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大學研究生經驗分享,401分的成功之路

我報考的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今年的初試成績是:政治80分, 英語71分, 數學135分, 專業課115分, 總分401, 現已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擬錄取名單。 下面, 介紹一下初試複習中的一點經驗, 就當為2018年考研的師弟師妹們拋出的幾片瓦片吧!

一、關於報考學校專業的選擇

我本科就讀於西南地區某所工科為主的重點大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自己專業學得還過得去。 但由於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老師曾教授和鄧小平理論概論陳教授之影響, 我從大二開始逐漸喜歡上了經濟學。 大學畢業後,

我在武漢一家合資汽車公司的技術公司從事製造領域的管理工作, 但對經濟學的興趣卻有增無減, 於是我決定辭職考研究生。 2015年9月我正式辭職考研, 報考專業無疑是經濟學類的專業, 由於自己一直夢想著去未名湖畔讀書, 就初步確定了報考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招收經濟學類的研究生有光華管理學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和經濟學院。 三個招生單位中經濟學院比較偏重理論, 並且複試中沒有面試, 為專業課筆試。 由於我既屬於三跨之列, 又是“半路出家”型的, 因此, 我覺得在北大的三個招生單位中自己選擇經濟學院比較合適!

就我看來, 對於報考學校專業的選擇, 這幾點值得注意:

1、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這一點對報考學校專業之所以非常重要, 一是由於這關係到自己將來的職業定向, 二是直接關乎考研複習中的學習效果, 從而關係到考研的成敗。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報考的學校專業很喜歡, 甚至將其看作自己快樂的源泉之一, 那麼其複習的效果可能就會好些, 戰至最後的可能性也就大些, 成功的幾率也就大一些。 反之, 如果一個人的選擇出於無奈, 甚至很厭惡自己的選擇, 那麼在複習的過程中就很難提上勁來, 那麼很容易造成最終的失敗!

2、對報考學校專業的瞭解(知彼)。 生活在資訊時代, 資訊成為一中重要的資源, 它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在報考學校專業的選擇中, 你對學校及其專業瞭解得越詳細越準確,

自己越容易做出準確的決定, 相信這點大家不難理解!

3、對自己基本情況的認識, 包括考研各科的基礎水準、自身或家庭的經濟狀況等(知己)。 例如, 考經濟管理類的研究生, 學理工科的學生許多數學基礎比較扎實, 選擇考數學的學校專業可能對自己比較有利;相對的, 學文史的學生數學基礎蠻薄弱, 可以選擇有的學校專業避開數學。 當然, 這些不應該絕對的看, 你可能對自己的數學很有信心, 即使你是學文史的, 或者你考的學校不需要你考很高的分就能上, 你也可以選擇數學。 就自身或家庭的經濟狀況而言, 如果你考的學校專業非常有難度(如08年北大經院報錄比約為30:1), 你又非常想考上它, 那麼說不定你想考兩年,

那麼你就要考慮自身或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否允許。 這時你不妨做個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 我覺得這個因素次要一些!

總之, 對報考學校的選擇, 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如自己的興趣愛好、對報考學校專業的認識和瞭解、對自己基本情況的認識等做出決定!值得一提的是, 在決定報考學校的時候, 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幾乎都反對我考北大, 勸我考武漢的高校。 儘管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 但我知道自己喜歡北大, 我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並堅持了下來。 我希望朋友們能夠勇敢的堅持自己的選擇並為之而奮鬥, 你最終可能會發現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二、複習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不妨認為:複習效果=複習時間×複習效率。

對於這個公式, 如果不存在太大的爭議的話, 那麼為了取得考研的成功, 我們必須保證充足的複習時間和較高的複習效率。

為了取得好的複習效果, 我盡可能的減少與考研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時間, 如購物、打電話、洗衣服和應酬的時間。 這些活動除了直接減少自己的複習時間外, 還可能降低自己的複習效率, 比如一次較為逛街購物可能使自己疲憊不堪從而影響幾天的複習效果。

當把自己的複習時間提高到一定的臨界水準的時候, 如果我們想進一步增多複習時間, 這是可能引起複習時間與複習效率的衝突。 這種情況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朋友晚上開夜車, 白天打瞌睡。 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 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效率優先,兼顧時間的原則。

在考研複習中,我們與競爭對手在複習時間上的差距或許不是很大,那麼複習效率的差異才就成為我們考研事業成敗的關鍵,在考一些競爭激烈的學校專業尤為如此!在提高複習效率方面,我做了這樣一些工作:

1、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為自己養精蓄銳。我的睡眠時間大致分為三段:23:30—6:30,12:00—12:30,17:30—18:00。這樣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比較清醒的狀態,從而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

2、選擇好的學習環境。去年考研複習期間,我一直堅持在武漢大學老圖書館上自習。選擇在老圖自習原因有:其一,武大老圖位於櫻頂,往來人車較少,清淨幽雅,出門可一覽武大美麗校景;其二,老圖從早呆到晚,不比教五等教學樓,有時一天換六七次教室,並且老圖的桌椅蠻適合學習;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這裡來占座自習的大部分都是考研者,可以認識一些考研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3、制定完備的計畫。有人說過,沒有計劃,那就意味著你就計畫去失敗!在考研複習中,我始終非常重視計畫的作用。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我把自己各門科目需完成的學習任務劃分成三四個階段,制定出階段計畫。然後將每個階段計畫細分,制定出周計畫,最後把任務落實到每天早中晚三個時段。在指定計劃中,我一般將前期的任務放得較重,這樣以便於當在複習中出現出乎意料的情況時做相應的調整,我的計畫前後做了三次較大的調整。

4、認真總結複習中的問題。計畫制定好了,重要的就是執行了,計畫執行的怎樣?一要加強執行力度,二要不斷總結複習中的問題。總結的問題既可以比較宏觀的,也可以是比較微觀的。總結的形式既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在大腦裡默想,這兩種方式我都經常使用。

5、改變低效率的小技巧。複習中持續的低效率,可以試著去踢踢球、打打羽毛球、爬爬山等放鬆放鬆,以得到改變;暫時的低效率,可以離開自習教室,出去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美麗的風景,看一下廣闊的天幕,或者和周圍的朋友聊一聊,自己的狀態就可以得到改善。

總之,我在複習中,堅持效率優先,兼顧時間的原則;保持平淡的心態,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制定比較完備的計畫,不斷進行反思與總結。

三、專業課的複習

北大經院的專業課包括四個部分: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四部分在考卷中的分值大約各占四分之一。下面分別談談各科的複習心得。

1、中級巨集微觀經濟學部分

在微觀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2005年至2015年專業課真題;

②張元鵬老師的《微觀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③張元鵬老師本科生授課的中級微觀經濟學課件、習題及答案;④劉老師本科生授課習題及答案;

⑤張元鵬老師的《〈西方經濟學〉例題精解與練習》,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⑥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預測題庫》微觀經濟學部分;⑦范裡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參考);⑧張維迎老師的《博弈論與資訊經濟學》,出版社同上(參考);⑨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微觀經濟學複習指導》(參考)。

在宏觀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專業課真題;

②張延老師本科生授課的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習題及答案;③張延老師本科生授課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之經濟增長部分課件、習題及答案;④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預測題庫》宏觀經濟學部分;⑤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考);⑥大衛?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參考第一章);⑦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宏觀經濟學複習指導》(參考);⑧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索羅經濟增長模型複習指導》(參考)。

2015年8月中旬離開公司後,我在武大教四自習,開始學習張延老師的宏觀經濟學的課件。由於張延老師的課件脈絡清晰、自成體系,我較少的參考了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在複習中,我不放過課件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推進,並參考課件做了近100頁左右的筆記。這項工作一直進行到10月中旬,這就是我中級宏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

2015年10月中旬,我開始學習張元鵬老師的《微觀經濟學》,並結合他的課件、習題和劉老師的習題學習。張老師的教材有些地方一筆帶過,沒有展開講,對於我這樣跨專業考研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些吃力,因此,我就參閱范裡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發現其上很多地方講得深入淺出,很容易理解。在學習博弈論部分,由於張老師的教材上講的比較少,我參考了張維迎老師的《博弈論與資訊經濟學》。其複習方法和宏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大致相同,並參考教材和課件做了40頁左右的筆記。我中級微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一直進行到11月底。

第二遍複習我將宏微觀穿插起來進行,比如上午學習微觀,下午學習宏觀,這個階段主要是做題。微觀部分做兩位元老師課件上佈置的所有習題,部分教材和習題集上的習題,同時檢查自己缺漏的地方。宏觀部分做張延老師課件上佈置的所有習題,同時檢查自己缺漏的地方。由於第一遍比較扎實的複習,第二遍複習時缺漏的地方不是很多,主要是通過做題和複習來鞏固前一遍的學習成果。

第三遍複習也是將宏微觀穿插起來進行的。這時的重點是做歷年真題、預測題庫上的題以及完成一些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其他習題。這一遍主要目的是把握真題的出題思路,並且以此為參考把一些題目演練熟!

最後一遍的複習大約是考前半個月到一個月。通過前三遍的複習,我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幾乎所有可能考到的知識點,這時主要是進一步梳理知識結構,形成體系,並且把握重點內容。

我認為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第一階段是專業課複習中最為艱苦的一個階段,但必須堅持住,過了這個階段,後面會比較輕鬆;第二,專業課的複習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到紙上,也就是要做筆記、做題!

2、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

在這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專業課真題;

②崔建華老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科學出版社;③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④吳樹青等老師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中國經濟出版社(參考);⑤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本科生筆記(參考)。

這部分大體上也進行了幾遍複習——

第一遍,我仔細研讀崔建華老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並做了10多頁的筆記!崔老師這本書寫得非常精練卻不失重點,是一本非常好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教材,並且崔老師是本科生的授課老師,因此該書值得認真研讀!在複習中,我較少參考了吳樹青等老師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本科生筆記。這一遍複習中,我基本搞清楚教材上的每一段話、一句話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邏輯演進的脈絡,我將每一章的內容製作成邏輯框圖,壓縮在一頁或兩頁A4紙上。

在第二遍複習中,我主要是做崔老師教材後的習題和《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上的習題。政治經濟學多為問答題,答案可以從教材上抄得到,但是,做題並不是抄書!我以《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上的答題方式為藍本,總結教材上題目的答案。我構建答案時非常注意邏輯推理的嚴密性、連貫性和完整性,這樣答案顯示出答題者的思維比較縝密、層次比較清楚,給閱卷老師良好的印象!

第三遍主要是理解、記憶題目的答案。在複習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過程中,我從不機械地記憶,主要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記憶。原因很簡單,我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當然應該進行以重視邏輯性的理解記憶。

第四遍主要是研究和把握真題,從出題者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該課程。

3、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在這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年專業課真題;

②雎國余老師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忘了出版社);③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講義;

④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筆記(參考)。

我以為這部分是北大經院考研專業課複習中最難把握的一部分。在為2016年的複習備考之初,我多次上網尋求相關經驗,至今我也未找到特別有效的方法。在該部分的複習中,我主要閱讀了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講義,其中涵蓋了他《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分析》中的五大篇內容。另外,我將該部分的複習與政治公共課的複習結合起來進行,參考一些政治公共課的複習參考書,有針對地分專題進行了複習。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部分題目的開放性很強,平時多閱讀各種政經類的報紙,如《參考消息》、《21世紀經濟報導》等,可能會對這部分應試有説明!

四、寫在最後的話

水無常形,事無常態!

所謂經驗,是從人們的各種實踐中抽象而來的。各個實踐主體的差異、實踐條件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實踐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研也一樣,用什麼方法最好、最有效,恐怕得自己在行動中不斷摸索才行,而別人——也包括我——的經驗,只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

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效率優先,兼顧時間的原則。

在考研複習中,我們與競爭對手在複習時間上的差距或許不是很大,那麼複習效率的差異才就成為我們考研事業成敗的關鍵,在考一些競爭激烈的學校專業尤為如此!在提高複習效率方面,我做了這樣一些工作:

1、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為自己養精蓄銳。我的睡眠時間大致分為三段:23:30—6:30,12:00—12:30,17:30—18:00。這樣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比較清醒的狀態,從而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

2、選擇好的學習環境。去年考研複習期間,我一直堅持在武漢大學老圖書館上自習。選擇在老圖自習原因有:其一,武大老圖位於櫻頂,往來人車較少,清淨幽雅,出門可一覽武大美麗校景;其二,老圖從早呆到晚,不比教五等教學樓,有時一天換六七次教室,並且老圖的桌椅蠻適合學習;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這裡來占座自習的大部分都是考研者,可以認識一些考研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3、制定完備的計畫。有人說過,沒有計劃,那就意味著你就計畫去失敗!在考研複習中,我始終非常重視計畫的作用。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我把自己各門科目需完成的學習任務劃分成三四個階段,制定出階段計畫。然後將每個階段計畫細分,制定出周計畫,最後把任務落實到每天早中晚三個時段。在指定計劃中,我一般將前期的任務放得較重,這樣以便於當在複習中出現出乎意料的情況時做相應的調整,我的計畫前後做了三次較大的調整。

4、認真總結複習中的問題。計畫制定好了,重要的就是執行了,計畫執行的怎樣?一要加強執行力度,二要不斷總結複習中的問題。總結的問題既可以比較宏觀的,也可以是比較微觀的。總結的形式既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在大腦裡默想,這兩種方式我都經常使用。

5、改變低效率的小技巧。複習中持續的低效率,可以試著去踢踢球、打打羽毛球、爬爬山等放鬆放鬆,以得到改變;暫時的低效率,可以離開自習教室,出去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美麗的風景,看一下廣闊的天幕,或者和周圍的朋友聊一聊,自己的狀態就可以得到改善。

總之,我在複習中,堅持效率優先,兼顧時間的原則;保持平淡的心態,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制定比較完備的計畫,不斷進行反思與總結。

三、專業課的複習

北大經院的專業課包括四個部分: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四部分在考卷中的分值大約各占四分之一。下面分別談談各科的複習心得。

1、中級巨集微觀經濟學部分

在微觀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2005年至2015年專業課真題;

②張元鵬老師的《微觀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③張元鵬老師本科生授課的中級微觀經濟學課件、習題及答案;④劉老師本科生授課習題及答案;

⑤張元鵬老師的《〈西方經濟學〉例題精解與練習》,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⑥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預測題庫》微觀經濟學部分;⑦范裡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參考);⑧張維迎老師的《博弈論與資訊經濟學》,出版社同上(參考);⑨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微觀經濟學複習指導》(參考)。

在宏觀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專業課真題;

②張延老師本科生授課的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習題及答案;③張延老師本科生授課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之經濟增長部分課件、習題及答案;④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預測題庫》宏觀經濟學部分;⑤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考);⑥大衛?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參考第一章);⑦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宏觀經濟學複習指導》(參考);⑧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索羅經濟增長模型複習指導》(參考)。

2015年8月中旬離開公司後,我在武大教四自習,開始學習張延老師的宏觀經濟學的課件。由於張延老師的課件脈絡清晰、自成體系,我較少的參考了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在複習中,我不放過課件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推進,並參考課件做了近100頁左右的筆記。這項工作一直進行到10月中旬,這就是我中級宏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

2015年10月中旬,我開始學習張元鵬老師的《微觀經濟學》,並結合他的課件、習題和劉老師的習題學習。張老師的教材有些地方一筆帶過,沒有展開講,對於我這樣跨專業考研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些吃力,因此,我就參閱范裡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發現其上很多地方講得深入淺出,很容易理解。在學習博弈論部分,由於張老師的教材上講的比較少,我參考了張維迎老師的《博弈論與資訊經濟學》。其複習方法和宏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大致相同,並參考教材和課件做了40頁左右的筆記。我中級微觀經濟學的第一遍複習一直進行到11月底。

第二遍複習我將宏微觀穿插起來進行,比如上午學習微觀,下午學習宏觀,這個階段主要是做題。微觀部分做兩位元老師課件上佈置的所有習題,部分教材和習題集上的習題,同時檢查自己缺漏的地方。宏觀部分做張延老師課件上佈置的所有習題,同時檢查自己缺漏的地方。由於第一遍比較扎實的複習,第二遍複習時缺漏的地方不是很多,主要是通過做題和複習來鞏固前一遍的學習成果。

第三遍複習也是將宏微觀穿插起來進行的。這時的重點是做歷年真題、預測題庫上的題以及完成一些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其他習題。這一遍主要目的是把握真題的出題思路,並且以此為參考把一些題目演練熟!

最後一遍的複習大約是考前半個月到一個月。通過前三遍的複習,我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幾乎所有可能考到的知識點,這時主要是進一步梳理知識結構,形成體系,並且把握重點內容。

我認為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第一階段是專業課複習中最為艱苦的一個階段,但必須堅持住,過了這個階段,後面會比較輕鬆;第二,專業課的複習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到紙上,也就是要做筆記、做題!

2、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

在這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專業課真題;

②崔建華老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科學出版社;③經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④吳樹青等老師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中國經濟出版社(參考);⑤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本科生筆記(參考)。

這部分大體上也進行了幾遍複習——

第一遍,我仔細研讀崔建華老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並做了10多頁的筆記!崔老師這本書寫得非常精練卻不失重點,是一本非常好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教材,並且崔老師是本科生的授課老師,因此該書值得認真研讀!在複習中,我較少參考了吳樹青等老師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本科生筆記。這一遍複習中,我基本搞清楚教材上的每一段話、一句話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邏輯演進的脈絡,我將每一章的內容製作成邏輯框圖,壓縮在一頁或兩頁A4紙上。

在第二遍複習中,我主要是做崔老師教材後的習題和《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上的習題。政治經濟學多為問答題,答案可以從教材上抄得到,但是,做題並不是抄書!我以《政治經濟學複習指導》上的答題方式為藍本,總結教材上題目的答案。我構建答案時非常注意邏輯推理的嚴密性、連貫性和完整性,這樣答案顯示出答題者的思維比較縝密、層次比較清楚,給閱卷老師良好的印象!

第三遍主要是理解、記憶題目的答案。在複習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過程中,我從不機械地記憶,主要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記憶。原因很簡單,我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當然應該進行以重視邏輯性的理解記憶。

第四遍主要是研究和把握真題,從出題者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該課程。

3、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在這部分的複習中,我使用了下列一些資料:

①近十年年專業課真題;

②雎國余老師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忘了出版社);③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講義;

④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筆記(參考)。

我以為這部分是北大經院考研專業課複習中最難把握的一部分。在為2016年的複習備考之初,我多次上網尋求相關經驗,至今我也未找到特別有效的方法。在該部分的複習中,我主要閱讀了劉偉老師的本科生授課講義,其中涵蓋了他《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分析》中的五大篇內容。另外,我將該部分的複習與政治公共課的複習結合起來進行,參考一些政治公共課的複習參考書,有針對地分專題進行了複習。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部分題目的開放性很強,平時多閱讀各種政經類的報紙,如《參考消息》、《21世紀經濟報導》等,可能會對這部分應試有説明!

四、寫在最後的話

水無常形,事無常態!

所謂經驗,是從人們的各種實踐中抽象而來的。各個實踐主體的差異、實踐條件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實踐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研也一樣,用什麼方法最好、最有效,恐怕得自己在行動中不斷摸索才行,而別人——也包括我——的經驗,只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