泛的管樂盛會,本次音樂節報名參演的國內團隊數量再創新高,經過前期嚴格甄選,最終確定了來自山東、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134支管樂團隊參賽,並有多支來自其他國家的管樂團隊現場展演。

據介紹,除了優秀管樂團隊,這次展演評委都是國家管樂頂級大咖,有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指揮于海、張治榮等等。對淄博的管樂團員來說,在那麼多專家大咖面前表演,每一個細節都像在顯微鏡下被觀察著,既興奮又緊張。

舞臺壯觀,偌大場館座無虛席,團員們把握的節奏很好,曲目時而悠揚、時而深沉、時而輕柔、時而激昂,淄博管樂團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國家一級指揮張治榮在點評中說:“你們太不容易了,演奏曲目雖然有上升的空間,但是你們這個團隊達到了極致,配合默契,老幼同台,你們這個隊伍真的把我感動了!”聽到評委真摯的點評,領隊孫亮眼淚飆飛。

流淚的何止他一人,“音樂響起,我的眼淚就再也抑制不住了,登上中國的頂級舞臺本身就是成功!孩子學管樂7年,只有這次才讓他知道團隊的力量無可抵擋,孩子也有了更高更遠的目標,感謝市文化館提供了好條件。”宋承澤的媽媽劉持娟告訴記者。最終淄博管樂團在中國第十一屆優秀(交響、行進)管樂團隊展演中,憑藉著超人的毅力和實力獲得了“最佳展演獎”,為淄博爭得了榮譽。

市文化館戚家忠館長說,這支管樂團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但老師們講奉獻,講責任,孩子們有毅力,有悟性,才創造出這喜人佳績,雖然比賽結束了,但它給我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音樂使人快樂 嘹亮號角吹響大淄博

音樂使人快樂!學藝術的孩子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在採訪中老師和家長都深有體會。

“每天練完樂曲,回到家孩子都是哼著歌,孩子感染了父母,我們整個家庭都洋溢在歡樂中!”管樂團團員許銘赫的父親許本辰說,孩子學音樂後性格開朗了,大局觀增強了,集體榮譽感爆棚了。許本辰說,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需要手、腦、心的配合,這讓孩子學會了更加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通過一個人細枝末節處的表現,可以窺測到他的將來,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而參加管樂團孩子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孩子明白了很多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鬥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次考試孩子前三名,參加管樂團後,孩子學習動力更足了!”許本辰再說起孩子滿眼的自豪。

圓號老師周培和說,吹管樂是通氣的,其吐納原理與氣功如出一轍:采日月之精華,抒胸中之淤積,吐故納新,困倦時高吹一曲真是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淄博管樂團的號角吹出了群眾藝術的春風,吹響了淄博市文化館一心振興淄博文化藝術的決心,吹亮了大淄博的文化品牌!願這號角更加嘹亮,願這號角更加悠揚!

責任編輯 劉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