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脫髮病專家 郜義祥

脫髮病是一種疑難病, 影響人們外貌形象的特殊疾病。 在門診登記中可以看出, 目前脫髮病較以前有上升的趨勢, 經過數十年調查和研究, 此類病人多數有心理不平衡、心胸狹窄、性情急躁、失眠, 多夢, 食欲不節等個人的不良習慣, 並且與現代化緊張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以及激烈的社會競爭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種病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在脫髮病臨床上可分為血虛型脫髮、血熱型脫髮兩種, 血虛性脫髮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 血熱型脫髮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七, 血熱型脫髮多於血虛型脫髮。

衛輝市意祥脫髮病專科醫院在中醫治療脫髮病方面在全國具有領先水準, 被河南電視臺授予“百姓放心特色診療機構”。 其主治醫生郜義祥鑽研中醫用中草藥治病已有35年經驗, 每年治癒數千例患者, 受到了全國各地脫髮病患者的好評,

2005年, 郜義祥被中華傳統醫學會授予“中華傳統醫學特色名醫”, 2013年被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授予“中醫藥特色診療名家”, 被中華醫學創新發展促進會授予“中國醫學專科專病特色專家”等榮譽稱號。 期間, 他還被二十一世紀仲景醫魂編輯委員會授予“中華名醫”的光榮稱號, 2016被決策中國欄目授予“最美名中醫”榮譽稱號。

隨著治癒的人越來越多, 郜義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前來問診的患者從當初的本村村民, 逐漸發展到了全國各地都有慕名而來的患者。

稍有成就的他並沒有驕傲, 儘管忙得不可開交,

但是他依然保留著晚上看書學習的好習慣。 《黃帝內經》《傷寒論》《脾胃論》《針灸學》等書籍被他翻看了無數遍, 而他的醫術也在這樣的學習下越來越精湛了, 有多篇醫學論文相繼發表並獲獎。

國醫大師唐祖宣收郜義祥為徒合影

下面敘述血虛型脫髮與血熱型脫髮治療的方法及不同點。

1.血虛型脫髮:發病比較急驟, 發展迅速, 多呈片狀出現, 病區光亮, 臨床稱為斑禿, 常被他人發現, 個別患者可發展到全禿, 臨床上稱普禿, (全身如頭髮、睫毛、腋毛、陰毛全部脫落)此類患者發病前常有一定的共性, 比如, 有不同程度精神刺激, 包括多方面, 如:惡夢、生氣、心理壓力過大、離婚、感情不合, 或遇到比較兇險的事故等, 中醫稱驚傷腎, 腎氣不足, 血不養發, 腎為先天之本, 其華在發。 飲食方面都有偏食和擇食的經過, 中醫稱飲食不節。 現代養生專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飲食方法,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飲食多樣化才能夠滿足機體的需要。 在個體方面血虛型脫髮病的人群中, 中醫稱脾不健運、脾不通血, 西醫稱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血虛型脫髮人群中,有15%的患者有丙種球蛋白低下,20%患者微量元素缺乏,中醫稱水谷精微不足。發病年齡10歲到35歲多見,偶見50歲到59歲,60歲以上不發病,男女發病率1:1。

1.1血虛型脫髮的中西醫治療:

1.1.1:當歸12克,雲苓1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枸杞子18克,菟絲子15克(外包),制首烏30克,白術10克,側柏葉15克,黑芝麻30克,焦三仙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連服28天,15天見效,頭髮開始生長,治療需用三個療程,三個月頭髮長齊,此方多用於斑禿的治療。

1.1.2:生首烏18克,黃芪30克,黃精20克,核桃仁20克,雲苓1 2克,柏子仁6克,酸棗仁6克,阿膠15克,黑豆25克,炙乾草6克,水煎服,分早晚煎服,連服28天,15天見效,頭髮開始生長,治療需要三個療程,三個月頭髮長齊,此方多用於普禿的治療。

1.1.3:西醫治療,精神安慰療法:常用艾司唑侖片2毫克,睡前一次服用。21金維他片,每天兩次,每次一片。B族維生素療法,維生素B6,10毫克~20毫

克,每天三次。維生素B2,10毫克~20毫克,每天三次。胱胺酸片50毫克~100毫克,每天三次。皮質類固醇激素:潑的松5毫克,每天三次,連服三個月,逐漸減量。有貧血傾向,繼續抗貧血治療,常用硫酸亞鐵0.2克,每天三次。異丙肌酐片:每次2.5克,每天兩次。外用:可用3%補骨脂酊外塗或斑蝥酊外塗。

654—2注射液10毫克點擊患處。每天二次,分早晚使用

1.1.4:療效觀察:2006年我院收治1564例血虛型脫髮,治癒1512例,占96.7%;見效41例,占2.6%;無效11例,占0.7%。血虛型脫髮一般治療三個月治癒,個別患者需六個月,4%的患者需用6—12個月。筆者奉勸患者,堅持治療,按時按量服藥,就一定能夠達到治癒的目的。

2.熱型脫髮: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男性脫髮,有遺傳傾向,可能與雄性激素水準有一定關係,西醫稱為脂溢性脫髮,脫髮來勢緩慢,呈慢性經過,此類病人有遺傳因素占65%,無遺傳因素占35%,此類病人不影響工作和學習,但影響外貌形象。血熱型患者的共性多有偏食或長期食用多脂肪食物,包括:大肉,雞蛋,動物內臟等,多拌有肥胖症。此類病人頭皮分泌油脂過多,油脂多屬酸性,頭髮在酸性環境中容易發脆,易脫落,頭皮常出現劇癢或瘙癢。發病年齡20—35歲多見,20歲以下不發病。男女發病率60:1。

2.1血熱型脫髮的中西醫治療:

2.1.1:地膚子10克,旱蓮草12克,苦參9克,防風12克,荊芥穗12克,槁苯10克,全蠍3條,僵蠶12克,蜈蚣2條,白芷15克,白鮮皮12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煎服,7天為一療程,連服3療程,可見頭油分泌減少,劇癢逐漸減輕,毛髮開始生長,以後每療程間隔7天,可繼續服用。

2.1.2:山楂30克,生地1 8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制首烏20克,黃連3克,每曰一劑,分早晚服用,7天為一療程,毛髮開始生長,頭皮油脂停止分泌,頭皮瘙癢逐漸減輕。每個療程中間隔7天,在繼續服用。

2.1.3:西醫治療:螺內脂2毫克,每次1片,每天3次。甲氰咪呱片20毫克,每次1片,每天3次。胱胺酸片25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局部用藥:2—4%黃體酮酊外擦或用0.05%乙烯雌酚酊劑外擦,每天三次,連用3—9月。B族維生素的應用:維生素B2片20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維生素B6片20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維生素E丸,100毫克,每次1丸,每天三次。以上藥物連用3—9月。

2.1.4療效觀察:中西醫治療血熱型脫髮,療效比較確切,比血虛型脫髮較慢,療程比較長,在臨床上曾作過調查,我院2006年收治血熱型脫髮1890例,治癒1350例,占71.42%,見效480例,占25.39%。無效60例,占3.17%。血熱型脫髮是一種慢性疾病,由於病程過長,所以必須堅持治療才能受到明顯的效果。

結論:

血虛型脫髮與血熱型脫髮在臨床治療上完全不同,因為發病機理截然不同,重在辨證論治,血虛型脫髮應以補血益氣生髮為主,如黃芪,當歸,熟地,制首烏,黑芝麻,等。血熱型脫髮,應以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為主,如生地,苦參,地膚子,全蠍,僵蠶,蜈蚣等,二者在治療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否者會增加患者的病情,所以在治療時,應辨證分型論治,虛者補之,熱者寒之,就是這個道理。

西醫稱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血虛型脫髮人群中,有15%的患者有丙種球蛋白低下,20%患者微量元素缺乏,中醫稱水谷精微不足。發病年齡10歲到35歲多見,偶見50歲到59歲,60歲以上不發病,男女發病率1:1。

1.1血虛型脫髮的中西醫治療:

1.1.1:當歸12克,雲苓1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枸杞子18克,菟絲子15克(外包),制首烏30克,白術10克,側柏葉15克,黑芝麻30克,焦三仙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連服28天,15天見效,頭髮開始生長,治療需用三個療程,三個月頭髮長齊,此方多用於斑禿的治療。

1.1.2:生首烏18克,黃芪30克,黃精20克,核桃仁20克,雲苓1 2克,柏子仁6克,酸棗仁6克,阿膠15克,黑豆25克,炙乾草6克,水煎服,分早晚煎服,連服28天,15天見效,頭髮開始生長,治療需要三個療程,三個月頭髮長齊,此方多用於普禿的治療。

1.1.3:西醫治療,精神安慰療法:常用艾司唑侖片2毫克,睡前一次服用。21金維他片,每天兩次,每次一片。B族維生素療法,維生素B6,10毫克~20毫

克,每天三次。維生素B2,10毫克~20毫克,每天三次。胱胺酸片50毫克~100毫克,每天三次。皮質類固醇激素:潑的松5毫克,每天三次,連服三個月,逐漸減量。有貧血傾向,繼續抗貧血治療,常用硫酸亞鐵0.2克,每天三次。異丙肌酐片:每次2.5克,每天兩次。外用:可用3%補骨脂酊外塗或斑蝥酊外塗。

654—2注射液10毫克點擊患處。每天二次,分早晚使用

1.1.4:療效觀察:2006年我院收治1564例血虛型脫髮,治癒1512例,占96.7%;見效41例,占2.6%;無效11例,占0.7%。血虛型脫髮一般治療三個月治癒,個別患者需六個月,4%的患者需用6—12個月。筆者奉勸患者,堅持治療,按時按量服藥,就一定能夠達到治癒的目的。

2.熱型脫髮: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男性脫髮,有遺傳傾向,可能與雄性激素水準有一定關係,西醫稱為脂溢性脫髮,脫髮來勢緩慢,呈慢性經過,此類病人有遺傳因素占65%,無遺傳因素占35%,此類病人不影響工作和學習,但影響外貌形象。血熱型患者的共性多有偏食或長期食用多脂肪食物,包括:大肉,雞蛋,動物內臟等,多拌有肥胖症。此類病人頭皮分泌油脂過多,油脂多屬酸性,頭髮在酸性環境中容易發脆,易脫落,頭皮常出現劇癢或瘙癢。發病年齡20—35歲多見,20歲以下不發病。男女發病率60:1。

2.1血熱型脫髮的中西醫治療:

2.1.1:地膚子10克,旱蓮草12克,苦參9克,防風12克,荊芥穗12克,槁苯10克,全蠍3條,僵蠶12克,蜈蚣2條,白芷15克,白鮮皮12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煎服,7天為一療程,連服3療程,可見頭油分泌減少,劇癢逐漸減輕,毛髮開始生長,以後每療程間隔7天,可繼續服用。

2.1.2:山楂30克,生地1 8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制首烏20克,黃連3克,每曰一劑,分早晚服用,7天為一療程,毛髮開始生長,頭皮油脂停止分泌,頭皮瘙癢逐漸減輕。每個療程中間隔7天,在繼續服用。

2.1.3:西醫治療:螺內脂2毫克,每次1片,每天3次。甲氰咪呱片20毫克,每次1片,每天3次。胱胺酸片25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局部用藥:2—4%黃體酮酊外擦或用0.05%乙烯雌酚酊劑外擦,每天三次,連用3—9月。B族維生素的應用:維生素B2片20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維生素B6片20毫克,每次2片,每天3次。維生素E丸,100毫克,每次1丸,每天三次。以上藥物連用3—9月。

2.1.4療效觀察:中西醫治療血熱型脫髮,療效比較確切,比血虛型脫髮較慢,療程比較長,在臨床上曾作過調查,我院2006年收治血熱型脫髮1890例,治癒1350例,占71.42%,見效480例,占25.39%。無效60例,占3.17%。血熱型脫髮是一種慢性疾病,由於病程過長,所以必須堅持治療才能受到明顯的效果。

結論:

血虛型脫髮與血熱型脫髮在臨床治療上完全不同,因為發病機理截然不同,重在辨證論治,血虛型脫髮應以補血益氣生髮為主,如黃芪,當歸,熟地,制首烏,黑芝麻,等。血熱型脫髮,應以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為主,如生地,苦參,地膚子,全蠍,僵蠶,蜈蚣等,二者在治療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否者會增加患者的病情,所以在治療時,應辨證分型論治,虛者補之,熱者寒之,就是這個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