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手機分期層層套路 記者帶您一一剖析!

昨天我們的節目對分期公司的套路進行了暗訪曝光之後, 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很多市民給我們打來電話表示, 在購買手機, 做分期付款時遭遇了消費陷阱, 買到手機後才知道進了坑。

我們今天來深度分析分析

市民是怎麼一步步背上高額債務的?

案例一:合同隱藏資訊 包含許多費用

李女士在去年看中了一部蘋果手機, 業務員告訴她, 手機辦分期, 每月才二十幾元的利息,

還了10個月之後, 李女士發現不對勁。 一台原價為4099元的手機, 貸款之後總價格高達6976元。 李女士仔細研究合同才發現, 每個月的月貸款利率是0.83%, 此外還隱藏了月費率為0.82%的諮詢費, 以及月費率高達1.23%的服務費, 換算下來, 年利率高達34%。

案例二:積分換手機?其實是分期

張先生本不打算購買手機, 逛街時銷售人員上前搭話, 說可以積分換手機。 張先生以為天上掉餡餅, 不料糊裡糊塗的簽了一份分期合同, 貸款2999買了一台金立M6手機, 每月還款319.23元, 需要多還831.76元。

案例三:低價買手機?其實還是分期

家住南山的吳女士被低價購機所誘惑, 銷售人員說只需要399元就能帶走一台vivo手機, 但在填完資料之後, 吳女士卻發現自己莫名背上了貸款。 同樣是貸款2999, 每月還款319.23元, 需要多還831.76元。

案例四:提前還款 需多付利息

家住布吉的何先生今年1月份分期購買了一台手機, 約定前四個月共付利息141元, 之後一次性還完不需要利息, 不料四個月後提前還款時被告知還要多付利息。

案例五:約定分12期 莫名變成15期

南山的馬女士則更憋屈, 原本約定分12期還款, 月付226元, 然而12個月後被告知當初合同約定的是15個月, 平白無故要多還三個月的月付。

記者整理了近半年的爆料, 跟手機分期相關的投訴一共有43個。 記者核實發現, 被投訴的貸款公司集中在兩家身上, 分別為捷信分期和即有分期。

那麼, 手機分期貸款公司的分期員到底用了什麼手法忽悠消費者呢?

1.手機分期貸款公司的分期員自爆, 分期合同專案繁多, 因此可以模糊一些概念。

2. 利息看上去很低期數多總利息變高。

3.多種費用能瞞則瞞(手續費、服務費、諮詢費等)。

深圳市消委會表示, 商家提出的“超低價購機”、“零首付”, 甚至是“舊機換新機”、“積分換新機”, 玩的都是偷換概念的把戲。 商家是不會做虧本生意, 等你到了店裡, 自然有成堆的套路在等著你。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法律部部長靳麗娟表示, 如果商家偷換了“舊機換新機”等概念, 未經消費者同意, 私自辦理了貸款業務, 這種行為實際上已經涉嫌欺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