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運20依舊採用俄制發動機是不得已而為之,國產發動機加油吧!

我認為運20現在採用的D30-KP-2是不得已而為之, 並不是刻意追求高原性能。 D30-KP-2這款發動機涵道比2.42, 屬於中涵道比, 而對比C-17的高涵道比F117-PW-100的5.9涵道比, 屬於性能並不好的落後產品。

一般來說, 涵道比超過4屬於高涵道比, 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耗油率低、雜訊小、推力大, 非常適合低速、低噪、大航程的大型民用和軍用運輸機以及其他大型亞聲速飛機如加油機、預警機、反潛機等。

運20試飛使用俄制發動機確保降低風險, 將來會換裝國產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 推力大更省油

中涵道比發動機算是高涵道比發動機的前身, 其噴氣不夠快而且噪音較大、耗油率較高, 性能明顯落後于更先進的大涵道比發動機。 高原環境下, 對發動機性能影響主要是高原空氣稀薄, 空氣密度小, 導致發動機推力不足。 在高原機場運行的飛機發動機啟動也容易出現超溫、超轉, 起飛著陸性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簡單來講, 就是飛機起飛時發動機推力顯著減小, 加速疲軟, 地速大空速小, 從而使起飛距離的加長。 飛機在高原機場降落時, 受空氣密度小的影響, 接地的地速較大, 導致著陸距離加長。

運20運輸機裝備俄制D30發動機

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積極參與了運-20的研發。

安東諾夫公司是前蘇聯最重要的軍用運輸機研發中心。 這家公司在蘇聯解體後日漸蕭條, 但仍留有為數不多的擁有複雜機器操作經驗的專家和技術檔案。 由於安東諾夫公司當時一度積極參與了俄羅斯主力運輸機伊爾-76的研發, 所以運-20與伊爾-76有很多共同特點。

但也沒必要高估烏克蘭公司的作用。 在開發運-20之前, 安東諾夫公司的能力已退化至無法完成大型複雜項目的地步。 看起來, 安東諾夫公司只完成了部分研究工作, 轉交了資料並進行大概的答疑。 所以這並不是落實烏克蘭項目, 而是在烏克蘭的協助下完成中國項目, 中國運-9運輸機的研製情況也是如此。 當然也不能說, 生產運輸機時完全沒有依靠烏克蘭。

伊爾-76運輸機

正如轟-6K型轟炸機一樣, 運-20使用的也是俄產D-30KP2發動機, 而中國專家希望將其更換為國產發動機。 運-20更換國產發動機或許會比轟炸機要晚一些, 因為運輸機使用更頻繁, 載客量更大, 可靠性要求也更高。 與俄羅斯使用PS-90發動機的新型伊爾-76MD-90A運輸機相比,

使用D-30KP2發動機的運-20運輸機在飛行距離和負載能力方面稍顯遜色, 但如果更換了強大的發動機, 則完全可能勝過伊爾-76MD-90A運輸機。

運-20成功規避了伊爾-76的主要缺點——貨艙尺寸有限, 首先是寬度不夠。 伊爾-76的問題在於貨艙尺寸與負載能力不符, 不易裝載某些重型武器裝備。 而運-20在這方面則更加方便。

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

中國工業現在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產能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此前最大的量產飛機運-8生產速度都過於緩慢——每年3-5架,其中近一半用於改制為特種飛機,其餘用作運輸機。但如果中國希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建立強大的運輸機隊,這種速度顯然是不夠的。迅速擴大生產不僅需要大量投資,還要大力培養人才。如此大規模的計畫可讓中國航空業的面貌發生巨大改變。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

中國工業現在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產能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此前最大的量產飛機運-8生產速度都過於緩慢——每年3-5架,其中近一半用於改制為特種飛機,其餘用作運輸機。但如果中國希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建立強大的運輸機隊,這種速度顯然是不夠的。迅速擴大生產不僅需要大量投資,還要大力培養人才。如此大規模的計畫可讓中國航空業的面貌發生巨大改變。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