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正文

“我只是個孩子啊”9歲男孩把壓力寫進歌詞,句句紮心唱哭家長

小眼鏡、齊劉海

這個只有9歲的男孩

在江蘇衛視《歌聲的翅膀》的舞臺上

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也唱到了每個家長的心坎裡

他到底唱了些什麼

擊中了大家的內心呢?

我們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歌詞

我只是個孩子

詞:吳耀傑&泰歌

隔壁鄰居小明

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媽的孫兒

鋼琴她過了十級

我爸戰友的兒子

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媽同事的女兒

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聽到這些消息

我只能默默不語

你們的期待

我都明白在心底

無憂無慮的日子

已經變成回憶

晚上睡覺常常夢見

做錯的那道題

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簽名

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

我知道少壯要努力

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我只是個孩子呀

其實我也會調皮

我只是個孩子呀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我只是個孩子呀

請給我一隻畫筆

我只是個孩子呀

讓我為童年畫出最美的四季

身邊的小夥伴

都要忙著到處學習

哎 成績怎麼樣啊

變成了禮貌用語

地球上有一種孩子呀

叫別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媽 我不想比

我只是個孩子呀

遊戲裡有我的秘密

我只是個孩子呀

讓我的童年留下最美的回憶

我只是個孩子呀

別拿我和別人比

我只是個孩子呀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讓我的童年 再多些快樂吧

這首原創詞曲的《我只是個孩子》

一字一句都在唱著孩子獨有的壓力和苦惱

節目播出後

並發表評論:

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字字童真, 句句戳心, 一曲下來, 聞者動容。 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蠱惑下, 今天的孩子活得太累;在“別人家的孩子”比照下, 自家的孩子更是壓力山大。 該給孩子減壓了!然而, 當焦慮成為社會現象,

當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哪個家長敢放養孩子?

在中國,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別人家的孩子

“我知道少壯要努力, 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這句歌詞除了唱出孩子的心聲

也打動了不少成年人

因為我們這些已經為人父母的成年人

也在和“別人家孩子”的比較中長大

上學的時候比才藝、比成績

工作了之後比工資、比單位

結婚生子之後再比下一代……

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

家長能投入更多的資金到子女的教育上

從另一方面或許更加重了這些00後孩子們的負擔

在互相攀比心態作祟下

似乎總要比別人家孩子強

才會滿足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成就感

為了比得過別人家的孩子

家長報名了各種才藝課程

填滿孩子們的寒暑假

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

對考試成績寄予了過高的期望

仿佛只有這樣做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

在這樣的重壓之下

也難怪孩子會發出

“我只是個孩子呀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這樣的呐喊

孩子渴求父母的關心與鼓勵

而不是與別人家孩子的攀比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應該尊重差異

讓孩子以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式來成長和學習

只有遵循兒童自身成長發展的規律

才能在潛移默化與潤物無聲中

讓孩子的心靈更豐滿, 人格更完善, 個性更彰顯

臺灣作家龍應台與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列》中, 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對我最重要的, 安德列, 不是你有否成就, 而是你是否快樂。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

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 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 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 而是因為, 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希望家長能拋除和別人家孩子的比較, 放慢腳步, 與自家孩子共同體味生命與成長的美好。

與自家孩子共同體味生命與成長的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