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隴南兩當縣:大山深處的“醉美產業”

原標題:大山深處的“醉美產業”

兩當縣雲屏鄉店子村“青酒坊”農家樂。 記者 冉創昌攝

見習記者 肖紅

清晨的兩當縣雲屏, 霧氣還沒有完全散去,

店子村“青酒坊”的農家小院已經酒香四溢, 女主人陳燕早早就起床, 開始了她忙碌的一天。

坐在掛滿了紅辣椒和玉米棒的農家小院裡, 望著不遠處的青山,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2013年第一次採訪的景象歷歷在目:剛剛辦起的農家樂, 三兩遊客, 女主人羞澀的模樣。

如今眼前的一切又是另一番光景, 曾經的兩層樓房擴建成了兩棟小樓, 院子裡酒罈酒罐整齊擺放。 “春暖花開, 遊客越來越多了, 我家的青酒也廣受歡迎。 ”陳燕給記者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四年變化之大陳燕想都不曾想過。 “剛建起農家樂時, 心想著能在自家院裡幹點事, 不閑著就好, 沒想著賺錢。 ”陳燕告訴記者, 隨著遊客不斷增多, 農家樂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

兩口子忙不過來, 將外地打工的兒女也叫回來幫忙, 建起了新樓房, 增加了住宿, 開起了青酒網店。 談話間, 陳燕將青酒從罎子中盛出, 分裝進酒罐裡, 撲鼻的酒香頓時彌漫了整個小院。

近幾年, 隨著雲屏鄉村旅遊興起, 為店子村的青酒打開了銷路, 清香醇正的青酒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品嘗, 曾經是店子村村民自釀自飲的青酒, 如今卻成了遊客爭相購買的特色產品。

據陳燕介紹, 隨著遊客不斷增加, 2016年自家農家樂毛收入達到40余萬元, 僅青酒收入就占到一半, 一年要釀2萬斤酒, 毛收入20多萬元。 陳燕成了村裡的能人大戶, 也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青酒坊”農家樂的變化是近幾年兩當縣大力發展旅遊業的一個真實寫照。

雲屏鄉作為兩當的旅遊鄉鎮, 近幾年緊緊圍繞“旅遊活鄉、多產富民”的整體思路, 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模式, 鼓勵貧困戶積極發展並做大做強旅遊產業。

不光是青酒遠銷各地, 當地的文化產業也打開了門路, 被更多的人知曉。

兩當號子在雲屏人的記憶中就像青酒一樣, 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是深山中孕育的傳統文化。 本是店子村老百姓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 卻因為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賦予了它新的意義。

“一些遊客喜歡聽我們唱號子, 尤其在這深山美景中吼兩嗓子, 他們覺得挺帶勁的。 ”兩當號子演唱者楊正付告訴記者, 為了滿足遊客的更多需求, 村裡組建了演唱隊, 在雲屏景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演出, 帶動了當地農民脫貧增收。

據雲屏鄉鄉長呂彬介紹, 2016年以來, 店子村積極探索“旅遊+扶貧”的模式, 全村實現旅遊產業增收80多萬元。 當地的青酒、蜂蜜、菌類、中藥材、兩當號子等產業成為大山深處村民的致富希望。 雲屏鄉的農家樂從2013年的3家增加到50家, 客源也從蘭州、寶雞等周邊城市擴展到四川、寧夏、青海等省份。

青酒已經裝好, 等待著品嘗它的遊客。 談起未來的打算, 陳燕有自己的想法, “等房子裝修好了, 我要建成家庭式客棧, 遊客來了可以摘純天然野菜自己做飯, 應該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她指著剛建起的三層樓房告訴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