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伊朗“霍爾木茲”反艦彈道導彈性能分析

從外觀看, 伊朗展示的“波斯灣”和“霍爾木茲”導彈的總體外觀變化不大, 這與2010年8月公佈的最初的“征服者”110是基本一致的, 均沿用了較為標準和常見的鉛筆形設計, 總體設計佈局和尺寸比例幾乎完全一樣。 長徑比基本保持在約14比1, 在2010年8月的試驗中曾透露“征服者”110導彈直徑為0.61米, 以此換算可知導彈長度約為8.5米。 從這一尺寸和比例來看, 該類導彈具備較為典型的戰術彈道導彈特徵, 射程和戰鬥部較為有限。 在“波斯灣”導彈2011年2月試射成功後, 伊朗官方透露導彈使用固體燃料, 射程為300千米, 彈頭重量達650千克,

總重3.5噸。 從外觀和佈局變化不大可以判斷, 以後的“霍爾木茲”1及2型導彈的情況基本也是如此。

“霍爾木茲”2反艦彈道導彈

伊朗“波斯灣”和“霍爾木茲”系列導彈的氣動設計在大體標準的前提下, 做了較為謹慎的改進。 從伊朗公佈的“波斯灣”和“霍爾木茲”導彈照片來看,

這一系列導彈尾部為4個垂直分佈的截尖直角三角形尾翼, 彈頭頸部增加了4副小型直角三角形彈翼, 從外觀看為固定彈翼, 且與尾翼方向呈45度角設置。 最為特別的是在導彈4個尾翼前端縱向, 各設計了4副三角形空氣舵, 彈翼和空氣舵設計在早期“征服者”系列中是沒有的。 從該舵的設置可以看出, 該系列導彈具有全程飛行控制能力。 由於該系列導彈頭體不分離, 且在這一射程內的導彈飛行彈道基本處於大氣層內, 因此導彈的空氣舵會對導彈產生較大力矩, 使導彈具有較高彈道機動性, 對飛行穩定和打擊精度至關重要。 雖然其面積較小, 但由於導彈飛行速度較大, 因此其可有效控制導彈飛行。 從2011年“波斯灣”導彈擊中海上平臺的視頻可以看出,
導彈採用了近乎垂直的攻頂模式打擊海上小型靜止目標, 而且在2017年3月試驗的報導中伊方強調了“霍爾木茲”2打擊了海上移動目標, 表明該系列導彈具有較高的彈道機動性, 適宜對海上移動目標的打擊。

011年“波斯灣”導彈擊中海上平臺時採用了近乎垂直的攻頂模式

彈頭外形方面, 與第一代的“波斯灣”相比, 第二代的“霍爾木茲”導彈的戰鬥部艙要略長, 且平直一些, 這表明其很可能與第一代“波斯灣”採用整體戰鬥部不同, 而採用了集束式彈頭。 由於為擴大載荷利用效率, 子彈需要在艙內順序排列, 因此形成了平直的艙段外觀。 子母集束戰鬥部是提高彈頭破壞效率的較佳方案, 但是也降低了單彈頭的破壞威力, 尤其是對航母等防護堅固的目標。 不過按照伊通社的說法, “波斯灣”導彈和“霍爾木茲”系列導彈的戰鬥部重量超過650千克, 完全達到了重型反艦導彈的標準。 而且從2011年試驗影像可以看出, 水面艦船目標的寬度大致為10~12米,

集束式子母彈頭也足以癱瘓其甲板以上建築。

圖中可見“霍爾木茲”導彈的集束式彈頭

“波斯灣”和“霍爾木茲”系列導彈從卵圓形頭錐發展為兩節圓錐形頭錐, 減少了導彈再入時的漂移和阻力, 使得“霍爾木茲”導彈再入速度從“波斯灣”導彈的3馬赫提高到4~5馬赫。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波斯灣”導彈試驗射程達到300千米,而2017年“霍爾木茲”2導彈在阻力減小的情況下,試驗射程反而減少到250千米(有報導稱150千米),在導彈動力系統和氣動佈局沒大改的情況下,射程反而減低,最可能的是導彈沒使用最優彈道,而是採用了較高彈道或末段較大的機動彈道,消耗了一定飛行能量,而這兩種情況都是導彈突防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採用彈道機動的情況下將再入速度從3馬赫提高到4~5馬赫,將大幅提高應對“宙斯盾”系統的能力。

“波斯灣”導彈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波斯灣”導彈試驗射程達到300千米,而2017年“霍爾木茲”2導彈在阻力減小的情況下,試驗射程反而減少到250千米(有報導稱150千米),在導彈動力系統和氣動佈局沒大改的情況下,射程反而減低,最可能的是導彈沒使用最優彈道,而是採用了較高彈道或末段較大的機動彈道,消耗了一定飛行能量,而這兩種情況都是導彈突防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採用彈道機動的情況下將再入速度從3馬赫提高到4~5馬赫,將大幅提高應對“宙斯盾”系統的能力。

“波斯灣”導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