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湖南留守兒童:希望媽媽多花一些時間陪我

5月13日, 在郴州市鹿橋村小學, 14名留守兒童利用廢舊報紙製作太陽花, 作為母親節的禮物。 通訊員供圖

本報5月14日訊“媽媽, 我好想你,

你什麼時候回來啊?”聽到電話裡媽媽的聲音, 5歲男孩小寶的聲音變得哽咽起來。 今天是母親節, 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簡稱未保中心)的社工組織教孩子們手工製作節日禮物, 向在外地打工的母親送去祝福。

剪朵大紅花送給母親

今天, 在郴州市未保中心設立的工作站內, 5歲男孩小寶正在認真作畫, 未保專幹突然向他遞來手機, 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 那是媽媽的聲音。 小寶握著手機, 變得激動起來, 恨不得媽媽馬上就能帶他去公園玩耍。

其實, 像小寶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因為家庭生計, 父母不得不遠離家鄉, 去外地打工。 為了引導留守兒童表達對媽媽的愛, 5月13日, 郴州市未保中心的社工在鹿橋村小學教14名留守兒童利用廢舊報紙製作太陽花,

留守兒童將自己想要對媽媽說的話寫在上面, 送給母親作節日禮物。

“許多留守兒童一年難得與父母聚上幾天, 我們會組織一些親子活動, 讓他們在快樂中拉近距離。 ”郴州市益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周苗苗遞給記者一本活動紀念冊, 上面保存著一些小朋友對家人說的話, 像“希望媽媽多花一些時間陪我”的祝願語, 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心聲。

政社聯動關愛留守兒童

郴州作為全國第二批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試點地區, 已將近三個年頭。 對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胡揚國來說, 三年的未保工作,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投著石頭過河”, 郴州市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法子。

“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意義深遠, 值得我們去用心做, 特別是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留守兒童。 ”胡揚國說, 郴州的未保工作經驗, 主要是引入政社聯動機制, 實施了五大關愛品牌計畫, 即針對監護缺失、教育失當的, 厭學的, 受傷害的, 流動未成年人、留守兒童, 陷入困境的延伸救助計畫。

接下來, 郴州市將會在留守兒童多、問題突出、願意管事的縣市區, 建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關愛保護示範村, 預計每個縣市區每年至少創建2個。 這些示範村將利用閒置的房屋作為留守兒童的公共活動場地, 並配備文娛設備、電腦WiFi等, 讓孩子能與家長進行視頻聊天。

■記者楊昱 通訊員郭燕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