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未來環保標準更嚴,環保收費或更高

核心提示:國家環保部發佈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通知表示, 為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 充分發揮標準對改

國家環保部發佈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通知表示, 為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 充分發揮標準對改善環境品質、防範環境風險的積極作用, 在充分總結“十二五”環境保護標準工作基礎上, 國家環保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根據規劃, “十三五”期間, 環境保護部將全力推動約9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工作。

同時, 將發佈約800項環保標準, 包括品質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約100項, 環境監測類標準約400項, 環境基礎類標準和管理規範類標準約300項, 支援環境管理重點工作。

規劃裡明確表示, 要狠抓工業污染防治, 圍繞十大重點行業, 制修訂農藥、農副食品加工、飲料製造等行業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完善造紙、煉焦、印染、制革等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技術內容。 小皮摘錄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實施措施, 通過這些內容, 皮革企業對於後期環保方面的戰略實施計畫, 做到心中有數。

實施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要組織編制地方環保標準規劃或工作計畫, 把開展地方環保標準制修訂、國家和地方標準培訓、評估等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納入年度工作計畫和部門預算。 環境保護部有關業務司局要將完善環保標準體系、加快環保標準制修訂和嚴格實施環保標準作為重要職責, 及時研究解決環保標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明確專職人員開展環保標準管理工作, 跟蹤調度各標準制修訂專案進展, 切實保證標準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2創新工作體制

構建將基礎科研、技術評估與環保標準制修訂緊密銜接的工作體制。 針對環保標準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職責不清、人員隊伍保障不足等問題, 創新完善標準工作制度, 修訂相關管理辦法, 強化績效考核, 加強經費管理, 建立退出機制, 保證標準制修訂工作更加規範、高效。 針對管理急需標準, 調整立項機制, 加快審批流程, 建立標準制修訂及發佈的“綠色通道”。

3強化能力建設

繼續大力加強環保標準專業技術支援隊伍建設, 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和人才儲備及培養, 形成專業領域分工明確、標準業務工作熟悉、標準理論基礎扎實的工作隊伍。

建立涉及行業、標準、管理、經濟、監測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庫, 健全專家諮詢與評審運行機制, 加強專家對標準制修訂工作的技術支援與品質把關。 進一步優化完善現有環保標準基礎資料庫, 實現環保標準資訊查詢、標準專案立項及制修訂全過程管理功能。 研究構建與排汙許可及現有環保資料系統的共用機制, 支援基礎資料在標準制修訂及實施領域的分析與應用。 繼續加強標準專業網站的建設與維護, 及時發佈標準管理動態, 不斷豐富形式與內容, 探索實現標準諮詢與解釋的網路互動。

4加強國際合作

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 加強與沿線國家在環境保護法規、制度、標準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

借助典型污染防治技術示範推廣及地方環境保護經驗交流等形式, 推動我優勢環保標準“走出去”。 與主要發達國家、重要發展中國家、主要國際組織開展廣泛交流合作, 深入瞭解各國、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環保標準體系設置、制定方法、實施機制與評估方法等, 及時掌握各行業先進技術動態與發展趨勢。 跟蹤並參與全球環境保護技術法規相關工作, 繼續做好世貿組織等機構的技術法規制定及協調工作, 不斷推進我國環保標準與國際接軌。

最新環保動作

甘肅將對百餘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強制清潔生產

一項更嚴格的環保政策開始在甘肅實施。 從5月份起, 甘肅將對轄區內的百餘家企業實施強制清潔生產, 以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

2017年,甘肅將對102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目前已經開始對這些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甘肅省環保廳已向社會公佈了102家企業名單。這些企業涉及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印染、農副食品加工、製藥、制革、農藥、電鍍、建材、供熱等十餘類行業。

為了做好強制清潔生產工作,進入5月份,甘肅環保部門已經開始對納入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主要污染物及特徵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並且將在當地政府或市(州)媒體、網站上對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公佈,包括企業法人、排放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等。

動真格!長治345家企業因為這些不達標全部被關停!

為深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加強我市大氣環境深度治理,針對全市“小散亂汙”企業開展了的專項整治活動,於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5月10日,長治依法關停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物排放不達標、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汙”企業345家,有效保障了全市環境品質的進一步改善。

通過對全市範圍內的“小散亂汙”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摸底,我市環保部門確定了整治名單,按照“關停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目標,從今年3月份開始,對全市範圍內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汙”企業,重點是有色熔煉加工、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軋鋼、耐火材料、碳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廢塑膠加工、小汽修、露天噴漆,以及涉及塗料、油墨、膠粘劑、有機溶劑、印刷、傢俱等小型製造加工企業進行治理。

全市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明察暗訪、督查檢查,對“小散亂汙”企業分類處置。對通過整改可以規範、轉升的企業,制定出限期整改方案;對超過整改期限,且“整改不力、整治無望”的“小散亂汙”企業,依法進行關停取締。

全市共上報“小散亂汙”企業541家

其中,城區101家、郊區48家、高新區32家、沁縣6家、屯留縣37家、長子縣24家、壺關縣20家、長治縣154家、襄垣縣14家、沁源縣21家、潞城市40家、武鄉縣11家、黎城縣17家、平順縣16家。

截至5月10日,已依法關停取締345家。

尖草坪區對317家“小散亂汙”企業採取“兩斷”措施

中央環保督察,是壓力也是動力。在近期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尖草坪區的43件群眾反映環境問題事項中,只有3件涉及“小散亂汙”企業,這與該區變壓力為動力,及早採取關停措施有很大關係。

“小散亂汙”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佈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有色金屬熔煉加工、橡膠生產、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絲網加工、軋鋼、耐火材料、碳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水泥粉磨站、廢塑膠加工,以及涉及使用塗料、油墨、膠粘劑、有機溶劑等的印刷、傢俱等小型製造加工企業。今年一季度,環保部空氣品質專項督察組在尖草坪區督察時,便提出將該區“小散亂汙”企業關停取締的要求。3月15日,該區政府召開動員會,將取締“小散亂汙”企業納入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展開拉網式排查。

在前期摸排的基礎上,尖草坪區各鄉街發動各村及社區工作人員,發放宣傳單10萬份,鼓勵全區群眾對發現的各類違法排汙現象進行舉報,並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及時派單處置。目前,該區已排查出“小散亂汙”企業320家。其中,木器傢俱生產企業187家、鋁合金門窗櫥櫃製造企業43家、帶噴漆的汽修廠25家、帶噴漆的彩鋼板廠15家、塗料生產企業9家、涉及儲煤行業企業3家、其它類型企業38家。對這些企業,該區一律採取“兩斷三清”措施,即斷水、斷電,清除生產設施、清除生產原料、清除生產產品。

5月9日,在尖草坪區昌盛西街,樺楠億佳酒店用品公司正在清空其500多平方米的生產場地。“我們已累計清理出50多車桌椅板凳等生產產品。”公司負責人介紹。至5月8日,該區已對317家“小散亂汙”企業實施了“兩斷”,其餘3家企業正在斷電過程中。對已完成“兩斷”的企業,力爭在5月15日前,全部完成“三清”。同時,尖草坪區鼓勵“小散亂汙”企業進入管理正規的工業園區進行生產,有效防止污染無序亂排問題。

柳州市將新建5個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開展十大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

柳州市今年的工業源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年內,將新建5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開展十大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工作。

據瞭解,根據自治區關於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製造、農藥、制革、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我市正在分年度實施清潔化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

今年,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採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幹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製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迴圈利用技術改造。同時,確保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基本完成達標改造。

年內,新建並完成鹿寨縣中心工業園區、石碑坪工業園、融安縣工業集中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工業集中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工業新區5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安裝自動線上監控裝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以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

2017年,甘肅將對102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目前已經開始對這些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甘肅省環保廳已向社會公佈了102家企業名單。這些企業涉及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印染、農副食品加工、製藥、制革、農藥、電鍍、建材、供熱等十餘類行業。

為了做好強制清潔生產工作,進入5月份,甘肅環保部門已經開始對納入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主要污染物及特徵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並且將在當地政府或市(州)媒體、網站上對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公佈,包括企業法人、排放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等。

動真格!長治345家企業因為這些不達標全部被關停!

為深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加強我市大氣環境深度治理,針對全市“小散亂汙”企業開展了的專項整治活動,於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5月10日,長治依法關停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物排放不達標、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汙”企業345家,有效保障了全市環境品質的進一步改善。

通過對全市範圍內的“小散亂汙”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摸底,我市環保部門確定了整治名單,按照“關停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目標,從今年3月份開始,對全市範圍內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汙”企業,重點是有色熔煉加工、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軋鋼、耐火材料、碳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廢塑膠加工、小汽修、露天噴漆,以及涉及塗料、油墨、膠粘劑、有機溶劑、印刷、傢俱等小型製造加工企業進行治理。

全市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明察暗訪、督查檢查,對“小散亂汙”企業分類處置。對通過整改可以規範、轉升的企業,制定出限期整改方案;對超過整改期限,且“整改不力、整治無望”的“小散亂汙”企業,依法進行關停取締。

全市共上報“小散亂汙”企業541家

其中,城區101家、郊區48家、高新區32家、沁縣6家、屯留縣37家、長子縣24家、壺關縣20家、長治縣154家、襄垣縣14家、沁源縣21家、潞城市40家、武鄉縣11家、黎城縣17家、平順縣16家。

截至5月10日,已依法關停取締345家。

尖草坪區對317家“小散亂汙”企業採取“兩斷”措施

中央環保督察,是壓力也是動力。在近期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尖草坪區的43件群眾反映環境問題事項中,只有3件涉及“小散亂汙”企業,這與該區變壓力為動力,及早採取關停措施有很大關係。

“小散亂汙”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佈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有色金屬熔煉加工、橡膠生產、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絲網加工、軋鋼、耐火材料、碳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水泥粉磨站、廢塑膠加工,以及涉及使用塗料、油墨、膠粘劑、有機溶劑等的印刷、傢俱等小型製造加工企業。今年一季度,環保部空氣品質專項督察組在尖草坪區督察時,便提出將該區“小散亂汙”企業關停取締的要求。3月15日,該區政府召開動員會,將取締“小散亂汙”企業納入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展開拉網式排查。

在前期摸排的基礎上,尖草坪區各鄉街發動各村及社區工作人員,發放宣傳單10萬份,鼓勵全區群眾對發現的各類違法排汙現象進行舉報,並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及時派單處置。目前,該區已排查出“小散亂汙”企業320家。其中,木器傢俱生產企業187家、鋁合金門窗櫥櫃製造企業43家、帶噴漆的汽修廠25家、帶噴漆的彩鋼板廠15家、塗料生產企業9家、涉及儲煤行業企業3家、其它類型企業38家。對這些企業,該區一律採取“兩斷三清”措施,即斷水、斷電,清除生產設施、清除生產原料、清除生產產品。

5月9日,在尖草坪區昌盛西街,樺楠億佳酒店用品公司正在清空其500多平方米的生產場地。“我們已累計清理出50多車桌椅板凳等生產產品。”公司負責人介紹。至5月8日,該區已對317家“小散亂汙”企業實施了“兩斷”,其餘3家企業正在斷電過程中。對已完成“兩斷”的企業,力爭在5月15日前,全部完成“三清”。同時,尖草坪區鼓勵“小散亂汙”企業進入管理正規的工業園區進行生產,有效防止污染無序亂排問題。

柳州市將新建5個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開展十大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

柳州市今年的工業源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年內,將新建5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開展十大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工作。

據瞭解,根據自治區關於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製造、農藥、制革、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我市正在分年度實施清潔化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

今年,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採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幹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製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迴圈利用技術改造。同時,確保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基本完成達標改造。

年內,新建並完成鹿寨縣中心工業園區、石碑坪工業園、融安縣工業集中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工業集中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工業新區5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安裝自動線上監控裝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