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忍不了90%的女性吃假紅糖,有人花一年時間找真紅糖紀實(三)

新螺螄灣買的黑糖真假實驗

昨天的文章講了, 我們前一段時間去昆明新螺螄灣找真紅糖, 買了一些黑糖和巧家小碗糖。 今天我們來實驗黑糖是不是真的。

其實, 在買這款黑糖時, 我們就知道是假的。 因為價格。 具體多少錢就不說了, 我們只能說, 這個價位絕對不可能買到真紅糖。 我一直在懷疑黑糖是不是一個純概念炒作。 因為自己目前還不完全瞭解黑糖, 不能亂講。

那為什麼明知是假還要買回家?就是為了做實驗, 瞭解它怎麼個假法。

還記得我們以前差不多用了6篇文章才講清楚的分辨真假紅糖四字訣嗎?就是“望聞泡切”。

今天開始我們只要做真假試驗就用這個方法。 大家看得多了就學會了, 以後可以用來分辨自己買的紅糖。

上黑糖:

這是我們在新螺螄灣買的黑糖, 加各種料的都有。

請上我們在國內原創的“望聞泡切”四字訣分辨真假紅糖的第一步“望”:

一、用“望”分辨四款糖的真假

四塊黑糖的正面

四塊黑糖的反面, 加料的一面

我們從袋子裡選了四種加料糖來做實驗。 從左到右分別是:玫瑰黑糖、老姜黑糖、桂花黑糖、枸杞黑糖來做實驗。

先瞭解我們“望”的要訣:

就是看產品包裝和觀察紅糖的表面, 辨別真假的要點:

一, 看包裝:配料表一欄標注“赤砂糖”的是紅糖無疑;

二, 看表面糖晶體密度、亮度:假糖密度高亮度大。 尤其是在太陽光下。 真糖密度小亮度小;

三, 看表面溫潤程度:假糖乾燥、乾癟;真糖溫潤、飽滿;

附送一條實踐經驗:看的同時, 可以用手摸一下, 真糖濕潤、有粘性、細膩;假糖乾燥、粗糙、顆粒感強。

我們買的是散裝糖, 自封袋是賣家給的。 對照上面的三點, 發現玫瑰和老薑有糖蜜比較溫潤;桂花和枸杞比較乾燥。

用手摸上去和看到的一樣。

僅從“望”的這個環節看, 玫瑰和老薑有點像真糖, 而桂花和枸杞是假糖。

二、用“聞”來分辨四款糖的真假

就是聞買回來的紅糖的氣味, 辨別真假的要點:

一, 在腦子裡建立正確的、真正的紅糖的氣味標準;

二, 如果是帶包裝的手工紅糖, 打開包裝聞氣味;

三, 聞到的氣味和腦子裡存放的標準氣味對比, 立即可以分辨真假;

四, 如果是沒帶包裝的手工紅糖, 先借助其它工具收集氣味;

五, 聞收集到的氣味, 和腦子裡存放的標準氣味進行對比, 分辨真假。

長期接觸真正手工紅糖的人, 那濃郁的香味一定不會忘掉。 我們仔細聞了這四款糖, 除了人工可以模仿的焦香味和加的料的香味外,

根本就沒有純正的紅糖香味。

我們多次說過, 我們對機制紅糖不瞭解, 包括它的氣味。 我們就拿它和我們熟悉的手工紅糖香味比較, 得出結論:這四款糖都是假的。

三、用“切”來分辨四款糖的真假

就是通過用刀切買來的紅糖, 來辨別真假紅糖方法。 辨別真假的要點:

1), 看刀感:假糖費力不易切, 刀感生硬, 刀切時發出“哢哢哢”的聲音;真糖易切不費力, 刀感稍軟, 刀切時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2), 看切下來的糖沙:假糖乾燥、易散。 真糖濕潤有粘性, 甚至可以打卷。

3), 看手感:用大拇指和食指搓撚切下的糖沙。 假糖乾燥、粗糙、顆粒感強;真糖濕潤、細膩、有粘性。

先上四款糖用刀切的照片:

玫瑰黑糖切以後的照片。 其中有黑色的部分, 不知道是什麼。

玫瑰黑糖好切, 很容易切, 並且切下來的糖粘性好、濕潤。 大家可以看看用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用手指搓撚、細膩有粘性。

老姜黑糖的照片:

老姜黑糖刀切後的照片。也是有一塊一快黑色的東西。

老姜黑糖相對玫瑰糖稍微難切一點,但還是感覺比“白香素”的假紅糖要好切。

老姜黑糖搓撚後的照片。

用手指搓撚,沒有玫瑰黑糖濕潤、細膩;

再看桂花黑糖:

桂花黑糖的刀切照片。

桂花黑糖很難切,切下來的糖沙也很乾燥。切面乾燥、而且是白色的。從切這個環節看,是假糖無疑。大家看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桂花黑糖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用手指搓撚,乾燥、粗糙。

再看,枸杞黑糖:

枸杞黑糖刀切後的照片。

枸杞黑糖也很難切,切下來的糖粉乾燥、用手指搓撚也很粗糙。

枸杞黑糖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結論:僅從“切”這個環節看:玫瑰、老薑像真糖,桂花、枸杞是假糖。那麼,問題來了,我在聞的環節已經斷定四款糖都是假糖,那怎麼“切”時,玫瑰和老薑怎麼有點像真糖呢?這不是矛盾了嗎?

我們認真分析了一下,玫瑰用刀切的感覺來看,是帶蜜糖,老薑有部分是帶蜜糖,是帶蜜糖又沒有真手工紅糖的氣味,我們就懷疑是用赤砂糖做的,因為赤砂糖也是帶蜜糖,雖然有人稱為廢蜜。

為了驗證我們的分析,我們在最後一個環節的沖泡試驗中,專門找了正宗的赤砂糖(托人在糖廠買的),用來對比。

四、用“泡”來分辨四款糖的真假

就是進行沖泡試驗,辨別真假的要點:

1)、聞:

將鼻子湊到杯口,聞沖泡以後的氣味:

真糖:手工紅糖特有的醇厚、濃郁的香氣;假糖是人工香精模仿的焦香味。

2)、看:

A、看湯色:真糖是自然、厚重的熟的甘蔗汁濃縮後的顏色;假糖是色素的顏色,單薄、清亮、空洞。

B、看沉澱物:真糖或多或少有沉澱物;“白香素”假糖沒有沉澱物。

3)、品:

品嘗沖泡出來的紅糖水的味道:

真糖:是醇厚、自然、濃郁的熟甘蔗汁的香甜味;

假糖:就只有白糖的甜味,而且往往比真糖要甜得多。

按我們自己定的試驗標準:10克糖、75毫升燒開的山泉水來做沖泡試驗。

先稱10克糖:

10克玫瑰黑糖

10克老姜黑糖

10克桂花黑糖。

10克枸杞黑糖。

10克赤砂糖。

放到5個杯子裡面:

從左到右分別是玫瑰、老姜、桂花、枸杞、赤砂糖。

每個杯子倒進75毫升燒開的山泉水:

量75毫升山泉水,倒進5個杯子。

五種糖沖泡放置一段時間等融化。

大家可以觀察沖泡後的特寫:

玫瑰黑糖沖泡後照片。

老姜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桂花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枸杞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赤砂糖沖泡後的照片。

再看看這五款糖的沉澱物:

玫瑰黑糖的沉澱過濾圖。

老姜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桂花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枸杞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赤砂糖沉澱物的照片。

“切”分辨真假的要點是聞看品

聞,五款糖都聞不出真紅糖的特有的甘蔗汁的香甜聞。都是假的。

看,五款糖的湯色都沒有真紅糖的湯色的厚重,能看出四款黑糖明顯的色素的顏色。從沉澱物來看,四款黑糖的杯底都有不少沉澱物,有不少小白點。我們不清楚這些小白點是什麼鬼。雖然有沉澱物但不是真的手工紅糖的沉澱物。赤砂糖沒有沉澱物。

品,五款糖品嘗以後,都沒有真的手工紅糖的熟的甘蔗汁的味道。就單純的甜味。玫瑰、老薑、赤砂糖都很甜。桂花、枸杞沒多少甜味。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

五、總結

用我們原創加獨創的“望聞泡切”四字訣,可以判斷:我們在新螺螄灣買的加料的黑糖都是假的。

六、建議

我們目前在市場上沒有買到過真黑糖,都是加工出來的。而且,我們在昆明的其它地方遇到的黑糖都是新螺螄灣這種黑糖,只是價格要高一倍以上。兩個建議:一,有做真正黑糖的朋友希望能和我們聯繫,我們想買點回來試驗一下,和新螺螄灣這種糖做一個對比。二,如果是普通消費者,在沒有確認是真紅糖前,購買時要慎重。

預告:明天我們將試驗在新螺螄灣買點外形像巧家小碗糖的紅糖到底是不是真紅糖。歡迎圍觀。明天見!

用手指搓撚、細膩有粘性。

老姜黑糖的照片:

老姜黑糖刀切後的照片。也是有一塊一快黑色的東西。

老姜黑糖相對玫瑰糖稍微難切一點,但還是感覺比“白香素”的假紅糖要好切。

老姜黑糖搓撚後的照片。

用手指搓撚,沒有玫瑰黑糖濕潤、細膩;

再看桂花黑糖:

桂花黑糖的刀切照片。

桂花黑糖很難切,切下來的糖沙也很乾燥。切面乾燥、而且是白色的。從切這個環節看,是假糖無疑。大家看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桂花黑糖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用手指搓撚,乾燥、粗糙。

再看,枸杞黑糖:

枸杞黑糖刀切後的照片。

枸杞黑糖也很難切,切下來的糖粉乾燥、用手指搓撚也很粗糙。

枸杞黑糖手指搓撚後的照片。

結論:僅從“切”這個環節看:玫瑰、老薑像真糖,桂花、枸杞是假糖。那麼,問題來了,我在聞的環節已經斷定四款糖都是假糖,那怎麼“切”時,玫瑰和老薑怎麼有點像真糖呢?這不是矛盾了嗎?

我們認真分析了一下,玫瑰用刀切的感覺來看,是帶蜜糖,老薑有部分是帶蜜糖,是帶蜜糖又沒有真手工紅糖的氣味,我們就懷疑是用赤砂糖做的,因為赤砂糖也是帶蜜糖,雖然有人稱為廢蜜。

為了驗證我們的分析,我們在最後一個環節的沖泡試驗中,專門找了正宗的赤砂糖(托人在糖廠買的),用來對比。

四、用“泡”來分辨四款糖的真假

就是進行沖泡試驗,辨別真假的要點:

1)、聞:

將鼻子湊到杯口,聞沖泡以後的氣味:

真糖:手工紅糖特有的醇厚、濃郁的香氣;假糖是人工香精模仿的焦香味。

2)、看:

A、看湯色:真糖是自然、厚重的熟的甘蔗汁濃縮後的顏色;假糖是色素的顏色,單薄、清亮、空洞。

B、看沉澱物:真糖或多或少有沉澱物;“白香素”假糖沒有沉澱物。

3)、品:

品嘗沖泡出來的紅糖水的味道:

真糖:是醇厚、自然、濃郁的熟甘蔗汁的香甜味;

假糖:就只有白糖的甜味,而且往往比真糖要甜得多。

按我們自己定的試驗標準:10克糖、75毫升燒開的山泉水來做沖泡試驗。

先稱10克糖:

10克玫瑰黑糖

10克老姜黑糖

10克桂花黑糖。

10克枸杞黑糖。

10克赤砂糖。

放到5個杯子裡面:

從左到右分別是玫瑰、老姜、桂花、枸杞、赤砂糖。

每個杯子倒進75毫升燒開的山泉水:

量75毫升山泉水,倒進5個杯子。

五種糖沖泡放置一段時間等融化。

大家可以觀察沖泡後的特寫:

玫瑰黑糖沖泡後照片。

老姜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桂花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枸杞黑糖沖泡後的照片。

赤砂糖沖泡後的照片。

再看看這五款糖的沉澱物:

玫瑰黑糖的沉澱過濾圖。

老姜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桂花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枸杞黑糖沉澱物的照片。

赤砂糖沉澱物的照片。

“切”分辨真假的要點是聞看品

聞,五款糖都聞不出真紅糖的特有的甘蔗汁的香甜聞。都是假的。

看,五款糖的湯色都沒有真紅糖的湯色的厚重,能看出四款黑糖明顯的色素的顏色。從沉澱物來看,四款黑糖的杯底都有不少沉澱物,有不少小白點。我們不清楚這些小白點是什麼鬼。雖然有沉澱物但不是真的手工紅糖的沉澱物。赤砂糖沒有沉澱物。

品,五款糖品嘗以後,都沒有真的手工紅糖的熟的甘蔗汁的味道。就單純的甜味。玫瑰、老薑、赤砂糖都很甜。桂花、枸杞沒多少甜味。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

五、總結

用我們原創加獨創的“望聞泡切”四字訣,可以判斷:我們在新螺螄灣買的加料的黑糖都是假的。

六、建議

我們目前在市場上沒有買到過真黑糖,都是加工出來的。而且,我們在昆明的其它地方遇到的黑糖都是新螺螄灣這種黑糖,只是價格要高一倍以上。兩個建議:一,有做真正黑糖的朋友希望能和我們聯繫,我們想買點回來試驗一下,和新螺螄灣這種糖做一個對比。二,如果是普通消費者,在沒有確認是真紅糖前,購買時要慎重。

預告:明天我們將試驗在新螺螄灣買點外形像巧家小碗糖的紅糖到底是不是真紅糖。歡迎圍觀。明天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