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根線萬根線,教育孩子必須抓住這三根線

【周克平專欄】

千根線萬根線, 教育孩子必須抓住這三根線

文|周克平(國家開放大學南昌學院副教授, 校長傳媒專欄作者)

外出開會,

聚會, 拜會, 會後一般都會有個保留節目, 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用以宣佈這會那會, 在友好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歡樂的氣氛, 需要合影者, 用一張張喜笑顏開的面龐來裝飾。

有人不會笑, 或笑不會, 關係也不大, 能幹的攝影師在按下快門前一、二秒鐘, 號召大家當一回小學生, 放聲朗讀"茄子"二字, 用"茄子”把朗讀者的嘴角提起來, 形成人見人愛己喜己曬的笑臉。 為了給大家的笑臉上個保險, 攝影師都會好事成雙, 哢哢地連拍兩張, 保證照片上的笑臉免檢。

要想笑, 一起叫, 再伸出一個剪刀手耶耶耶。 自己的笑, 靠別人導演出來, 走臉不走心, 缺少心相印, 頗有些假冒偽劣的感覺。 轉過身去, 走進人流, 很快又變回原形。

也難怪街上迎面見到的大部分人,

面部表情都很乾燥, 防火級別很高。 無遠慮的有近憂, 心事纏在心中, 臉上自然爬滿愁容。

千愁萬愁中, 家長對孩子成長的煩惱, 流量最大, 點擊量很高。 孩子的成長史, 就是家長的憂愁史。 懷孕、胎教、上學、補課、中考、高考、工作、婚嫁、生子……哪一個階段, 離開了家長的愁緒環繞?

孩子在家長焦慮的眼光中長大, 長大成父母後, 又把勒進身體裡的愁絲, 抽取出來, 重新纏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變成新一代的愁父愁母。 這樣的愁愁疊加, 愁眉苦臉便不斷地生根開花。 憂愁成了我們身邊許多父母臉上的一張標籤。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 要斬斷心中的萬千愁絲, 惟有向教育尋找利器。 刪繁就簡,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

必須牢牢抓住三根主線。

一是抓住健康線。

身體健康是教育的基本線, 離開了健康, 一切都是虛空。 小時候, 做家長的要呵護孩子的健康, 長大後, 要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健康。 孩子什麼時候才算長大成熟了?學會照顧自己又會關心他人, 是一條重要的考量標準。 除了身體健康, 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再好的文字, 缺乏中心思想, 也是雜亂無章;再強壯的身體, 沒有身心當靈魂, 便是一堆行屍走肉。

二是抽出快樂線。

快樂是教育的翅膀, 它讓人們自由自在地向幸福飛翔。 心中的快樂是臉上的春天。 融入春天, 才能感受春天。 快樂需要融入, 需要接受, 更需要傳遞。 別人贈我春風拂滿面, 我送別人春雨潤心田。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與其用不如意的心態去結伴不如意, 不如用快樂的心態去結束不如意。 悲觀的時候, 浮出樂觀的思考, 既是救己, 也是救人。 飛機墜毀, 反而激發人們樂觀地發明了降落傘, 人類的飛天夢延伸到宇宙的更深處。 快樂的人, 才有美夢。 悲觀的人, 常做噩夢。

三是提升意義線。

要教育孩子活得有意義, 給生活、學習、工作賦予意義。 有了意義, 才有存在感, 才不是人生的匆匆過客。 每個人都會成為後人的祖先, 是讓後人指著罵, 還是笑著誇, 全看今生有多努力。 我們有多大的努力, 後人才會對我們的一生總結出多大的意義。 健康快樂是生前的通行證, 人生意義是死後的墓誌銘。

愁也一生,

笑也一生,

眨眼之間,

過了一生。

千萬不要過個皮笑肉不笑的蒼白人生。

(本文為周克平老師原創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