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書單|《移動資料採擷》(文末有福利)

今天向大家推薦由微軟亞洲研究院社會計算組撰寫的新書《移動資料採擷》。 該書選取當前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熱點為主題,

自成體系, 介紹了移動資料採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包括移動資料預處理、使用者移動模型、使用者畫像以及興趣位置推薦等。 作者團隊包括來自電子科技大學電腦學院講師、教育大資料研究所副所長連德富博士,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富崢博士, 中國科大-微軟聯合培養博士王英子, 微軟高級科學家袁晶博士, 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謝幸博士。

新書已開始預售, 位址請戳文末“閱讀原文”。

作者推薦

這本書梳理總結了作者團隊過去十年在人群移動資料理解上展開的研究, 包括移動資料預處理、使用者移動建模、用戶畫像以及地點推薦等內容。 這些內容很多都曾在資料採擷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和期刊發表,

甚至獲得過會議最佳論文獎。 作者相信, 在這個大資料時代, 這些研究經驗不僅對許多實際應用有著重要的價值, 而且還有助於解決一些具有社會意義的科學問題。 此外,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 五位作者有至少兩個共同點:第一, 所有作者都在或曾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或長期實習;第二, 所有作者都畢業或就讀于中國科技大學。 實際上這正反映了兩個機構之間緊密的學術合作關係。 我們期待讀者能從本書中發現有用的知識, 也非常歡迎和我們進行交流, 共同推進這個領域的研究發展。

謝幸博士

精彩一覽

● 移動資料及其價值(節選自作者前言)

在過去十年, 隨著室內外定位、移動社交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及普及, 移動資料的種類、規模和產生速度一直在迅速增加。 這些資料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人產生的, 也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記錄下來的人的活動歷史。 它們包含了大量的知識, 對於眾多實際應用有著重要的價值。 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挖掘,

發現人類出行規律, 並針對使用者的屬性和興趣愛好生成畫像, 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包括交通出行規劃、旅遊路線和購物餐飲推薦等。 這些知識還能用來研究疾病傳播、城市發展以及人類遷徙等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科學問題。

●挑戰與任務(節選自第一章“引言”)

移動資料的形式多種多樣, 有來自移動社交網路中的簽到資料、與基站通信時的日誌資料, 還有公交交通工具的刷卡資料、美鈔的交易資料, 等等, 它們的特點也各有不同, 具體表現在採樣頻率、資料獲取方式、定位精度等。 不過針對這些資料的挖掘所面臨的挑戰是類似的:移動資料的可擴展性、稀疏性、群體智慧、和異質性。

在這些挑戰之下, 本書將以人的軌跡資料, 特別是移動社交網路的位置資料為中心, 結合人的基本資訊及社交網路等相關資訊來研究個人與群體的移動模式特性, 具體包括使用者移動建模、基於移動資料的使用者畫像及個性化興趣地點推薦等。

●用戶畫像(節選自第四章“基於移動資料的使用者畫像”)

“用戶畫像”起源於交互設計之父艾倫∙庫珀提出的Persona的概念:通過資料瞭解使用者, 然後根據他們的目的、行為和觀點的差異, 將他們分為不同的類型, 再從每種類型中抽取出典型的特徵, 賦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統計學要素和場景描述, 這就形成了一個人物原型(Persona)。 在大資料時代的進程中, 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用戶的一切行為都將是“視覺化”的。 隨著資料採擷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應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致力於通過資料留下的痕跡深入理解用戶,尤其是工業界的專注點日益聚焦于如何利用大資料來為精准行銷服務,進而深入挖掘潛在的商業價值。於是,“使用者畫像”作為大資料的根基,完美地抽象出一個使用者的資訊全貌,為進一步準確、快速地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喜好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奠定了大資料時代的基石。

……

消費衝動心理是消費者行為學和市場行銷中經常研究的另一種非常重要的用戶心理特質,其刻畫的是用戶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往往會進行事先沒有計劃或無意識的購買行為。其實消費衝動心理在人類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據統計在超市發生的購買行為中,超過70%的購物都是由於消費衝動心理所引起的。數十年來,在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中,學者們也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度量表來從不同的角度測量用戶的消費衝動心理。但是度量表在消費衝動心理中存在成本高、易受實驗者效應影響,以及難以被用來測量大規模人群的缺點。

在大資料時代,移動資料的普遍收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刻畫用戶的各種消費行為,比如在餐廳的簽到資料表明了使用者就餐的消費行為,在商場連接Wi-Fi的資料蘊含了使用者購物的消費行為;與此同時,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也逐漸對用戶的消費行為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社交網路中朋友對某件商品的討論或者口口相傳可能會成為衝動購物的刺激因素,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品牌店甚至個體賣家利用社交網路作為越來越重要的市場行銷平臺。因此,把兩者關聯起來,就能夠通過資料驅動的方式來計算消費衝動心理,使得消費衝動心理的測量能夠被大規模的採用。如圖4.10所示的例子,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就餐慶豐包子鋪的事件後,社交網路上出現了大量的相關資訊,而隨後有大量的用戶在該店鋪留下了簽到資料。簽到資料和社交網路上相關資訊的強關聯性表明了很多用戶很可能是受到社交網路上資訊的刺激才去消費的。

最後,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到對移動資料採擷有興趣的你,與我們共同推進此領域的研究與發展。

留言有禮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分享你在移動資料方面的見解,小編會挑選留言進入精選

精選留言被贊最多的小夥伴即可獲贈這本《移動資料採擷》

留言截止時間:2017年5月20號

我們會在活動結束後第一時間派贈

隨著資料採擷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應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致力於通過資料留下的痕跡深入理解用戶,尤其是工業界的專注點日益聚焦于如何利用大資料來為精准行銷服務,進而深入挖掘潛在的商業價值。於是,“使用者畫像”作為大資料的根基,完美地抽象出一個使用者的資訊全貌,為進一步準確、快速地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喜好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奠定了大資料時代的基石。

……

消費衝動心理是消費者行為學和市場行銷中經常研究的另一種非常重要的用戶心理特質,其刻畫的是用戶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往往會進行事先沒有計劃或無意識的購買行為。其實消費衝動心理在人類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據統計在超市發生的購買行為中,超過70%的購物都是由於消費衝動心理所引起的。數十年來,在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中,學者們也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度量表來從不同的角度測量用戶的消費衝動心理。但是度量表在消費衝動心理中存在成本高、易受實驗者效應影響,以及難以被用來測量大規模人群的缺點。

在大資料時代,移動資料的普遍收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刻畫用戶的各種消費行為,比如在餐廳的簽到資料表明了使用者就餐的消費行為,在商場連接Wi-Fi的資料蘊含了使用者購物的消費行為;與此同時,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也逐漸對用戶的消費行為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社交網路中朋友對某件商品的討論或者口口相傳可能會成為衝動購物的刺激因素,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品牌店甚至個體賣家利用社交網路作為越來越重要的市場行銷平臺。因此,把兩者關聯起來,就能夠通過資料驅動的方式來計算消費衝動心理,使得消費衝動心理的測量能夠被大規模的採用。如圖4.10所示的例子,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就餐慶豐包子鋪的事件後,社交網路上出現了大量的相關資訊,而隨後有大量的用戶在該店鋪留下了簽到資料。簽到資料和社交網路上相關資訊的強關聯性表明了很多用戶很可能是受到社交網路上資訊的刺激才去消費的。

最後,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到對移動資料採擷有興趣的你,與我們共同推進此領域的研究與發展。

留言有禮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分享你在移動資料方面的見解,小編會挑選留言進入精選

精選留言被贊最多的小夥伴即可獲贈這本《移動資料採擷》

留言截止時間:2017年5月20號

我們會在活動結束後第一時間派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