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河北邯鄲3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你都知道是些啥寶貝嗎?

1、磁山遺址, 國三, 武安市

磁山遺址又稱磁山文化遺址, 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臺地上, 是中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

距今約10300年。 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已知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家雞骨骸, 比原來認為的世界最早飼養家雞的印度, 要早3300多年。

2、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舊址, 國六, 武安市

解放戰爭時期,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部分機關,

曾駐此地。 這裡還是《人民日報》誕生地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印刷地。

3、固鎮古城遺址, 國七, 武安市

位於河北邯鄲武安市冶陶鎮固鎮村西北50米低凹處, 為春秋至戰漢時代古城址。

4、禪果寺遺址, 國七, 武安市

禪果寺遺址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口上村寺溝東500余米的定晉岩山岩下, 是目前武安市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建築遺址和石刻。

5、九江聖母廟, 國七, 武安市

九江聖母廟位於武安市管陶鄉管陶村北, 始建於元代, 坐北朝南, 建築佈局為回字形, 主體建築位於中心位置, 四周為配殿, 共有殿宇14座, 總占地面積近一千餘平方米。

6、天青寺大殿, 國七, 武安市

天青寺大殿位於邯鄲武安市崔爐村,

建于明天順三年(1459年), 現僅存的大殿為寺內主體建築, 面闊五間, 進深三間, 單簷歇山布瓦頂綠琉璃剪邊。

7、法華洞石窟, 國七, 武安市

法華洞石窟位於邯鄲市武安市城區西南25公里的石洞鄉青煙寺村東北法華山山凹, 是一處佛、道合一的文化遺存。 石窟開鑿於北宋年間, 明代、清代均有重修和續建。

8、媧皇宮及石刻, 國四, 涉縣

媧皇宮是中國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媧氏的古代建築, 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往返鄴城至晉陽所建的又一離宮。

9、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國四, 涉縣

抗日戰爭時期, 涉縣是邊區根據地的腹心地、首府縣, 地處華北抗戰前哨, 為華北抗戰戰略要地, 八路軍129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 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 運籌涉縣赤岸村, 浴血千里太行山, 打響了抗日戰爭中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和解放戰爭中上党、平漢等著名戰鬥、戰役, 曾有一百一十多個黨、政、軍、財、文等機關單位在涉縣駐紮長達五年之久。

10、成湯廟山門, 國六, 涉縣

成湯廟山門, 位於涉縣井店鎮, 山門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 成湯廟山門是河北省為數不多的早期木構建築之一, 現保存完好。

11、玉泉寺大殿, 國七, 涉縣

玉泉寺大殿位於涉縣溫村。 玉泉寺為涉縣大寺之一, 現僅存大殿(水陸殿)1座, 其他無存, 原佈局已不詳。

12、常樂龍王廟正殿, 國七, 涉縣

13、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 國七, 涉縣

14、趙王陵, 國五, 邯鄲縣、永年縣

趙王陵又稱三陵陵墓、溫窯靈台位於邯鄲縣與永年縣西北交界處,屬三陵鄉境內,有5座較為集中的陵丘,它們相距不過2至3公里,它們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趙國的帝王陵寢,是河北省乃至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王陵 。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

15、石北口遺址,國六,永年縣

石北口遺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區最富有明顯地方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之一,其是早其遺存的發現,不僅大大豐富了後崗一期文化的內涵,而且為進一步探討該遺存同磁山文化淵源關係提供了新的線索。

16、弘濟橋,國六,永年縣

位於邯鄲市永年縣廣府古城城東2.5公里的東橋村。該橋結構于趙州橋相似,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

17、永年城,國六,永年縣

位於邯鄲市東北45華里滏陽河畔的永年窪裡, 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廣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隋末夏王竇建德和漢中王劉黑闥曾在此建都,以後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這裡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牆;

18、滏陽河西八閘,國七,永年縣

19、朱山石刻,國七,永年縣

20、響堂山石窟,國一,邯鄲市

坐落在邯鄲市。最初開鑿于北齊時代(西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21、趙邯鄲故城,國一,邯鄲市

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遺址,位於邯鄲市區及其西南郊。總面積約1888萬平方米。全城分廓城與宮 城,兩部分相距60余米。也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據考查,廓城興起於春秋時期, 戰國加以擴充,是趙都主要組成部分。

22、磁州窯遺址,國四,邯鄲市、磁縣

磁州窯為宋代北方民間著名瓷窯之一。窯址位有兩處,一是分佈磁縣的觀台鎮一帶,另一處就是風景區內南響堂寺下的彭城鎮到臨水鎮,其面積約十平方華里。

23、紙坊玉皇閣,國六,邯鄲市

紙坊玉皇閣是明代殿閣古建築,磚結構無梁拱頂殿閣,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紙坊村西南。

24、水浴寺石窟,國七,峰峰礦區

25、磁縣北朝墓群,國三,磁縣

磁縣帝王塚北朝墓群的這些古墓布於磁縣的東部,墓葬密集區位於磁縣的東南部區域,南北綿延達15公里,東西約14公里。

26、講武城遺址,國六,磁縣

27、南城村遺址,國七,磁縣

28、澗溝遺址,國七,邯鄲縣

29、林村墓群,國七,邯鄲縣

30、黃粱夢呂仙祠,國七,邯鄲縣

31、大名府故城,國六,大名縣

32、五禮記碑,國六,大名縣

33、大名天主堂,國七,大名縣

34、鄴城遺址,國三,臨漳縣

趙王陵又稱三陵陵墓、溫窯靈台位於邯鄲縣與永年縣西北交界處,屬三陵鄉境內,有5座較為集中的陵丘,它們相距不過2至3公里,它們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趙國的帝王陵寢,是河北省乃至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王陵 。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

15、石北口遺址,國六,永年縣

石北口遺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區最富有明顯地方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之一,其是早其遺存的發現,不僅大大豐富了後崗一期文化的內涵,而且為進一步探討該遺存同磁山文化淵源關係提供了新的線索。

16、弘濟橋,國六,永年縣

位於邯鄲市永年縣廣府古城城東2.5公里的東橋村。該橋結構于趙州橋相似,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

17、永年城,國六,永年縣

位於邯鄲市東北45華里滏陽河畔的永年窪裡, 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廣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隋末夏王竇建德和漢中王劉黑闥曾在此建都,以後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這裡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牆;

18、滏陽河西八閘,國七,永年縣

19、朱山石刻,國七,永年縣

20、響堂山石窟,國一,邯鄲市

坐落在邯鄲市。最初開鑿于北齊時代(西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21、趙邯鄲故城,國一,邯鄲市

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遺址,位於邯鄲市區及其西南郊。總面積約1888萬平方米。全城分廓城與宮 城,兩部分相距60余米。也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據考查,廓城興起於春秋時期, 戰國加以擴充,是趙都主要組成部分。

22、磁州窯遺址,國四,邯鄲市、磁縣

磁州窯為宋代北方民間著名瓷窯之一。窯址位有兩處,一是分佈磁縣的觀台鎮一帶,另一處就是風景區內南響堂寺下的彭城鎮到臨水鎮,其面積約十平方華里。

23、紙坊玉皇閣,國六,邯鄲市

紙坊玉皇閣是明代殿閣古建築,磚結構無梁拱頂殿閣,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紙坊村西南。

24、水浴寺石窟,國七,峰峰礦區

25、磁縣北朝墓群,國三,磁縣

磁縣帝王塚北朝墓群的這些古墓布於磁縣的東部,墓葬密集區位於磁縣的東南部區域,南北綿延達15公里,東西約14公里。

26、講武城遺址,國六,磁縣

27、南城村遺址,國七,磁縣

28、澗溝遺址,國七,邯鄲縣

29、林村墓群,國七,邯鄲縣

30、黃粱夢呂仙祠,國七,邯鄲縣

31、大名府故城,國六,大名縣

32、五禮記碑,國六,大名縣

33、大名天主堂,國七,大名縣

34、鄴城遺址,國三,臨漳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