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聊城堅持標準化生產:“堅決不幹砸牌子的蠢事”

“燕店鎮通過發展瓜果蔬菜產業,人均年收入2.3萬元,有的村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 農民得到了實惠,會積極參加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來。 ”3月12日,在莘縣燕店鎮東孫莊村宏源蔬菜瓜果示範園,燕店鎮鎮長吳文國說。

示範園裡,綠油油的香瓜藤蔓長勢正旺。 宏源蔬菜瓜果合作社理事長王俊國說:“這裡光香瓜品種就100多個,一斤賣七八元,一個100米長的大棚,年收入8萬元沒問題。 現在農民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瓜菜的聲譽,堅持標準化生產,堅決不幹砸自己牌子的蠢事。 ”

在燕店鎮綠博園農業生產基地竇海軍的辣椒棚,記者看到裡面掛著U形板和殺蟲燈,黃色的粘蟲板上粘滿了飛蟲。

棚裡貼著“施肥記錄”和“用藥記錄”,2月份到現在,幾點用了什麼肥料和藥物一清二楚。

竇海軍介紹:“合作社實行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產品出口日本、泰國,標準化生產已成為我們自覺的行動。 我種的荷蘭福瑞特辣椒,一個棚一季純收入能到3萬元。 ”

既要“產出來”,又要“管出來”。 在莘縣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平臺的大螢幕上,顯示著對蔬菜生產基地、農資銷售門市和加工企業的即時監控。 全縣納入質監平臺監管的基地達75處,全年累計審核追溯條碼4000多條。 “通過嚴格管理,實現了農業生產化肥零增長、農藥使用負增長、高毒農藥零使用。 縣農產品檢測中心在全市率先獲得縣級農業質檢雙認證,去年抽檢蔬菜樣品4580多個,合格率為100%。

”縣農業局負責同志介紹。

莘縣是聊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縮影。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於提升農業的綜合效益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聊城市創新監管方式,深入推進農產品品質安全市(縣)創建,以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實現供給和需求在高水準上的平衡。 全市新增“三品一標”證書210個,總數達到1128個,新增基地面積30.2萬畝,累計達到460萬畝,其中綠色食品新增174個,總數達到700個,新增數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創建全國標準化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2處。

推出整體品牌,對接京滬高端市場成效顯著。 成功推出“聊·勝一籌”整體品牌形象及“放心吃吧,聊城產的”品牌宣傳口號。

成功舉辦了聊城安全農產品北京行、上海行活動,目前聊城蔬菜直銷北京市多家大型商超和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東航集團、上海齊魯飯店等單位,每天直銷京滬兩地的蔬菜量近15萬公斤。

聊城市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發展高端高質高效農業。 下一步,重點抓好高效集約蔬菜溫室建設,兩年建設蔬菜溫室大棚10萬個,2017年確保完成5萬個。 實施“淨菜進京”和“淨菜入滬”工程,推動北京、上海在聊城掛牌認定10處高端蔬菜生產基地,成為京津滬重要的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增強發展活力,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 聊城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優秀等次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推動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222.41萬畝,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占比達到30.54%。

農村土地經營權融資抵押貸款兩項試點推進順利。 莘縣雙利蔬菜專業合作社利用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50萬元,順利實現了基地擴建,新建2個高標準育苗棚,育苗320萬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