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湖北中醫鮑德華:引起陰陽失衡的幾個因素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重陰必陽, 重陽必陰。 ”陰陽的平衡不是固定不變的, 因此陰陽有時會被打破。 凡事皆有因, 我們的機體內的陰陽活動為什麼會失衡呢?老中醫鮑德華認為導致陰陽失衡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陰陽平衡本身就是動態的

所謂陰陽的動態平衡, 是指陰陽雙方的量的比例是不斷變化的但又穩定于正常限度之內的狀態, 是動態的平衡, 而非絕對的靜止。 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是互根、互補、互制、互化的。 如果一旦有一方出現不足, 或者有餘, 那麼, 人體另一方就會代償彌補, 假如我們代償彌補失調, 那麼, 陽氣和陰精不能夠維持正常的平衡, 如此陰陽就會失去相對的平衡。

外感六淫導致陰陽失衡

從季節氣候變化來看, 春夏為陽, 秋冬為陰。 氣候中溫熱屬陽, 寒涼屬陰。 寒、熱、溫、涼是從四季氣候的角度對氣溫的分類, 實際上在自然界中還有其他各種複雜氣候的變化即六氣:風、寒、暑、濕、燥、火。

正常的六氣不易致病, 當氣候變化異常, 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 或非其時而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 或在人體正氣不足, 抵抗力下降時, 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 侵犯人體導致陰陽失衡,

進而發生疾病。 這種六氣, 相對或者絕對太過成為致病因素時便稱為“六淫”。

七情內擾導致陰陽失衡

劇烈的情緒變化, 會使陰陽平衡失調, 影響人的氣血正常運行, 導致氣血功能紊亂。 《素問·舉痛論》中這樣指出:“百病生於氣也。 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中醫認為, 七情分屬於五臟, 為五臟所主。 正常情況下, 喜為心志, 怒為肝志, 思為脾志, 悲(憂)為肺志, 恐(驚)為腎志, 一旦七情中有一方出現問題, 就會導致人的陰陽、氣血、臟腑出現問題。

人體的不斷老化加速陰陽失衡

人的身體是一個不斷老化的過程, 從成長到衰老, 失衡伴隨人的一生。 從生理的角度, 這是因為人的生命過程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 但新陳代謝實際上是兩個相反的力量與過程同時作用的結果。 在成長的階段, 新細胞生成的數量與速度超過舊細胞死亡的數量與速度, 所以人會長高, 體重增加, 內臟機能也會不斷增強;到成年以後, 這兩種力量勢均力敵, 所以人的身高體重與機能維持相對的穩定;到了晚年, 新細胞生成的速度大大減慢, 這就表現為人的機能逐漸下降。 此時, 機體的平衡狀態也越來越差, 被打破的平衡也越來越多, 人的病痛和疲倦感隨著不同的失衡而產生, 這是人體的自然規律。 反之, 如果我們能夠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自然也就延緩了衰老的進程。

其他因素導致陰陽失衡

除了上述因素外,生態環境被破壞、綠地減少、溫室效應加劇、大氣污染、電子產品污染、食物污染、噪音污染……這些污染也已經嚴重地破壞了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而心理的失衡又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陰陽平衡更加可望而不可及了。

自然也就延緩了衰老的進程。

其他因素導致陰陽失衡

除了上述因素外,生態環境被破壞、綠地減少、溫室效應加劇、大氣污染、電子產品污染、食物污染、噪音污染……這些污染也已經嚴重地破壞了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而心理的失衡又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陰陽平衡更加可望而不可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