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過期藥易收難送走 到底怎麼處理?

王珊從家中藥箱裡翻出了一袋子過期藥, 而面對這樣的過期藥, 她卻不知道它們的去處該是哪裡。 垃圾箱、藥店、醫院, 王珊思索著各種可能。 與王珊的不知所措不同, 在青年路西側的國美第一城社區中, 一個白色的垃圾桶上寫著“過期藥品收納箱”, 藥品幾乎將這個大半米高的桶填滿。

該社區物業公司在社區中設立了過期藥品收納箱, 讓社區居民集中投放過期藥, 之後再由物業公司統一處理。

去年, 北京晚報曾發起了一項名為“家庭過期藥”的調查。 結果顯示, 在參與調查的家庭中, 約90%家庭存有過期藥品, 95%的家庭成員處理過期藥的方式為直接丟進垃圾桶。

過期藥品被扔進垃圾桶後, 面臨著被不法分子回收後再度販賣的可能。 同樣, 如果與垃圾一同處理, 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一定危害。

對於像王珊一樣的市民來說, 該如何處理過期藥?如何讓這些過期藥找到可以安放的去處?

家家都有過期藥 多數扔進垃圾桶

坐在地板上, 王珊的身邊擺著兩個塑膠箱子, 一個裝未過期的藥品, 一個裝著過期藥品。 她開始對家裡幾個藥箱的過期藥進行整理, “看病開的藥, 藥店買的藥;大人的藥, 孩子的藥, 家裡大大小小裝藥的箱子就有四五個。 ”王珊隨手將過期藥投進了塑膠箱裡, 整理的結果是, 藥箱裡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過期藥。 “幾乎能裝滿一個超市的小購物袋。 ”

王珊看著這一袋過期藥有些發愁, 扔進垃圾桶會不會被別人撿走後重新出售, 她領著藥在家附近的幾家藥店問了個遍, 沒有藥店願意收過期藥品。 “這個怎麼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專門機構回收過期藥。 ”擔心孩子碰到過期藥,

她把過期藥放在了衣櫃上面, 等待可以安全回收過期藥品的機構。

與王珊不同, 67歲的石阿姨家的窗臺上、抽屜裡, 藥品隨處可見。 “老伴經常腸胃不算太好, 我身體也不好, 總得吃藥, 我們家裡經常有藥品備用。 ”最近, 石阿姨在整理屋子時, 一下子翻出了十多種過期藥品。 “我都收拾收拾扔進垃圾桶了。 ”

石阿姨所在的社區中, 居民多為老年人, 在對社區老年人的調查中發現, 幾乎每家都會存放常用藥, 過期藥也幾乎在每個家庭中出現, “還真沒聽說過哪有回收過期藥的點兒, 一般就是直接就扔垃圾桶了。 ”一名老年人表示, 對於過期藥品的處理並沒有什麼辦法, 只有一扔了之。

去年, 本報曾發起了一項名為“家庭過期藥”的調查。

結果顯示, 在參與調查的家庭中, 約90%家庭存有過期藥品, 95%的家庭成員處理過期藥的方式為直接丟進垃圾桶。

在《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中顯示, 我國約有78.6%的家庭都備有家庭小藥箱, 但80%以上的家庭都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

多社區設裡的回收箱

第二天就設立第二天便有人投放

朝陽區青年路西側的國美第一城社區中, 共有4個白色過期藥的收納箱, 設立在社區的多個區域。

社區居民霍先生每隔半年時間就會對家裡的藥品進行一次清理, 每次清理都有所收穫, “之前沒有回收箱子的時候, 基本上都扔垃圾箱了。 ”

國美第一城社區的過期藥品收納箱設立於2016去年5月, 一家環保組織與社區物業公司溝通後,

物業公司發現這是一個力之所及的回收方式。 該社區的天嶽恒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社區設立過期藥回收箱也得到了業主良好的回饋。 “設立的第二天就有業主把過期藥投進了裡面, 可以說明大家對這個回收箱是有需求的。 ”

“父母、岳父母都是開始對藥物需要比較大的年紀, 家裡的藥比較多多了, 過期藥也多了, 在他們社區就沒有這樣的回收箱。 ”霍先生說, 那否則這些過期藥到底去了哪兒則完全不知情的去處讓許多人摸不到頭腦。

國美第一城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對收納箱中的過期藥品數量進行檢查, 在藥品裝滿後進行清空並集中存放。

在昌平區的金榜園社區中, 類似的過期藥品回收箱也在設立在社區中。 “我們都拆去包裝扔進去,省得被一些不法人員撿去重新販賣。”一名居民表示,這樣的過期藥品回收箱讓許多居民非常及時、便利地處理給過期藥一個怎樣的去處。

“在我的印象裡,就有一次社區組織回收過期藥的活動,再後來就沒有了。”住在西壩河附近的劉女士坦言,活動之後社區裡也沒有設立回收箱,類似的活動也再未組織過。此後,劉女士打算將清理出的過期藥直接丟棄,“我覺著常識是不帶包裝直接扔了對環境肯定有危害。帶著包裝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拿走。”最後,劉女士選擇將過期藥留存在家裡。“我先留著,沒准又有回收活動了呢。”

回收容易處理難收集之後該找誰?

打通社區、社區、回收單位間環節之間沒串聯關節

藥品一點點增加,對於金榜園與國美第一城的物業公司來說,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下一步該去找誰。

“回收箱滿了,就需要去清理,但是清理的過期藥該送到哪裡,這個卻讓我們有些犯了難。” 天嶽恒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開始通過網路搜索,對食藥局網站中與藥品有關的政策逐一打開,最終發現了一條與過期藥有關的資訊。“確定了食藥局管這事兒之後,就打電話去問,最後知道是轄區的食藥所可以對這些過期藥進行清運。我覺著我這個算是挺幸運的了,找到了這樣一條路。”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本市在一些社區中,設置了過期藥品回收箱,可以請將家庭中的過期失效藥品送到就近的過期藥品回收點處理,並由各區縣食藥局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清理。

金榜園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堆積了近一年之後,這些藥該送往哪裡也在困擾著他們。“我們想到過醫院、藥店,但是後來也是發現有專門的回收部門,通過社區居委會與他們取得聯繫,才讓過期藥找到了去處。”

海澱和諧社區發展中心學術委員張麗曼表示,多數市民並沒有處理過期藥品的意識,一般把過期藥品當作普通垃圾一扔了之,但過期藥品中的部分化學成分對環境帶來危害與風險。“應該打通社區、社區居委會、回收單位間的關節,讓放心統一的回收方式能夠得到市民的認識和認可。”

“10個月的實踐發現,困難不是前端的回收,而是回收後去找誰。”天嶽恒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希望能夠有專業的環保組織在政府、物業公司間起到串聯作用,讓更多的社區參與進來,“一起讓這些無法安放的過期藥送到該去的地方。”

意識與制度都的缺乏 回收不具強制力

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過期藥品被納入到了重要環境污染源類別。

朝陽區食藥所工作人員表示,回收的過期藥將送至專業機構進行統一焚燒處理。防止過期藥品再次流入社會,危害百姓健康。

《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將“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定性為“劣藥”,並禁止生產和銷售劣藥。

在張麗曼看來,辦法的核心內容僅僅是針對藥品的生產、銷售、使用這三個環節,在回收這個環節上,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和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其中並未對廢棄過期藥品的處理行為沒有說明,對實施處理廢棄藥品的責任主體也沒有規定。現實情況是,在各地相繼出臺了過期藥品處理辦法的地方性規定。但是規定大多是“辦法”、“意見”,並沒有強制約束力。“對於家庭過期藥的回收,現在還是靠著一些個別企業和相關部門組織的公益活動中進行。沒有長期、穩定、安全的回收管道。可以說,過期藥回收現在既缺乏意識也缺乏制度。”

“被亂扔的過期藥品跟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這些藥品會對土壤和水源產生很大的影響。”張麗曼在對國外處置過期藥品的案例研究中發現,在英國,過期藥品要被放入印有專屬標誌的垃圾袋,亂扔過期藥品會有誠信度不良的記錄;美國是由廠家直接上門登記回收;德國主要依託藥店進行有償回收。

如何減少過期藥的出現?張麗曼表示,限制公費醫療人員的開藥量,並加強宣傳教育,改變囤藥的習慣。“通過對法律法規修訂,明確食藥局、藥企、藥品銷售機構等在過期藥回收工作的具體權責,最終建立過期藥回收的長效機制。”

“我們都拆去包裝扔進去,省得被一些不法人員撿去重新販賣。”一名居民表示,這樣的過期藥品回收箱讓許多居民非常及時、便利地處理給過期藥一個怎樣的去處。

“在我的印象裡,就有一次社區組織回收過期藥的活動,再後來就沒有了。”住在西壩河附近的劉女士坦言,活動之後社區裡也沒有設立回收箱,類似的活動也再未組織過。此後,劉女士打算將清理出的過期藥直接丟棄,“我覺著常識是不帶包裝直接扔了對環境肯定有危害。帶著包裝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拿走。”最後,劉女士選擇將過期藥留存在家裡。“我先留著,沒准又有回收活動了呢。”

回收容易處理難收集之後該找誰?

打通社區、社區、回收單位間環節之間沒串聯關節

藥品一點點增加,對於金榜園與國美第一城的物業公司來說,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下一步該去找誰。

“回收箱滿了,就需要去清理,但是清理的過期藥該送到哪裡,這個卻讓我們有些犯了難。” 天嶽恒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開始通過網路搜索,對食藥局網站中與藥品有關的政策逐一打開,最終發現了一條與過期藥有關的資訊。“確定了食藥局管這事兒之後,就打電話去問,最後知道是轄區的食藥所可以對這些過期藥進行清運。我覺著我這個算是挺幸運的了,找到了這樣一條路。”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本市在一些社區中,設置了過期藥品回收箱,可以請將家庭中的過期失效藥品送到就近的過期藥品回收點處理,並由各區縣食藥局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清理。

金榜園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堆積了近一年之後,這些藥該送往哪裡也在困擾著他們。“我們想到過醫院、藥店,但是後來也是發現有專門的回收部門,通過社區居委會與他們取得聯繫,才讓過期藥找到了去處。”

海澱和諧社區發展中心學術委員張麗曼表示,多數市民並沒有處理過期藥品的意識,一般把過期藥品當作普通垃圾一扔了之,但過期藥品中的部分化學成分對環境帶來危害與風險。“應該打通社區、社區居委會、回收單位間的關節,讓放心統一的回收方式能夠得到市民的認識和認可。”

“10個月的實踐發現,困難不是前端的回收,而是回收後去找誰。”天嶽恒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希望能夠有專業的環保組織在政府、物業公司間起到串聯作用,讓更多的社區參與進來,“一起讓這些無法安放的過期藥送到該去的地方。”

意識與制度都的缺乏 回收不具強制力

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過期藥品被納入到了重要環境污染源類別。

朝陽區食藥所工作人員表示,回收的過期藥將送至專業機構進行統一焚燒處理。防止過期藥品再次流入社會,危害百姓健康。

《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將“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定性為“劣藥”,並禁止生產和銷售劣藥。

在張麗曼看來,辦法的核心內容僅僅是針對藥品的生產、銷售、使用這三個環節,在回收這個環節上,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和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其中並未對廢棄過期藥品的處理行為沒有說明,對實施處理廢棄藥品的責任主體也沒有規定。現實情況是,在各地相繼出臺了過期藥品處理辦法的地方性規定。但是規定大多是“辦法”、“意見”,並沒有強制約束力。“對於家庭過期藥的回收,現在還是靠著一些個別企業和相關部門組織的公益活動中進行。沒有長期、穩定、安全的回收管道。可以說,過期藥回收現在既缺乏意識也缺乏制度。”

“被亂扔的過期藥品跟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這些藥品會對土壤和水源產生很大的影響。”張麗曼在對國外處置過期藥品的案例研究中發現,在英國,過期藥品要被放入印有專屬標誌的垃圾袋,亂扔過期藥品會有誠信度不良的記錄;美國是由廠家直接上門登記回收;德國主要依託藥店進行有償回收。

如何減少過期藥的出現?張麗曼表示,限制公費醫療人員的開藥量,並加強宣傳教育,改變囤藥的習慣。“通過對法律法規修訂,明確食藥局、藥企、藥品銷售機構等在過期藥回收工作的具體權責,最終建立過期藥回收的長效機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