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五常:中國經濟過去25年非常成功,但未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目前我最擔心的, 是人民幣的幣值問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日本嘗試大手把日圓推出國際, 不僅不成功, 連整個經濟也倒下去, 到今天還是一蹶不振。

全文5612個字, 你數數字數對不對……

1991年到今天是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回頭看, 雖然越南、印度等地的經濟是有了起色, 但整體來說, 整個地球的貧困之邦只有中國可以算得上是走出了一個貧困的局面。

中國的經濟究竟有多大

近兩年, 西方喜歡稱中國為地球上的第二大經濟。 怎樣演算法我沒有考究, 但以金錢量度這方面看, 他們的看法可能不對。 大略地看,

中國的樓房價格比美國的約高出一倍, 而且到處的大廈林立遠比美國的多。 另一方面, 中國的人口約美國的四倍, 沒有種族歧視, 而生產力不弱。 在這些之上還要加上中國的基礎建設——公路、高鐵等設施——已達一等。 報導說今天的中國, 每年在國際上的發明專利註冊數量冠於地球。

從人均的金錢收入衡量, 中國還遠遜於美國。 我曾經指出, 人均的金錢收入, 以消費者平價算, 中國要追上美國遙遙無期。 不是不可能, 小小的新加坡的人均金錢收入逾美元六萬, 高於美國。 然而, 就算中國能跳升到這個水準, 恐怕從實質的收入看中國還有好一段路要走。 例如在美國的次級城市, 一間擁有無敵海景的花園房子只約美元五十萬,

同樣水準的在中國之價要高出十多倍。

這樣看, 似乎美國地價低, 中國的地價高, 儘管美國的人均享受遠高於中國, 要拿出鈔票在國際上揮灑一下, 他們卻又鬥不過炎黃子孫。 這是習近平先生提出一帶一路這個構思的先決條件了。

知識引進是第一關鍵

不管怎樣衡量, 今天回顧, 貧困之邦能殺出重圍的雖然不只一個中國, 但說中國先拔頭籌卻無可置疑。 我更要指出從1993到2007這十四個年頭, 在好些不利的情況下, 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之高是人類歷史僅見。

最近我想到兩個解釋中國現象的關鍵。 其一是比較優勢定律這回事, 理論無疑對, 但引進沙石這定律的運作不同。 大概而言, 地球上的資源只有三類。 其一是土地(包括地下的礦物),

其二是勞力, 其三是知識。 土地不能移動——不動產是也——其增減對經濟當然有影響, 而農產品或礦物的進出口, 如果沒有政府管制, 會影響他邦的經濟。 勞動人口可以走動, 但國際之間不容易, 而通過國際貿易雖然會帶來比較優勢定律所說的效果, 但國際上的勞工法例、最低工資、工會運作等沙石可以大幅地削弱比較優勢定律的運作。

只有第三種資源——知識——在國際間是自由流動的:絕大部分的知識沒有專利保護, 就是有也只保十多年, 而商業秘密會跟著外資的引進而進, 一旦外泄基本上無法收回。 我認為中國能先拔頭籌的一個主要原因, 是開放改革後外間的知識湧進得快, 非常快, 而中國的青年也吸收得快。

外資當年的湧進帶來的商業與管理知識當然重要, 而今天看更為重要的是數碼等科技的發達, 湧進中國炎黃子孫學得快, 掌握得優越。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 是中國本土的市場大, 而大市場是數碼商業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

一些西方的朋友認為中國盜用西方的科技發明。 這觀點不對:不用盜, 不是商業秘密的科技在網上全部可以找到, 而商業秘密一旦外泄就成為共用品。 我曾經花了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不少錢, 研究發明專利與商業秘密的保護與租用合約, 可惜幾年的深入研究只寫下一份長報告與發表了一篇關於商業秘密的文章。 不管怎樣說, 中國要感謝西方科技知識的引進。

隨著教育的推進, 大學數量急升,

到今天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七百萬人, 懂得處理方程式的中學生所見皆是。 中國的建築或裝修工人一般是樣樣皆能。

深圳是一個新現象

上述的局限轉變帶來近幾年出現的深圳現象。 未來, 上海的經濟會超越香港, 沒有想到深圳。 去年我說兩年後深圳會超越香港, 但今天看是已經超越了。 再兩年會超越很多!去年我也說再十年深圳會超越矽谷, 但今天看不需要十年。 華為、騰訊、大疆等有大成的可以不論, 但據說搞科技產品的企業深圳有八千家。 馬雲也要到深圳來摩拳擦掌!這個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遠超昔日香港的難民潮, 但我找不到一個可靠的數字。

當然中國還有其他城市的科技產品搞得有看頭, 但深圳冠於內地今天沒有疑問。

為什麼在科技產出的發展上深圳能捷足先登是個有趣的問題。多個因素無疑存在,而我認為最有趣而又少人注意的,是今天的深圳沒有幾個本地人。全部是外來的,因此完全沒有排外這回事。這是非常誇張地重複了百多年前美國西岸因為尋金熱而帶起了三藩市的故事。

深圳今天的遠為不足處,是大學不僅太少,水準也不見得高明。另一項嚴重的缺失是文化事項深圳遠遜於上海等地,而那裡的博物館是沒有什麼可觀的。

基建速度高是第二個關鍵

轉論中國先拔頭籌的第二個關鍵,是在勞動力之價低廉的八、九十年代,中國在基礎建設這方面發展得快。就是到了本世紀初期,一個力壯的勞動工人只五美元一天,往往從天未亮操作到天黑。當年我見到這情況感到心酸,今天回顧要感謝這些人。中國的基建工程不僅興建得快,而且品質愈來愈高,到今天是世界級水準了。高速公路的興建每年可以橫跨美國兩次,而難度甚高的高鐵,約十年建造了二萬三千公里,達地球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1983年我對北京的朋友力陳不要仿效西方。這裡的問題是興建得快而又優質的基礎建設不一定是划算的投資。以高鐵為例,算進利息,歸本還是遙遙無期。問題是這類大興土木的投資不能單從金額的支出與回報看。那些所謂外部性對不同地區的地價影響,對人口在不同地區的變動的價值的正或負,原則上也要算進去。大概的衡量也不易,精確不可能。我只能說,大略地看,中國的基建專案很少見到負值。這樣,不論歷史成本,中國的基建項目對將來的發展會有大助。

天下大勢是新三國演義

轉談目前的天下大勢之前,我要先說兩件事。其一是中國今天的經濟情況不算好。其二是論天下大勢不能不提及國際政治,而我對政治是半點也不懂的人。因此,我只能局部地看世界。

今天的地球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有三個性格剛強的國家領導人一起存在:俄羅斯的普京、中國的習近平、美國的特朗普。我戲稱世界將會出現的是新三國演義。一位朋友說還有一個菲律賓的杜特爾特,變為四國。我說菲律賓只是一個島,不算。當然是說笑,但一些朋友認為一項大戰可能出現。若如是,我要說的全部作廢。

特朗普的經濟觀有誤

我要先處理一個話題。特朗普總統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他的言論含意著的,是要用做生意的手法來處理國際經濟。這是不對的。做生意在市場競爭,圖利要把對手殺下馬來。但國際貿易呢?要賺對方的錢你要讓對方賺你的錢。特朗普說要抽中國貨百分之四十五的進口稅,但其實這是抽美國消費者的稅。美國會因而有通脹嗎?甚微,因為越南、印度及無數其他落後國家的勞力工資遠比中國低,美國的消費者會轉向品質較低但更為廉價的產品。

美國如果全面大幅提升廉價物品的進口稅,充其量只能讓本土的一小撮現存的出產商人獲利,不會鼓勵新廠的設立。這是因為增加了的進口稅隨時可能撤銷,一個投資者會選擇比較穩定的項目才下注。要是美國真的大抽中國貨的進口稅,中國應該以牙還牙地也大抽美國貨的進口稅嗎?不應該,因為這對中國的消費者與投資者半點好處也沒有。我是主張中國撤銷進口關稅的。在報章上讀到習主席的言論,他的主張也是大放外貿。他是主導一帶一路這個構思的人,當然知道開放外貿是這構思的一個需要條件。

特朗普主張杜絕墨西哥人的非法進入。但美國的農業主要是雇用著這些非法進入的墨西哥人。選擇性地讓一些墨西哥人作為農工有所需要,但美國的最低工資要怎樣處理呢?目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買家,提升美國農工的工資中國會轉到其他地區購買。地球逐步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特朗普總統卻要逆流而上。但他是聰明人,可能改變主意。

大略而言,美國是以軍事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而中國則是用經濟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

以軍事利益與經濟利益換取國際友情是有著很不相同的局限,期待的回報很不一樣,而二者的持久穩定性也不同。輸送軍事利益換取友情遠為容易,因為只要打通一小撮執政者的關係。但不穩定,因為這一小撮執政者可能被迫下馬或被投票者替換。最近菲律賓的發展就是例子。輸送經濟利益換取友情是遠為困難的事,因為不是只派錢出去,要有投資的回報,而這樣的邦交要有民眾的支持。辦得成功,經濟利益協助的穩定性可以持續,換了國家的頭頭還會持續下去。

一帶一路的發展怎樣看

轉談中國今天採用以經濟利益換取他國的友情,是源於中國的古老文化。近二百多年,這策略我們只在進入了新世紀才見得明顯。經濟上大事協助他國,友情之外當然還要算投資的回報。

當然,中國早就以經濟利益換取國際友情。非洲有幾十萬人口住在廣州做生意有不少時日,到浙江的義烏走走,計算一下長住該市的外籍商人,拿得他們的入住時日,應該知道這發展牽涉到的國家的時間表。中國這項重要的以經濟利益換取友情的行為,在新世紀開始後不久就來得明顯了。

這幾年國家推出的一帶一路需要的金錢更多,夠不夠支援這巨大工程我無法判斷,而收來的回報為何我更沒有資料猜測了。是有意思的思維,但難度高。換取他國的友情不易,因為這裡討好了甲那裡可能開罪了乙。一個馬來西亞的項目,看來是上佳思維,但新加坡因而受損,當然不高興了。地球上只有三塊可以步行而過的大地:澳洲、南北美洲,與歐、亞、非這三洲加起來那塊最龐大的。一帶一路是要把歐、亞、非三洲以經濟合作搞起來,牽涉到的大國小國無數,其難度可想而知。

人民幣推出國際必遇競爭對手

目前我最擔心的,是人民幣的幣值問題。以經濟利益換友情,人民幣能推出國際會有大助。把人民幣推出去不需要有強勢,但一定要幣值穩定。人民幣推出國際本來大有可為,因為有點錢的炎黃子孫滿布天下,給祖宗一個面子是人之常情。

然而,人民幣推出國際一定侵犯了其他的國際貨幣——主要是美元——的國家的利益,人家要把人民幣殺下馬來在道德上沒有問題,正如商店之間的同行如敵國,要把對手殺下馬來是合情合理的。

人民幣推出國際的成本近於零,一本萬利,但被替代了的他國貨幣卻是被替代多少輸多少。他們怎會視若無睹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嘗試大手把日圓推出國際,不僅不成功,連整個經濟也倒下去,到今天還是一蹶不振。

一年多前,中國的兩個自貿區試把人民幣推出去,不多久就敗下陣來。可幸國家因而受到的損失不嚴重,還可以再試。我多次為文建議人民幣要下怎麼樣的一個錨才推出去。

關稅保護的效果

回頭說美國新上任的總統特朗普的經濟觀,他的主張是採用保護政策來使國家再偉大起來。很一致:建造美、墨之間的圍牆是保護,禁止七個中東國家的人民進入美國是保護,約束美資外流是保護,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是保護,大幅提升中國貨的進口稅也是保護。主導了世界開放貿易七十年的美國,在地球漸趨一體化的今天,特朗普卻一反其道而行——他的言論讓我們這樣看。

這裡我只分析大抽廉價物品的進口稅這項保護政策,因為這方面我的經濟觀有點新意。我要舉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濟發展得如日方中的日本為例。當時該國採用的進口關稅保護嚴厲。一九七五年的暑期我造訪東京,見到那裡的高檔次商店,一粒葡萄售價約一美元,一條法國領帶之價與當時非常昂貴的一部彩色電視機之價相若。皆關稅保護之故也。

這裡的有趣觀察,是在外國不回敬反抽的情況下,進口稅或其他有類同效果的保護可使獨自保護的國家的國民收入上升,股市強勁,但從國民的實質享受衡量卻是虛假現象。有點像我提到過的伊甸園的故事的伸延:亞當與夏娃離開了伊甸園,走進真實世界,實質的享受是減少了,但金錢的收入——今天的國民收入——卻增加。人類的智慧為萬物之靈,但自私的基因還是被訊息費用誤導了。

日本的不幸經驗可教

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源自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定律——說專業產出與自由貿易會使所有國家獲利——是真理,不可能錯,但這定律可沒有考慮到通過貨幣來調控經濟與量度國民收入。算物品的產量,李嘉圖無疑對,但引進貨幣,國民收入的增減容易誤導。

故事再說下去,日本的運情不是那麼好。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起,該國的借貸膨脹然後破裂,經濟倒了下去,到今天整整三十年還見不到有明確的起色,是近代人類歷史最持久的經濟不景了。借貸膨脹然後破裂帶來的調整需要長時日,但比日本更嚴重的美國2007年出現的借貸破裂,約七年就見到起色。

我認為日本持續不景三十年,一個主要原因是保護政策帶來的高物價,需要的逐步下調為時甚久。去年一些漫遊日本的朋友說,那裡的物價比中國還要相宜。弄到要推出負利率這項愚蠢玩意,日本應該悔不當初吧。當然,今天特朗普總統主張的保護政策不會像日本當年那樣嚴厲,所以不良效果不會是那麼明顯,但國民收入的上升還會誤導。

這些日子一些朋友說,美國要維持經濟第一大國的位置,問我怎樣看。我說國民收入這類數字很無聊,讓他們高居第一算了。我喜歡引述香港前財政司郭伯偉曾經教我的話。郭老說:“史提芬呀,國民收入的統計很無聊,你相信嗎?晚上到灣仔走走,香港的經濟怎樣可一望而知。”

中國今後應走的路

儘管我認為特朗普的保護政策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的推行有助,我的經濟觀還是主張中美雙方全部撤銷所有進出口關稅。就是美方大幅提升中國產品的進口稅,我還是主張中國單方面撤銷所有關稅。好比香港,歷來沒有關稅,上世紀七十年代以自由貿易知名天下,無論成衣、玩具、手錶等五六項產品的產量皆冠於地球。

今天中國的生產實力不是七十年代的香港,而是七十年代的二百個香港!是的,從生產力這方面衡量,炎黃子孫厲害了。

不管世界怎樣變,地球一體化將會繼續。只是在過程中牽涉到的局限變化多而複雜,作為經濟學者我無從推斷在這一體化的過程中會出現的枝節。

今天中國的經濟出現了好些困難,也有些亮點。解決了這些困難,亮點的重心所在,是要把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的科技結合起來。如果成功地做到,做得好,這會是人類前所未見的光輝。讓地球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不是很有意思嗎?

不久前在電視看到一位元西方的中文專家評論,說中文比不上英文,在地球一體化之下,有朝一日中文會被英文淘汰。我肯定這位專家的判斷是錯的。

我不是什麼語文專家,但中文與英文皆能寫到專業水準的學者不多,而我算自己是一個。客觀地看,如果上蒼只容許中文或英文這二者選其一在地球存在,讓我選擇,我選中文。我只是今天才這樣選,因為昔日中文不能打字,而今天數碼科技讓中文打字比打英文還要快。將來的學者會同意我今天的看法:源于美國電話的實驗室發明的半導體帶來的數碼科技,地球上受益最大的民族是中國人。

但深圳冠於內地今天沒有疑問。

為什麼在科技產出的發展上深圳能捷足先登是個有趣的問題。多個因素無疑存在,而我認為最有趣而又少人注意的,是今天的深圳沒有幾個本地人。全部是外來的,因此完全沒有排外這回事。這是非常誇張地重複了百多年前美國西岸因為尋金熱而帶起了三藩市的故事。

深圳今天的遠為不足處,是大學不僅太少,水準也不見得高明。另一項嚴重的缺失是文化事項深圳遠遜於上海等地,而那裡的博物館是沒有什麼可觀的。

基建速度高是第二個關鍵

轉論中國先拔頭籌的第二個關鍵,是在勞動力之價低廉的八、九十年代,中國在基礎建設這方面發展得快。就是到了本世紀初期,一個力壯的勞動工人只五美元一天,往往從天未亮操作到天黑。當年我見到這情況感到心酸,今天回顧要感謝這些人。中國的基建工程不僅興建得快,而且品質愈來愈高,到今天是世界級水準了。高速公路的興建每年可以橫跨美國兩次,而難度甚高的高鐵,約十年建造了二萬三千公里,達地球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1983年我對北京的朋友力陳不要仿效西方。這裡的問題是興建得快而又優質的基礎建設不一定是划算的投資。以高鐵為例,算進利息,歸本還是遙遙無期。問題是這類大興土木的投資不能單從金額的支出與回報看。那些所謂外部性對不同地區的地價影響,對人口在不同地區的變動的價值的正或負,原則上也要算進去。大概的衡量也不易,精確不可能。我只能說,大略地看,中國的基建專案很少見到負值。這樣,不論歷史成本,中國的基建項目對將來的發展會有大助。

天下大勢是新三國演義

轉談目前的天下大勢之前,我要先說兩件事。其一是中國今天的經濟情況不算好。其二是論天下大勢不能不提及國際政治,而我對政治是半點也不懂的人。因此,我只能局部地看世界。

今天的地球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有三個性格剛強的國家領導人一起存在:俄羅斯的普京、中國的習近平、美國的特朗普。我戲稱世界將會出現的是新三國演義。一位朋友說還有一個菲律賓的杜特爾特,變為四國。我說菲律賓只是一個島,不算。當然是說笑,但一些朋友認為一項大戰可能出現。若如是,我要說的全部作廢。

特朗普的經濟觀有誤

我要先處理一個話題。特朗普總統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他的言論含意著的,是要用做生意的手法來處理國際經濟。這是不對的。做生意在市場競爭,圖利要把對手殺下馬來。但國際貿易呢?要賺對方的錢你要讓對方賺你的錢。特朗普說要抽中國貨百分之四十五的進口稅,但其實這是抽美國消費者的稅。美國會因而有通脹嗎?甚微,因為越南、印度及無數其他落後國家的勞力工資遠比中國低,美國的消費者會轉向品質較低但更為廉價的產品。

美國如果全面大幅提升廉價物品的進口稅,充其量只能讓本土的一小撮現存的出產商人獲利,不會鼓勵新廠的設立。這是因為增加了的進口稅隨時可能撤銷,一個投資者會選擇比較穩定的項目才下注。要是美國真的大抽中國貨的進口稅,中國應該以牙還牙地也大抽美國貨的進口稅嗎?不應該,因為這對中國的消費者與投資者半點好處也沒有。我是主張中國撤銷進口關稅的。在報章上讀到習主席的言論,他的主張也是大放外貿。他是主導一帶一路這個構思的人,當然知道開放外貿是這構思的一個需要條件。

特朗普主張杜絕墨西哥人的非法進入。但美國的農業主要是雇用著這些非法進入的墨西哥人。選擇性地讓一些墨西哥人作為農工有所需要,但美國的最低工資要怎樣處理呢?目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買家,提升美國農工的工資中國會轉到其他地區購買。地球逐步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特朗普總統卻要逆流而上。但他是聰明人,可能改變主意。

大略而言,美國是以軍事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而中國則是用經濟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

以軍事利益與經濟利益換取國際友情是有著很不相同的局限,期待的回報很不一樣,而二者的持久穩定性也不同。輸送軍事利益換取友情遠為容易,因為只要打通一小撮執政者的關係。但不穩定,因為這一小撮執政者可能被迫下馬或被投票者替換。最近菲律賓的發展就是例子。輸送經濟利益換取友情是遠為困難的事,因為不是只派錢出去,要有投資的回報,而這樣的邦交要有民眾的支持。辦得成功,經濟利益協助的穩定性可以持續,換了國家的頭頭還會持續下去。

一帶一路的發展怎樣看

轉談中國今天採用以經濟利益換取他國的友情,是源於中國的古老文化。近二百多年,這策略我們只在進入了新世紀才見得明顯。經濟上大事協助他國,友情之外當然還要算投資的回報。

當然,中國早就以經濟利益換取國際友情。非洲有幾十萬人口住在廣州做生意有不少時日,到浙江的義烏走走,計算一下長住該市的外籍商人,拿得他們的入住時日,應該知道這發展牽涉到的國家的時間表。中國這項重要的以經濟利益換取友情的行為,在新世紀開始後不久就來得明顯了。

這幾年國家推出的一帶一路需要的金錢更多,夠不夠支援這巨大工程我無法判斷,而收來的回報為何我更沒有資料猜測了。是有意思的思維,但難度高。換取他國的友情不易,因為這裡討好了甲那裡可能開罪了乙。一個馬來西亞的項目,看來是上佳思維,但新加坡因而受損,當然不高興了。地球上只有三塊可以步行而過的大地:澳洲、南北美洲,與歐、亞、非這三洲加起來那塊最龐大的。一帶一路是要把歐、亞、非三洲以經濟合作搞起來,牽涉到的大國小國無數,其難度可想而知。

人民幣推出國際必遇競爭對手

目前我最擔心的,是人民幣的幣值問題。以經濟利益換友情,人民幣能推出國際會有大助。把人民幣推出去不需要有強勢,但一定要幣值穩定。人民幣推出國際本來大有可為,因為有點錢的炎黃子孫滿布天下,給祖宗一個面子是人之常情。

然而,人民幣推出國際一定侵犯了其他的國際貨幣——主要是美元——的國家的利益,人家要把人民幣殺下馬來在道德上沒有問題,正如商店之間的同行如敵國,要把對手殺下馬來是合情合理的。

人民幣推出國際的成本近於零,一本萬利,但被替代了的他國貨幣卻是被替代多少輸多少。他們怎會視若無睹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嘗試大手把日圓推出國際,不僅不成功,連整個經濟也倒下去,到今天還是一蹶不振。

一年多前,中國的兩個自貿區試把人民幣推出去,不多久就敗下陣來。可幸國家因而受到的損失不嚴重,還可以再試。我多次為文建議人民幣要下怎麼樣的一個錨才推出去。

關稅保護的效果

回頭說美國新上任的總統特朗普的經濟觀,他的主張是採用保護政策來使國家再偉大起來。很一致:建造美、墨之間的圍牆是保護,禁止七個中東國家的人民進入美國是保護,約束美資外流是保護,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是保護,大幅提升中國貨的進口稅也是保護。主導了世界開放貿易七十年的美國,在地球漸趨一體化的今天,特朗普卻一反其道而行——他的言論讓我們這樣看。

這裡我只分析大抽廉價物品的進口稅這項保護政策,因為這方面我的經濟觀有點新意。我要舉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濟發展得如日方中的日本為例。當時該國採用的進口關稅保護嚴厲。一九七五年的暑期我造訪東京,見到那裡的高檔次商店,一粒葡萄售價約一美元,一條法國領帶之價與當時非常昂貴的一部彩色電視機之價相若。皆關稅保護之故也。

這裡的有趣觀察,是在外國不回敬反抽的情況下,進口稅或其他有類同效果的保護可使獨自保護的國家的國民收入上升,股市強勁,但從國民的實質享受衡量卻是虛假現象。有點像我提到過的伊甸園的故事的伸延:亞當與夏娃離開了伊甸園,走進真實世界,實質的享受是減少了,但金錢的收入——今天的國民收入——卻增加。人類的智慧為萬物之靈,但自私的基因還是被訊息費用誤導了。

日本的不幸經驗可教

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源自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定律——說專業產出與自由貿易會使所有國家獲利——是真理,不可能錯,但這定律可沒有考慮到通過貨幣來調控經濟與量度國民收入。算物品的產量,李嘉圖無疑對,但引進貨幣,國民收入的增減容易誤導。

故事再說下去,日本的運情不是那麼好。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起,該國的借貸膨脹然後破裂,經濟倒了下去,到今天整整三十年還見不到有明確的起色,是近代人類歷史最持久的經濟不景了。借貸膨脹然後破裂帶來的調整需要長時日,但比日本更嚴重的美國2007年出現的借貸破裂,約七年就見到起色。

我認為日本持續不景三十年,一個主要原因是保護政策帶來的高物價,需要的逐步下調為時甚久。去年一些漫遊日本的朋友說,那裡的物價比中國還要相宜。弄到要推出負利率這項愚蠢玩意,日本應該悔不當初吧。當然,今天特朗普總統主張的保護政策不會像日本當年那樣嚴厲,所以不良效果不會是那麼明顯,但國民收入的上升還會誤導。

這些日子一些朋友說,美國要維持經濟第一大國的位置,問我怎樣看。我說國民收入這類數字很無聊,讓他們高居第一算了。我喜歡引述香港前財政司郭伯偉曾經教我的話。郭老說:“史提芬呀,國民收入的統計很無聊,你相信嗎?晚上到灣仔走走,香港的經濟怎樣可一望而知。”

中國今後應走的路

儘管我認為特朗普的保護政策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的推行有助,我的經濟觀還是主張中美雙方全部撤銷所有進出口關稅。就是美方大幅提升中國產品的進口稅,我還是主張中國單方面撤銷所有關稅。好比香港,歷來沒有關稅,上世紀七十年代以自由貿易知名天下,無論成衣、玩具、手錶等五六項產品的產量皆冠於地球。

今天中國的生產實力不是七十年代的香港,而是七十年代的二百個香港!是的,從生產力這方面衡量,炎黃子孫厲害了。

不管世界怎樣變,地球一體化將會繼續。只是在過程中牽涉到的局限變化多而複雜,作為經濟學者我無從推斷在這一體化的過程中會出現的枝節。

今天中國的經濟出現了好些困難,也有些亮點。解決了這些困難,亮點的重心所在,是要把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的科技結合起來。如果成功地做到,做得好,這會是人類前所未見的光輝。讓地球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不是很有意思嗎?

不久前在電視看到一位元西方的中文專家評論,說中文比不上英文,在地球一體化之下,有朝一日中文會被英文淘汰。我肯定這位專家的判斷是錯的。

我不是什麼語文專家,但中文與英文皆能寫到專業水準的學者不多,而我算自己是一個。客觀地看,如果上蒼只容許中文或英文這二者選其一在地球存在,讓我選擇,我選中文。我只是今天才這樣選,因為昔日中文不能打字,而今天數碼科技讓中文打字比打英文還要快。將來的學者會同意我今天的看法:源于美國電話的實驗室發明的半導體帶來的數碼科技,地球上受益最大的民族是中國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