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招聘有什麼你不知道的內幕?

為什麼招聘網站投了簡歷沒有反應?

如何提高找工作的效率?

1)社會招聘

社會招聘基本只關心你以前在哪家公司做過, 多少年工作經驗,

不會歧視你學校, 只要你是個本科, 不管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國企、金融、諮詢除外)。

注意, 這裡說的不歧視學校, 並不代表學校背景就沒優勢, 如果是名校畢業, 當然會更受青睞。 就好比你雖然你找物件不一定要美女, 但是如果真的有美女在你面前出現, 你還是會眼前一亮。

這個世界上最不看重學校和學歷的就是IT行業, 你會不會程式設計不需要用學歷和證書證明, 是騾子是馬, 拉出來遛一遛分分鐘就知道了, 這是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行業, 因為能力展示的門檻最低。 我有個堂哥, 高中畢業, 去北大青鳥學了兩年IT, 後來在北京一些小公司做了幾年項目, 現在在京東, 在其他行業高中學歷完全完全不可能進這種公司。

而金融行業, 遛幾遛都看不出來, 幾個億沒了, 輸不起, 只能提高招人門檻。

招人時主要看兩項, 第一、有沒有相關經驗? 如果沒有, 他/她的其他經驗是不能夠有相通性?第二、他/她是不是奇葩?

對於第一項, 直接競爭對手的人是最理想的, 比如大眾跳槽到通用。 當然, 並不是每次都這麼好的運氣, 只能考慮一下同行的其他公司, 好歹也是做一樣的產品, 比如手機那幾大品牌也會考慮山寨機公司的人。 還有就是產業鏈上下游的人, 好歹平時都有業務往來, 熟悉彼此的業務邏輯, 所以像富士康的人跳槽去蘋果、惠普、戴爾等, 大眾的人跳槽去博澤也沒問題。

如果沒有相關工作經驗, 那有相通性也會考慮, 比如搞市場的去搞銷售、搞測試的去搞研發、搞工藝的去搞專案管理,

做行政助理的去做HR、採購、銷售都可以。 越是大公司出來的人, 在相通性上相對越容易, 因為大家都相信大公司的人素質很好, 懂做事規範。 比如華為的客服, 去別的公司做銷售也會有人要。

參考芬哥另外一篇文章面試官鄙視畢業的學校怎麼辦?

對於第二項, 不是要看你有多優秀, 只要你第一項符合要求, 只要你性格正常, 一切好說。 面試的很大一部分其實都是看你是不是奇葩, 能力欠缺點其實沒關係, 因為誰都不想招個奇葩進來後患無窮。

社會招聘大部分都是在網上搞定了, 除非實在招不到人了才會去人才市場, 或者需求緊急。

同理, 如果在網上投簡歷實在沒什麼效果(芬哥有篇文章提到網上很多都是僵屍職位),

那考慮去人才市場, 畢竟都是真實的招聘需求, 如果符合要求, 第二天就有電話打給你。 人才市場的官網都會提前預告哪些企業會參加, 去之前可以先看一看有沒有自己意向的公司, 或者提前查一查企業的資料和職位要求, 面試的時候有充分準備。

以下是廣州南方人才市場的預告, 參考一下。

南方現場招聘會-企業目錄

http://www.job168.com/jobfair/zphInfo.jsp?meeting_no=3827

人才市場也分檔次, 一般一個城市只有一個人才市場是適合大學生的, 其他的人才市場都是招聘普工、服務員、前臺等職位的。 就和前程無憂和58同城的區別一樣。

人才市場一般只招聘3年以內的初級職位, 再高級一點的職位都是在網上招聘, 或者通過獵頭。

如果你有五年工作經驗了, 去人才市場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了。

大部分公司一般只在人才市場待半天就走了, 下午不來, 如果要去, 一定要早點去。

2)校園招聘

牛逼公司的公司去牛逼學校, 會覆蓋幾乎所有985院校, 選擇性的覆蓋少部分211院校。 中等牛逼的公司會覆蓋大部分211, 較少考慮非211。 芬哥畢業的學校就不是211, 來我們學校招聘的公司品質明顯不如211院校的。

有的牛逼公司雖然也會去普通院校, 但是招的職位和在牛逼學校招的不一樣。 比如在牛逼學校招工程師, 在普通院校招技術員, 在大專院校招客服, 把不同學校的人分三六九等。

屌絲公司只會去屌絲學校, 不敢去牛逼學校。 一方面是招不到, 另一方面是名校是要審核用人單位資質的。 屌絲學校基本來者不拒,因為要提供就業率。比如一個剛成立的十幾個人的搞淘寶的公司,也敢去二本院校招人。

所以牛逼學校的人和屌絲學校的人,各自看到的校園招聘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

所以,學校平臺基本決定了就業平臺。牛逼院校的人去了牛逼公司,屌絲學校的人去了屌絲公司,各玩各的,相安無事。

每個學校都一次雙選會,也就是在學校內部搞一個和人才市場一樣的招聘會。注意這個雙選會的公司品質一般般,一般是校友企業和中西小企業為主(少部分大公司),不要把求職重點放在雙選會上。牛逼的企業一般是單獨來學校開宣講會,然後收簡歷,然後面試。大四上學期開學就有企業陸陸續續過來開宣講會了。

一般大四上學期還有課,下學期才能出去實習,有些甚至下學期都還有課(有些二本院校整個大四都沒課,提倡學生早點出去實習,早點解決就業)。一線城市的二本找實習容易一點,八線城市的二本需要跑到北上廣深去找實習,非常艱辛。

大部分二本院校的實習只能靠自己在網上投簡歷或者去人才市場找,大部分一本院校的一般是先在校園招聘先找到工作,然後去工作的單位實習(自願),最後回來拿到畢業證後正式上班,有些單位不需要實習,直接等到畢業後再去報導。

人才市場上針對應屆生的專場招聘會定位都是比較低端的,是面對二本院校和大專生的(很多二本院校來參加校園招聘的公司很少,所以大部分應屆生沒辦法在校園招聘找到工作),來招聘的大多都是屌絲公司和屌絲職位,因為稍微好一點的學校的畢業生都是在校園招聘就把工作搞定了(學校越好這項指標越高,一本能夠達到95%以上)。芬哥曾經參加過南方人才市場和深圳羅湖人才市場的應屆生專場招聘會,沒有一個公司對胃口的。

當然,如果在校園招聘因為各種原因到畢業後都沒找到工作的,始終不要放棄去人才市場碰碰運氣,雖然品質差,總比失業強,而且效率很高。

還沒畢業的人,多去關注自己學校就業資訊網,網站都會提前發佈宣講會預告。每年來的公司大多差不多,要對這些公司非常熟悉,就知道以後畢業能夠去哪些公司了。還可以關注一下本城市兄弟院校的就業資訊網,到時候跨校去面試也未嘗不可,湖南有個麓山就業網,把湖南省所有高校的宣講會都匯總了,還會發郵件通知你。

參加校園招聘的面試官也不知道到底每個專業幹什麼的,比如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和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是幹嘛的,根本分不清,我作為業內人士,也分不清。所以職位對應的專業,也是隨便的寫的,你只要覺得你和這個職位還有點相關性,都可以去試試。當然你一個學歷史的去應聘機械專業的工作,還是不行。

校園招聘簽了工作可以毀約嗎?

完全可以。

你哪怕簽了工作也不妨礙你繼續面試,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把前面簽的毀約,賠2000塊錢就可以了。不要覺得過意不去,沒誰規定訂了婚就要結婚,簽就業協議的時候都規定了違約金,你依法違約,一點問題都沒有。你是弱勢的一方,公司是強勢的一方,你違約對公司影響微乎其微,而你這個過意不去可能會影響自己一輩子。

更多精彩,請關注史蒂芬,聊點職場和英文。

史蒂芬,湖南人士,前某500強外企工程師,現某知名品牌外企工程師,對職場、管理、英語有些感悟 。

屌絲學校基本來者不拒,因為要提供就業率。比如一個剛成立的十幾個人的搞淘寶的公司,也敢去二本院校招人。

所以牛逼學校的人和屌絲學校的人,各自看到的校園招聘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

所以,學校平臺基本決定了就業平臺。牛逼院校的人去了牛逼公司,屌絲學校的人去了屌絲公司,各玩各的,相安無事。

每個學校都一次雙選會,也就是在學校內部搞一個和人才市場一樣的招聘會。注意這個雙選會的公司品質一般般,一般是校友企業和中西小企業為主(少部分大公司),不要把求職重點放在雙選會上。牛逼的企業一般是單獨來學校開宣講會,然後收簡歷,然後面試。大四上學期開學就有企業陸陸續續過來開宣講會了。

一般大四上學期還有課,下學期才能出去實習,有些甚至下學期都還有課(有些二本院校整個大四都沒課,提倡學生早點出去實習,早點解決就業)。一線城市的二本找實習容易一點,八線城市的二本需要跑到北上廣深去找實習,非常艱辛。

大部分二本院校的實習只能靠自己在網上投簡歷或者去人才市場找,大部分一本院校的一般是先在校園招聘先找到工作,然後去工作的單位實習(自願),最後回來拿到畢業證後正式上班,有些單位不需要實習,直接等到畢業後再去報導。

人才市場上針對應屆生的專場招聘會定位都是比較低端的,是面對二本院校和大專生的(很多二本院校來參加校園招聘的公司很少,所以大部分應屆生沒辦法在校園招聘找到工作),來招聘的大多都是屌絲公司和屌絲職位,因為稍微好一點的學校的畢業生都是在校園招聘就把工作搞定了(學校越好這項指標越高,一本能夠達到95%以上)。芬哥曾經參加過南方人才市場和深圳羅湖人才市場的應屆生專場招聘會,沒有一個公司對胃口的。

當然,如果在校園招聘因為各種原因到畢業後都沒找到工作的,始終不要放棄去人才市場碰碰運氣,雖然品質差,總比失業強,而且效率很高。

還沒畢業的人,多去關注自己學校就業資訊網,網站都會提前發佈宣講會預告。每年來的公司大多差不多,要對這些公司非常熟悉,就知道以後畢業能夠去哪些公司了。還可以關注一下本城市兄弟院校的就業資訊網,到時候跨校去面試也未嘗不可,湖南有個麓山就業網,把湖南省所有高校的宣講會都匯總了,還會發郵件通知你。

參加校園招聘的面試官也不知道到底每個專業幹什麼的,比如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和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是幹嘛的,根本分不清,我作為業內人士,也分不清。所以職位對應的專業,也是隨便的寫的,你只要覺得你和這個職位還有點相關性,都可以去試試。當然你一個學歷史的去應聘機械專業的工作,還是不行。

校園招聘簽了工作可以毀約嗎?

完全可以。

你哪怕簽了工作也不妨礙你繼續面試,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把前面簽的毀約,賠2000塊錢就可以了。不要覺得過意不去,沒誰規定訂了婚就要結婚,簽就業協議的時候都規定了違約金,你依法違約,一點問題都沒有。你是弱勢的一方,公司是強勢的一方,你違約對公司影響微乎其微,而你這個過意不去可能會影響自己一輩子。

更多精彩,請關注史蒂芬,聊點職場和英文。

史蒂芬,湖南人士,前某500強外企工程師,現某知名品牌外企工程師,對職場、管理、英語有些感悟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