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科專家林斌受到健身器材的啟發 發明可調節負重下肢康復支具

林斌在實驗室工作

漳州新聞網訊(黎斌 文/圖)175醫院骨科專家林斌有一次到健身館鍛煉, 受到健身器材的啟發, 之後投入科研攻關,

發明了醫用可調節負重下肢康復支具, 如今獲得國家專利, 已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2014年初, 林斌接診了一位從高處墜落受傷的患者, 診斷為右小腿粉碎性骨折。 後來, 雖然手術做得很成功, 但由於沒有可靠的輔助訓練設備, 該患者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靜養, 因肌肉長期得不到有效鍛煉, 右小腿行動極為不方便。 這件事對林斌的觸動很大, 覺得自己作為一名骨科醫生, 儘管手術成功了, 可患者卻沒有徹底痊癒, 這無疑是醫生的失職。

一次, 在健身館鍛煉身體時, 林斌被一種用於鍛煉腿部肌肉的踩踏儀器吸引, 頓時眼前一亮, 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難題有了一絲頭緒。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 他逐漸萌發研發可調節康復支具的念頭。

說幹就幹, 林斌白天忙臨床接診, 晚上搞科研。 那段時間, 只要有空, 他就一頭紮進實驗室, 帶著學生分析資料、琢磨模型、設計圖紙, 反復修改和完善。 2015年底, 由林斌主持研製的醫用可調節負重下肢康復支具課題被軍委後勤保障部正式立項。

去年底, 醫用可調節負重下肢康復支具終於研製成功, 並獲得國家專利, 之後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據瞭解, 可調節負重下肢康復支具主要由承重裝置、負重裝置、負重調節裝置以及壓力檢測裝置等結構組成,具有調節、設定以及控制負重載荷等功能,可使行內固定術後的下肢骨折患者早期進行負重、行走功能鍛煉,促進其骨折癒合及肢體功能康復,減少術後併發症。

有了這個支具的幫助, 患者可以準確控制骨折端所承受的應力, 安全地進行負重和行走鍛煉, 有助於縮短患者術後的適應期。

現在, 林斌又有了新的設想, 準備把康復支具的原理, 延伸到解決疲勞性骨折預防這個骨科界的老大難問題上, 發起新的科研攻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