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旱地忽律和呼雷豹還有赤兔

梁山眾頭領中, 有一個人的綽號非常怪異, 叫做“旱地忽律”朱貴, 其他好漢的綽號要麼是動物, 什麼九紋龍史進、白花蛇楊春、錦豹子楊林、撲天雕李應;要麼是寄託古人,

比如病尉遲孫立、病關索楊雄、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要麼以武器為號, 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金槍手徐甯;偏偏這個朱貴, 本事不大, 綽號獨具一格, “旱地”明白, 乾旱的土地, “忽律”是什麼?根本不像漢語麼!

還有《隋唐演義》裡的虎牢關總兵、四寶大將尚師徒, 他有一匹寶馬, 名喚“呼雷豹”。 明明是匹馬, 為什麼要叫豹?

後來看到汪曾祺先生的文章, 明白了。 “忽律”和“呼雷”, 其實指的是同一種事物, 就好比貝克漢姆和碧鹹是一回事, 只是譯音的不同。

忽律或者呼雷應該是蒙語, 指的是黑白相間。 “呼雷豹”的“豹”其實應該是“駁”, 指毛色不純。 這樣就容易理解, 呼雷豹是黑白毛色或者斑點相間的馬,

這種黑白斑點就像豹子身上的斑紋一樣。

旱地忽律, 旱地上的黑白斑點是什麼呢?

是鱷魚。

鱷魚黑白相見的斑點。

這個綽號也對應了朱貴這個人的陰損行為特徵, 在水泊邊上開了酒店, 用蒙汗藥把來往的好漢麻翻, 再害奪錢財。

但是旱地上的鱷魚,

比起在水裡的, 肯定要差上一些, 所以他本領平平, 是旱地的鱷魚。

然而朱貴是地道的北方人, 北方難見鱷魚, 怎麼能得這樣的綽號?

因為作者施耐庵是南方人, 南方江河縱橫, 鱷魚並不是稀罕的動物, 所以他把鱷魚的綽號給了一個北方漢子。

再要多說幾句的話, 因為馬在古代是地位尊崇的牲口。 跟馬相關的詞彙, 也比現在豐富的多。 那些帶馬字旁的字, 差不多都是跟馬的毛色相關。 “騏”是青黑色的馬, “驄”是毛色青白相間的馬, “驊騮”指赤色的馬, “騑”指駕在車前轅馬兩旁的馬等。 “騅”青白雜色的馬, 但若是“烏騅”就是全黑的馬, 比如楚霸王項羽或者張飛。 如果四個蹄子全白, 叫“踏雪烏騅”, 如果只是蹄前有一抹白, 那就叫“踢雪烏騅”。

最有名的“赤兔”,

那就真是像兔子。 赤是顏色, 紅的。 兔, 是指頭型像兔子。

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 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楔頭、半兔頭等幾種。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一本《相馬經》, 其中的一篇說“得兔與狐, 鳥與魚, 得此四物, 毋相其餘”。 在第三篇中又對這些話作了解說, “欲得兔之頭與其肩, 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欲得鳥目與頸膺, 欲得魚之鰭與脊”。 這些記載, 說明了在古代兔形的頭是好馬的重要外在標準, 也說明了得到兔頭的好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然, 兔也是說明跑得快, “飛兔”最早出現在《呂氏春秋離俗》中, “飛兔、要褭, 古之駿馬也。 ”意思是, 這種馬跑起來像兔在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