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酷派解約“學生兵”之後,會步易到的後塵嗎?

據媒體報導, 酷派方面今日將此前在中國區校招的300名左右應屆生全部解約。 酷派官方對此回應稱, 確有解約一事, 但數量不至於那麼多。

據爆料人透露, 酷派方面願意以本科生3000元, 研究生4000元的金額對已簽約應屆畢業生進行賠償, 並承諾盡力幫忙介紹其他公司。 以300名應屆畢業生, 每人賠償3000元來計算, 此次酷派解約賠償金額需花費90萬元人民幣。

據瞭解, 二月份的時候, 酷派一些部門提出不願要應屆生, 被領導壓了下去, “人都招回來了, 怎麼可能不要?”

同時, 酷派目前正在為被解約的同學們尋找別的有校招缺口的公司。

據瞭解, 酷派聯繫的公司包括深信服、華星光電、都市麗人、OPPO、VIVO、小辣椒、中興總部等, “不過, 具體的錄取名額, 將由這些公司來定。 ”

酷派還能堅持到何時?

4月24日, 酷派發佈公告稱截止2017年3月31日經營虧損約為4.6億港元, 並預計2017年上半年經營虧損會擴大到6億-8億港幣之間, 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下滑將超過50%。

對於虧損, 酷派表示主要原因是由於市場競爭激烈, 而酷派規劃的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尚未上市(距離上次酷派發佈新機改變者S1已經過去6個多月), 導致銷售收入規模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 兩天后的4月26日,

酷派確認延遲刊發2016年年度業績及年度報告。 酷派表示, 由於需要額外時間向核數師提供尚未完成之資料, 而核數師亦需要時間採取審核方法核實公司所提供之資料, 經與核數師討論後, 預期2016年年度業績將於2017年5月底或之前定稿並刊發。

不過, 在其慘澹的市場表現下, 這樣的理由顯然沒有什麼說服力。

去年11月, 酷派集團在港交所發佈盈利警告稱, 預計2016全年公司將虧損30億港元。 根據其2016年中期財報顯示, 截止6月30日止營收為52.77億港元, 同比下滑39.9%;報告期內錄得盈轉虧損為20.53億港元, 同比下滑了173%。

同時, 這已經是酷派第二次宣佈延後發佈年報了。

根據先前的預計, 它們本應在今年三月底之前發佈2016年的全年財報, 但此前的一份公告表示,

它們把發佈日期延後到了四月底。 現在看來, 外界想讀到酷派的2016年報, 還得再等一會兒。

去年年底, 酷派集團CEO劉江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虧損不可恥, 做生意有掙錢的時候, 也有賠錢的時候, 關鍵貴在堅持。

的確, 酷派也曾陷入發展瓶頸, 但當時卻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2008年酷派淨利潤斷崖式下跌140%, 虧損7610萬港元, 為了化解危機, 酷派手機從Windows CE平臺全面切換到Android系統, 而那時候的Android系統僅僅才誕生不到兩年, 全球市場份額也只有4%, 現在看來, 酷派當時的這場豪賭, 決計是贏翻了!

其實酷派一向都是緊跟時代, 敢於擁抱變化的。 2004年, 酷派放棄呼叫中心和BP機業務, 轉型做手機, 2014年, 酷派4G彎道超車。 只是不知道這次, 至今還未有新品推出酷派還能堅持到何時?

華強電子產業研究所分析師潘九堂曾分析過酷派的本質問題:過去幾年太過依賴于運營商, 而自己的產品規劃、品牌行銷和管道建設都做得不夠。 2014年、2015年, 國內市場進入換機市場, 大家換機沒那麼注重價格, 運營商補貼也弱化了, 公開市場占主導, 酷派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雖然第一手機界研究院所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暢銷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 酷派在2016年的銷量在全國範圍內排名第9。 但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駐臺北分析師呂俊寬(CKLu)表示:實際上2017年一季度, 酷派市場份額已下滑至11位。

酷派會步易到後塵嗎?

“如今回頭看, 對賈躍亭而言, 收購酷派絕對是一個敗筆, 孫宏斌入股後明顯限制了樂視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扶持。 ”獨立TMT分析師付亮曾如是說道,:“如果樂視本身沒有手機業務,那麼收購酷派並不會有重複資產。在樂視手機規模足夠大的同時,再收購規模類似的企業,表面上看,專利研發方面有提升,但這次收購不僅加速了樂視本身資金的緊張,同時令酷派原有資源快速分散。”

眾所周知,入主酷派之後,賈躍亭曾有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用未來定義未來,樂視+酷派,希望一兩年內能夠實現年銷量破1億台生態手機”。不過,這個遠大的目標就像賈躍亭在樂視的其他生態領域裡面許下的豪言壯語一樣,都沒有實現。

老實說,自從樂視去年6月持股酷派以後,酷派的經濟狀況就沒好過。這其中原因既有智慧手機市場萎縮造成的產品銷量下降,也有酷派本身分支業務如Coolpad E-commerce虧損的拖累,在併入樂視以後,原酷派總裁李斌、副總裁曹井升、副總裁許奕波等人也都紛紛離職,各種不穩定的因素都在侵蝕著酷派。

另外,為了與樂視達成合作,酷派“自斷雙臂”般地剝離了電商管道的奇酷以及線下市場的ivvi,但卻未能迎來新東家樂視網的大力扶持。隨著樂視網資金鏈負面影響不斷爆發。“白衣騎士”孫宏斌已經開始逐步實施對樂視的控制,孫宏斌近期再次表態,“將來樂視就是上市公司和汽車兩部分,樂視汽車賈躍亭該怎麼弄怎麼弄,其他的,該賣的賣掉。”

根據樂視網4月20日發佈2016年年度報告表示,經過連續幾年全面擴張,樂視生態中的個別非上市體系出現了階段性的資金壓力,其中部分樂視閘道聯公司經營受到了影響、掣肘了樂視網的利潤實現。2016年樂視網全年營收219.51億元,全年淨利潤5.55億元、淨利潤增長出現6年來第一次回檔。

樂視網強調,任何資金方面的壓力都不能影響到上市公司的流動性。所以,關於自身難保的樂視在關鍵時刻能否拉一把酷派的問題,顯然可能性非常小。

當初,樂視牽手易到後,曾有段蜜月期。現如今,易到創始人周航和賈躍亭正式鬧翻。周航說,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樂視挪用了易到十幾億的資金。賈躍亭說他沒有挪用,有字據為證。這場激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樂視耽誤了易到。而這次輪到酷派,只希望結局不要太慘。

”獨立TMT分析師付亮曾如是說道,:“如果樂視本身沒有手機業務,那麼收購酷派並不會有重複資產。在樂視手機規模足夠大的同時,再收購規模類似的企業,表面上看,專利研發方面有提升,但這次收購不僅加速了樂視本身資金的緊張,同時令酷派原有資源快速分散。”

眾所周知,入主酷派之後,賈躍亭曾有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用未來定義未來,樂視+酷派,希望一兩年內能夠實現年銷量破1億台生態手機”。不過,這個遠大的目標就像賈躍亭在樂視的其他生態領域裡面許下的豪言壯語一樣,都沒有實現。

老實說,自從樂視去年6月持股酷派以後,酷派的經濟狀況就沒好過。這其中原因既有智慧手機市場萎縮造成的產品銷量下降,也有酷派本身分支業務如Coolpad E-commerce虧損的拖累,在併入樂視以後,原酷派總裁李斌、副總裁曹井升、副總裁許奕波等人也都紛紛離職,各種不穩定的因素都在侵蝕著酷派。

另外,為了與樂視達成合作,酷派“自斷雙臂”般地剝離了電商管道的奇酷以及線下市場的ivvi,但卻未能迎來新東家樂視網的大力扶持。隨著樂視網資金鏈負面影響不斷爆發。“白衣騎士”孫宏斌已經開始逐步實施對樂視的控制,孫宏斌近期再次表態,“將來樂視就是上市公司和汽車兩部分,樂視汽車賈躍亭該怎麼弄怎麼弄,其他的,該賣的賣掉。”

根據樂視網4月20日發佈2016年年度報告表示,經過連續幾年全面擴張,樂視生態中的個別非上市體系出現了階段性的資金壓力,其中部分樂視閘道聯公司經營受到了影響、掣肘了樂視網的利潤實現。2016年樂視網全年營收219.51億元,全年淨利潤5.55億元、淨利潤增長出現6年來第一次回檔。

樂視網強調,任何資金方面的壓力都不能影響到上市公司的流動性。所以,關於自身難保的樂視在關鍵時刻能否拉一把酷派的問題,顯然可能性非常小。

當初,樂視牽手易到後,曾有段蜜月期。現如今,易到創始人周航和賈躍亭正式鬧翻。周航說,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樂視挪用了易到十幾億的資金。賈躍亭說他沒有挪用,有字據為證。這場激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樂視耽誤了易到。而這次輪到酷派,只希望結局不要太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