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圓通速遞借力香港市場 擬收購淨利僅為500萬港元的先達國際控制權

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600233.SH, 下稱“圓通”)近日擬進入香港資本市場。 5月8日, 圓通速遞宣佈, 擬收購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6123.HK, 下稱“先達國際”)61.87%的現有發行股份, 正式進入香港資本市場, 不過由於先達國際所處行業並不景氣, 先達國際2016財年淨利潤僅為500萬港元。

根據公告顯示, 圓通速遞以總價10.4億港元(相當於每股4.0698港元)收購先達國際現有發行股本約61.87%, 合計2.56億股。 5月16日, 圓通速遞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喻渭蛟在香港召開的戰略合作發佈會上稱, 圓通計畫通過此次收購, 整合先達國際全球據點的網路資源, 進一步深化佈局國際快遞業務。

圓通戰略投資部門人士黃逸峰稱, 此次收購的主要考慮是其全球化的戰略佈局。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香港具有區位、先發、服務專業化的優勢。

另一方面, 跨境電商增長空間巨大, 根據尼爾森提供的研究資料顯示, 2018年, 中國電商在跨境電商中全球的市場佔有率將達到50%;根據行業統計, 國際物流在跨境電商中占到的成本達到15%以上, 也就是說, 如果在美國買一個300元的產品, 就要付60元的運費。

而目前, 中國的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存在覆蓋範圍有限, 費用高昂, 時效慢等痛點。 因此, 圓通希望透過先達國際來打造圓通全球轉運樞紐中心, 並提升境外融資能力。

先達國際由林進展于1995年成立於香港,

2014年7月在香港上市, 是一家國際貨代運營商, 主營航空及海運業務。 在完成收購後, 林進展仍會保留9.98%的權益, 同時, 先達國際還會斥資3800萬港元增持荷蘭OTX物流25%至全資擁有, 還會以共1631.88萬港元出售先達國際臺灣分公司全部權益及韓國業務3%股權。

目前, 先達國際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 在全球擁有52個自建網站, 業務範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 國際航線超過2,000條。 在5月16日收市時, 先達國際物流每股價格為3.73港元, 總市值15.40億港元。

圓通稱公司擬以外部債務結合內部資源收購先達國際, 在完成收購後, 圓通無意出售或縮減先達國際的資產規模, 但會檢討制定切實可行的業務戰略, 並打算維持先達國際的上市地位。

先達國際的業務模式主要是通過向航空公司、船運公司購買艙位,

並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進出口貨運業務, 屬於貨運領域毛利率較低的業務。 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 公司2016財年收入同比下滑11.1%, 僅為28.67億港元, 淨利潤同比下滑90%, 僅為500萬港元。

先達國際稱, 公司淨利潤下跌, 主要是由於空運及海運艙位供應過剩, 導致行業內價格競爭激烈、員工成本及租金開支因擴展銷售團隊、配套及合約物流服務業務而增加, 以及電子商務公司的淨額虧損等原因。

林進展表示, 先達國際近日收購的中港物流公司, 其現有網路及服務覆蓋了一帶一路的路線。 先達國際於5月5日發佈聲明稱, 收購Best Loader Logistics全部已發行股本, 代價為300萬港元。

作為國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快遞企業,

圓通速遞的主營業務與以貨代服務為基礎的先達國際並不一樣, 主要從事包裹遞送業務。 目前, 圓通在香港的總部設在葵沖, 喻渭蛟表示, 預計今年內在香港門店有2成至3成的增長, 年底業務量能達到兩萬餘件以上。 至於未來圓通是否會尋求在香港上市, 實行兩地上市, 圓通管理層表示, 先達國際將是圓通唯一的海外平臺, 未來不會實行兩地上市。

申萬宏源的研報分析稱, 此次收購是圓通上市後借助雄厚資本力量佈局的第一次嘗試。 在目前國內競爭已白熱化, 未來國際快遞可能是上市快遞企業的新突破點, 圓通此次購將擁有先發優勢。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 未經第一財經授權,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