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二年前的北京大學,沒有人聲鼎沸的遊人,只有靜心讀書的學子

若干年前, 各地的高校游已有成為“一日遊”熱點之一的趨勢, 尤其暑假更是盛況空前。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的北大清華, 更是眾人心中最嚮往的聖地。 在這裡我不對高校為防遊客而採取的限制措施做一些評論, 但在12年前, 我曾利用工作閒暇時間, 走訪了北京的十幾座高校。 那時候的北京高校, 都是隨意進出的, 沒有人聲鼎沸的遊人, 只有靜心讀書的學子。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 初名京師大學堂, 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辛亥革命後, 於1912年改為現名。

▲北大最中式的大門是在西門, 是1952年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併成為新的北京大學之前, 燕京大學的主校門, 是由燕京大學校友捐資修建的, 故而又稱之為校友門。

▲華表一對, 位於北大西校門內, 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 最遲造於乾隆七年(1742年), 1925年移到燕京大學, 同時以來的還有現在主樓前的石麒麟和雙龍丹陛石。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也位於西校門附近, 這是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

也是個免費的博物館(參觀時需要出示身份證)。 門前有刻著篆字的大理石柱, 上面立有一個日晷。

▲北大圖書館, 這裡可不是隨意進入的喔。

▲北大百年講堂是為了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而建, 學術活動重要慶典演出電影都在這裡進行。

▲在這裡看電影超便宜,一般就10塊錢,而且各種高水準的現場演出也價格合理。

▲原來這裡是北大的一座食堂,北大久負盛名的“三角地”就在旁邊,這裡原來三面立著張貼佈告的宣傳欄,時常貼有學生的大小字報,是學生發表對時局的看法,反映學校問題的“視窗”,現在已經清理了。

▲北大校史館坐落于燕園校區西校門內荷花池畔,1998年5月北大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

▲到北大一定要看未名湖畔的博雅塔。一塔一湖,是人們拍北大的必選之地。

▲博雅仿照北京通縣的燃燈塔修建,原來是學校的供水水塔。

▲燕京大學成立以後,從鄰近的圓明園等地移來一些石質文物,現在散在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的清代石舫。在清代這裡是淑春園,屬圓明園的一部分,乾隆將這個園子賜給了和珅。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淑春園也遭破壞,僅殘存石舫底座。

▲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魚,原是圓明園屬園長春園中西洋樓的石刻構件。燕京大學1930年班畢業時,將此石魚買來送給母校以作紀念。

▲未名湖畔放置著精美的石五供。

▲通往湖心島的小石橋也是圓明園遺物。

▲未名湖西南坡下有一塊詩碑,來自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山高水長”。燕京大學建校時從西門外挖出。山高水長是清朝皇帝宴請外藩使節及王公大臣觀看遊藝節目煙花和訓練圓明園警衛的地方。詩碑長約兩米,高約一米。正反兩面分別刻有乾隆皇帝御筆“土牆”詩和“種松”詩。整塊詩碑保存完好,字跡紋樣清晰。

▲青石屏風,位於未名湖北岸,上面刻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兩幅對聯。詩曰: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暎柳蔭多。夾鏡光澄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原來是圓明園福海南岸的“夾鏡鳴琴”景點的遺物。

▲鐘亭。鐘是燕大曾經使用的校鐘,上下課都靠它,為清朝所鑄。

▲校景亭。原名翼然亭,是清代鳴鶴園僅存的一個建築。1926年,燕京大學遷來後,對該亭進行整理,亭內彩繪燕園校景十餘幅,遂名校景亭。

▲北京大學花神廟也稱慈濟寺,建於清代,因古時用於祭祀花神,所以民間也有稱“花神廟”。花神廟後毀於一場大火,僅留存現今的門洞作為其遺址,成為了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一處重要景觀。

▲北大第一任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塑像。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之中國共產主義革命先驅李大釗雕像。北大的人文和歷史可以從遍佈燕園的雕像中窺得一斑。

▲斯諾墓,這裡埋葬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斯諾的一部分骨灰。

▲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燕園中心的靜園草坪北側,由幾塊紅色大理石組成。其文字介紹顯示,紀念碑於1993年5月4日(北京大學校慶97周年紀念日)揭幕,主要紀念的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全國勝利期間,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北京大學83位師生,革命烈士紀念碑象一個"心"字。

▲在北京大學西部化學南樓後面的柏林中,建有“魏士毅烈士紀念碑”。與“魏士毅烈士紀念碑”並列而立的是“三·一八遇難烈士黃克仁、李家珍、張仲超紀念碑”。

▲國立西南大學聯合紀念碑。西南聯合大學曾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聯合組建而成的。

▲朗潤園裡岌岌可危的古建築。

▲整治修繕一新的北京大學朗潤園部分古建築。

▲朗潤園、鏡春園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年來,園內文物、原跡幾經滄桑,多已損壞。自上世紀初,該區域中陸續出現了大量臨時生活用房。2006年開始,北大陸續拆除朗潤園、鏡春園和全齋區域的簡陋臨時生活用房,改造老朽的非文物居住用房,恢復朗潤園、鏡春園區域的歷史風貌。

▲無論校園多麼古老,學校的歷史多麼悠長,北大永遠都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的氣息。就如同每到深秋,校園內金黃色銀杏樹的景象一般,青春的血和古老的銀杏樹葉一樣絢爛。或許這也是北大銀杏秋景最與眾不同的神韻,當你站在它面前,會想起太多過往,太多唏噓。

▲在這裡看電影超便宜,一般就10塊錢,而且各種高水準的現場演出也價格合理。

▲原來這裡是北大的一座食堂,北大久負盛名的“三角地”就在旁邊,這裡原來三面立著張貼佈告的宣傳欄,時常貼有學生的大小字報,是學生發表對時局的看法,反映學校問題的“視窗”,現在已經清理了。

▲北大校史館坐落于燕園校區西校門內荷花池畔,1998年5月北大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

▲到北大一定要看未名湖畔的博雅塔。一塔一湖,是人們拍北大的必選之地。

▲博雅仿照北京通縣的燃燈塔修建,原來是學校的供水水塔。

▲燕京大學成立以後,從鄰近的圓明園等地移來一些石質文物,現在散在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的清代石舫。在清代這裡是淑春園,屬圓明園的一部分,乾隆將這個園子賜給了和珅。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淑春園也遭破壞,僅殘存石舫底座。

▲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魚,原是圓明園屬園長春園中西洋樓的石刻構件。燕京大學1930年班畢業時,將此石魚買來送給母校以作紀念。

▲未名湖畔放置著精美的石五供。

▲通往湖心島的小石橋也是圓明園遺物。

▲未名湖西南坡下有一塊詩碑,來自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山高水長”。燕京大學建校時從西門外挖出。山高水長是清朝皇帝宴請外藩使節及王公大臣觀看遊藝節目煙花和訓練圓明園警衛的地方。詩碑長約兩米,高約一米。正反兩面分別刻有乾隆皇帝御筆“土牆”詩和“種松”詩。整塊詩碑保存完好,字跡紋樣清晰。

▲青石屏風,位於未名湖北岸,上面刻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兩幅對聯。詩曰: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暎柳蔭多。夾鏡光澄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原來是圓明園福海南岸的“夾鏡鳴琴”景點的遺物。

▲鐘亭。鐘是燕大曾經使用的校鐘,上下課都靠它,為清朝所鑄。

▲校景亭。原名翼然亭,是清代鳴鶴園僅存的一個建築。1926年,燕京大學遷來後,對該亭進行整理,亭內彩繪燕園校景十餘幅,遂名校景亭。

▲北京大學花神廟也稱慈濟寺,建於清代,因古時用於祭祀花神,所以民間也有稱“花神廟”。花神廟後毀於一場大火,僅留存現今的門洞作為其遺址,成為了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一處重要景觀。

▲北大第一任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塑像。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之中國共產主義革命先驅李大釗雕像。北大的人文和歷史可以從遍佈燕園的雕像中窺得一斑。

▲斯諾墓,這裡埋葬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斯諾的一部分骨灰。

▲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燕園中心的靜園草坪北側,由幾塊紅色大理石組成。其文字介紹顯示,紀念碑於1993年5月4日(北京大學校慶97周年紀念日)揭幕,主要紀念的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全國勝利期間,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北京大學83位師生,革命烈士紀念碑象一個"心"字。

▲在北京大學西部化學南樓後面的柏林中,建有“魏士毅烈士紀念碑”。與“魏士毅烈士紀念碑”並列而立的是“三·一八遇難烈士黃克仁、李家珍、張仲超紀念碑”。

▲國立西南大學聯合紀念碑。西南聯合大學曾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聯合組建而成的。

▲朗潤園裡岌岌可危的古建築。

▲整治修繕一新的北京大學朗潤園部分古建築。

▲朗潤園、鏡春園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年來,園內文物、原跡幾經滄桑,多已損壞。自上世紀初,該區域中陸續出現了大量臨時生活用房。2006年開始,北大陸續拆除朗潤園、鏡春園和全齋區域的簡陋臨時生活用房,改造老朽的非文物居住用房,恢復朗潤園、鏡春園區域的歷史風貌。

▲無論校園多麼古老,學校的歷史多麼悠長,北大永遠都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的氣息。就如同每到深秋,校園內金黃色銀杏樹的景象一般,青春的血和古老的銀杏樹葉一樣絢爛。或許這也是北大銀杏秋景最與眾不同的神韻,當你站在它面前,會想起太多過往,太多唏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