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青神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探索田園綜合體加旅遊

——眉山市推進全域旅遊的青神探索

青神田園綜合體 中國竹編第一村

青神田園綜合體 中國竹藝城

近年來, 青神縣按照中央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總體部署,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並融入旅遊景觀重要元素, 目前國際竹編文化產業園、優質椪柑產業園、茶語原鄉農業觀光園已具雛形。 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正在探索中推進。

5月10日,眉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紅邀請人民日報、四川新聞網等多個媒體記者一行十多人走進“東坡初戀地, 國際竹藝城”——青神,採訪該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記者看到青神現代農業園區和田園綜合體建設處處都融合了產業加旅遊、品牌加旅遊的特色, 深感其彰顯了眉山市推進全域旅遊的青神探索可貴成果。

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入駐電商及發展勢頭引記者關注

記者體驗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創意氛圍

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普及農村電商見成效

四川新聞網將陸續推出的“眉山市推進全域旅遊的青神探索”系列報導。 此為系列報導之二:“青神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探索田園綜合體加旅遊”。

全域旅遊需要產業支撐、園區依託。 結合竹編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青神縣重點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蘭溝村探索打造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 目前綜合體的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環境風貌等基本完善, 田園綜合體建設將借首屆全國全域旅遊推進會在眉山召開的東風, 在探索中穩步推進。

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入駐電商及產品

白果鄉甘家溝椪柑園區景色

一二三產融合 彰顯產業加旅遊特色

據悉,2012年,青神縣竹編產業被確定為全省特色產業之一。青神縣抓住機遇在探索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著重突出產業特色加旅遊,實現了業態集聚、擴大銷售、吸引遊客、惠及鄉里。

首先,加大了培育壯大雲華竹旅、狀元竹藝、竹福竹藝等竹編產業龍頭企業,建立竹產業創業創新孵化園吸引竹編人才創業孵化,目前已形成集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混合竹編于一體品種齊備的竹製品產業業態。

同時,積極拓展業態,探索“竹+X”產品模式,大力招引竹包裝、竹建材、竹裝飾企業入駐。以竹編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帶動了本村和周邊竹編從業農戶充分參與並受益。

著重融入“互聯網+”,建成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通過“線上銷售帶動線下生產”,拓寬產品銷路,2016年實現竹編網銷額2500余萬元。

記者一行在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見到,通過電商平臺,青神火燒木產品已佔據全國8成以上份額,並具有此類產品的定價話語權。 青神縣八戒食品有限公司去年雙11網上就賣出6.6萬斤醃臘製品。

青神競帆科創有限公司特別引起記者們的關注。該公司去年成立,公司負責人是去年才畢業的90後青神人郭帆。作為青神唯一一家跨境電商並獲“大學生雙創之星”榮譽的郭帆,已經把竹編創意產品銷往了一帶一路的不少國家。據介紹,現在僅通過淘寶銷售,他們每月可獲銷售收入7至8萬。

突出文旅融合 創新創業創意

按照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文旅結合發展思路打造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其核心景區已建成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竹藝廣場、熊貓館等景點,成為文旅融合的國家AAAA級景區——國際竹藝城。

通過實施萬畝栽竹計畫打造竹基地,引進世界名竹栽種,建成農旅融合的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被省林業廳評為省級濕地公園。

通過開展竹編大師培養和竹藝傳承計畫,現擁有1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5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實施國際竹藤組織和國際竹藤中心委託培訓29期1500餘人,連續5年實施竹產業技術工人“千人培訓”,已完成培訓5023餘人。

通過舉辦全國第三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搜集竹編創意作品300餘件。在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內,青神縣竹韻竹藝工坊是縣裡唯一一家集中了多位老師傅傳承可能失傳傳統竹編工藝的作坊。成藝職業學院竹編工藝的大學生會定期前來向老師傅學習傳統竹編工藝。

構建產村一體 幸福美麗新村

青神縣著力產村相融,打造以竹編為龍頭、以旅遊為基礎、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幸福美麗新村。

——融入竹元素,對206戶開展棚戶區風貌改造,實現村內房屋風貌優雅、佈局錯落有致、基礎設施完善,農戶前店後坊發展竹編產業,實現產村高度融合,被國際竹藤組織授予“中國竹編第一村”稱號。

——已建成竹藝一條街,入駐以竹為主題的酒店、星級農家樂、購物網點等100余家,形成聚集竹種植、竹加工、竹銷售為一體的遊、購、娛完整產業鏈。

——採取“統規自建、帶規入駐”的建設模式,打造產村融合“林盤式”社區——“水竹·怡莊”,已入住農戶230戶。

全域農旅相容 為核心景區提供支撐

據介紹,青神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邊緣,因古蜀王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農桑,民皆神之”而得名,建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青神全縣幅員面積386.8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人。擁有國際竹藝城、江灣神木園兩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享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椪柑之鄉”、“全省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省級生態縣”等殊譽。2016年,青神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1元,同比增長9.4%,榮獲“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稱號。實踐證明:全域農旅相容,可為核心景區提供可持續發展支撐。

(四川新聞網)

白果鄉甘家溝椪柑園區景色

一二三產融合 彰顯產業加旅遊特色

據悉,2012年,青神縣竹編產業被確定為全省特色產業之一。青神縣抓住機遇在探索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著重突出產業特色加旅遊,實現了業態集聚、擴大銷售、吸引遊客、惠及鄉里。

首先,加大了培育壯大雲華竹旅、狀元竹藝、竹福竹藝等竹編產業龍頭企業,建立竹產業創業創新孵化園吸引竹編人才創業孵化,目前已形成集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混合竹編于一體品種齊備的竹製品產業業態。

同時,積極拓展業態,探索“竹+X”產品模式,大力招引竹包裝、竹建材、竹裝飾企業入駐。以竹編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帶動了本村和周邊竹編從業農戶充分參與並受益。

著重融入“互聯網+”,建成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通過“線上銷售帶動線下生產”,拓寬產品銷路,2016年實現竹編網銷額2500余萬元。

記者一行在青神縣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見到,通過電商平臺,青神火燒木產品已佔據全國8成以上份額,並具有此類產品的定價話語權。 青神縣八戒食品有限公司去年雙11網上就賣出6.6萬斤醃臘製品。

青神競帆科創有限公司特別引起記者們的關注。該公司去年成立,公司負責人是去年才畢業的90後青神人郭帆。作為青神唯一一家跨境電商並獲“大學生雙創之星”榮譽的郭帆,已經把竹編創意產品銷往了一帶一路的不少國家。據介紹,現在僅通過淘寶銷售,他們每月可獲銷售收入7至8萬。

突出文旅融合 創新創業創意

按照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文旅結合發展思路打造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其核心景區已建成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竹藝廣場、熊貓館等景點,成為文旅融合的國家AAAA級景區——國際竹藝城。

通過實施萬畝栽竹計畫打造竹基地,引進世界名竹栽種,建成農旅融合的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被省林業廳評為省級濕地公園。

通過開展竹編大師培養和竹藝傳承計畫,現擁有1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5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實施國際竹藤組織和國際竹藤中心委託培訓29期1500餘人,連續5年實施竹產業技術工人“千人培訓”,已完成培訓5023餘人。

通過舉辦全國第三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搜集竹編創意作品300餘件。在竹編產業田園綜合體內,青神縣竹韻竹藝工坊是縣裡唯一一家集中了多位老師傅傳承可能失傳傳統竹編工藝的作坊。成藝職業學院竹編工藝的大學生會定期前來向老師傅學習傳統竹編工藝。

構建產村一體 幸福美麗新村

青神縣著力產村相融,打造以竹編為龍頭、以旅遊為基礎、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幸福美麗新村。

——融入竹元素,對206戶開展棚戶區風貌改造,實現村內房屋風貌優雅、佈局錯落有致、基礎設施完善,農戶前店後坊發展竹編產業,實現產村高度融合,被國際竹藤組織授予“中國竹編第一村”稱號。

——已建成竹藝一條街,入駐以竹為主題的酒店、星級農家樂、購物網點等100余家,形成聚集竹種植、竹加工、竹銷售為一體的遊、購、娛完整產業鏈。

——採取“統規自建、帶規入駐”的建設模式,打造產村融合“林盤式”社區——“水竹·怡莊”,已入住農戶230戶。

全域農旅相容 為核心景區提供支撐

據介紹,青神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邊緣,因古蜀王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農桑,民皆神之”而得名,建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青神全縣幅員面積386.8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人。擁有國際竹藝城、江灣神木園兩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享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椪柑之鄉”、“全省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省級生態縣”等殊譽。2016年,青神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1元,同比增長9.4%,榮獲“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稱號。實踐證明:全域農旅相容,可為核心景區提供可持續發展支撐。

(四川新聞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